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某某基金近期下跌很多,要不要卖出?”

这个问题是经常会被大家问到,手中的基金业绩不好,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和应对,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
01
今年以来跌幅较大的板块
今年以来跌幅居前的板块都有哪些呢?
从数据可以看出,申万一级行业分类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两个行业今年以来的跌幅都超了18%,传媒、房地产、农林牧渔等行业的跌幅也都超过了10%,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跌幅只有1.29%。
(数据来源:choice,时间截至 2021年7月21日)
所以相对应的,主要配置这些板块的产品,像是一些金融地产主题基金,或是一些消费主题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可能就会相对偏弱一些。
02
跌幅较大的基金要如何处理
那么针对这些基金,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板块风口是不断轮动的,今年以来表现偏弱的非银金融、家电等,后续也可能会再次成为上涨的板块。
而针对主要配置这些板块、短期表现偏弱的基金,我们要不要赎回、应该怎样处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来思考:
01
基金配置行业的长期发展空间
这一步,是去看
板块近期的调整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是短期的因素还是行业的盈利逻辑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如果行业的发展空间与景气度没有发生核心变化,那么调整可能是因为短期的消息扰动,或者行业处于产业周期的低估区间。
这种情况,小鲸是觉得不用过于焦虑,持有观望或者稍微降低一点仓位减小波动都可以
如果你买的是景气度高的朝阳行业,还是那句话,不盲目追高,也不轻易离场。 
02
配置基金的逻辑是否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当初配置某个消费类基金,是因为看好消费板块具有相对稳定的盈利空间,并且也决定了这笔投资是要长期布局,那现在产品的策略没有改变,行业在长期仍然看好,那就可以给予基金一定的耐心。
当然,如果说产品的主要配置或者策略,已经与我们当初配置的逻辑发生了偏差,那可能就要考虑调出该基金了。
03
结合自身仓位情况考虑
分析完行业的发展前景和配置逻辑后,我们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仓位情况做决策。
如果说该基金配置的方向,目前的仓位已经比较高,那么近期的调整就可能会对整体组合带来较大的波动,如果您有降低波动的需求,可以考虑适当减持。
但如果目前仓位并不高,那么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考虑继续持有,为的是让个人账户能够均衡配置多类资产。
04
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能有些朋友会想,“那我不卖了,但也不想等回本等太久,那该怎么办?”
针对这个需求,小鲸的看法是,回调其实也是积累相对低价筹码的时机,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分散风险、平滑波动的加仓方式,比如定投或者逢低买入,争取在对应板块相对低点时做布局。
有意识地去降低持仓成本,会比原地等待更容易回本。
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在先跌后涨的市场里,定投正是一种缩短回本时间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配置一些稳健的产品很有必要。
特别是随着中美双方对上市公司的审核监管日益收紧,不少互联网巨头如网易、百度也纷纷传出港股上市的消息。
港股市场毫无疑问将迎来一场打新盛宴。就在上个月,既有一签最高赚22万元的东鹏饮料,也有首日一度暴涨13倍的纳微科技……新股赚钱效应可谓十足。
个人参与港股打新成本低、收益高,不过前提是会避开破发高的板块,比如之前的每日优鲜,不少投资者就被割了韭菜。
如果手上有一笔闲钱,其实可以考虑下港股打新基金,对比个人打新,这个基金风险小,中签率高,而且无需境外账户,历史收益最高能达到20%以上,即稳又赚。
如果你对这款产品有兴趣,可以添加下面微信,一起交流。
看更多精彩内容 ▼
1、醒醒吧!鸿星尔克没你想得那么惨!
2、深圳最后一个P2P大佬被抓,4500亿平台轰然倒塌!
3每30秒就有1个美国人破产,发生了什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