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得到,前一天我还在自己学校做志愿者帮助受灾群众;第二天,我的家就被洪水淹没,自己也成了被救助的对象……”刘芳芳,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第二完全小学教师,她所说的第二天,是7月26日。
这天她带着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在被雨水淹没、仅剩窄窄一条路的卫河堤上走了四个多小时,坐上救援受灾群众的大巴车来到新乡市第一中学安置点,生活才有了着落。
与刘芳芳经历相似的,还有15余万新乡受灾群众,他们受到汛情的严重影响,不得已离开自己的家园,入住设在新乡市区各个学校里的临时安置点。
“从没见过那么大的雨, 我们没有家了” 
7月14日开始,河南新乡遭受强降雨,上游来水量大增,新乡市域内的共产主义渠、卫河等河渠水位上涨,部分河段出现外溢,导致市区部分路段积水严重。截至记者发稿,全市有11个县区的116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28.8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8万余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9亿元。
“下大雨那天夜里,我躺在家里的床上,屋里的水就一直涨,没一会儿水就比床高了,我又去到村里文化广场的一米多高的舞台上,天没亮就又淹到了脚脖……后来救援的人来了,我坐着船出了村,再坐着大巴车来这儿了……”
在新乡市第二中学受灾群众安置点,新乡市牧野区寺庄顶村的村民黄志德向记者讲述自己撤离的情形时,这位81岁的老人反复念叨着一句话:“从没见过那么大的雨,我们没有家了……”
7月22日,汛情发生后,新乡市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工作,迅速成立了“新乡市市直机关抢险突击队”,市教育局迅速抽调10多位党员骨干加入其中。
7月23日一早,市教育局又从各校组织了100余人的备用力量准备随时支援抢险救灾的后续任务。
同时,新乡市教育局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学校实时关注雨情、汛情、灾情变化,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分析研判,完善应急预案,备足防汛物资,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面对如此严重的城市内涝,各学校都进入紧急的自救状态——纷纷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突击队,筹措沙袋、雨衣、小型潜水泵、绝缘雨鞋等防汛物资,加固学校围墙等设施,制定并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制度,确保学校24小时有人在岗。各学校也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严防死守下,未发生任何伤亡事件。
“按照省防办相关文件精神,学校自救一结束,就立即开展临时安置点的筹备工作,市里各区一提出安置要求,学校立马就能开始接收受灾群众,让背井离乡的他们有地方可去。”
新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修国告诉记者:“让受灾群众和救援队员吃上热饭热菜,能吹上空调,这是最基本的保障,但是有些学校并不具备这些生活条件。”
为了做好安置的准备工作,市教育局紧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临时安置点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做到“六有”——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安全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有网络通讯信号,还要因校制宜,努力保障每日饮食的营养性和多样性。
同时,明确要求市教育局对临时安置点进行分片包区,各领导则承包到校进行负责。
截至记者采访时,新乡市教育系统一共设置了335个临时安置点。7月22日,新乡市第二中学临时安置点接收了第一批受灾群众,是全市第一个。
“学校啥都备齐了,到这里就是到家了”
“根据相关要求,受灾群众的安置需要解决食宿和安全问题,具备这些条件的且能安置大量人员的地方会是哪儿呢?只有学校!目前又正处于暑假,学校成了安置受灾群众的不二之选。”
新乡市教育局副局长、市教育系统I级应急响应指挥部副指挥长苏绍彬介绍道:“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还不够,我们还要积极发挥学校作为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展现教育人朴实真挚的优秀品质、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为民情怀。”
7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新乡市广播电视大学临时安置点。在这里记者看到,不仅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新乡电大还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优势,组织开设农业技术培训讲座,帮助受灾群众掌握灾后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作物灾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科学化的农业技术培训,为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增强了信心。
