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这几天的东京奥运会裁判,愣是把爷整笑了。
先是体操男子个人全能比赛,日本选手桥本大辉在跳马项目出现明显失误情况下,依然靠裁判打分战胜中国选手肖若腾。
看过比赛的人都知道,日本选手获胜的策略基本就是——
对中国选手:裁判死盯着任何一个细节,稍有不规范立马扣分。
对日本选手:动作细节不规范?看不见。重大失误?照样看不见。
更可气的,还有奥运会女子水球比赛上发生的一幕。
在这场比赛中,尽管中国队最终以击败了日本队,可赛场上日本选手竟然恶意将中国选手压在身下,打算让其溺水不能比赛。

受害的中国选手几次溺水,并伸手求救,却被裁判视而不见。
好家伙,也就是中国队选手肺活量大,要是我本人被压在水面下这么长时间,八成一个回合后已经飘在水面上了。

众所周知,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

而公平竞争的最大保证,是客观、公正的裁决,是恪守奥林匹克精神。
而看了这几天东京奥运会我满脑疑问——就这还奥林匹克精神?还公平公正?还礼貌卫生、匠人精神?
反正奥林匹克精神我是没见到,抗日精神倒是给我唤醒了。
相比之下,我想到了一位真正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苏格兰短跑名将。
这个人和中国有着解不开的缘分——他的童年在天津度过,回国后成长为一位优秀运动员,到22岁的时候,他在19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上破了400米跑的世界纪录,赢得了冠军。
这也让他成为了第一位在中国出生的奥运冠军。
他的名字,叫埃里克·亨利·利迪尔(Eric Henry Liddell)。
他还有一个入乡随俗的中国名字——李爱锐。
但就在他拿下第一枚奥运金牌不久,他就做了第一个令人咋舌的决定——回到中国,在天津的一所中学里当了近20年的教师。
别人为了奥运金牌不顾一切,不择手段,他却为了帮助中国而放弃大好前程,在运动巅峰期选择退役,去帮助一个在当时贫困交加的国家。
在中国,他向人们传播现代奥运精神,为中国近代体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包括全国著名“三铁”运动员刘福英,全能跳高选手吴必显等。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李爱锐还被聘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总教官,指导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训练。
同时,他还给天津带来了一座当时全国最顶尖、有“中国版斯坦福桥”之称的民园体育场。
后来战争来临,他又拒绝撤离回国,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他救治过许多士兵和难民,还跳入冰河中救起过落水儿童,他的足迹遍布北京、河北、山东......最后被日本人关进潍坊集中营,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岁月。
他未入中国籍,但却把中国当作是“第二故乡”。
这段传奇的经历后来还被拍成了电影《火的战车》,成为当年一匹黑马,一举拿下等四项奥斯卡奖。
今天我们的故事,就暂时从日本这届具有“伪奥林匹克精神”的奥运会中跳脱出来,来看看这位真正秉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苏格兰人,是怎样怀着一颗中国心走完他跌宕起伏的一生的。
01
说到李爱锐,要从天津一所医院开始说起。
如今的天津口腔医院坐落于海河河畔,与繁华商业街劝业场相邻,是当地人流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而在李爱锐小时候,这里是一片鲜有人至的地段,曾是他的“秘密花园”。
因为父母都是传教士,白天要出去工作,就留他在这里独自玩耍,他常常在空地上追着一个足球,一玩就是一下午。
6岁那年,他离开了这片“游乐场”,跟随父母回到苏格兰。
回国后,他就读于伊尔撒姆学院,学业之余,他开始展露出过人的运动天赋。
13岁时,他在学校运动会的短跑⽐赛中夺得冠军,3年后,他又在一次比赛中打破了学校纪录。
除了⽥径,他在板球和橄榄球也表现不俗,⾼中毕业时他身兼这两项运动的校队队⻓。⼤⼆那年,他被召至橄榄球国家队。
总而言之,就是个为运动而生的天才。
有一次,一位当时体育界很有名的教练汤姆·麦格查(Tom.Mcker.Cher)在场边看球,发现一位小伙子犹如一道白色闪电,轻而易举就能把拦截球员甩在身后。
向人打听后,得知这位年轻人就是李爱锐。
汤姆·麦格查私下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做一名职业田径远动员。
李爱锐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他心里想着,他所在的橄榄球队只要再加强一两个位置,冠军就指日可待了。
教练仿佛读懂了他的意思,对他说:“橄榄球是 15 个⼈的运动,少了你⼀个他们也许还是能拿冠军。跑步只需要⼀个⼈,最好的那个,美国⼈⼏乎垄断了过去的奥运会 100 ⽶⾦牌,现在你有⼀个机会打破他们的垄断,你要放弃这个机会吗?”
听完这句话后,李爱锐想了一会,果断走上了田径之路。
1923年,他在英国业余田径竞标赛上获得200米冠军,同时还获得100米冠军,之后又在英格兰赢得了400米赛的冠军。
凭借不俗的成绩,他被选拔赴巴黎参加奥运会。
