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我家娃错峰去了趟北京和西安,一路上孩子就各种问,这个是什么啊,这个怎么做的呀,搞得我头都大。

惭愧的是,我不是行走的百科全书,有些问题可以回答,大部分问题还是答不上来。尽管如此,孩子玩得还是很开心。
前不久学校老师布置了一个例行家庭作业,让孩子们讲讲去过最好玩的地方。我寻思,这还不简单,娃之前年纪小也没去过太多地方,最好玩的肯定是首都北京啊,而且他当时在北京玩得那么兴奋,肯定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跟他说,你可以讲一讲北京故宫的大房子,小怪兽,天坛的圆屋顶,万里长城什么的。想不到他一脸茫然,跟我说不记得了。
这给我气的,这才几个月啊,敢情当初热热闹闹问了一大圈儿,回头啥也没记住。
说实话,一直知道古建筑好,但是你要问我具体好在哪,我还真不知道。旅游景点也去了不少,听导游讲的也是头头是道,但是感觉上似乎看着都差不多。
 所以,老母亲我赶快上网搜索,毕竟暑假作业还是要完成的。
于是,我终于发现了一本宝藏书籍——《伟大的中国奇迹》。
购买宝藏书籍,请戳这里
这套书可太好了,专治各种记不住。这套书让我了解到,中国的古建筑可有着千差万别的区别。
你就拿北京和西安的建筑来说,有故宫这样用木头建起来的建筑,有长城这样用石头堆起来的建筑,也有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样,深埋在地下的建筑。
实话实说,这种历史类的百科书我也不是没给娃买过,每页绘本上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孩子看的时候确实挺开心,但是这些知识点没有什么联系,看完也就忘了。
但是这套书可不一样。这套书讲了咱们中国的五个世界文化遗产,而且每本书的线索都是建造过程。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这座建筑几千年前到底是怎么建造的,一步步的画出来了,酷不酷,你们说酷不酷!
01
独特的视角,从无到有还原千百年前的“建筑工地”
我家娃平时特别喜欢看建筑工地里的挖土机,这下好了,几百年前的建筑工地随你看!这里是天坛的“施工现场”。

从打地基、夯土,到立柱、架梁、安装门窗、上色,一步步的看下来,由于有非常清晰的时间逻辑,孩子看完整本书之后,很快就能复述出来。
那里是土楼的“施工现场”。
还有兵马俑的“施工现场”
世面上很多的建筑图书的画面都侧重于建筑的外貌,而这套图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从无到有的还原建造过程。但是这些建筑的建造过程,即使去100次现场,也不可能看到。
更让人惊喜的是,虽然这套图书的内容严谨扎实,但是文字一点都不晦涩,配上生动的图画更是十分好懂。比如制作兵马俑的时候使用的“泥条盘筑”法,生动的图画配上精准简练的文字,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呢?
02
地理/历史/艺术/军事/科学,提升孩子综合素质
既然是儿童历史百科绘本,除了画面需要精美,知识是否丰富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套图书内容非常详实,不仅是一套建筑绘本,更将历史、地理、人文、科普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让孩子通过建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比如这页讲到,工匠们会在冬天运送,在路上泼水成冰,再拖动巨石,这样就非常省力。这里还有细节示意图,让孩子一看就知道其中的物理原理。
你知道住在土楼里有多舒服么?夯土墙可以防风、防晒,还可以将雨季吸收到的水分释放到干旱的季节,简直是“空调+加湿器+除湿器”!
你知道兵马俑的腰带扣都是不同形状么?有的蜥蜴形状,有花瓶形状,还有拿棒子的小人儿形状。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慢慢寻找。
你知道土楼中的客家人是怎么过新年的么?一起来看看吧!
