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虽然前后矛盾,却有一种思路一以贯之……
给各位道个歉,今天本来按约定该写写对南非的历史解读的,可是今天早上起来,突然上吐下泻、昏沉不已,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天才起床,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已是傍晚,南非的文章一定是长文,这点时间肯定来不及,今天状态也不好,所以只能再等等了。
随便跟大家聊两句吧。
1
回翻了一下之前的文章,自74日休更一天之后,这个月又脚不点地的连写了20多天稿子,到不想自夸自己有多勤奋,我每天都在写,是因为我每天确实都有表达的欲望。但是每天写稿确实也是件很磨人的工作。坐在电脑前一写写一天,晚上还要看书想明天的选题,还要维护后台、精选评论,无视那些恶意的留言……
所有这些都让我感觉疲惫,如果不是还有表达欲支撑着我继续写下去,我得说写公号确实不是一个好工作,它太费心神了,还要自担风险。
前两天我看六神磊磊在微博上感叹:“写字太难了,真不如和朋友们一起做做啤酒。当垆卖酒,了此残生。”
虽然这似乎是一则商业广告,但能把广告打的这么清新脱俗,也算花露水前辈文采斐然。
而且他说的也对,相比殚精竭虑的写文,“当垆卖酒”确实是个不错的营生——哪怕你卖的啤酒喝的像马尿,至少,不会有人为此批评你“三观不正”,而写文章却会。
所以“当垆卖酒”的确比“卖文为生”省心。
但各行各业眼下其实都很难。前不久,我就跟一位旧友联系,他是学数学的,毕业之后去了某大型培训机构任职,从讲师干起一步步做到中层,最近刚刚有了不错的收入和稳定的生活。可是前段时间盛传他们从事的行业要面临变局。我这位老同学就很焦虑。
我一学历史的,也想不出别的话来劝他,就只好说古今人物的命运无常,让他看开些、达观一点。
可是越劝到最后,我自己反而越郁闷:是啊,这命运也太特么无常了,所谓的“看开”“达观”很可能都是装出来的。
你看唐朝的王勃写《滕王阁序》:“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文辞之间满满的正能量,一派不怨天不尤人不怪朝廷的达观心态。
可是你看了他的身世就是会发现这小子真是惨,这家伙少年得志,一手好文笔,本来官运亨通。可是后来就因为一篇文章就翻了车,两皇子斗鸡,他给其中一个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本来就是个戏谑之作,没想到事情传到皇上那里,碰了逆鳞,皇上觉得你小子写这个事什么意思?还嫌我儿子们宫斗不够激烈?想拱火是吧?歪才!贬了吧……
所以在时代的洪流之中,个体的意见是危险的,哪怕只是《檄英王鸡文》这种层次的“小幽默”,一个不小心,也会翻车。因为你不知道祸患会从哪个风口涌入。
王勃的结局最后也很有意思,史书上说,他是渡海落水“惊悸而死”——不是淹死的,而是吓死的。史书上也没写让他惧怕的究竟是什么。我更愿意相信,他是惧怕于这个世界,与风云变幻的时代相比,王勃那点小才华和小奋斗,真的太微不足道了。
他绝望,他惧怕,他焦虑,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他最后“惊悸而死”了。

