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前几天,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大部分都是无用的人”的言论,让大部分网友都觉得很刺耳。然后,本来挺小众的吴老师,就突然破圈了。
不过,人家吴老师回应了,自己懒得破圈,只想服务好精英人群
吴老师一如此前直播带货翻车一样,回应起争议,仍然是一身的道理。
换句话说,在人家精英眼中,“大部分依然还是无用的人”,这些人根本不在吴老师的视野范围内。
正如留言区读者所说,现在的社会不缺精英,缺的是让全社会也跟着一起受益的精英
客观来说,服务好少数的精英,就能让吴晓波财富自由了。他没必要服务大多数人。
而从可行性层面考虑,服务大多数人,是需要很强的能力和更大的胸怀的,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说实话,在这方面,吴老师远远不如一个“农民”——谢国民
2015年,谢国民就曾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2019年,建国70周年大会上,谢国民再次受邀登楼观礼。
不仅如此,不久前的百年大庆中,据报道,谢国民再次被邀请。在这样重大的历史时刻,更是荣誉倍增。
至于谢国民这个人,严格说起来甚至“不算是中国人”。
或许,很多人没听说过这个人。如果说他是正大集团背后的老板,就是那个做了正大综艺的正大集团,或许就有不少人听说过。
那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想必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
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泰国首富
不过,他一直是中国的儿子。
谢国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祖上是中国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
正如他所说,谢国民祖上是潮汕农民。他的父亲谢易初,也是与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
谢家的命运转折发生于100年前。
1922年,一场史上罕见的台风袭击了潮汕地区,无数民房、庄稼被毁,8万余人死伤,幸免于难的谢易初成为了早期下南洋谋生的潮汕人之一。
逃到异国他乡的谢易初,起初只能靠打零工为生,总为生计发愁。
好在泰国的潮汕老乡多,于是在同宗的帮助下,他租了一间小屋,出售从家乡带来的菜籽。
那一年他26岁
农民出身的谢易初对种子特别偏爱。他给这家店取名“正大庄”,也就是后来令谢家连续11年蝉联泰国首富的正大集团前身。
“农业是正大的根,中国是正大的本。”
谢易初育有四子,他用“正大中国”四字给四个儿子命名,老大叫“正民”,老二叫“大民”,老三叫“中民”,老四叫“国民”
连起来就是“正大中国”之“民”。
四子中,谢易初之所以选择老小谢国民为接班人。他曾这样笑着解释,“四仔喜欢养鸡,又在汕头和香港念过书,中文好,正大交给他正合适。”
从财经作家的眼光来看,谢国民是绝对的精英。然而,谢国民以及谢家诸多后人,服务的都不是精英,而是社会最底层、离精英最远的广大农民。
那么,如果不服务精英,专门服务农民,丢人吗?
01
“能卖的都卖掉,但不要动农业、食品业。”
“所有的银行都要立刻收回贷给我们的钱。”谢国民回忆说,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他一生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我们不得不卖掉大量产业,断臂求生。”
泰国境内莲花超市75% 的股份卖了;亚太石化关闭了……
“好在终于凑够了还银行的钱,祖业从农业到食品业保住了。”基本盘还在,军心就稳了,但这些,还不足以让谢国民渡过危机。
暂时松了口气,谢国民向北看了几眼,心道,“那里(中国)是我的根,有9亿农民,农业是农民的根也是正大集团的。”
于是,他各处“拆墙”,危机中反而加大对中国的投资。1997年,正大在中国上海的第一家超市——易初莲花超市,顺利开业;2000年,正大创立了中国生物制药;2002年,上海正大广场顺利开张……
但,时代已变,随着20余年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靠一纸批文就能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新希望、通威等国内民营农牧企业已经崛起,其中创办新希望的刘永好兄弟后来还会成为了中国首富
但是谢国民旗下公司的各个负责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切。
很快,局面变得糟糕
2003,一篇题为《10年亏损9个亿,泰国正大 100多家中国农牧公司生死一线》的文章披露:
仅 2002年,天津正大就亏损 7000 万元人民币,而黑龙江正大更是以每年近 1 个亿的速度在亏损,累计亏损达 9 个亿……
靠变卖产业断臂求生的正大集团,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一向彬彬有礼的谢国民坐不住了,气道:“这帮人还以为是垄断时代么?”
