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思想家之中,以赛亚·伯林无疑是一位传奇人物。
他的经历何其丰富:出生于沙皇俄国的犹太人家庭,备受父母宠爱,幼时即随父母前往英国伦敦过上流亡却优渥的生活。
二战期间,伯林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他是活跃于公众的思考者,除了《马克思传》外,鲜有大部头学院派著作,却能凭借讲稿文集传播于世。他获得一系列荣誉与褒奖,当然,也收获争议与批评。
他是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的牛津好友,也是哲学家A.J. 艾耶尔通往学术之路的劲敌;在弗吉利亚·伍尔夫眼中,他「外表像个黑黝黝的葡萄牙籍犹太人,说起话来则有着年轻的梅纳德·凯恩斯的活泼与自信」;
他和爱因斯坦都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推动者,后者称他为「上帝让伯林只成为这个世界的旁观者」;他在前往俄国的期间,曾和阿赫玛托娃整晚共处一室,秉烛夜谈,让世人留下无限遐想,却也给阿赫玛托娃带来负面影响;帕斯捷尔纳克信任他,将手稿托付于他,请求伯林务必帮忙出版,这部手稿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日瓦戈医生》;
他的哲学研究生涯因为在剑桥参加道德科学俱乐部的会议发言,被维特根斯坦打断而划上句号(或许他从维特根斯坦的发言中意识到自己不是做哲学的料
).......


他的追随者无数,批评者众多,「沙龙学者」的称呼是对他在公共空间滔滔不绝发言的贬抑,实际也是对伯林思考方式的总结。
01.
永远活在生活的表面
这样丰富多采的一生,当同样有着俄国血统的加拿大学者、政治家叶礼庭(也即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Michael Grant Ignatieff),加拿大华人通常称为叶礼庭)问伯林,什么事情最让他感到吃惊时,伯林回答道:
「在这么多的恐怖当中,我居然如此平静而快乐地活过来了,这一点是最让我吃惊的。
在伯林看来,20世纪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野蛮破坏了大多数无辜者的生活,那些杀人如麻的疯狂行为还披上了理性的外衣……
而他之所以「平静而快乐」,便是因为他「永远活在生活的表面」。
伯林一生活了88岁,并且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平静和幸福中度过的。因此,到了晚年,他总结自己成功和幸运的原因时,他会镇定而淡然地回答说自己是一个「浅显」的人。
对于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当叶礼庭与其工作几年后,萌发了为伯林做传记的想法。于是叶礼庭在十年间,不断拜访伯林,记录下伯林的回忆,最终写作了《伯林传》这本著作。

