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交流应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发挥桥梁作用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一个多世纪前,时任伊利诺伊大学校长的埃德蒙·詹姆斯提出通过教育与中国建立牢固联系的愿景。美国科学促进会官网指出,“科学可以在官方关系紧张之际发挥桥梁作用”。
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关键时刻,四位华人学者在国际期刊《科学和公共政策》(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发文,警告竞争不应成为零和博弈,呼吁两国学者和科研人员更加积极地促进科教交往、研究合作和促进双边关系,营造鼓励无歧视合作的氛围,无偏见地分享知识和文化,为创造更宜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撰文 | 唐莉   曹聪   王争   周琢
责编 | 陈晓雪
●              ●              
科学交流应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发挥桥梁作用|评论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两国关系恶化,并殃及教育和科研领域。美国大学校园内孔子学院的陆续关闭、多名华裔科学家以及非华裔的哈佛教授因未披露中方资助或合作关系而被调查、起诉或解雇,中国学生和学者因美方施加的签证限制而无法在某些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从事学习或研究,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和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相继关闭,拜登政府出台《2021战略竞争法案》和《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等法案,都给中美科研合作发展蒙上阴影。
我们在《科学和公共政策》(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撰文,指出中美科教交流合作则双赢、脱钩则俱损,并呼吁两国政府及学界采取行动,以进一步加强科教交流为抓手,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与人类福祉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历史视角
尽管双边外交关系起起落落,科学教育在中美两国关系史上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中国近代史留学第一人容闳,1854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学士学位。在其倡议下,第一批中国少年被清政府派往美国,肩负着 “以西方之学术,灌溉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的重任。
庚子赔款奖学金等项目为中国教育界和政治界培养了诸如秉志(中国近代生物学奠基者,1918年康奈尔大学毕业生)、竺可桢(气象学家、浙江大学校长,1918年哈佛大学毕业生)、胡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和驻美大使,哥伦比亚大学1927年毕业)等诸多最具影响力的人物。1999年,国家表彰为 “两弹一星” 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中有10位曾经留美,他们是: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杨家墀、陈能宽、吴自良、任新民、王希季、屠守锷。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远涉重洋赴美求学。今天,美国仍然是中国学生最青睐的留学目的地。根据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统计数据,2018/19学年约有37万中国学生在美求学,4.8万中国学者在美交流。这一数字约占在美国际学生和学者总数的三分之一,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截至2020年初,中国海外国际学生总数达到160万,其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在美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和学者进入中国大学开展学习和研究。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18年有约50万名国际学生和学者来华学习,其中2万余人来自美国。
2018年中美贸易战后,两国科教交流受到冲击(图1列出了2018年以来中美关系重大事件的时间表)。贸易之外,美国还寻求在技术、教育及人才方面与中国脱钩。中国全球延揽高端人才的计划遭到了特朗普政府的强烈抵制,美国政府启动了 China Initiative 系列调查。一些美国政客呼吁禁止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学习STEM专业。美国对中国从原来的“economic and strategic rivalry”(经济和战略竞争者)到 “foreign adversary”(外国敌手)的定位转变在美国战略界赢得共识。在2021年1月美国白宫领导人更迭后,两国关系没有出现快速逆转的迹象。《2021战略竞争法案》和《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等法案,更给中美科研合作发展蒙上阴影。
图1 中美关系重大事件(2018.1~2021.3)
图源:Tang, Cao, Wang, and Zhou.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21
合作才能双赢
科研合作对中美两国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中美合作曾为双方都带来了知识创造、共享、传播和创新的双赢局面。美国创新和科学领先地位得益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人才移民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吸引并留住了大量高端人才,其中尤以华人研究人员为甚。
2003年至2017年,中国不仅是美国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最大来源国,而且80%以上的华人在获得美国博士学位五年后仍在当地工作,为美国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做出杰出贡献。2018年,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国际合作科学与工程类研究论文有来自中国的合作者。
中国方面,除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和科技创新政策高效推动之外,中国在世界科学舞台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合作。我们的数据分析显示,中美合作科研发表的成果自1980年以来的40年间,以20%的年增长率突飞猛进。在《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全球知识产出中,有中国或美国学者参与贡献的学术成果占全球科技论文产出总量的五分之二以上。
科教脱钩不符合中美两国利益
虽然全面评估当前中美紧张局势对两国科学交流和创新发展的影响为时尚早,但其负面效应已日趋明显。对中国而言,一方面,中美科教脱钩可能有利于中国加快延揽留美归国人才;另一方面,美国顶尖大学和高科技企业对中国学生和学者 “关门” 可能意味着在某些领域中国逐渐与世界领先科技脱离隔绝,可能减缓中国成为创新驱动型国家和世界科学超级大国的步伐,不利于重建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球价值链与国际秩序格局。
中美科教脱钩对美国同样不利。首先,不少美国大学的运营经费来自国际学生支付的学费。国际学生的流失意味着美国高校经济方面一定程度的损失。
