CHH ID:359661331
开了快两年的2019 BMW M4 CS即将脱手,从买车时就想着上CHH发个开箱帖可一直偷懒到了现在,2年1.5万迈足够让我了解这辆车的方方面面,那就在告别它的时候写一个用户体验感想吧。
提车经历

2019年7月开始考虑换车,试驾了M340i, C43, RS5,野马GT等车后,总感觉这些车都还欠缺点爆发力。后来了解到2019 M4 CS因为BMW定价过于离谱而出现清仓甩货,不禁大为心动,研究了几下后就决定全美国寻找合适的车源。

M4 CS是一个限量版本,BMW声称2019和2020款总共生产3000辆,相当一部分都来了美国。这车的主要定位是下赛道,和M4 base以及Competition相比,BMW主要做了如下改动:

1.动力提升至454hp, 442lb⋅ft。
2.整车轻量化,与Competition相比减轻了约70lb重量。
3.加入了一些CS独有的部件。
4.大涨价试图割BMW情怀粉的韭菜。


结果没想到美国车主们都不傻,没什么人愿意为了这些有的没的就多花几万美元。看着不少M4 CS被半强迫地派发给了dealer后停在停车场无人问津,饱受压力的BMW只好暗地里降价,也就是给dealer们补贴。只要你够耐心,总能找到愿意低价出售的dealer。


最终和一个BMW of Mountain View的中国销售小伙来来回回好几周后定下了合适的deal,于是飞过去签字,也第一次看到了这辆车。那天到的时候已经是接近晚上,可以看到San Marino Blue在晚上的光泽和白天完全不同。
销售和我说这车不能开回去,只能运输,我纠缠了一番也无果,只好在合同签好后自己联系了一个卡车把它运回家。因为担心一路上的风沙尘土和开放式卡车的不确定性,就选了封闭式卡车。这车在dealer被运上卡车时我已经回到了家里,销售发了张运车图让我放心。最终在签完合同差不多半个月之后,我才真正把这车拿到手。

这辆车的配置还算可以,选配如下:

San Marino Blue Metallic 车漆

Executive Package 包含HUD, 全LED,自动远光,和后窗遮阳帘。

M Carbon Ceramic Brakes 碳陶瓷刹车


其实M4 CS可以选配的项目很少,就是车漆颜色,有没有exec pack,有没有碳陶瓷刹车,然后也没有其他什么可以更改的了。有的dealer还会加上M Performance Exhaust,但我对于排气声一向不太感兴趣,所以没有这个也无所谓。



驾驶感受

1.M4 CS的动力峰值提升其实很难感觉得到。但是CS程序下S55的中段转速输出扭矩比Competition有提升,这点在驾驶中感受得很明显。Competition下中段转速输出乏力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CS的原厂悬挂感觉比Competition更硬一些。Comfort模式足以确保在日常驾驶下感受不到任何侧倾,Sport Plus模式则完全是针对激烈驾驶时才有必要。
3.转向是BMW在F世代开始被吐槽最多的点。我的感受其实还行,过得去,Comfort下稍微省力些,Sport Plus下则虚假感很强,像是BMW刻意为了模仿液压转向而增加了阻尼可是却没有模拟好那种手感,Sport算是比较合适。
4.碳陶瓷刹车的脚感非常好,和米其林Pilot Super Sport轮胎搭配能给人很强的信心。欧洲和加拿大的M4 CS原厂胎是Cup 2,可惜美国配的只是PSS,稍微差了一些。但是开了4000迈之后碳陶瓷刹车开始出现了通病-吱吱叫,不过既然这毛病不影响驾驶,我也就忍了。
5.排气声比Competition有提升,更加自然和有力。
6.实用性的话不算太糟,储存空间少了太多,后排不适合带人,后备箱出乎意料的大,加上后排座椅放倒的话还挺能装。
7.油耗不用多说,M Power车主关注油耗那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但是油箱不大,所以去加油站有点频繁。


看图说话
蓝色车漆和金色卡钳,以及一些碳纤维套件的点缀,这辆M4 CS在外观上可以得高分。
侧面看M4的曲线几乎无懈可击。

阳光直射下和有云时车漆又给出不同的反光。

搬到了LA后,这辆车就时不时去Angeles Crest Highway转转。在那里拍照有一种汽车媒体试驾的感觉。

把前车牌装在拖钩车牌架上既避免了不装车牌而被LA警察骚扰,又不需要在前保险杠上打孔。同时避开了雷达,刚好不会遮挡。

跟最新的M3和M4相比小得多的鼻孔。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对那大鼻孔感兴趣,所以G80/G82直接放弃关注了。

非常喜欢的LED设计,在我心中比新的BMW LED设计要经典得多。另外这车的Adaptive LED以及auto high beam在我的驾驶经历中帮助不大,没发现有什么情况是一定需要它们的。

标配的碳纤维前唇,提升美观性,非常容易磕到地面,好在也没人看得到底侧磨成什么样。

引擎舱最显眼的应该就是那个开口以及碳纤维引擎盖了。但是引擎本身和M4 Comp没有硬件上的区别,所以刷个CS程序也可以获得一样的动力。

可惜这碳纤维引擎盖从外面看不出来,纯粹为了减重。

M4 CS标配的轮毂应该是BMW原厂轮毂里最轻的。这颜色和设计不算夺目但是也挺耐看。

碳陶瓷刹车,优点是热衰减程度远小于普通的钢刹车,而且刹车盘刹车片使用寿命巨长,缺点是开了几千迈后低速刹车就会出现吱吱叫,以及打湿之后有可能刹不住。

标志性的碳陶瓷刹车盘爆裂纹

侧面的普通M4标

和普通M4一样的碳纤维车顶。

和普通M4一样的侧视镜,也没有给标配个碳纤维侧视镜盖。

劝退了很多人的车门,也是M4 CS最独特的地方。M3 CS, M2 CS以及M5 CS都没采用这个设计。

首先是车门板换成了某种纤维材料,为了减重。虽然做了一个放手肘的地方但其实基本放不住。同时储物格也被取消了。但是由于这门板不含隔音材料,车内噪音变大了不少。而且这门板看上去实在是廉价。

