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室,已经69岁高龄的全国古籍修复行业的扛鼎人物、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杜伟生仍然在工作。但是今天,他的任务不是古籍修复,也不是指点后辈,而是拍摄人生的第一条抖音。他脱下装着老花镜的腰包,擦了擦刚刚接受媒体采访时出的汗,清了清嗓子,对着镜头娓娓道来。向普罗大众介绍冷门的古籍修复行业,让阳春白雪的古籍“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他新的愿景与使命。
我在国图修古籍
环顾修复室四周,古朴如浆糊、棕毛刷、大理石板等物件,先进如压平机、离心机、纸浆修复机等仪器,各类或传统、或现代的工具充斥了各个角落。置身于这个空间的杜伟生游走其中,演绎了一个生动的有关传承的故事,老一辈修书人的经验与技艺通过他得以延续,现代科技的应用更见证了古籍修复行业的承前启后、吐故纳新。
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室
在行业里,古籍修复师也被称为“古籍医生”。一本本因虫蛀、受潮、烧灼而危在旦夕的古籍,到了修书人的手上,总能“妙手回春”。不论古籍的破损程度,古籍修复都要按照三步走,一拆叶、二压平、三恢复。
首先,修书人会将古籍拆开,方便逐叶进行修复。接着,在书叶无字的背面打上一个个细微的“补丁”。对于一些破损严重的古籍,有时一叶就有成百上千个洞,往往修复过后,就像月球表面一般凹凸不平,因此就需要喷水压平。最后,修书人要将分散的书叶重新折叶,修剪补丁,用小锤子把书锤平,再按照原来的装帧方式复原。
滑动查看更多古籍修复工具▷
古籍修复的步骤看似简单,但具体到实际操作,却绝非易事,一丝一毫,都容不得半点差错。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有着不同“病情”的古籍,光有耐心与经验不够,还得讲究创新与远见。比如说,1991年至2002年的敦煌遗书(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修复项目,便得益于杜伟生对于传统技艺的发展。敦煌遗书最初修复时,采用的是行业惯用的托裱法:将纸张搓薄,在书叶背后托上一张大纸。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起到加固的作用,但对古籍有一定的破坏,也不利于后续对古籍纸张展开研究。
为了改善托裱法存在的缺陷,同时以“最少的材料、最少的人工、最快的速度”完成修复工作,杜伟生和同事共同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第一,“先救命、后治病”,先抢救那些品相较次的古籍;第二,“整旧如旧”,保持古籍的原样;第三,“最小干预”,使用的技术措施、加的修补材料越少越好;第四,“可逆”,即修补措施是可逆的。
古籍修复,一字都容不得差错
杜伟生提出的修复原则看似增加了工作的难度,背后却有着深远的打算。“我们现在修书是考虑到下一步,甚至200年、300年以后的事情。”杜伟生说。为了尽可能延长古籍的寿命,古籍修复不能仅仅考虑当下的修复效果,更要考虑修复措施是否会对古籍造成伤害。因此,上述原则就体现了它的必要性与超前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杜伟生刚刚进入国图修书时,修书人往往一天就能修复一册古籍,但现在对修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工作起来就“越修胆越小,越做越谨慎”,常常一两个星期都修复不出一册古籍。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古籍医生对古籍的感情,同样如此。
四十七年的“常”与“变”
时间回到1974年,杜伟生从军队转业到北京图书馆(198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图书修整组。当年,整个图书修整组只有四个年轻人,其他师傅们都在四五十岁以上。琉璃厂书铺店员出身的老师傅们在修书方面经验丰富,但通常不善言辞,杜伟生学习古籍修复,基本全靠旁观、模仿和自己体会。
作为组里唯一一个小徒弟,杜伟生每天七点就早早赶来办公室,先打扫房间,然后搬柴火,点炉子,熬浆糊,最后还要把师傅们工作的桌面收拾干净。白天师傅工作时,他就在一旁观察,积累了一定经验以后,就跟着师傅的节奏一步步修书,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
老师傅们个个沉稳严肃,修书时通常一言不发,整个修整组好像散发着一股“木气”,杜伟生如是形容。那个时代的人们深深笃信着“干一行专一行”,杜伟生的几位老师傅,有的工作到了八十多岁,有的甚至临去世还在工作岗位上。老一辈人“择一事爱一生”的精神,同样影响到杜伟生。2012年退休之后,杜伟生被国家图书馆返聘,一直工作到现在。谈起自己长达四十七年的坚守,他表现得很淡然,“没有那么多豪言壮语”,“既然选择了一份工作,就好好干。”