《伯林传》

作者:[加拿大]伊格纳季耶夫
译者:罗妍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
伯林对这本书不曾看过一眼,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用自己的座右铭,那句经典的法式名言来回应:
「Après moi, le déluge.」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02.
「自由」的源头
叶礼庭在《伯林传》中写到,1909年,伯林出生于波罗的海沿岸小城里加。到1997年去世时,伯林在这个他认为最黑暗、最糟糕的一个世纪里,足足活过了88个年头,几乎穿越了它的开端与结尾。
幼年时的伯林
的确,命运从一开始,就给伯林开了一个玩笑:由于母亲难产,伯林在出生的过程中被医生夹伤左臂韧带,落下了终身残疾。
这个意外的起点,或许也暗示了伯林不平凡的人生。
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在一场混乱的群众游行中,年仅七岁的伯林目睹了一个警察被围攻的暴力场面。警察煞白、扭曲的面容给伯林留下了深深的恐惧感,也使他毕生都抵制任何形式的肉体戕害,形成了他政治观念的雏形。
对于这段经历,著名作家、评论人西闪老师在为「明白」导读《伯林传》时指出,在伯林看来,「一种政治秩序要得以安全的维系,必须把暴力或者恐怖排除在外」。
「二月革命」后,许多自由主义的报刊被查封,甚至几经改名后仍然被查封,这类事情频频发生,对伯林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从那时起,伯林便隐约意识到了「言论自由」的价值,「自由」思想由此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1928年,伯林进入牛津大学专门研究古典文学的圣体学院。彼时的牛津,已经有一群闪耀的人物诞生,诸如哈罗德·阿克顿(Harold Acton),伊夫林·沃(Evelyn Waug)。伯林在牛津的学业顺风顺水,成绩优异,也是小圈子里的中心人物
毕业之后,伯林考上了英国顶级的学术殿堂——全灵学院,成为一名待遇和地位都优越异常的研究员,同他一起竞争的艾耶尔则不幸落败。
在这期间,俄国思想家赫尔岑的「勇气和政治责任感」对他影响最大,在文学上,他则深深被屠格涅夫的自由主义思想所吸引。
03.
反思自由
自由是伯林一生的主题。正如叶礼庭在书中所言,外界将伯林看作是涉猎广泛的「狐狸」,实则他是一只「刺猬」,自由及其背叛是伯林始终思考的大事情。
那么,在伯林看来,「自由」到底是什么?
西闪老师认为,伯林所说的自由,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如果一个人不受他人意志的强迫,那么这个人就是自由的。
伯林进一步把「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前者是对权力本身进行约束,后者则主张人的解放,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谓「消极自由」,就是「一个人能够不被别人阻碍地行动的领域」,即「应该存在最低限度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自由的领域」。这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一贯立场。
所谓「积极自由」,则是「去做……的自由」,「希望我的生活与决定取决于我自己,希望自己成为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意志活动的工具」。
不过,伯林的这两种自由观存在很多争议,他后来也对自己的自由理论进行了修正。虽然如鱼得水地穿梭于学界和政界,但终其一生,伯林都在义无反顾地追寻着「自由」。在一面繁复的生活里,始终寻求另一面的纯粹和平静。
这一点,从《伯林传》的成书过程中,我们也可窥见一斑。
其实伯林本人对传记丝毫不感兴趣,在他看来,「过度的关注自己是一种非常无聊和自恋的行为」。叶礼庭软磨硬泡了好几年,伯林才同意配合他为自己写一本传记。条件是,这本书只能在他去世后出版,他活着时一个字也不会看。
这样的人生态度,一直延续到伯林生命的晚年。
04.
思想的遗产
生命临近终点之时,伯林曾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俄国思想家赫尔岑的话,表达了他的人生信仰:
「在你唱出一支歌以前?它在哪里?」真的,在哪儿呢?答案是「哪儿也不在」——是唱歌和作曲的行为使这支歌得以产生。因此,生命也一样,是由那些活着的人自己一步一步活出来的。」
和维特根斯坦一样,伯林坚持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中的事件」。
西闪老师认为,伯林最看重的就是人的历史性经验,因此要通过理解人类情感来推进变革或解放,而不是去追寻一些特定的永恒命题。
在离开世界前的最后几个星期里,伯林的生活与以往仿佛并没有什么不同:为了尚未解决的色列问题而苦恼,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就自由主义的问题而辩驳,跟爱人、朋友道别。
他给世人留下的思想遗产,便是人们讨论「自由」时,始终绕不开他。
对于人们质疑伯林思想的原创性,西闪老师指出,伯林的重要性不在于多么具有穿透力的原创思想,而是在归纳中,重新梳理和理解过去思想家们的精神与观点。
或许,我们可以说,伯林的思想中,深刻和「世俗」同在,伯林之为伯林,不在于创造观念,而在于反思观念。
存于以色列博物馆的伯林速写,由美国艺术家R·B·基塔伊所作。
在解读《伯林传》时,西闪老师援引了作者叶礼庭的评价,献上对这位传奇思想家的敬意:
「(伯林)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声音和头脑以及这两者的戏谑和顽皮,他生存方式的轻松还有他最优秀的那些思想的严肃,都是那么与众不同。在一个黑暗的世纪里,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才智的人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充满怀疑精神与讽刺意味,不偏不倚,并且无拘无束。」
这也是《伯林传》的结尾,是伯林一生最深情的诠释。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收听西闪老师关于《伯林传》的完整精彩解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