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文中图片来源 网络
作者 | 小左
奥运会乒乓球混双的决赛中,中国组合许昕、刘诗雯斩获银牌。
赛后,刘诗雯哭了。
“我们已经拼尽了全力,我自己还好,就是感觉对不起大家。”
许昕落寞地说,
“我们两个人没有给自己一个好的结局。这个结局,整个国家队也接受不了……”
这应该是两位老将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

他们要带着遗憾离开这个球场了。
我们很喜欢说,中国乒乓球队就是大魔王。
战无不胜,冠军从不旁落。

事实上,竞技体育从没有永远的神,乒乓球的每一个冠军背后,也包藏着汗水、

伤病、遗憾。
他们从来都不是不败的神。

「01」
2007年,巴黎世乒赛。

中国队男子单打派出了7名队员。
孔令辉、马琳、王励勤、王皓、刘国正、唐鹏、邱贻可
每个都是赫赫有名的选手。
出征前,人人都以为这是一次多重保险的征程。

然而,男子单打全军覆没。
虽然当年的天才少年邱贻可,淘汰了头号种子波尔,但却未能走远。
王浩输球后,甚至迷惑不解。
仅有老将孔令辉晋级4强,最终摘得铜牌。
媒体打出,中国乒乓球「遗恨巴黎」的标题。

这也被认为是中国乒乓球队史上的耻辱一战。

「02」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很多国人曾共同见证。
而那一年的国乒也并非战无不胜。
雅典时间上午十点,雅典奥运会男双第三轮正式开打。 
男双第三轮,孔令辉、王皓这对看来颇为稳妥的王炸组合就爆冷出局。

而孔令辉也就此结束了自己了奥运之旅,乃至乒乓生涯。

他退役前最后一场大赛,终归以一个不够高光的结局结束了。
而另一边,男单决赛中,王皓不敌韩国选手。
比赛场上,谁都想赢,却也有很多无能为力。

男单决赛,赛场边的主教练大叫着要王皓跑起来,吼起来 。
然而并不能改变什么。
那一夜,韩国人创造了奇迹。

王皓黯然离场。
而此后,直至退役,王皓的奖牌榜单上,永远缺了一枚奥运会男子单打金牌。
「03」
大家都记得里约的热血一幕。
男子团体赛。
刘国梁在场边对张继科和马龙说:别让他们活!
张继科马龙不负众望,连下两局,将男团金牌稳稳拿住。
很多人说,“太燃了”
“就是牛,战无不胜!”
可是有多少人记得,这句话之前,是许昕输给了日本选手水谷隼。
与竞技体育相伴而生的,是荣耀,更是遗憾。
大魔王张怡宁,也曾输了许多次,才从王楠手中接过了金牌的传承。

王楠也曾因为年龄伤病,而不再是永远的第一。

刘国梁还曾因为输球,剃了光头勉励自己。

……
他们不是一定能赢,他们只是不想输,甚至不能输。
「04」
因为输了,是自己的遗憾,是国人的失望,甚至是外国人的嚣张嘲讽。

日本媒体打出「中国国辱」标题
实力空前,意味着压力空前。

更意味着,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研究你,并不惜一切打败你。
日本队员在混双赛后表示:原来中国人也是人,不是神,是可以被击败的。

其实从1998年至今,国际乒联有关乒乓球规则的重大改革调整多达9项。
几乎每一项,都在针对中国球员。
2000年,国际乒联开始将38mm的小球改为40mm的大球,限制中国队的快攻打法。  
2001年,国际乒联将规则修改为每两球换发一次,限制中国队多变的发球。 
同年,将发球改为无遮挡发球,限制中国前三板的威力。
 2002年,国际乒联将5局3胜制,每局21分的赛制改为7局4胜制,每局11分,增大比赛的偶然性。 
2007年,国际乒联要求乒乓球拍海绵体粘合胶水由有机改为无机,减少弹性,限制中国的快攻打法。 
2009年,又再次减少各队奥运会单打比赛名额上限,将3人减少为两人,这样就再也不会出现前三名被中国包揽的情况……
2021年,东京奥运会规定,运动员不能用手触碰和抚摸球桌,也不能对球吹气。
这些看似细微的更改,其实对于运动员来说都像是一道道通关路上突然多出来的障碍。
最初大球改小球后,国乒队就曾经历过一次阵痛:金牌旁落、运动员含恨退役,霸主地位不在……
如今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冠军,都是他们一个球一个球拼出来的。

「05」
日本媒体曾称马龙是六边形战士。
可是,哪有天生的全能战士。
2018年底,马龙伤退。

伤势比想象中严重。

当时已经32岁的马龙,已经被伤病困扰多时。
2019年8月在洛杉矶雪松医院,马龙去接受手术前的常规检查,由于常年征战,马龙的手腕和膝盖已经超负荷,为了赶上东京奥运会他孤注一掷选择了手术。
手术前,他剃了光头,希望一切从头开始。

手术后的恢复训练,堪称一切从头。

从需要拄拐活动,到重回世界之巅。
其中的努力,不言而喻。
再次登上冠军领奖台时,马龙恍如隔世。

张继科6年打了7针封闭。

张继科曾经说:如果得了第二名,大家会非常失望,对于国乒来说就是输了。
伤病、压力、输赢……全都是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
这就是大魔王背后,没那么传奇的故事。

竞技体育,从来没有一定会赢的人,更没有必胜的比赛。

国乒的宝贵,也从来不再「不败」,而在于总能重新赢回来。

造神,容易。
几个视频拼拼剪剪,几张图片,几个故事性的描述足以。
但当他们不再永远神奇,谁又能走出造神的狂热,去理解「胜败乃兵家常事」呢?
我真诚地为国乒的霸主地位而骄傲,但绝不强求胜利;

我愿为每一次胜利献上溢美之词,但绝不因失败而口出恶言;

我相信他们是永远的神,但也明白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
混双的失败,让许多国人不能接受。

有人攻击刘诗雯许昕,有人质疑比赛策略……

归根到底,我们没有想过国乒队会输。

那么让他们走下神坛,停止造神吧。
去欣赏他们的每一次成功,也接受他们不是每一次都会成功。
看更多精彩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视 觉 志
相信他们
也尊重他们
比赛还在继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