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ydney Opera House under construction in 1967.CREDIT:FAIRFAX MEDIA ARCHIVES
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号 Offset建筑偏移

“我喜欢站在可能性的边缘。”
——约翰·伍重
1957年1月29日,
约翰·伍重(Jørn Utzon)的设计被宣布成“悉尼贝尼朗岬角国家歌剧院全球竞赛”的中标方案
。所有人都在问:这个丹麦人是谁?

如今这个疑问似乎不难解答。他是普利兹克奖获奖者,是20世纪丹麦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是“以北欧为基地的全球主义者”,他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和历史的娴熟运用,激励了后辈建筑师环游世界、挑战自己的理念。
 Jørn Oberg Utzon
© Jozef Vissel
丹麦建筑师约翰 · 伍重(Jørn Utzon)出生于1918 年。伍重是古纳尔 · 阿斯普朗德(Gunnar Asplund)和赖特思想的崇拜者,他在上学时承认阿尔托、阿斯普朗德和赖特都对他的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多人将他与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作比,欣赏他们设计时自然的视角。伍重还提出了“加法建筑(additive architecture)”:通过对基本单元的整体组合,创造出自由、有机的聚落。
© Keystone/Getty Images
© Flickr user drzimage 
© Jeffrey van der Wees
伍重凭借悉尼歌剧院一鸣惊人。这座美丽的贝壳大放异彩,被路易·康盛赞“直到照到这座建筑上,阳光才知道自己有多美丽”。人们熟知这座建筑“灵感来源于橘子”的轶事,也叹息伍重未能看到这个他耗尽心血的杰作。悉尼歌剧院的建设始于1959 年,直到1973 年才完成,他于1966年与澳洲政府闹翻,离开了澳大利亚,从此没有再回来。
The highest segment on the roof of the Sydney Opera House is moved into position in 1967.CREDIT:MARTIN BRANNAN
© Jørn Oberg Utzon