2
而越是时代大潮激烈涌动的时候,个体的命运就越脆弱易折。所以我们这时代,很多人都很焦虑。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你摆脱这种焦虑?
有的,比如像勒庞的《乌合之众》里所说的一样,交出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把自己融入到某个群体当中去。以群体的思维代替自己思维,以群体的情绪代替自己的情绪。人一旦做出了这样的抉择,就会觉得自己非常安全而有归属感,从此不会再为个人的际遇担心。
所以我们看到,越是在时代的潮流变动不拘、个体的命运宛如激流中的泡沫说破就破的时代,越会有大量的人放弃自己的思考、做出这样的选择。而各种群体产生冲撞,又会加速时代潮流的卷动,让那些尚未放弃自我的个体感到更加不安和焦躁。
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所以人类的历史也会经历“治乱循环”。
而放弃思考,成为勒庞所谓“乌合之众”的个体,其实未必就是真正安全的,因为一旦闯出祸来,群体并不能代替个体受过。
比如前几天在杨倩拿下东京奥运会首金之后,因为微博三连而被人喷惨了那个女孩:
这事儿发生后,我看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女孩“精神分裂”,杨倩在她口中一会儿是为国争光的“大英雄”,一会儿又成了“卖国求鞋”的“跪族女孩”,一会儿又突然自怨自艾,说这个世界“对女孩子恶意太大”。
其实我在看过之后,到不觉得这个闯祸女孩有什么“精神分裂”,相反她三个看似矛盾的发言背后,有着一套一以贯之的逻辑。
她的所有发言,都是试图寻找一个群体融入之,并躲在这个群体背后发声——
最开始,她把自己融入到中国人这个群体当中,挺杨倩“为国争光”;
而后,她又把自己融入到极端排外主义的群体当中,骂杨倩是“跪族女孩”;
最后,在遭遇网民的群嘲时,她又试图躲入“女孩”这个群体中,试图在性别认同中寻找庇护。
捧是站队,骂是站队,躲还是在站队。
从始至终,她都在跟着她认为正确或人多势众的那一方在“站队”。

但从最初到最后,这个发言者有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过一句话吗?没有。她应该是从未理性的思索一下,“我”对这件事究竟该怎么看的。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诉求不是表达个体意见,而是在“随大流”,用表态寻找融入群体后的安全感。
我得说,这个女孩的这种逻辑,在我们这个时代,并不是个例。
不可否认,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东西让个体显得太渺小、太脆弱了。尤其是是在互联网上,面对网络的汹汹大潮,人们常常感到无法单打独斗。于是有大量的人像这个女孩一样,用各种表态钻入一个又一个群体当中,试图用“随大流”获得安全感。
他们捧、骂、笑、哭,其实都不是自己的情绪,活的貌似很安全,但实际上,他们丧失了自我。更或者说,他们从来没有尝试过“自说自话”。
3
有一位我非常喜欢的英国当代历史学者,名叫艾伦·麦克法兰。
他写的很多小册子非常有意思,比如《玻璃的世界》是讲玻璃对人类历史进程影响的,比如《给莉莉的信》,是用一个史学家的博学深入浅出的回答他外孙女很多看似幼稚的疑问。但我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他所写的更受启发的书:《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

在这本书中,麦克法兰对于英国为什么会爆发工业革命、进而成为整个现代社会的发源地,给出了自己解答。麦克法兰用严谨的史学考证向读者们证明,以往史学家们认为是英国工商业的发展打碎了英国传统社会的是想法是不正确的。
英格兰最晚到13世纪的时候,就是一个没有欧洲大陆意义上的“农民社会”的国度。英格兰的农民们虽然与欧洲大陆的农民们干着同样的农活,但却不依附于村社或家庭而存在。他们有独立的私权尤其是产权意识,并随之培养了浓烈的私权意识。英国农民的产权、个体意识,在那个时候就已经非常成熟了。
作者最终得出结论:私权意识并非在资本主义兴起以后才出现于英格兰,亦非工业经济的产物。相反,是私权意识的发展,产生了对私权强烈保护要求,对私权的保护和尊重,又刺激了人们对财富增值的渴望,进而工商业发展,技术进步,近代化之门隆隆开启。
我想,麦克法兰的这个解读,也许更接近于历史的真相。
什么是现代性?其实现代性就是确认个体,人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个体,确认私权,尊重私权,做自己的工作,表达属于自己见解和思想,并与他人的思想合理的碰撞、交流。
以个体的方式尊重自我,也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也认识他人,这样的社会,方才是良性。这样的交流,才能少一点戾气。

愿我们所有人,都能作为个体,不需要躲入一个个群体才能交流。

全文完
本文3000字,精力不济,写的不好,就不求三连了,感谢读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