03
高度还原真实场景,激发孩子空间感知力与创造力 
空间感知力与创造力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2~6岁是幼儿空间智能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此时训练他们的空间感知力,能够对他们日后的几何学习、方向感、甚至智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套绘本含有多幅剖面图,能够实现对真实场景的“透视”,让孩子能够透过建筑表面看到其内部结构,加深他们对于空间的理解。
从剖面图中看到天坛一共有三圈柱子,内圈有4根柱子,叫钻金柱,中圈和外圈各有12根柱子,分别叫做金柱和檐柱。三圈柱子分别代表着一年四季、一年十二个月及一天十二个时辰。
高层的土楼中,一般一楼用作厨房,二楼是储物室,三层以上可以当做卧房。这样,一楼厨房中的热气可以烘干储物室的空气,让粮食保持干燥。真是非常科学的设计!
看,长城的敌台里,住着好多士兵。长城上的“洞洞”和“凹槽”都有独特的用处,你知道哪些呢?
04
结合丰富的人文知识,增强孩子人文情怀 
除了对于建筑和历史科学知识的讲解,书中还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有了这些人文知识的扩充,能够让孩子在旅行中面对这些建筑时,不再只是“看个热闹”,而是发自内心地体会历史的厚重,学习历史带来的经验。
在战争年代,无数列强打着“探险”“科考”的旗号来到了莫高窟,掠夺了数以万计的国宝,对莫高窟造成了永久的伤害。书中对这段屈辱的历史也进行了记载,让孩子牢记我们的历史。
你知道客家人为什么要建造圆形土楼么?因为他们客居他乡,更需要家族凝聚力。高大的圆形土楼可以容纳整个家族居住,并且在圆形的建筑中,大家的居住环境相似,就不会因为居住问题产生矛盾。一旦有外敌入侵,土楼还可以变成坚实的“城堡”。
05
超精美手绘,国画颜料还原华夏艺术
作者为了还原天坛的神圣大气、兵马俑的气势磅礴、莫高窟的惊艳绝伦,坚持用国画颜料一笔一划手工绘制,即使花费数年时间也在所不惜。
打开这套书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超大的开本,还原了恢弘大气的古建筑,看到每一页都不禁感叹:怎么这么震撼!怎么这么多细节!但事实上,作者为了还原古建筑的细节,实际的绘画尺寸比图书大出数倍。可能只有这样纯粹的作者,才能创作出这么震撼的作品吧。
拆开这套书还有一个小惊喜,就是这本创意涂色书。
文化类的涂色卡确实不少,这么扎实的一整本涂色书还是很少见的。更惊喜的是,这本书里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图案重复,而是基本上涵盖了《建天坛》整本书全部的内容,让孩子自己体验天坛从无到有的建造过程,并且,这本涂色书中的文字也完全进行了改写,简单有韵律,不会破坏画面涂色效果。在涂色书的封面上,给孩子可以在创作完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成就感满满!
这套书看下来,其实我自己已经非常喜欢了。但是还有一个小小的疑惑,就是这么酷的剖面图,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可别是想当然啊?于是我特地查了下这套书的创作过程。
不查不知道,这套书的主创团队非常豪华,不仅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建筑领域的专家,更有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壁画系的青年艺术家。审稿专家包括同济大学古建筑系副教授刘涤宇、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王玉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等行业权威。
传统建筑本身的设计非常精巧,不同的角度要考虑不同的透视、结构遮挡等很多因素,不可能通过臆想来创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翻阅了大量的古建筑测绘资料、考古资料、古代文献等等,终于获得了精确的建筑数据。
虽然有了原始资料,但是这些资料过于专业,成年人都很难理解,更不要提儿童。为此,作者并没有单纯的将测绘资料重新描摹,而是不计成本、不计心力地根据原始数据对古建筑进行电脑三维建模,再精心挑选效果好、能呈现更多知识的角度,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空间力和感知力。
这一通了解完后,我真的是再无疑虑。我们总说要培养孩子的国家意识,热爱祖国,了解我们的文化,这套书就是特别好的文化启蒙。看过这套书之后,再和孩子出游,看见那些历史文化景点在孩子的心中就不是一栋栋枯燥的建筑,而是有生命的、承载了文化的宝库。
希望这套图书,能够为孩子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启迪他们的智慧、发掘他们的的天赋,让他们去探索更多的可能,实现更多的伟大的奇迹。
请戳这里购买
 THE END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建道设计小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