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皇帝”石挥是我国四五十年代最重要的导演、演员之一。
《我这一辈子》就是他最著名的自导自演作品
1957年,他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杂文《东吴大将——假话》:“有人不喜欢别人说真话,有人不允许别人说真话,有人不敢说真话。有人说真话吃了亏,有人说了假话反而得了尊重。”
随后,他被打成“右派”,同年11月11日,含冤逝世。
*从本周起,我们的周末电影优选栏目将改为双周推荐啦~
"这做官的要再说人话不拉人屎,这学生他还会出来的。"
——《我这一辈子》
小众电影·大千世界
——枪稿每周电影优选 Vol.43
我这一辈子
石挥/剧情&历史/中国大陆/120分钟/1950
枪稿主笔™推荐语
糊里糊涂地在这不讲理的世界里苟活一辈子。
——黄文杰

《八佰》讲述了一群英雄抗日英勇又悲怆的真实事迹,70年前的这部由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石挥自导自演的《我这一辈子》则可以算作《八佰》的前传,它讲的是我们这样一个有胆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天朝上国,为什么会被日本这个弹丸之国逼到亡国绝境。
在日本从明治维新中脱胎换骨时,这个民族依然在不断滑向积重难返、病入膏肓的深渊,它内部的黑暗无道与千疮百孔耗尽了中国的生机,日本不过是只食腐的秃鹫,它无法抗拒这具腐尸的致命吸引。
导演/演员 石挥(1915-1957) 导演代表作:《我这一辈子》《天仙配》《鸡毛信》,演员代表作:《我这一辈子》《哀乐中年》《姊姊妹妹站起来》《太太万岁》
这部电影借石挥饰演的一个老实本分的北京巡警“我”之眼,以一种纪录片式的笔触,为历史作传,管中窥豹地展现了一个老好人横跨四十年的悲惨一生,而他正是当时四万万劳苦人民的缩影。
清朝末年,“我”二十来岁,在失业后,经邻居赵老警介绍,跟着做了北京城的一名底层巡警。“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老实是真老实,从不干缺德事儿,工作也兢兢业业,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结果没多久就遇到了张勋的辫子兵兵变,在街头肆意地烧杀抢掠,“我”就立刻怂了,赶紧躲进一家店,还借了件大褂套在号衣外面,生怕被人认出来。
“我”借了掌柜的大褂掩饰身份,生怕惹火烧身。
在辫子兵要砍杀只是在街边玩耍的赵老警的独子小锁时,我也只是站着,吓傻在了一旁,屁都不敢放。
“我”在辫子兵面前噤若寒蝉,任由他们杀死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小锁被辫子兵砍死,这一场无辜者的死亡,完美诠释了鲁迅先生的那句:怯者愤怒,抽刀向更弱者。也应了《茶馆》里的一句话:“我打不过洋鬼子,我还收拾不了你吗?”“我”又被派到官僚秦大人那里当门警,目睹了那些上位者的骄奢淫逸和无法无天。“我”平时的工作是查禁烟土,到了秦大人这儿却要为秦大人跑腿拿烟土。
“叫我们当巡警的去拿烟土,这叫什么?这就叫民主、共和、自由、平等。”
大人府上夜夜笙歌,街上的老百姓饥寒交迫。
“老爷大人们,他们自由地吃、自由地喝、自由地捞钱,还他妈自由地使唤我们穿号衣的,也不知道他们究竟为老百姓做办了什么德性事儿?”
“我”的邻居车夫老孙生重病没钱抓药,被逼得卖儿卖女。秦大人的夫人买瓶香水就要50块,穷人家卖掉一个孩子才值30块。
一瓶香水50块,一个孩子才30块。
1919年,以秦大人为代表的北洋政府卖国求荣,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21条”,五四运动爆发,秦大人倒台,“我”还升了三级警,每个月的饷钱也从六块涨到了七块。