当时的大英帝国还从未在奥运会的跑步项目中夺得过一块金牌,就好比2008年的刘翔一样,很多人对他寄予厚望。 
但当赛程出来后,李爱锐却激动不起来。
他发现原本最拿手的 100 ⽶,预赛被安排在了周⽇举⾏——按基督教规定,这一天是敬拜上帝的安息日,传统上不应⼯作和嬉戏。
此前的20多年的人生中,每个周日他都会雷打不动的出现在教堂或者家中祷告,从未间歇。
为了奥运会,他应该“破戒”吗?信仰,荣誉,此时应该选哪个?
经考虑再三,他选择了前者。
第二天,他宣布弃赛。
可想而知,这个决定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民众们十分沮丧,甚至开始批评和责骂他,如果当时有互联网,他的微博应该早已炸锅了。
但后来,李爱锐又改为报名了并不是自己所擅长的400米跑——经过几个星期的苦练,他又站上了巴黎奥运会的跑道。
决赛那天,随着枪声一响,他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在最前面,尽管跑步的动作很奇特——双臂高高地摆动,膝盖抬得相当高,头则始终向后仰——但速度却很快,只⽤了 22.2 秒就跑完了前 200 ⽶。
后半个200米,他甚至跑得更快,冲线时的他,甩开了第二名整整5⽶的距离。
“47.6 秒!”
随着解说员的嘶声呐喊,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
看台上的观众们沸腾了,英国沸腾了,所有人都激动得拥抱在一起。
消息传回国后,李爱锐成为了民族英雄,他被授予橄榄叶冠,被称为苏格兰飞人,各种荣耀纷至沓来。
同学们把他抬上轿椅,在爱丁堡街头巡游
面对巨大的成功和胜利,李爱锐本可以沉浸在荣誉的光环里,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去肆意享受冠军给自己带来的一切。
但这时,他又做了一个意外的决定。
他决定放弃欧洲优厚的条件和待遇,告别他深爱的体坛,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中国。
02
一个运动员能在巅峰期选择退役,难道是他在中国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了?
其实不然。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他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一段记忆。
在李爱锐小时候,有一个画面一直刻在他脑海里。
那就是每次天津家⻔⼝经常有拉着⻩包⻋⻜奔⽽过的⻋夫——他们跑得⻜快,汗从脸颊成串地流下,皮肤晒得黝黑,有些人甚至光着脚丫,常常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那时他想,希望这些人能够富裕起来,不再做这些卑微劳累的苦活,也希望这个沉睡的国家能够尽快振作起来,远离贫穷和剥削。
但通过什么方式呢?他一直没有想好。
直到他23岁,一个想法出现在脑子里——他可以去中国支教,去那里去传播知识,消除愚昧。
后来他本国的人知道后,纷纷试图去挽留他,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为他开出了丰厚的待遇,但他都一一拒绝了。
他说:“我的意志已定,决不更改。我要到中国去,把我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献给那里,我要帮助贫穷落后的中国,我要到青年人中去执教。”
1925年6月,归心似箭的李爱锐买了张火车票,在当时人称为“西伯利亚铁路”上“咣当”了十四天以后,回到了阔别17年的出生地——天津。
他首先做的,是找到一所学校。
当时一所新学书院(现天津第十七中学)吸引了他——这所学校不仅英语教学水平名列前茅,体育成绩也在全国首屈一指。
为此,他远赴贫困的山东山村地区进行实习和答辩,之后还去了北京燕京大学学习一年中文,通过层层审核,最终才被录用。
课堂上,他主要教化学和数学课,兼教英语,同时协助教体育课程。
他是一位很细心的老师,每次放学,他从来不会先离开教室,如果有同学没走,他也会留下来,询问孩子们有哪些没听懂的地方。
在课外,许多学生乐意来家中,参加他的查经班,不少学生还被他推荐送往英国伦敦大学学习。
绿茵场上,同学们也经常能看到李爱锐的身影。
他经常指导学生练习起跑和加速跑,有时帮助足球运动员练习踢球技巧。
在他的指导下,不少中国青年运动员都进步神速——比如全国著名“三铁”运动员刘福英,全能跳高选手吴必显等,都成为当时旧中国很少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中国选手。
足球方面,他也培养出了不少人才,知名的有铁门丁、前锋赵洪林等。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李爱锐还被聘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总教官,指导刘长春的训练。
在“内忧外患”的中国,刘长春作为中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第一人 ,背负着的是民族的希望,当时的报纸是这样写的: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刘长春
1925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邀请他参与天津侨民乐园体育场的改造工作。