《永乐大典》的修复工作从北平图书馆就开始了
返聘至今,除了继续做修复工作,杜伟生同时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21世纪初,古籍修复行业内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古籍修复师不足百人。2007年,国家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保护工作焕然一新,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被提上官方议程。

如今,在文献修复室,年轻面孔占据了团队的半壁江山。不同于老师傅的寡言少语,面对学生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杜伟生很乐意为学生讲解每一个步骤背后的深意,让年轻的修复师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和老师傅们书铺店员的统一出身不同,国图如今的文物修复团队讲究知识互补,团队里“有学化学的,有学非遗保护的,还有学造纸的”。知识结构的更新,也时常给杜伟生带来冲击。有一次,杜伟生出去开会,听说了一种可以防止纸张掉色的药水,“我当个宝贝似的,我拿回来学生一看,说这咱不能用,为什么?因为它的PH值在5以下,酸性,对古籍有伤害。”
杜伟生为学生的修复工作指点迷津
如果说上世纪的工作氛围是“木气”,那么近年来新鲜血液的融入,无疑为国图的古籍修复团队带来了“生气”。比起老师傅的权威,杜伟生为年轻的学生们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学习跨学科知识、做项目搞研究,甚至推翻自己的经验提出新的想法,“如果想发展,你需要跟同行其他人学习,跟时代学习,时代会教你很多东西,这个时候你的技术才能发展,才能真正延续下去,这个是不能靠师承的。”为了让古籍得到更好的传承,他自己也开始跳出传统修书人的舒适圈,走向他并不熟悉的互联网,试图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让年轻人了解古籍的故事与魅力。
90后传承人
修复室内,古籍医生致力于延长古籍的寿命;修复室外,修书人走出书斋,利用网络交流学习,推广古籍。从一声不响到热热闹闹,从闭门修书到古籍宣推,工作方式的变化也体现了古籍修复行业的发展。
2008年起,国家图书馆的“古籍鉴定与修复方向大专班”开始招生,培养了大批古籍修复人才,90后姑娘廉成春便是其一。同样是在2008年,尚在读中学的廉成春第一次在亲戚家中见到古籍真迹,就被它发黄的书叶、浓郁的墨香所吸引。在专业院校学习了一定的古籍修复和古字画装裱的理论知识以后,2013年,廉成春来到国图进修,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教学上,廉成春十分敬佩杜伟生老师的问题迁移能力。传统的老师,是问一句答一句,而杜老师面对学生抛出的一个问题,却能顺藤摸瓜,讲解一连串的相关知识。“比如一个手法,老师告诉你了,两分钟你就学会了。但如果没有老师的点拨,你可能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悟出来。”
杜伟生的学生们正一起修复一份古代画作
日常相处中,廉成春眼中的杜老师相当“和蔼可亲”,平日里“一起吃饭、聊天、合唱”,两人“像一个老者跟自己的孩子”一样相处。四十多年的伏案工作,杜伟生落下了不少的职业病,从脖子到腰各有各的毛病。因此,他分外关注学生们的健康,“师傅经常教导我们要注意身体,灵活运用工作时间,比如我们经常低着头工作,他就会告诉我们要多锻炼脖子、颈椎,不管再忙,每个小时都要起来活动活动。”廉成春说。

古籍修复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
在廉成春眼中,杜老师就像一个“万事通”,是自己强大的后盾。有一次,她收到十本北宋佛经,这对于民间修复工作者来说是相当珍贵的古籍。这套佛经虫蛀得厉害,布满了各种各样穿孔十几叶的窟窿。对于这样的“病情”,杜伟生提出了纸浆修复的方案,即把纸打成纸浆,利用滴管等工具将纸浆补到窟窿里进行修复。这是廉成春从未接触过的技术。起初,廉成春怎么也打不好纸浆,“打出来的纸浆总是一坨一坨的,摸索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成功”。最终,师傅一点拨,“用什么样的纸,加什么样的浆糊”,廉成春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精髓。
廉成春在抖音上展示给古籍补虫洞的过程
从国图毕业以后,廉成春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成春文献修复工作室。工作之余,廉成春还会利用休息时间走进中小学,通过课堂展示,和学生们分享古籍知识,谈论古籍修复的意义,设计有趣的互动——比如教孩子折宣纸,从而让他们了解古籍的装帧形式。廉成春希望,在她的努力下,