 © Flickr user tseedmund 
但伍重的传奇远不止于悉尼歌剧院,在他的故乡丹麦有众多他留下的现代主义佳作矗立。本文将介绍两个伍重的丹麦建筑:巴格斯韦德教堂(Bagsvaerd Church)和伍重中心(Utzon Center in Aalborg)。
巴格斯韦德教堂(Bagsvaerd Church)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1968年,离开澳大利亚的伍重开始着手设计巴格斯韦德教堂。彼时,伍重刚刚成为惩罚性双重征税制度的受害者,他将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支付给了澳大利亚和丹麦的税务机关。但他仍然设计出了这座堪称当代宗教建筑杰作的教堂。它的特点是柔和的白色混凝土圆形拱顶,以及可调节的、明亮的室内照明。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伍重自述道,“教堂的灵感来自一次美妙的访问——不是一次,而是几次——在夏威夷群岛瓦胡岛的一个广阔的沙滩。沙滩在迎风面,来自加利福尼亚的信风在海面上空几千米吹拂,像一股稳定的微风。从清晨到十一点钟,风逐渐增强,你可以靠在它上面——否则你不知道风带来的平静。有时它会带来一些云,然后光和太阳穿过云层落到沙子上。”
因此,巴格斯韦德教堂可以被视作由“海和岸上的飘云”组成的奇妙空间光线穿过天花板——代表云——落到代表海面和海岸的地板上。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教堂坐落在一块狭长的土地上,是一幢细长的建筑。它以完全封闭的外墙面对周围的世界,内部是一系列小型庭院。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从历史上看,教堂的建造一直是当时最复杂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大跨度是通过拱顶和柱子实现的,裸露的结构塑造了教堂的特色和外观。即使是巴洛克时代装饰精美的教堂也清楚地展示了结构元素,以便所有人都能理解它们。
作为“我们时代的教堂”,巴格斯韦德教堂亦展现了现代建筑技术。支撑外屋顶的天花板是跨度为17米、厚度却仅有12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壳”。它的形状像弯曲的圆柱,可以通过几何进行塑造,从而满足建筑师对高度、斜度和高差的愿望。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壳”被置于山墙或梁上,它们又由成排的双柱支撑,就像现代版本的飞扶壁一样。一排排的柱子沿着建筑的外墙延伸,在主教堂区域内形成侧走道,在建筑的其余部分形成走廊。它们被天窗覆盖,天窗以其精致而简洁的细节和华丽的尺寸,展现出对空灵的渴望。走廊中的光线提供的感觉几乎与冬季晴天高山上的光线相同,使这些细长的空间成为走进教堂的乐趣。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光线是教堂另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
教堂本身的光线主要来自高处的朝西的巨大侧灯。它从弯曲的天花板表面反射下来,无影的光线自上而下略微减弱,使房间变得柔软而令人振奋。侧灯的光线是教堂中最为集中的光线,因为它落在祭坛及其周围的地面空间上:这是宗教仪式的焦点。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沿中殿的两个走道中,天窗让太阳间接地落在外墙上,提供微弱的阳光的信号。教堂内部并不像一个被四面墙包围的封闭盒子,而是创造了让视线消失的三个侧面。而与祭坛相对的门廊是最后一面,玻璃和木制格栅让光线轻而易举地穿过它,充满整座教堂
© Jørn Oberg Utzon
© Jørn Oberg Utzon
伍重中心(Utzon Center in Aalborg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位于丹麦奥尔堡的伍重中心是约翰 · 伍重设计的最后一座建筑。伍重父子二人合作,儿子金 · 伍重是最终施工图的设计者。伍重将该中心规划为一个建筑专业学生可以聚会并讨论他们对未来想法的地方,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博物馆。
© utzoncenter.dk
© utzoncenter.dk
伍重中心于2008 年在奥尔堡新滨水区落成,是当地多个文化场所中的第一个。不同的独立建筑围绕庭院产生了建筑群。作为一个传播和创新的场所,这里是艺术、建筑和设计与展览、教育、会议、甚至烹饪实现互动的地方。
© oogstgroningen.nl
© oogstgroningen.nl
伍重的主要设计灵感来自奥尔堡的工业和造船厂。夸张弯曲且高度反光的屋顶是建筑的特色。展览空间和工作坊之间的屋顶更低,突出了旁边更为高大的屋顶。闭合的、帐篷般的空间设计似乎有伍重受到的中东和地中海的影响。
© oogstgroningen.nl
有趣的是,设计从乐高积木开始——接到委托后,父子二人在工作室中讨论,并用乐高摆出各种可能的形状。伍重还提到了他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经验:他的父亲在造船厂工作,在那里每个人都贡献出各自的专业知识,建造了极其复杂的形状,然后将这些形状用于航行七大洋。这也是伍重在设计过程中对未来建筑教学的思考。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 Rasmus Hjortshøj – COAST
大部分建筑内光线充足,可欣赏到水滨的美景。为了保护游客免受风的侵扰,伍重在建筑群内提供了有遮蔽的庭院,这也有助于人们在户外区域享受用餐的乐趣。
© oogstgroningen.nl
© oogstgroningen.nl
通过这种方式,建筑群响应了场地的不同性质:从多风和广阔的海港前,到靠近奥尔堡市中心的、更加私密和繁荣的公园。伍重中心具有开放和温馨的外观,但同时也具有父子二人其他项目中体现出的保护感:它成为了这位丹麦建筑师的完美谢幕。
© Jørn Oberg Utzon
© Jørn Oberg Utzon
© Jørn Oberg Utzon
References:
1. https://www.archdaily.com/892119/on-jorn-utzons-100th-birthday-11-prominent-architects-pay-tribute-to-the-great-architect?
2. https://www.archdaily.com/494535/happy-birthday-jorn-utzon?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rticles
3. https://archeyes.com/utzon-center-aalborg-jorn-utzon/
4. https://archeyes.com/bagsvaerd-church-jorn-utzon/
5.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08/dec/01/architecture-denmark-j-oslash-rn-utzon?utm_medium=website&utm_source=archdaily.com
本文作者:Ziyue Sun
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可商用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取得联系
图片均来源网络,侵删

 THE END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建道设计小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