李爱锐回想起若干年前还在上学时在英国参加当地比赛时的情景,他认为伦敦的斯坦福桥体育场(今切尔西俱乐部主场)的跑道结构、跑道质量、灯光、看台等设置最为优秀,便决定以伦敦斯坦福桥体育场为蓝本改造天津侨民乐园体育场。
在他的筹划下,1926年,天津侨民乐园体育场正式改造完成,成为当时全亚洲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体育场,这座体育场后来被天津市民简称为“民园体育场”,也有“中国版斯坦福桥”之称。
直到2007年11月,随着泰达足球场变为天津队的主场,这座球场才渐渐退居二线。
因为这个球场,还发生过一件趣事。
由于参与修建体育场的缘故,1928年的奥运会李爱锐并没有参加,400米冠军被一名德国人阿图·费尔莎获得。
但人们在背后暗戳戳的说,正是因为李爱锐的缺席,金牌才旁落他人。
不服气的德国人为了证明自己,特意从千里之外赶来中国,要求和李爱锐“比试”一下,地点就在新建成的民园体育场。
当时这场比赛吸引力全世界的目光,媒体将此次决战冠名以“飞人大战”,这是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在世界上。
但最终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李爱锐宝刀未老,在全球人民的目光下赢得了这场400米的“擂台赛”,这也是他平生获得的最后一块金牌。
1932年,李爱锐完成了人生中又一个心愿——正式成为一名牧师。
两年后,他和联合教堂的司琴、加拿大传教士的女儿弗洛伦丝·马肯兹(Florence Mackenzie)结婚。他们的婚礼在合众会堂(现保定道和唐山道交口处,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已被震毁)举行。
当时这是一桩大新闻,天津及北京的许多报纸都在头一页以极醒目的篇幅刊载了这件事。
很快,他们又有了两个女儿,尽管此间李爱锐曾到河北省中南部宣教,但是他们大部分时间仍在天津度过,全家人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其乐融融。
但这一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侵略战争打碎了。
03
1937年,日本人的坦克轰隆隆地碾过了卢沟桥。
随着北京沦陷,整个华北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
英国当时给李爱锐发出公函,说中国太危险了,建议他立即回国,但他却认为,此时这个国家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刻,不仅不能撤离,更要挺身而出,施于援手。
他把公函推到一边,买了张去河北农村衡水市枣强县肖张镇的车票——他的哥哥罗伯特是一名医生,正在那里救治伤员。
消张镇和天津有着天壤之别,这里临前线很近,近在咫尺的枪炮声,接连不断的伤病难民,缺水少粮的艰苦条件,都让这里和地狱相差无几。
但这些困难,都没有吓退李爱锐。
每次交战后,他都和同事骑上⾃⾏⻋,在被炮⽕炸得凹凸不平的⽥间搜寻、救助伤员。
有次⼀梭机枪⼦弹射向他的⾃⾏⻋,车留下了几个深深的弹印,他自己也险些被射中。
1939 年,他在路上遇到了⼀名被⽇军砍成重伤的中国⼠兵,李爱锐把他驮在⾃⾏⻋上,骑⾏ 3 ⼩时带到医院,累得气喘吁吁,最终抢救下了这位士兵的生命。
还有一次,他看见一位孩子掉进了冰窟窿,想都没想就跳入冰河,把孩子救了出来。
他还在院落门口还挂上了一副牌匾,上面写着“中外⼀家”四个字,收留了不少逃难的中国⼈。
1941 年,眼看战⽕愈演愈烈,李爱锐赶回了天津,让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回加拿大,自己仍留在中国,继续救治伤兵。
那时⻨肯⻬已怀上了他们的第三个⼥⼉莫琳。谁也没想到,这⼀别就是天⼈永隔。
那年年底,⽇本偷袭珍珠港,英国对日宣战,两国成了敌对关系,这让身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李爱锐遭了殃。
1943 年 3 ⽉,他被日本人抓住,塞进⼀节简陋的⻋厢,从天津押解到潍县集中营。
有“东方奥斯维辛”之称的潍县集中营
由于会说几句日语,李爱锐一开始被任命为首席翻译。
据当年的狱友戴斯蒙德.鲍尔回忆,空闲时的李爱锐不是在学习,就是在鼓舞大家振作起来,“经常看见他俯身在棋盘和船模型旁工作,或者在指导人们跳一种社交方格舞……他的热心和魅力,使大家适应了那段苦难的日子。”
同时,他还十分关心集中营里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与父母失散的孩子,他在集中营里教孩子们化学,还辅导他们做一些体育运动。
为了给孩子们弄到有营养的事物,李爱锐会和看守所的人打赌赛跑,那些有幸跟奥运冠军较量的日本人一高兴就会给点吃的。
后来,英国⾸相邱吉尔得知李爱锐被关押在潍县,⼀直在寻找机会把他救回英国,当⽇⽅同意⽤ 500 名敌侨交换战俘时,他立即同意了。
李爱锐的名字就在交换名单上。
但李爱锐得知后,甚至想都没想,就把名单上⾃⼰的名字换成了⼀名怀孕的难友。
他心里很清楚,那是他活着离开集中营的最后机会,但他依旧将它让给了别人。
从那之后,李爱锐的身体开始一天天变差,他时常犯头痛,繁重的工作让他日益憔悴。
再加上⻝物不足,营养不良,他甚至开始呕吐,痉挛,神志不清地说胡话,曾经健壮如⽜的奥运冠军,此时已经瘦得不成⼈形,头发也几近掉光。
1945年2月21日傍晚,由于被迫过度劳动,李爱锐陷⼊了深度昏迷,再也没有醒来。
在抗日快要胜利的前夕,这位英雄没能撑到最后一刻,提前黯然倒下了。

