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国对于教育培训行业的整顿,引发了剧烈的市场震荡,无论是美国的中概股,还是港股A股,都让不少投资人感到欲哭无泪。

一年前,因为疫情而兴起互联网教育大潮时,我们曾和大家聊到过这个话题,当时说:互联网企业和投资人,如果将教育作为一个普通行业,贸然进入,并用互联网习惯方式快速做大,那就很可能面临重大的政策风险。
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以育儿、教育为主的自媒体,却在这一年坚决不做课程推荐、团购等商业合作的原因 —— 并不是我们不喜欢赚钱,而是因为我们太了解教育对于中国社会的重要性。
美国的选举,中国的教育。
几年前在美国参加幼教学会年会的时候,和身边一位美国的教育学研究者聊天。他说自己研究了这么多年教育,也无法理解中国人,包括在美国的华人,为什么这么重视教育。

我当时给他的回答是:你们美国人有多重视自己的选举,我们就有多重视自己的教育。因为这都是我们社会的基础。
不过说完就觉得不太准确:其实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可能要比美国人对选举更看重。毕竟教育在中国历史上,也充当了“选举”的功能。
所以想了解教育有多重要,需要先花一点时间,来回忆中国历史上,政府人才选拔的几个阶段:
最早的选拔,是类似《礼记》中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的“选贤与能”,是说远古时期的“
禅让制
”,在部落首领会议上,推举下一任领导人。

而在先秦时代,采用的多是“世官制”,也就是贵族世代为官,官员世袭的制度,有点类似于西方封建贵族时期。和禅让制相比,世官制更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和生产力的稳定发展。
但世袭的世官制必然存在僵化问题,春秋开始,到秦朝,世官制则开始向选官制转变,选官制的意思,就是根据军功等“KPI考核”,由君王来选择有能力的官员。选官制打破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阶级屏蔽,有能力的平民开始可以从政当官。战国中后期,选官制开始成为各诸侯国的通行模式,这是中国式选举体系的起点。这有点像西方从宗教改革到工业革命阶段的情况。
但当中国从分散的诸侯国变为地域广阔的大一统帝国后,只有从上而下的选官制也明显不再适用。于是汉朝开始,变为了察举制和征辟制。一方面是从上而下的征辟制,一方面是从下而上的察举制,加起来就是选举二字。这可以看做中国式的选举时代。
但就像现在的美国,两汉的选举也很容易被把持在地方世家手中,对平民依旧是形同虚设。和美国的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一样,汉朝的政治也是被类似四世三公的袁家这样的豪强所把控。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科举制,从隋唐开始成为中国人才选拔的核心方式。所以唐太宗一日走到御史府,看到新科进士缀行而出,才会开心的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当然,仅仅有考试是不够的,还要保证这个考试对于天下人,无论地区还是阶层,都是尽量公平的,这就需要普及教育。从唐朝开始,中国历代政府在和平时期都会建设大量的官学,从中央、到府州县都有不同等级的学校来为民众提供教育。
隋唐至今,中国使用了1500年的教育+考试的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在这千年历史中,无数通过学习和科举,最终鲤鱼跃龙门的案例,让中国人相信教育能为我们带来更美好的人生,能改变我们的命运。这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记忆,所以对于其他国家的民众来说,教育只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中国人,教育是我们的信仰。
了解教育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其实也有助于教培行业,尤其是中概股公司的外国投资人们去理解:为什么教培行业今天会面临如此重大的危机?这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些更基本的问题:
比如:今天的中国,需要怎样的教育和考试?或者问的更诛心一点:中国教育考试的改革方向,谁有权力决定?
教育改革
在传统社会中,教育的核心就是科举,科举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和培养中高层的职业官员。至于普通人,比如工农医商,甚至基层公务员(吏员、幕僚和大部分普通官员),都是不需要进行系统的学校学习或者统一考试的。因此考试的种类和内容都相对单一。
而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化的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官员也不能仅仅是了解四书五经八股文,
单一的科举制度已经完全过时,最终在清朝末年被取消。
当代中国的教育和考试,相比传统的科举更加细化
,中小学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之丰富,科目之多,远不是古代一个进士能想象的。而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资格考试所组成的国家考试体系,更是比科举要复杂太多。

即便如此,在面对职业高度分化,并且不断快速变革的中国社会,作为基石的教育和考试也必须继续进行灵活的变革,与时俱进。
但当代所有关于教育改革的讨论,往往最终都卡在高考这个“独木桥”上。尤其在开始对高校扩招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反思之后,重新定位高考,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话题。
从现实层面出发,目前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工作,并不需要本科、研究生的高学历才能承担。而经过4年大学教育毕业的大学生,往往也缺乏从事大部分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甚至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陷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智库专家所提出的思路,就是不再将大学视为“高级”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方向之一。也就是为了科研、研究等工作而进行的教育。而将其他一些职业方向,包括一些热门职业的教育功能,从大学中移出,用更多样化和灵活的职业教育去替代和补充。尤其是让市场化运作的私有教育机构进入和承担职业教育的工作。
在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到:
“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这之后的2年多,也有不少扶持政策,希望鼓励教育领域,尤其是互联网教育企业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为推动教育改革。
但我们的教育企业,这2年多在做什么呢?—— 在极力推动“一切为了高考”的教育焦虑,从中学培训市场杀入小学培训市场再杀入学前培训市场。鼓励家长从2岁开始,就给孩子买课刷题拼高考。
当政府的教育方向,和教培行业的发展方向出现背道而驰的时候,严格整顿,就是一个合理的结果了,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巨大反差呢?
教育资本化
这几天,随教育股引发的大跌,“教育资本化”成为大家讨论的核心。很多人将此次整顿,以及教培市场的乱象,归结于“教育不能赚钱”,或者“教育公司不能以赚钱为目的”。
但资本化只是一个中性词。教培机构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因为资本化,而是因为“短视”,一定要给个名字的话,可以说是“教育投机化”。
国家希望机构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因为职业教育可以贯穿人的大半生,市场潜力可谓极其庞大,但是问题在于,这是一个未开发的分散市场,如果想盈利想做大,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耕耘培养市场。

