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会开始以来,我国举重队捷报不断,屡屡破纪录。
7月24日,侯智慧一举“开门红”,夺得女子举重49公斤金牌,打破奥运会记录。
7月25日,李发彬拿下男子举重61公斤金牌,打破奥运会记录。

同一天,谌利军夺得男子举重67公斤级金牌,打破奥运会挺举纪录。
7月26日,廖秋云在女子举重55公斤级中夺得银牌。
7月28日,石智勇夺得男子举重73公斤级金牌,再次打破奥运会记录。
北京时间8月2日,另一位实力选手——21岁的李雯雯,即将征战女子87公斤级比赛。
这也是我们的重磅项目,李雯雯在今年4月份的亚锦赛中夺冠,抓举、挺举、总成绩连破三项世界纪录。
同年8月份,她在乌兹别克斯坦国际举重杯赛女子87公斤以上级比赛项目中,再次夺冠。
李雯雯蝉联冠军的可能性很大,但对手名单上的一个名字,不禁让人替她感到担忧,那就是43岁的新西兰举重运动员劳雷尔-哈伯德(Laurel Hubbard)。
哈伯德是一位男变女的跨性别选手,奥运史上第一位变性举重运动员,也是今年奥运会上年龄最大的举重运动员
消息一出来,就冲上了热搜。

哈伯德出生于1978年,父亲是奥克兰前市长,也是哈伯德食品公司的创始人。
2012年变性之前,哈伯德还是男性,早早开启了举重生涯,成绩都不错。
1998年,20岁的哈伯德参加男子105公斤以上级别比赛,以抓举135公斤,挺举170公斤,共计300公斤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新西兰记录。
2001年,哈伯德暂停了训练,感觉压力很大,并和环境格格不入。
他说:“举重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可能我只是在试图融入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

他的同班同学回忆道,哈伯德和男生相处时感觉“不自在”,几乎没和他们说过一句话;
在学校组织的露营旅行中,其他男孩熬夜聊天打牌,搞恶作剧,他表现得尤为羞涩。
“他一定觉得很烦。”
2012年,伦敦举办奥运会那年,哈伯德35岁了。
那一年,他选择变为女性,一直服用激素。
2017年,哈伯德首次参加国际女子举重比赛。
在墨尔本举行的澳大利亚国际公开赛上,她参加了女子最重90公斤以上的比赛,夺得金牌。
至此,她成为第一位为新西兰赢得国际举重冠军的变性女性。
当年的举重世锦赛上,她再次表现优异,摘下了银牌。
变性人参加国际比赛,引起了巨大轰动。
《华盛顿时报》发文,“变性运动员碾压澳大利亚女子举重比赛!”

虽说人家已经是女性了,但标题还是带着满满的“见外”色彩。

2018年,哈伯德因肘伤退赛,并表示可能会退役,但2019年重返赛场,在 2019 年萨摩亚太平洋运动会上赢得两枚金牌。
新西兰将哈伯德视为珍宝,多次喊话国际奥委会,希望他们给予哈伯德参加女子比赛的资格,“这是一个全新历史的开端”。

哈伯德在一份声明中说," 我对这么多新西兰人给予我的善意和支持感到感激和谦卑。"
由于身体结构、激素水平的差异,男性在体能运动上强于女性,奥运会出现过多次男扮女装的事件。

波兰田径运动员斯坦尼斯洛娃·瓦拉谢维奇,一生打破了100次国家和世界纪录,获得5000多枚奖牌,却在死后验尸时被发现有男性生殖器。
德国运动员多拉·拉特延多次打破女子跳高的世界纪录,直到被发现“她”原来是“他”。
为了公平,奥委会对性的审查很严格,从最原始的开介绍信,到妇科检查,再到染色体检测。今天利用的睾酮检测法,用激素水平来判定性别。
但是,从2003年开始,奥委会逐渐修改规则,达成“斯德哥尔摩共识”,允许变性人参加奥运会,前提是必须有“外科解剖改变”,获得法律认可,并接受了足够长时间的激素治疗。
对跨性别女性来说,需要变性满4年,不能以运动为目的改变性别,并且睾酮激素水平在第一次正式比赛前至少12个月低于10纳摩尔/毫升。
跨性别男性可以不受限地参加比赛。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出现了史上第一位变性运动员,加拿大的场地自行车选手沃利。
经过了专家组严格的内分泌剖析后,她才被准许参赛。
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也有两个变性英国运动员参加了,为了不引起麻烦,他们选择不公开身份。
虽然这些人合法合规参加比赛,质疑声依旧不断,因为奥委会给出跨性别女性的睾酮标准,用的是男性最低标准,还是比正常女性高出3倍多,就像女子服用兴奋剂后参加比赛一样。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2019 年瑞典对 11 名跨性别女性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经过一年的睾丸激素抑制后,她们的大腿肌肉力量仅“略有下降”,肌肉质量仅减少了 5%。
但是,斯坦福大学和巴纳德学院的医学人类学家卡特里娜 (Katrina Karkazis) 和丽贝卡 (Rebecca Jordan-Young)表示,体育竞技优势的因素很复杂,不能完全归结于激素水平。
争论不断,可以确定的是,变性群体在各大比赛中现身,是大势所趋。
这时候,有人突然暴走,那就是老伙计——川普。

在亚利桑那的一场集会上,川普狠批参加女子运动的变性者,炮轰哈伯德“剥夺了女性权利。”

“你们看到那个举重运动员了吗?我不想告诉你们这件事,但是,女运动员们,Ta们‘砰砰’随便一举,就打破了你们花9年创下的长期保持的记录,就像你们喝口水一样轻松,看见了吗?Ta连汗都没出。”
“跨性别者相对于正常女性来说,有绝对优势,允许她们参赛,就是对女性权益的剥夺。”
“现在是时候发动一场女权了!”
他还举例,“如果NBA球星詹姆斯做变性手术,变成了女的,他在场上会是什么样子?”

“奥运会变坏了!很快,不会有女性参加奥运会了!”
川普政府一直对跨性别者存在歧视,试图取消对跨性别者在医疗保健、军队和其他民权领域的保护。
美国爱达荷州和密西西比州签署了法案,命令禁止跨性别女性参加学校的女子体育,还有两个州正在考虑禁止。
一些国外体育明星、赛事举办者也反感让跨性别者参赛,其中就包括哈伯德参加过的那些比赛的举办方。

“你不能在奥运会上给孩子喂母乳,但你可以凭借五大三粗的体格,和女性进行不公平竞争,就像哈伯德那样。”
“疯了!女运动员倾尽一生进行训练,这太不公平了,也没有道德。”

“生来是男人,却要和女人比拼力量。我尊重跨性别者权利,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饱受争议的哈伯德在2017年告诉新西兰广播电台: ”我不是来改变世界的。”
她说,很明白这件事的复杂性,不期待所有人都理解,但希望能得到尊重。
新西兰队强调,哈伯德符合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举重联合会的遴选标准。
“作为新西兰队,我们最强大的文化就是‘manaaki’(尊重),我们选择尊重、包容所有人的多元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