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5号线的悲剧发生后,一张照片在网络上流传起来。照片中一位父亲身着蓝色雨衣,戴着黑色的墨镜,坐在地铁沙路口站旁,他的口罩留了一个口,身旁停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水和食物,单车上竖着一块纸板,上面写着:妞妞,爸爸还想接你回家。
(图源网络)
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同情这位父亲的遭遇,但也有不少人发出质疑,认为照片真假难辨,即便是真的,也不能排除对方炒作的嫌疑,“他真的失去女儿了吗?”“是不是想要用怪异的行为博眼球?”
一位父亲,需要自证失去女儿的事实,才能够通过网友的审视,获得祭奠女儿的权利。
然而,媒体起初“‘雨衣爸爸’确系郑州地铁遇难者父亲”的报道没能让部分网友相信他确非在炒作。后续报道中,红星新闻媒体等求证了更多的细节,得知“雨衣是和女儿分别时穿的,他一直自责没教会她游泳。”加之郑州警方的证明,质疑的声音终于得到一定程度的平息。
只是,这件事情也让我们发问,互联网上还有“真实”可言吗?是不是对万事万物进行质疑才能得到“真相”?或者说,人性是否在键盘与屏幕背后被遮蔽不见?
今天我们选取了看理想主讲人陶朗歌对“后真相时代”的讲解,在文章中,他通过对《网络迷踪》和《消失的塞布丽娜》的分析,为我们呈现出一副令人惊惧的网络时代画像——如果人真的成为网络中的一段数据,那么我们失去的到底是什么?
阴谋论和网络暴力极为普遍的如今,对展现脆弱与不幸的人总是极尽猜疑与中伤,如陶朗歌在节目中所说,看似连接一切的网络,其实正逐渐切断人类所有的联系,曾经被我们珍视的情感正被利益取代。

讲述 | 陶朗歌

(文字经删减编辑)

01.

个体的存在正在失去现实意义,

而成为一个网络数据

大家或许看过一部2018年的电影《网络谜踪》。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大卫·金是一名程序员,他的女儿叫玛格特,有一天,玛格特突然失踪了,大卫·金开始利用各种网络手段搜寻女儿的下落。
全片并不是通过现实场景的切换来完成叙事的,而是全部通过“电脑屏幕”来推进故事,观众的视角一直被锁定在各种网络媒介上——社交媒体网站、视频通话界面、视频监控界面、浏览器历史记录、银行转账界面、直播网站等——所有的一切都展现在网络世界,而不是现实世界中。
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将一个现代人有限的生活空间进一步压缩,全部都限定在网络世界中,通过各种网络媒介的“屏幕”来展现当代人的“生活轨迹”。
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在网络上呈现出来——浏览痕迹是生活轨迹、照片视频是生活半径、评论状态是生活态度,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网络所呈现、所定义。这或许是现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个体的物理存在正逐渐失去现实意义,并且不断被网络符号化,成为网络世界的一个数据
我们不再依存于一个实体化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可以被互联网所完全代表,购物、学习、娱乐、美食都可以在网络中完成。我们在网络里,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造物主又是造物,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网络世界逐渐取代了现实世界。
而那位爸爸,大卫·金所做的,正是利用人类的网络生活属性,最终找到了女儿玛格特。
这让我想起美国漫画家尼克·德纳索的新作《消失的塞布丽娜》,这本书同样讲述了一起女性失踪案,通过真真假假峰回路转的情节,展现了一个个体事件如何在公众网络语境中逐渐演化成一场网络盛宴,网络世界又对人类生活起着怎样的反噬作用。
尼克·德纳索创作《消失的塞布丽娜》时,只有二十几岁,这是他的第二部图像小说作品,但却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成功入围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的漫画作品。(布克奖是英文文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文学奖项,可以与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以及美国普利策奖比肩。)
书中,年轻女孩塞布丽娜毫无征兆地失踪了,她的家人和男友因此陷入巨大的漩涡内,男友特迪情绪崩溃不得不借宿在部队朋友凯文家,凯文则因部队人员的特殊身份遭受了更为恶毒的网络暴力。
塞布丽娜的妹妹桑德拉则在姐姐失踪后,被迫承受来自社会各界对事情真相的追询和拷问。塞布丽娜的消失,彻底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后来塞布丽娜被证实已经死亡,一名名叫提米·扬西的人将杀害塞布丽娜的视频公之于众,随后坦诚了自己的罪行并自杀,这起事件开始在网络世界中发酵。来自网络世界的猜忌、怀疑、阴谋、评判、中伤纷至沓来,整件事情的走向开始出现戏剧性的转折…….
在《消失的塞布丽娜》中,德纳索以极为克制的笔调描绘出了这个悬疑、吊诡的故事,但这并不是一个悬疑推理作品,“真相”在《消失的塞布丽娜》中并不是关键。
事实上,塞布丽娜的死亡尽管通过很多的角色的表述间接地体现了出来,并没有在书中并没有过任何的直接展现——或许德纳索更想展现并不是她的死亡,而是因她的失踪而引发的后续事件,网络暴力、信任危机、舆论绑架、阴谋论以及网络对现实世界的反噬。