改革开放后,众多外商还在犹豫不决时,谢国民第一个吃螃蟹,获得了深圳市“001 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
这也让正大集团享受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政策红利
当政策红利被市场竞争取代的时候,负责中国业务的国际精英,连问题出在哪都不知道,还躺在旧日功劳簿上夸夸其谈。
“9 亿的亏损是必然的,是依仗‘001 号外商’头衔不思进取的结果。”谢国民在渡过危机后,对外界说道。
生气归生气,谢国民不得不亲自回到中国解决问题。
没什么大道理,先要找到正大的根。他亲自下猪场、鸡场、农田,教每一位副董事长养猪、养鸡、育种。
谢国民的祖上是农民,农民是他的客户。农民买他的猪种、鸡种和饲料去养殖,买他的粮种去种植。他要求,团队处处要替农民着想
农民苦啊,不让这帮高管亲自搞一搞,他们怎么会明白种子、饲料、粮食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更不明白什么样的农业技术能真正帮助到农民。
他要求,每一位高管都要懂中国,懂农业,知道农民需要什么。“不懂中国,不为中国农民考虑,多少钱也干不好。”
农民不稳,国家就不稳,哪个农民穷的国家会发达?他相信中国农民的潜力,更相信这个国家,迟早会让农民都富起来。
谢国民并不是唯一重视中国农民的人。
2000年3月,中国民间“三农”问题研究者、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前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朱总理,反映当地“三农”面临的问题,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他经过多年的实际调研,用一句话总结出了当时农民的现状:“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在2005年十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三农”一词被正式提出。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废除了《农业税条例》,征收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从进入21世纪开始,直至今日,国家已经发布了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只有农民富了,乡村才算是真正振兴
不得不说,谢国民的路选对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青山就是祖业——农业。”
这句话是他父亲谢易初亲口告诉他的,父亲说这是谢家祖训。
听了祖训,扎根中国市场、以农业为本,不仅让正大集团渡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逃脱了2003年的经营危机。
不过,谢国民怀疑所谓祖训,其实是他父亲自己总结的经验,只不过借了祖宗之名。
02
谢国民的怀疑是有理由的,因为这太像他父亲亲身经历的总结。
1922年,谢易初家园被毁,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靠着家乡的菜籽,在泰国挣下一番家业。
二战爆发后,谢易初积攒二十余年的产业被战火付之一炬,他没有被打倒。二战结束后,他靠出口鸭毛,翻了身。
尤其是改开以前,父亲靠农业“改了命”,更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在中国解放前夕,谢易初返回家乡澄海外砂,租了100亩地,搞了个私人农场,并雇了十几个工人,种了一大片瓜果蔬菜。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潮汕人尤其看重,这一点从潮汕成批的豪宅就可以看出。
谢易初也没能免俗,不仅当了“地主”,还在老家置办了不少产业。
潮汕豪宅
解放后,面对土地改革,明白事理的谢易初主动上交了自己的家产,甚至还被评为“开明地主”