而如果企业比较短视或者希望投机,那就会发现:将精力和资本投入到开发未知的职业教育市场,远不如去成熟的应试教育培训市场中赚钱。
于是去做职业教育的企业不多,去做应试教育培训,主打刷题鸡娃的成为了主流,这不但没有解决多样化市场化的国家教育改革需求,反而进一步加重了教育焦虑,加重了高考独木桥的效果,和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反向而行。
之前和一个做投资的朋友聊天,他坚定的认为:企业的最高使命,就是合法的赚钱。这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在中国,如果你只想赚钱,那你一定赚不到什么钱。因为最容易的赚钱模式,往往很可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而如果不去规避这些风险,不但赚不了多久的钱,赚的钱可能也捂不热。
兴盛一时的莆田系是如此,去年席卷微信的“海淀鸡娃”派是如此,教培行业的问题也是如此。尤其是去年疫情之后,无论是传统教培企业,还是新涌入赛道的互联网型企业,都希望尽快收割,于是用海量投放公关广告宣传,有意无意的加剧民众的教育焦虑,迫使家长进入了教育的“囚徒困境”,最终引发了此次的监管危机。
家长的囚徒困境
什么是家长的囚徒困境,这其实和最近流行的一个名词,“内卷”,很相似。
囚徒困境 ( Prisoner's Dilemma )是博弈论中最有名的例子之一:当两个罪犯被抓之后,在不知道对方选择的情况下,各自决定是否要招供。如果两个都不招供,就一起释放。如果都招供则一起坐牢,如果只有一个招供,则招的人释放,另一个重判。
从旁观者角度看,最佳选择是都不招供,一起回家。但因为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选择,所以这时每个人为了自保,就是不管对方是否招供,自己都要招。而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招供。

囚徒困境所反映的是:“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而现在的教育内卷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 我们大多数家长,都明白应试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明白应该更关注素质教育,应该孩子需要多运动和娱乐,应该有快乐的童年。
如果是在理想的状态下,对于全中国家长的最佳选择,就是大家都不鸡娃,都不焦虑,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生活,让孩子各凭实力学习考试。
但现实是,我们都不知道别的家长的选择,就会焦虑:如果我不去上补习班,别人上了,如果我不去早教刷题,但别人去了,那怎么办?于是,在这个教育囚徒困境中,家长都会选择去内卷鸡娃。
这两年,教培行业所做的海量广告,就像是审讯室里的警官,不断的告知家长:隔壁家都上了多少班,你不也跟着上,孩子就被淘汰了。
那有没有方法破解看上去必输的囚徒困境呢?
是有的。
按照囚徒困境的理论,只要把两个囚犯分开审讯,警官就可以无往不胜。但是现实生活中,囚犯们反而大多数不会招供。这并不是他们算不清利弊关系,而是因为在现实中,囚徒如果招供,虽然当下可以减刑,但却会因为背叛,受到长期的损害(报复)。所以当“长远利益”的思考被放入囚徒困境的模型之后,囚徒的最佳选择,就很可能变为守口如瓶了。
而家长的囚徒困境,也可以参考这样的解法 —— 如果只关注于眼前的考试,乃至以后的中考、高考,那自己拼命鸡娃刷题就非常对。但我们要明白,高考、大学都不是终点。如果我们将孩子的学习都仅仅聚焦到考分上面,而忽略了对未来生活、工作更重要的那些能力培养,反而是损害了长期利益。
在国家整顿教培行业的当下,我们更需要去冷静思考,什么才是给孩子真正的最佳选择。

这次国家对于教培行业进行限制和整顿,无论对教培企业,还是对家长来说,都是一次危机。但到底是危险,还是机遇,这个要看我们的思考和应对。
在我们发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些教育类中概股已经开始触底反弹。昨天港股恒生指数也开始回升。市场已经在努力消化此次教培整顿引发的剧烈震荡。我们也相信,在经过整顿之后,中国教育行业中,一定会有企业在未来走上更稳定和长期的发展之路。
因为教育是中国最重要的行业,没有之一。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搜索】,在搜索栏里输入“教育”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我们还剩下什么
  •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 教育是服务,底线是安全
  • 幼儿园禁止小学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园该学的到大学都没教
  • 除了不会就选C,还有什么“考试技巧”?作弊不算哦
  • 判作业是老师的工作,不是家长的

  • 为什么要过洋节?因为开心啊
  • 只有1/9家长会看的文章,左撇子宝宝的养育建议
  • 为人父母,你为什么不敢管教孩子?
  • 英语早教班不会和你说的事情
  • 左脑逻辑右脑创意?你的大脑可不是这么分工的
  • 为什么要教孩子做个好人?用数学公式来推导一下
  • 吵闹不专注?蒙台梭利安静游戏的自律练习
  • 不吉利背后的中式死亡焦虑
  • 带宝宝去电影院的第一原则——别扰民
近期文章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