以2018/2019学年为例,已有研究表明,庞大规模的中国学生和学者群体为美国经济贡献了约140亿美元,创造了超过15万个本地就业机会。在全球新冠疫情已经给美国大学和美国社会带来巨大财政压力的情况下,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国的科教事业长期依赖于中国等国家的人才流入。美中关系恶化,对具有中国背景或与中国有关联的华裔科学家进行一系列刑事调查的时机,以及对中国申请人收紧签证等规定将产生寒蝉效应。尽管许多美国大学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并表态继续为中国学生和学者提供支持,但在美中国学生感受到的不受欢迎的氛围可能会促使他们离开美国的大学、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
更为严重的是,中美科教若长期脱钩,将侵蚀两国人民包括科学共同体对另一方政府的信任和尊重。不友好的政治环境,双边关系存在的巨大不确定性,对彼此不利的新闻舆论,都将造成两国人民之间的偏见、猜疑甚至敌意。这些负面影响对两国发展的伤害的持久程度仍未可知。
既然科教脱钩对中美双方均不利,为何美国执意推行?究其根本,国家安全问题、经济和技术竞争力、全球领导力是诸多复杂原因中的主要缘由。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研究能力增强的担忧来日已久。过去二十年来,随着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的相对下降,认为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通过不对称国际研究合作获得了更多红利的理念在美国政界获得越来越多共识。中国的全球人才招聘计划和 “中国制造2025” 等科技战略的展开进一步固化了这样的偏见,也被更多的美国政客当作中国挑战美国技术领先和全球霸权地位的证据。在可预见的未来,遏制中国崛起、延缓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将是白宫长期采取的战略。
超越中美双边关系之外的深远影响
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和知识产出国,中美两国关系不仅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更是一个对地缘政治与国际秩序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关系。两国关系恶化不仅危害双边利益,也必将影响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友好往来。两个主要参与者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将延迟气候变化、生物安全、人类表性组研究等全球项目的推进。
全面技术脱钩将对两国之间的商业和科学联系造成严重破坏;若持续恶化,最终可能会形成两个分裂的数字和技术标准阵营。例如,互联网可能会变成 “splinternets”(分裂的互联网),全球可能有两个不完全兼容的5G网络并存。如果其他国家被迫在两个大国之间选边站,结果可能会更糟,将对中国和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在技术和创新等方面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展望未来
一个多世纪前,时任伊利诺伊大学校长的埃德蒙·詹姆斯提出了通过教育与中国建立牢固联系的愿景。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的科学外交中心(Science Diplomacy Center)在其网站上明确指出,“科学可以在官方关系紧张之际发挥桥梁作用”。对抗不能解决国际争端,至少不是最合理、最低成本的有效解决方式。 
对国家竞争力的狭隘理解,不应蒙蔽作为人类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竞争应该鼓励,但竞争不应成为零和博弈。
因此,即使中美冲突无法避免,仍然迫切需要缩小冲突的范围和规模,至少不要殃及两国之间以及两国与其他国家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合作。21世纪两个最重要的国家,应携手来共同应对人类面对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安全问题等领域的全球重大挑战议题。
防止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需要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进一步加强沟通、学术交流、求同存异以重建互信和尊重,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个重要时刻,两国学者及科研人员,包括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学者,需要更加积极地促进科教交往、研究合作和促进双边关系。美国和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应该通力合作,营造鼓励无歧视合作的氛围,无偏见地分享知识和文化,为创造更宜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唐莉为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教授,曹聪为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教授,王争为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周琢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参考资料
(可上下滑动浏览)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20) Open Doors Database
Maher, B., Noorden,R V. 2021. The Challenges Facing Research Collaborations,Nature 594 (7863), 316-319
Mervis, J. 2020. Fifty-Four Scientists Have Lost Their Jobs as a Result of NIH Probe into Foreign Ties, Science. June 12.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6/fifty-four-scientists-have-lost-their-jobs-result-nih-probe-foreign-ties
NAFSA (2020) Losing Talent 2020: An Economic and Foreign Policy Risk America Can’t Ignore. Washington, DC: NAFSA.
Saxenian, A. 2007.The New Argonauts: Regional Advantage in a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mon, D. F., and Cao, C. (2009) China’s Emerging Technological Edge: Assessing the Role of High-End Tal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ng, L., Cao, C., Wang, Z., Zhou, Z. Decoupling in Science and Education: A Collateral Damage beyond Deteriorating U.S.–China Relations.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doi:10.1093/scipol/scab035
Wang, Z., Tang, L., Cao, C. & Zhou, Z. 2020. US-China Tensions and Talent Mobility: Evidence from Air Traffic Data.  
《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http://m.news.cctv.com/2021/07/20/ARTIc1VejgvLc4ciltAAL3Cm210720.shtml
国际人类表性组研究, https://phenomics.fudan.edu.cn/volsign/
制版编辑 卢卡斯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