学校还开设了按摩与养生、茶艺、太极拳、日常彩妆等接地气、受欢迎的职业课程,得到受灾群众的普遍欢迎好评。
在新乡市第二中学,志愿者中不仅有学校教师、学生,还有周围居住的群众和单位员工,他们对入住这里的受灾群众实行动态统计、精细化管理。记者看到的每位村民脖子上都带着“出入证”,受灾群众登记表上条目众多:姓名、性别、年龄、乡村、有无基础病、是否打过新冠疫苗、住处,最后一栏是“是否党、团员”,以备关键时刻能迅速组织起来突击队。
作为全市第一个安置点,在住宿饱和后,二中还为一部分安置在校外、但没条件吃饭的受灾群众,创造性地发放了“就餐证”……
寺庄顶村村民马爱军被救援队救出后,乘坐冲锋舟出了灾区,来到了二中安置点。两年前的一次工伤,让他的下半身无法动弹,更不要说把他安置到位于四楼或五楼的宿舍里了。
怎么办?学校了解情况后,迅速把校门旁的新冠疫情隔离观察室临时改成宿舍供其入住。“学校啥都备齐了,到这里就是到家了,我们一定要让所有来这里的受灾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二中校长李华轩动情地说。
在新乡市第一中学安置点,所有的受灾群众全部都被安置在学生宿舍,十几人一间,空调、卫生间、热水一应俱全,阅览室、医务室等全部开放。
针对学龄儿童,学校将孩子们组织起来,把阅览室、实验室当作临时教室,开展图书阅读和趣味科学等课程……
新乡东部地势相对较低,积水下降较慢。26日,大水刚刚退去的一中东校区,就开始接收受灾群众。28日中午11点40分,记者走进一中东校区的教室,这里的床铺铺设得整齐划一,空调也早已开启,生活用品等也全部准备完毕,等待最新一批受灾群众入住。
12点刚过,三辆大巴车载来了卫辉市200余名村民,学生志愿者纷纷跑上前接过行李、扶住老人,记者耳边也不时传来一声声轻柔的“到这里就到家了”……
住在一中的几天时间里,刘芳芳一有时间就带着儿子闻晨博在校园里转转看看,这是他们此前很少有机会来的地方。
刘老师说:“虽然我们暂时没有家了,但党和国家一定会为我们托底的。等汛情过去,回到学校,我要好好地给学生们上这开学第一课,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能够考上一中这样的好学校,拥有更好的未来……”
“我们一直都在,我们一定会在”
新乡市区的汛情基本过去了,但位于新乡市区东北侧的卫辉市灾情却愈加严重。卫辉城区处于卫河和东孟姜女河的交汇地带,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而且两条河流的水位居高不下,排水不畅,多种原因叠加,造成了卫辉城区积水严重。
截至7月28日12时,卫辉市受灾人口近30万人,紧急转移20.4万人,其中集中安置4.7万人。
在卫辉市第五完全小学临时安置点,和其他校领导一样,教导处主任魏霞已经连续9天没有回过家了。
“家都已经没了”,17岁的女儿被救援队救出后,自己搭车投奔原阳县的亲戚。“我也实在没工夫管她。”魏霞说。
宋相艳是学校的语文教师,家就在卫辉市区住。她告诉记者,24日她从家中前往学校时,因为积水太深,她乘坐卡车、挖掘机等,原本骑电动车7分钟不到的路程,这次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学校,然后就再没回去过。由于没带换洗衣物,她现在身上的衣服都是由住在新乡市区的同事带来的。
过进老师则住在新乡市区,平时都是早出晚归。如今,她让爱人在家带孩子,自己在学校做志愿者。五完小与过进一样家在新乡的老师有十几位,21日以来一直守在学校,轮流休息的时候也待在宿舍,以备随时听从召唤。过老师说:“学校一下子住进来这么多村民,不定会有什么事儿,还是守在这儿心里踏实。”
在这里,所有的教室都成了宿舍,老师们像平时一样分班负责,成了每个班级的班主任,既负责照顾村民们的日常起居,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
老师们的一天是这样的:早上六七点起床,8点测量体温,清点人数,然后把早饭打回宿舍分给大家,饭后进行消杀,其间解决村民的各种问题,很快又该打午饭了……正常情况下,老师们要忙到晚上10点才能吃晚饭,22、23日因为要卸物资,都是凌晨4点才休息。
为了让受灾群众们在这里住得更安心,学校还为村民们提供定制服务。“老百姓提出的要求,我们能做到的都做到了。”过进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家人,来学校的时候,女的怀着孕,带着两个不大的孩子,男人却被分到了另外一个安置点。
当时通讯还没有恢复,学校就想方设法人托人联系到了男人,并把他也转移到我们学校,让一家人得以团聚……”
老师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入住安置点的村民们普遍的肯定和赞扬。在采访过程中,感动的泪水不时可见,在被问及对临时安置工作的评价时,“吃得好,住得好,特别热情”,“感谢学校、感恩政府、感恩党”已经成了村民们一致的回答。
“在新乡市十七中安置点,甚至有村民在水患已除可以返家时,表达出强烈的不愿回家的意愿。不管是开玩笑还是肺腑直言,不都是对教育系统奋战在临时安置工作一线人员最大的鼓舞吗?”李修国欣慰地告诉记者。
不过,校园之外,汛情依旧不容乐观。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晚上,安置在卫辉五完小的受灾群众800多人,全部连夜转移到位于新乡市区的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而魏霞和同事们依然留在学校,一边搬运物资,一边等待新的任务。
这一夜,记者翻开魏霞的朋友圈,最近的一条是7月26日发出的,写着:“我们在,我们还在,我们一直都在,我们一定会在……”
中国教育报记者在卫辉五完小安置点采访魏霞老师
是的,他们一直都在,他们一定会在,他们让学校在暴雨之中成了老百姓最安全的避风港。
作者|本报记者 刘肖 教育时报记者 庞珂 鲍伟
责任编辑 | 孔萌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