不仅如此,靠着育种的技术能力,国家还委聘谢易初为农场副场长和担任澄海侨联主席等职位。
后来,因为表现太过优秀,带着“地主”帽子的谢易初,还当过澄海县人委委员和广东省政协委员。
期间,因为育出了大批优良种子,谢易初在汕头被群众亲切称为“谢技师”。1957年,他选育的谷种,让澄海县成为全国第一个水稻年亩产1000斤的县。
他所在的农场,还获得周总理签名、国务院颁发的先进国营农场奖状。1965年,谢易初因胃出血,去了香港做手术,并于1966年重回泰国。
1968年,谢易初感觉对公司的管理有些力不从心,就把集团交给了年仅29岁的谢国民。交接的时候,谢易初叮嘱谢国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咱们谢家的祖训,遇到困难了就想一想。”
谢易初也再三嘱咐儿子们:“虽然国内现在还很穷,条件也不好,但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要回去做点儿事,把养猪、养鸡办起来,把好种子种起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谢易初在海外听到祖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激动得一夜没睡,83岁高龄的他嘴里不断念叨:
“改革开放了,我要帮一帮祖国老百姓,特别是农民。”
那一年,中国的GDP是3678.7亿元,只占2020年的0.00362;那一年,深圳还只是荒凉的小渔村,人口只有 1 万人。
直到1979年,中国颁布了第一个利用外资的法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当时,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决心,还将信将疑,众多外资持观望状态,谢国民却带着2500万美元来到中国,一口气拿下了深圳、珠海、汕头三张“0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
尽管当时中国还很穷,条件也很差。
“我们住的是政府的招待所,没有热水,洗澡用很小很小的热水壶。”后来谢国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但是,“要回去做点事”的时刻已经到了。
所以,谢国民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中国有句古话,“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中国文化浸润下长大的谢易初,也践行了这一点

1983年2月5日,谢易初在泰京曼谷病逝,终年87岁。谢易初逝世以后,他的孩子秉持着他的遗愿,捐献港币300万元建造澄海华侨中学“易初科学馆”,并以农业为根,持续投资中国。
如果你去澄海华侨中学“易初科学馆”,就能看到一个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观察葡萄的瘦削老者。
如果你去汕头,兴许还能听到谢易初中学众多学子的朗朗书声。
03
正大来到中国之前,如果有人说,一个农民能养一万只鸡,一定会被认为是神经病
可事实上,40年前的谢国民做到了。
45年前,谢国民到美国考察,发现当地的一个农民可以养一万只鸡。他认为可以把这种模式引入到泰国乃至中国。
但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这种模式,因为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农民太多了,也太穷了,他们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更不懂得如何打开一万只鸡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如果头一批鸡卖不上价钱,农民就很可能倾家荡产,坚持不到挣钱的时候。
因为,农民经受不起市场剧烈波动的风险。
他们往往是市场动荡的受害者,只看到了亏钱,看不见挣钱。最近两年疯涨和骤降的猪肉价格,想必大家印象深刻。
那么,谢国民是怎么完成这个目标的呢?

谢国民认为,一定不能让农民亏钱。

“如果农民亏本,哪里还有钱来买我的饲料和种子?”