02.

后真相时代:网络时代思维惯性

在《网络谜踪》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反省的情节。
玛格特失踪之后,大卫·金用尽了一切手段去调查跟女儿有关联的人,他翻遍了女儿的社交媒体,脸书、推特、汤博乐、直播网站都翻了个遍,然后一个好友一个好友地去联系,但他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那些所谓的“好友”在听说大卫·金是来打听女儿失踪案件的时候,都纷纷表示跟玛格特不熟以撇清关系。
而当玛格特失踪案件成为网络热点之后,这些人的态度突然之间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之前说不熟的兴趣小组成员在镜头前声泪俱下,自称是玛格特最好的朋友,那些之前避之唯恐不及的人也纷纷跳出来,换成另一副假惺惺的面容接受采访、发表言论,而他们这样的做目的,是为了吸睛,换取人气的急速上升。
而在《消失的塞布丽娜》中,来自的网络的利剑更为锋利,本应令人心痛的失踪事件变得千疮百孔,所有人都想蹭这个热点,增加曝光度、点击量,各怀鬼胎的各方势力开始渗透、鼓吹自己的言论,包装自己的真相,而他们这样做,并不会对塞布丽娜的家人有任何帮助,只会让真相越来越远。
塞布丽娜失踪案就因为扬西自爆视频而热度急速攀升,这件本来关注平平的失踪案件,因为“变态杀手”的卷入成为网络风暴的漩涡中心。当事件成为焦点所在之后,网络上的公众狂欢派对才正式拉开了大幕,塞布丽娜不再是个悲惨的受害者,她的身份被剥离,成为网络上的一个符号、一个“G点”,成为公众消遣的对象。
这起事件由此开始变味,网民开始质疑失踪事件的真实性,阴谋论者认为这是“一则刻意制造恐慌的实例”,前后矛盾、扭曲事实、欺骗大众。
这些网络暴力严重地影响了塞布丽娜周围的人——特迪因为看到了塞布丽娜的被害视频而陷入彻底疯狂;凯文则因为一句口误和军方背景,就被媒体渲染为整起事件的幕后黑手;妹妹桑德拉更是被人质疑身份的真实性,甚至有人希望蹭她的热度请她来拍摄电视剧。
网络时代的“造星神话”使得很多人开始努力寻找各自人生的捷径,哪怕走上这条路要放弃道德、正义和本心。那些蹭玛格特和塞布丽娜热点的网络暴民,莫不是如此,他们并不关心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能从这起事件中得到什么。
玛格特的失踪,塞布丽娜的失踪,她们的事件就像是在波涛浩瀚的舆论之海中飘摇的小舟,没有人愿意对她们抛出真正的救援的缆绳,她们“受害者”的身份已经被淡忘,所有人都希望为她们赋予新的身份、挖掘新的故事、编造新的谎言,她们成为一件大众消费品,并将身边同行的好友和亲人也牵连其中,无一幸免。
但不幸的是,这正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真实写照——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但人类社会正滑向无药可救的“网络后真相时代”,很多时候,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大部分信息都会迎来“反转”,一开始的真相往往只是假象,而后来的真相也依旧不一定是真正的真相。
看似连接一切的网络,其实正逐渐切断人类所有的联系,人类间的隔阂越来越厚,情感的高墙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渐淡漠疏离,曾经被我们珍视的的“情感”正被更为急功近利的“利益”取代。
每一个陌生人的死亡都被网络背后的力量加以利用,成为公众舆论漩涡的一个又一个热点,在网络时代中,为了热度甚至连死亡的价值都要榨取,这可真是网络时代的莫大悲哀,是情感的沦陷,更是道德的不幸。
但更大的悲哀在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转剧情”之后,“真相”这个词在当下正失去它的权威感与真实性,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对所有信息都持有惯性的警惕,一边保持关注一边等待事件的反转,仿佛没有反转,这件事情就并不完整。我们下意识地去否认我们看到的真相,这也让我们失去了对真相基本的判断能力。
在《网络谜踪》中,当所有人都相信了杀人犯的“认罪录像带”之后,所谓“真相”才因一个偶然的发现露出了破绽,最后,躲在公权力背后的真凶才得以浮出水面,如果不是那个偶然,可能真相永远都见不得天日。
而在《消失的塞布丽娜》里,做得更为决绝,直到最后,德纳索都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那盘揭露塞布丽娜死亡的录像带,从未在书中以正面的形式予以展示,这其实才是这部作品的最大谜团——塞布丽娜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作者其实并没有给出答案。真相到最后也没有被发现,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所以,《消失的塞布丽娜》是隐含着极大的悲观情绪的,塞布丽娜的真相永远地消失在网络的舆论之海中,被塞布丽娜事件牵扯的各位也并没有回归正常的生活,仍然有人在暗中注视着他们,往日的噩梦也没有远离。
在故事的最后,塞布丽娜的妹妹骑着自行车,后轮两侧装载着满满的负载,眼前的路曲折幽深看不到终点,她的面容劳累而憔悴,没有人陪在她的左右,她独自一个人,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她所面对的,这都是一趟充满艰辛的远途。

