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近期,由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创业邦协办的苏州苗圃领创营第三期3课成功开展。课程聚焦企业上市问题,帮助学员解决上市过程中的疑难困惑,助力企业在资本海洋里劈波斩浪。
阅读前请思考:
如何正确理解估值?
员工股权激励有哪些方法?
企业并购要注意哪些问题?
上市前,企业出现危机该如何应对?
正确理解企业估值
估值是拟上市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管理者而言,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去评估企业价值意义重大,估值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估值是企业发展的一面镜子,企业估值的过程,也是认知的变现过程!”
导师:东方富海合伙人 王培俊
王培俊曾多次出任科技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评委,投资过我武生物、扬帆新材、凡迪生物、优思达、倍谙基、锦蓝基因、康乐卫士等知名企业。
主题:科创企业价值的形成与最新评估逻辑
企业在融资时,合适的估值是不可回避的。
虽然很多专业的书籍都介绍过关于估值的假设和公式推演,但估值并非依赖“计算“,企业的估值及其过程是有非常广泛的内涵的:
第一,企业的估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估值通常指企业的价格,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进行波动的。估值实际上也在围绕着企业价值进行波动,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值,在实务中,确定一个估值区间比一个确定的价格更有效率,对企业更有利。
企业估值是在供求关系中形成的,既是表征企业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对投资人价值的认同,是种双向的认同。
第二,估值倾向于客观还是主观。如果以过往历史观点看,企业的估值有客观性的一面;但投资终究是着眼于企业未来的价值,以动态和发展观点看,企业有很强可塑性,企业的估值同时有主观性的一面。
特别是具有创见和赋能能力的投资人,在企业发展中,能做好企业的参谋,能协助企业制定战略、帮助企业嫁接资源、扩充管理团队,促动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价值的飞跃。
第三,从哪些方面对企业进行估值?应该说每家企业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评价一家企业需从个性和共性两个角度展开。
共性角度包括宏观经济、行业中观经济等维度。然后逐步具体落到企业个性方面,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团队、客户和渠道、产品管线等等。投资视角的估值,是着眼于企业未来的长线价值,不同于审计和财务的视角。有形资产往往赋予企业的是线性的增长,而那些无形禀赋,包括专利和技术,还有企业家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公司文化等等,往往可以推动企业实现指数级增长。从投资视角展开的估值与会计视角的估值往往是大相径庭。
第四、合适的估值就是好的估值。融资、谈判是非常耗费企业家精力的,存在巨大机会成本。如果企业家和投资人相互认同,存在一定的估值分歧,可以通过一些法律安排来达成融资,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率才是实现双方共赢的源泉。投资目的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通过合作来共同创造价值。
拟上市企业如何做好股权激励