同时内侧门把手也取消了,换成了带子。这显然也是为了减重。但是导致开门真的很不方便,一只手推开门很容易控制不住就撞到邻车,必须得另一只手拉住带子。另外门板上的扬声器也没了,所以音响中频有所下降。也因为这个原因,Harman Kardon认证没有了。

无钥匙进入模块也被取消了,所以锁车和解锁必须得按钥匙,又一个不方便的点。总之这车门设计劝退了不少人,也是被吐槽最多的点,后来的M2 CS和M5 CS也绝对不敢再用这设计了。

内饰整体上还是从2014开始的F架构3系风格,已经太老旧了。如果是80,90年代的车那内饰风格用个7,8年还影响不大,但是敢从2014年用到2020年,佩服BMW的大胆省钱。
方向盘是CS特有的Alcantara材质,手感很好,但是磨损也快,很难坚持超过3年。

这仪表盘和普通M4完全没有区别,虽然过时,但看着看着也就习惯了。

中控屏幕只有8.8寸,在这个时代有点不够看了。

为了减重没有分区空调,也没有空调的液晶显示,全是旋钮和按键。但这点我反而觉得特别方便,直接。现在的厂商把空调那片区域搞得太复杂了。

中控屏显示的还是普通4系,我的天,省钱到这地步吗?

面饰板是覆盖alcantara并写着CS,另一个CS独有的点。

DCT档把头手感满分。新的M3,M4也告别了DCT,不知道以后的M2还会不会继续用,总之BMW一切都为了省钱。8AT确实是非常好的变速箱,可是DCT带给人的驾驶沉浸感是8AT没有的。
另外CS不带侧方和前方摄像头也无选配,又一不方便的点。

安全方面只有倒车影像和前后方雷达。

侧视镜内侧能看到原本显示变道警示的三角形,但其实CS上没有这选项,所以完全是个摆设。

座椅中间的扶手箱也被取消了,换成了覆盖alcantara的平板,完全无法支撑手肘。

座椅和普通M4一样,特色是能发光的M4标。这座椅支撑性包裹性舒适性都很好,可惜因为造型的缘故没有腰靠调节。

后座可能坐过一两次人。其实这车的后座就是个摆设,人坐在上面手臂也没地方支撑,手也没地方可以抓,要是路颠一些头还会撞到车顶,就是拿来放东西。
后遮阳帘是Executive package里的一项,完全不知道有何意义,谁会需要坐在M4的后排呢,而且还增加了重量。BMW的这个操作让人很迷惑。

加美国93号汽油,但是91号也可以。另外不知道是不是Shell有给BMW赞助,我是没觉得Shell的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后方视角,M4 CS标志是唯一在外观上表明身份的东西。

标配的碳纤维尾翼,美观是唯一作用。

M4 CS独有的天使翅膀造型OLED尾灯,当解锁时每一片类似鱼鳞的OLED会流水式点亮,类似奥迪那样。这车在其他科技方面那么老旧,在这里突然玩这么一手还挺有意思的。

后备箱挺大,没有任何自动控制功能,全手动。

后排座椅可以60/40放倒,让这车还能装不少东西。

四出排气,碳纤维下扰流板。

个人感觉这排气声音比普通M4强很多,高亢饱满一些,同时没有夹杂那种人工加入的粗犷感。

其实距离远一些就很难看出来这是碳纤维的,所以连对于外观的提升作用也不大。

感想、总结

这辆M4 CS给我的驾驶体验上,我个人觉得是开过的BMW所有车里最好的。直列6缸引擎本来就是BMW的王牌,CS的S55响应迅速,动力饱满,不会像后来的S58那样有过大的涡轮导致起步延迟明显。DCT虽然没有8AT平滑,但是在M Power上反而需要的是DCT那种猛烈的感觉。悬挂给人足够的信心,而转向也过得去。如果非要猜一个更好的,那就只能是M2 CS了。可惜我从来没去试驾过M2,实在不想和那同样老旧的内饰中控打交道了。

但你问我这车值不值,我很难回答。和911同样的起价不禁让人思考这车有没有定价那么高的资本。如果是BMW真爱粉,或许不介意。但我是不认为BMW死忠粉以外的人会愿意原价买这车。

可讽刺的是以后可能连达到M4 CS这样独特程度的BMW车都很难看到了。作为一个多年BMW车主,我眼看着BMW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平淡求稳。诚然,这么多年来汽车售价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几乎没有变,而功能要求却越来越多,导致每一个OEM的成本压力都非常大。而大量跨车型使用同样零部件能节约巨额成本,让股价上涨,董事会和股东都满意。但是看着现在BMW各系雷同的内饰,以及通用程度越来越广泛的powertrain,我内心还是有些失望,看着现在的BMW各车系,就像是Apple的iPad产品序列,除了大小和核心,其他都差不多。只能希望BMW以后还是会保持优于Mercedes和Audi的驾驶性能,不然真没其他竞争力了。

最后来张钥匙图验证,M4 CS配的还是最普通的钥匙,无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