本以为好日子开始了,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年秦大人又上台了,秦大人的官反而越做越大,老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惨。按资历“我”被该升为巡长,但因为秦大人把他的三亲六故都给派了官,“我”反倒被降了级。
“分署长把他妈家里头三亲六故都他妈带来,有一个是他家里烧饭的大师傅,这一进门呢就是巡官,比我挣得多,我上哪儿说理去?”
九一八事变爆发,学生们聚集街头表示了强烈反抗,要求政府出兵,却受到残酷镇压。
转眼八年过去了,抗战胜利了,日本兵被送走了,汉奸们摇身一变却成了“干了不少地下工作”的英雄反而升了官。
而“我”因为无意中透露儿子是八路被汉奸局长严刑拷打,锒铛入狱,最终冻死街头。
“抗战胜利了,那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日本兵却被送走了,这到底是谁打胜了啊?汉奸得意,百姓遭殃。”
回顾“我”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他的老实本分,也看到了他的能忍。清末,“我”目睹小锁被鞭子兵杀死,毕竟不是自己孩子,嗐,忍了。
五四,“我”目睹了达官显贵的奢靡生活,和热血学生的激烈反抗,虽然认学生们的理儿,但为了自己的饭碗,嗐,忍了。
北洋,秦大人带着亲戚把“我”勤勤恳恳十几年才等来的升迁给挤掉了,嗐,忍了。九一八,学生游行要求政府出兵被镇压,儿子也想反抗,“我”劝导儿子,嗐,忍了。
八年抗战,日本人把儿媳小玉当着“我”的面抓走当慰安妇,面对日本人的枪口,嗐,“我”忍了,儿子也忍了。
“我”和儿子海福眼睁睁看着儿媳妇小玉被日本兵带走却无动于衷,其反抗性还不如小玉的老母亲。
“我”老实本分,但也奴性太重,不知反抗,只知逆来顺受,最终导致悲剧一生。
“我”身上有一种朴素的义气和善良,会主动地帮助革命党,但从不觉得自己也应该和他们一起反抗,因为“我”从来不觉得革命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但一旦日子过得不顺了,却又盼望着学生们起来闹革命。
“说起来可也真怪,不管谁上台吧,什么好听他说什么,什么共和啦平等啦自由啦,他妈说得好听没他妈一个是拉人屎的。反正倒霉的是我们老百姓……这是他妈胜利啊?这叫民主啊,自由啊,礼仪廉耻啊,我操他个亲娘祖奶奶!”
中国人太能忍了,简直没有比中国人更能忍的民族,我们忍出了五千年的悠久文明,也忍出了一身的苦难病痛。
一方面,这种忍使得人民愚昧软弱,奴才当道,一盘散沙;另一方面,中国人欺负中国人,统治阶级多是作威作福的寄生虫,他们从不把底层人民当人。此两者互为因果,彼此强化,于是就有了我们的五千年历史,和近代彻底的腐朽与屈辱。

“五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糊里糊涂地活着,委委屈屈地就死了。”
《我这一辈子》用平民视角生动解剖着这个国家的病入膏肓。从老舍的原著到石挥的改编,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旧社会到新社会的更替中,所能遭受的最大苦难和不公。
“盼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石挥是那个时代里中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欣赏他演绎的痛楚、憋屈、愤恨、无力是我们观影的乐趣,而同时,在这种乐趣中我们无法忽视的是故事中那种根植于虚构中的真实惨痛。
老舍先生的杰出原著与石挥的二次创作,共同完成了他们对底层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悲悯和对“窃钩者诛,窃珠者侯”的统治阶级最尖锐的批判。
“穷人哪儿病得起啊。”
中国早期的电影作品多有批评现实主义的杰作,我们之所以能拍出来根本原因在于这块土地上的血泪的确过于泛滥成灾,这是最残忍的讽刺。
而在这部电影诞生的70年后,片中指涉的某些片段变成了一则精妙的寓言,这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也是这个民族的不幸,说到底,这里的一些人依旧“不拉人屎”。
“哪个做官的不捞钱,自由地捞钱,专制地用钱。”
在故事的尾声,共产党打来了,新希望要来了,而电影外,拍电影的石挥、写小说的老舍,他们的劫难也要来了,一个也跑不了。他们活过了旧时代,却死在了新时代。
封面图:《我这一辈子》

文|李不言
编辑|浪浪
排版|透纳
THE END
枪稿个体户,点击不迷路 
 点击枪稿→右上角···→星标⭐️
相关回顾: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