他把农民的养殖风险,转嫁的企业上,大企业亏本一年后,仍有资本支撑到价格上涨的时候,亏的钱都能赚回来。
于是,谢国民派人下到农户,建设标准的鸡棚,提供专业的服务队伍,以及改良过的鸡仔、饲料等。
先帮农户建设一套良好的养殖体系,再以一定的价格收购农户养的鸡,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农户都能旱涝保收。
市场好的时候,还能提高收购价,多卖些钱。
在这个环节中,想要通过养殖脱贫致富的农户,只需把他们勤劳的优势发挥出来,做他们擅长的事情——养鸡在其它的环节,比如饲料、配送、销售等,都由正大解决。
不仅养鸡,后来谢国民把这套模式推广到了养猪、种植等相关农牧业。
农民富起来了,就有购买力了,就能带动整个经济发展——这是谢国民坚持40余年的朴素商业逻辑。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与当前我们的农业扶贫项目何其相似。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正大对中国的投资,不仅使其渡过了多次危机,而且成为后来翻身和壮大的仰仗
1998年,泰国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让正大深陷困境。然而,中国市场交出的160亿元营收和5.3亿元利润,可以说是正大的救命钱
渡过危机后的谢国民,更加信任中国农民、中国市场,不断追加对中国的投资,20年后,正大不仅“赎回了”曾经卖出的产业,而且在农业的根基上,建起了一个涉及农牧、食品、零售等十多个产业庞大的集团。
业务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超过30万人,年销售额超过600亿美元。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失去的迟早会回来。据不完全统计,正大最近10年来发生了多起对外收购业务。
2012年,正大757亿港元从汇丰手中接盘中国平安,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13年,正大花了66亿美元,收购了泰国零售巨头万客隆
2015年,正大联手日本伊藤忠商社拿下中国全牌照金融集团——中信集团20%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图源:天眼查
2020年,正大集团宣布以创纪录的106亿美元收购英国乐购旗下的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超市业务。
2021年初,正大集团向北京科兴注资150亿泰铢(约32.29亿人民币),获得科兴中维注册资本的15.03%股权。
对,就是那个你打的新冠疫苗的生产厂家之一。
“这些业务,很多原本就是正大的孩子,我要把他接回来,花多少钱都值得。”谢国民向公众解释为什么要一连串大手笔收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正大的故事,就是水能载舟的真实写照。你打心眼里尊重农民、为农民做实事、踏踏实实为农业做实事,再大的危机也能度过去,曾经失去的也会失而复得。
尾声
“你们弟兄几个的名字起得很好,连起来就是正大中国,这说明你们很爱国啊!”
1990年春天,总设计师接见谢国民时说道。
“正大集团到中国投资,而且投资额很大,主要集中在农牧业,难能可贵,希望能成为外商投资的典范。”
总设计师对谢国民主要投资中国的农牧业,十分赞赏。
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农民的儿子,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当年,谢易初之所以选择最小的儿子谢国民作为接班人,或许也是看中了小儿子的性格。
谢国民虽然出生在南洋,却对中国戏剧非常感兴趣。当年,父亲谢易初专心在国营农场种地时,谢国民经常跑去乡下和农民一起看戏曲。
有一次,台上演了一场《梁山伯与祝英台》,剧中人在台上哭,谢国民在台下哭。朋友笑话他,“一个大男人,像个姑娘一样”。
“下一回,绝对不哭了”。
谢国民止住了哭声。没想到下一场演的是《黛玉葬花》,谢国民哭声更大了。
“实在是太感人了,我没有忍住。”
能把农业做好的人,一定要有一颗柔软的心。他要具备感受痛苦的能力,这也是普通的精英人士中十分稀缺的能力。
因为,身在底层的广大农民,他们真的很苦。
就在上周,河南洪水淹没了至少1450万亩农作物,其中940万亩灾情严重,550万亩颗粒无收。
虽然,这对于有着7500多万亩秋粮面积的河南省来说,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更威胁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对于受灾的每个农民来说,意味着半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但,我们的救灾队伍,会把他们的损失找补回来。洪水过后,国家立即派专业人员指导受灾农户补种、补栽,把损失降到最低。
并划拨专项资金弥补受灾农户。
新中国建立只有70多年,往上数三代,祖辈们都是农民。如今,身份各异的我们,其实都是农民的孩子。
当下,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6亿人中,基本都是农民,他们是这个国家最有用的、生长万物的土壤和基石。
让农民过上好生活,是每一个孩子应该做的。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文献:
1.《爱国华侨实业家、农艺家谢易初》,作者王绵长,发布于《东南亚研究》;
2.《谢国民:中国第 001 号外商》,作者郭芳,发布于《财经》;
3.《谢国民的家国情》,作者蔡振华,发布于《人物》;
4.《他可能是最会在中国做生意的外商》,作者杨凯,发布于华商韬略;
5.《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忆邓小平》,发布于新华网。
酷玩实验室视频号
热点视频推荐↓↓↓



农民的孩子,不能忘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