拟上市企业想要提升估值和业绩,一支“能打胜仗”的团队不可或缺。因此,作为激励团队的一种常态化手段,股权激励的作用越来越大。
导师:荣正咨询合伙人 黎炳宏
黎炳宏专注于拟IPO公司股权激励/非上市阶段事业合伙人、股权激励的全案设计及常年顾问服务,负责并实施6个集团层面及集团旗下子公司中长期激励;负责并实施五十余家拟上市/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项目。
主题:注册制下拟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实操
目前,绝大部分公司的股权激励采用的都是有限合伙企业形式,这就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注册地。目前全国基本上取消了核定征收,按照经营所得来征收,税率很高。因为员工持股平台未来的股价价值非常大,在这基础上,一些地方有税收优惠政策,先征收5%—35%,征收后地税可能返还一部分。现在绝大多数地区地税占40%、国税占60%,地税40%返还的部分就是企业能拿到的优惠。
第二,平台的设置。平台中有一个GP、一个LP,注册时如果用一个有限公司当GP是注册不下来的,一般公司都会用两个自然人先注册,然后再用一个有限公司去当GP,这个有限公司可能不持股,或持股比例非常低。
第三,注册平台的数量。随着科创板、创业板的放开,有一个可以“穿透超200人”的内容,所以可以注册10个、20个平台,不过一个平台只能有50个人,如果激励人数超过100个,就要注册3个平台。
第四,穿透披露。超过5%属于重大股东,重大股东的监管与非重大股东的监管不同,包括里面的出资、未来的审核、人员的审核等等都会特别严格。
选择并购目标应注意什么
并购不是上市企业的“专利”,一些企业在上市前也会做一些并购,以完善企业的业务布局、扩大市场占有率、拓展新的增长曲线,提高企业 IPO 的价值。
导师: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购业务负责人 丁志罡
丁志罡毕业于清华大学,主持和参与的代表性项目包括深桑达A发股购买中国系统、广州百货发股购买友谊百货、闽能源借壳福建南纸、五粮液员工持股激励暨非公开发行等数十个并购重组类项目。
主题:企业并购重组漫谈
企业在选择并购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团队能否相互融合。无论是企业老板之间还是管理团队之间,在并购过程中都会遇到团队融合的问题。
第二,文化能否相互认同。不同的管理者经营企业的理念不同,公司的团队习惯、文化也不一样。
第三,产业上能否达到“1+1>2”的目的,这是目前A股市场非常重视的一点。
A股并购市场 2013到2015年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曾有很多企业跨界并购,一些传统制造业可以收购一家影视公司、娱乐公司甚至包括广告公司,回头看这些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大多一般,甚至出现对赌完成后的业绩大幅跳水、严重的融合问题以及控制权的明争暗夺。因此,现阶段投资者、监管对此类并购都持谨慎态度,缺乏产业逻辑的并购交易不被市场看好。  
第四,技术、客户结构、细分市场等方面是否有补充。
第五,经营业绩是否稳定,会不会因为波动过大对上市公司形成拖累。
危机公关要“以我为主”
每家企业都渴望通过上市“鲤鱼跃龙门”,但上市前的 IPO 往往是企业最脆弱的时刻。

预披露后,企业从默默积蓄力量的“暗处”一跃进入媒体聚光灯和公众话题榜上,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如果此时突然负面消息缠身,可能会面临市值暴跌的惨烈开局,这就给企业的公关提出了挑战。
导师:危机公关专家 叶东
叶东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危机公关的策略、套路、战术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和极为深厚的理论研究,先后成功处理20家上市公司品牌危机及产品质量危机,为包括可口可乐、海南航空等在内的4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危机管理的咨询与培训工作。
主题:企业如何做好危机公关
“以我为主”是危机公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处理危机事件时,企业一定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客户的沟通。主动沟通优于被动沟通,企业遇到危机时要主动化解,不要被动应对。
此外,企业在危机来临时还要做好舆论引导,要做到“你快我更快”,一定要比对方的信息发得快;要做到“你多我更多”,比对方发布更多信息,形成更广泛的覆盖面。
企业危机处置,“快”是关键,要快速启动预案、快速组建团队、快速上报。危机持续时间越长,对企业伤害越大。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对公关对象的情绪进行安抚,同时也要想方设法安抚企业内部员工的情绪,此外还要关注到网民的情绪。
企业通常需要通过道歉来处理危机,但是道歉的前提是有明确的证据,如果没有调查清楚,就要谨慎道歉;如果遇到污蔑、诽谤,则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导师金句合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为苏州苗圃领创营第三期3课的精华内容节选。
好消息:
为了帮助更多高成长企业迈入上市IPO的发展阶段,创业邦联合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投资人、上市公司创始人和权威专家学者,共同发起睿兽IPO成长营

睿兽IPO成长营的学员均为泛B轮、估值10亿人民币以上、高速成长期企业的创始人及联合创始人。他们大部分拥有国内外顶级名校教育背景和连续创业经历,分别来自企业服务、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数据、消费等各个新经济行业,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
如果你是估值10亿人民币以上、泛B轮及以后、有远大梦想的企业创始人,就来加入睿兽IPO成长营吧!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码进入申请通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