03.

愿我们不会迷失于舆论之海,
也不会消失在孤寂之境

在《消失的塞布丽娜》中,场景的冲突主要体现在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之间。德纳索在书中刻画了一个“不真实”的现实世界和一个“非常真实”的网络世界,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冲突感异常强烈。
现实世界的“不真实”体现在现实场景的极度孤寂中,偌大的城市往往看不见其他人,街道空空荡荡,房屋孤零零地矗立,行人几乎绝迹,只有在机场、车站这种地方才有寥寥数人,孤寂地可怕。
而与现实世界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网络舆论场的热闹非凡——电视节目、网络论坛、电子邮件随时都裹挟着巨大的信息量,各种信息呈现出爆炸式的趋势,德纳索用了几个整页来呈现这些信息流,密密麻麻的文字,各种观点的发声,远比现实世界要热闹得多。
和《网络谜踪》一样,在《消失的塞布丽娜》中,网络世界正在取代现实世界成为人类最为主要的生活场,现实世界正逐渐沦为一个功能性场所,只需要满足出行、居住的功能即可。
人类思想的改变,更多地是受到网络世界的影响,塞布丽娜,在现实世界中消失了,但她却出现在网络世界中,甚至有可能她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死去了,但在网络世界中她还“活着”,这真是极大的讽刺,不是么?
《消失的塞布丽娜》是一本意义深刻的作品,它揭示了很多当代人生活中的问题,社交困境、身份认定、信任危机、网络暴力都被冷静、克制地描绘出来。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带我们一些启示,让我们去正视生活中的困局,并重拾那些被我们逐渐淡忘的珍视之物。
愿我们不会迷失于舆论之海,也不会消失在孤寂之境。
*本文内容整理编辑自《漫画实验室:打开你的思维次元》,有删减与增添,题目和小标题由编辑添加。完整内容可点击“阅读原文”,至看理想App内收听。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配图:网络及《网络迷踪》《消失的塞布丽娜》
音频编辑:丫丫、冠声
内容编辑:汁儿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