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何新读史辨误:
简明解说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但是一直存在一些误解与疑问。试简明解说之。
战役缘起
谭、粟最初提出淮海战役的概念。(谭震林,1948年5月。粟裕,1948年9月。)
但是他们二人所策划的淮海战役,构想是于济南攻克以及山东半岛基本解放后,华野东西两部合力南进,夺取两淮到海州(连云港)地区。大方向是南下,从而为粟兵团渡江作战做准备。
统帅接受发起淮海战役的概念,但是不认为目标应是向南略地,而是歼灭时在两淮海州间的黄伯韬兵团等。
所以1948年11月实际发动的淮海战役,初期设想是歼灭黄伯韬,后攻击徐州。
后来在战局实际演变发展中,因黄向徐州西撤,华野追击包围,常凯申命诸部来援救,遂形成了围黄打援的新战略态势。
实际进程
战役进程三个月,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谭震林王建安领导山东兵团歼灭黄伯韬于碾庄。此阶段粟裕宋时轮率西兵团阻击邱清泉等于潘塘一带。
第二阶段,担任阻击黄维兵团之刘邓中野,作为主攻部队,在华野陈世榘率部配合下,歼灭援黄伯韬的黄维兵团于安徽宿县双堆集。
第三阶段,歼灭黄维后,中野与华野两军乃合力歼灭来援黄维的杜聿明邱清泉兵团于河南永城陈官庄、青龙集。
战局转折点是刘邓建议
在黄伯韬将被歼灭后,下一阶段如何发展存在异议。粟裕建议先攻击邱清泉李延年。总前委则认为应当攻击歼灭黄维兵团。
最高统帅支持总前委。这是淮海战役关系全局的战略转折点。
此三阶段之诸大战役,发生地实际在徐州、蚌埠之间,军事运动大方向是从东到西,自南而北,而非南下。故以地域论,称之为徐蚌战役更名副其实。
谁是淮海战役之指挥员
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两军总调度、总指挥是最高统帅M。
M统帅授权战役指挥部是总前委,总前委书记是D。
具体战场指挥各有分工。
碾庄战役战场指挥员是谭王。
潘塘等阻击战役指挥员是粟裕及韦国清、宋时轮。
歼灭黄维战役指挥员是刘伯承。
歼灭杜聿明战役指挥员是刘伯承、陈毅、谭震林、陈世榘。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粟裕、宋时轮、韦国清指挥华野西兵团及苏北兵团打阻击。
第三阶段,粟裕生病,退下战场指挥位置,由陈世榘代理,见陈的回忆录。
(附注:1948年10月22日,毛泽东曾经设想举行与淮海战役平行的“徐蚌战役”。“直出徐蚌线,举行徐蚌作战,吸引徐州守军一部回援,这对保证淮海战役取得大胜利,将有极大作用。”)
图片:
图一谭震林粟裕设想的淮海战役战区
图二图三实际发生的淮海战役战区
(2021-08-02)
 何  新  新  书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讯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