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燕梳时评  蝙蝠侠
生得计划,死得随机。
截止7月24日,河南强降雨已致63人遇难5人失踪。
对于郑州水灾造成如此大损失的原因之前我虽有分析了,但这位人士的深度分析更到位。
有人说,如果地铁停运,如果调度紧急刹车、如果司机强行行进到月台附近并疏散旅客、如果……
如今这些“如果”已多余,已留下不可逆的悲伤。
洪水退去我们难免会反问,投了几百亿的海绵城市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2015年底的时候,国家信息中心对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进行评估,评估完成后发布中国智慧城市白皮书。
当时有十位左右专家齐聚北京,有一位上海专家负责一二十个智慧城市的建设情况评估,并留下对此“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进行了分析。
当初的智能城市,到后来的智慧城市,再到接下来的海绵城市,国家有很多配套支持。
从那个时候开始,河南郑州要花几百个亿搞海绵城市建设。
其实智能城市也好,智慧城市也好,还是最近五六年非常吃香的新概念海绵城市,其实都绕不开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钱花了。
建设搞了,项目也验收了,国家的配套支持也拿到了,但实际效果能不能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的严格检验吗?
元朝时期的水闸遗址让人惊艳。
六处水闸,每处都非常坚固,遗址距今已经七百年了,依然可以看出,当时巨大的海潮沿江而上,而水闸却固若金汤。
当然从设计上,师承了宋代的营造法式,之所以历经七百年依然牢靠,关键的关键在于,水闸的地基,打得非常的牢靠:
第一,最下方,是几十米长的巨木,经过滚油和碳化工艺,直接打到了地下几十米深。
第二,相当于基桩的上面,铺设的是横木,也是滚油和碳化处理的,然后才是同样碳化处理过的木条,木条上面是平整的石条,石条上面是碎石层。
第三,为了保护水闸,在迎接浪潮冲击的外围,还打下了数千根滚油和碳化处理过的巨木桩,依据海潮来势,对浪潮的巨大冲击力加以化解。
从设计和流体力学角度去评估,宋元时期古人的水闸及配套设施的设计智慧是非常让人佩服的。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所谓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主要都是从国外舶来的,它们都有各自的硬伤。
从所有老百姓都搞得懂的角度来说,比如对于海绵城市,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水的去向问题,那么表面文章做得再漂亮也是无用的。
来看看大雨中的城市街道:
浮土之上,只有浅浅的一层水泥砂石,最上面是做面子工程的地砖,这样的面子工程,别说百年难遇的大雨,就算是普通的大雨,也可能把底下的浮土掏空。
这就是我们的城市基础工程?
再看看宋元时期中华先人们搞的地基:
地下负几十米,一直到地下负八米,都是滚油和碳化工艺的,可以历经千年的巨木基础桩,往上是碳化的木梁,再是碳化木板,负七米处,是非常厚实的石板,上面再铺设了厚达七米(相当于两层多楼的高度)的砾石。
我们不要说按照以上古人的地基建设标准,哪怕是偷工减料十倍,比古人简单十倍,只要是按照基础桩,梁,板,石板,砾石,这样的顺序来打下的地基,郑州人行道上那棵树不会直接往地下长:
这几天《郑州智慧隧道“会思考,会说话”是如何运作的?》刷了屏。
自2016年后开始,这条隧道已经实现了区别于传统隧道的”盲区式、人工式“管理。
这一全新的、现代化、智能化管理模式,不仅完全可以实现车辆人员进出隧道的科学管控,也能实现科学疏导、预警、救助等全新功能
所谓的“智慧隧道、数字化隧道”,在一场暴雨之下完全显出了“不作为”的原型。
当年“洋洋得意”,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的“智慧隧道工程”“海绵城市”,与时下“冷冰冰”的灾情伤亡损失相比,又是怎样的一种讽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别把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
搞成了虚头八脑的东西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