竖版、繁体、线装的古籍能够不被束之高阁,而是融入生活。
2018年,为了记录生活,廉成春开始运营自己的抖音账号“廉成春 古籍修复工作”,结果反响相当不错,收获远超她的预期。在获得观众对她个人以及古籍修复行业的认可以外,“我有幸认识了全国各地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各种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得了很多的支持和助力。”在抖音的交流群里,各地的文物工作者常常相互交流、学习,“比如说我原先的修复手法是用镊子摘边,但是讨论之后大家给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法——先用小刀把周边的纸裁一裁,再拿镊子去切,这样就不会伤害到古籍。”
廉成春在抖音上分享
她的古籍修复日常▷
△廉成春最热门的古籍修复视频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曾这样总结古籍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称为民族的‘根’与‘魂’,我觉得这个描述特别准确,古籍实际上就是魂器。”如今,古籍的原生性保护(保护古籍本身)和再生性保护(主要包括古籍数字化、微缩复印)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如何借助网络的便利,“擦亮”这个“器皿”,让阳春白雪的古籍变得和普通人不再那么有距离感,让古籍的魅力被重新发掘,是古籍保护现阶段的难点。
今年,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播出后,张馆长兴奋地对研究《尚书》的学者说,“这么小众的一部古籍,经过电视台拍的片子,成为人人皆知的一部书,实在是不简单。”在他看来,让古籍鲜活起来,让更多人从古籍中获得灵感、智慧,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地向前探索,“古籍里的文字今人很难理解,把故事挖掘出来,让它深入人心,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2021全民读书搜索大数据》显示,进入大众阅读的古籍只有四大名著和《唐诗三百首》,其他依旧是分众阅读和小众阅读。但事实上,人们也许并非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而只是缺乏接近它的契机或载体——在抖音上,与四大名著、二十四史、四书五经相关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了600亿次。
不断地有企业在为了“让古籍融入生活”这一目标而努力。2021年,字节跳动推出古籍保护项目,发挥字节跳动在产品功能、互联网技术和内容创意上的优势助力古籍数字化和活化。
在数字化上,字节跳动将投入技术、研发力量,和古籍研究、保护单位一起探索新可能,让更多古籍获得数字化保存,也让古籍的检索、阅读和研究更加便利。
在古籍活化上,字节跳动将积极联动优秀的创作者,通过3D、视频、图文等方式生动的演绎,让更多人汲取到古籍的营养,让古籍里的人物、事件、场景,甚至是深奥的哲学思想都能舞动起来,让更多的人感兴趣,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古籍。
为此,字节跳动发起“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招募创作者通过不同内容形式演绎古籍内容,助力古籍活化。
字节跳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国家图书馆合作
成立古籍保护专项基金会
字节跳动古籍活化的行动,得到了各种专业人士的支持。即使是年近古稀的杜伟生也选择加入其中,担任古籍宣推官,并在抖音和西瓜视频上开设个人账号面向大众的传播古籍知识。在杜伟生看来,今天的古籍修复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手工技艺,更需要科学技术、人类研究和创造力的有机结合,再配合国家的政策引领、行业的科学规划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才能拥有广阔的未来。据他观察,在古籍保护、古籍数字化、古籍活化等方面,逐渐有社会企业参与进来,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这也许是古籍保护最好的年代。科技之发展,重塑其肉身;古籍之活化,繁衍其精神。古籍与中华文明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
(图片来自字节跳动、抖音)
策划:三联.CREATIVE
监制:沈艺超
微信编辑:毛思雨
作者:邱芜
设计排版:贺静怡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