直到战后,英国人才获悉这一消息,《泰晤士报》等纷纷报道,“苏格兰失去一位杰出的子弟,他的一生中,每一时刻,都使大家以他为荣。”
尾声
李爱锐去世半年后,⽇本宣布⽆条件投降,潍坊集中营被救出幸存的1500名囚徒。
人们发现了李爱锐的遗体,并将他安葬在⽇本军官宿舍后的花园⾥,坟头上⽴了个⼩⼩的⼗字架。
如今,他的⻓眠之地已是潍坊⼆中花园的⼀部分,当年那个⼩⼗字架已经换成了⼀块⼀吨重的⽯碑,⽤来⾃苏格兰的岩⽯雕琢⽽成,碑⾯上⽤中⽂刻着他⽣前最喜欢的诗句:“他们应可振翅⾼⻜,如展翼的雄鹰;他们应可竞跑向前,永远不⾔疲累。”
后来人们还找到他生前,在日本集中营最后的日子里写过一首诗———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虽然都像是站在同一条跑道上,但每个人所做的事又是不同的,因此,生命的意义也便有所不同。
1991年,李爱锐的三个女儿到访天津,将父亲62年前在万国运动会上赢得的400米金牌赠送给了天津市第十七中学。
李爱锐的大女儿帕特里夏回忆自己的童年:“我们非常想念我们的父亲。那个时候我们在加拿大,晚上躺在床上聊天,想父亲在中国是怎样生活的。我们看到的月亮是不是跟他在中国看到的一样圆。”
帕特里夏其实对父亲只有很模糊的印象,但她感觉“父亲离我们并不遥远”。可是小女儿莫琳甚至没见过父亲。
这位在苏格兰人,曾经生于中国,离开中国,回到中国,最终逝世于中国,他离开了最亲近的家人,把他后半生的一切献给了这个身陷囹圄的国家。
他就像白求恩、陈纳德、库里申科这些英雄一样,把更好的生活让给别人,把最坏的留给自己。
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才是贯彻了体育道德精神。
此时的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但反观运动场上的种种行径,却有违体育精神四个字。
为了获胜不择手段,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也不是每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举办的意义,更不是运动员拼其一生的目的所在。这样争取来的金牌,也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

但愿运动场上多一些公平和善意,少一些恶意的判罚和黑哨。
把干净的奥林匹克赛场,留给伟大的运动员们。
也希望更多中国人能够记住这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英雄,他们的伟大教会我们:爱不分国籍,它的分量比金牌更重,甚至于说,是远远超过了金牌的荣耀。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他是第一个生在中国的奥运冠军,死在潍县集中营》,网易体育

《第⼀位在中国出⽣的奥运冠军》,那些不该被遗忘的运动家们

酷玩实验室视频号
热点视频推荐↓↓↓



奥林匹克精神,应当如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