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彭博社
中国华融未能按期公布业绩,触发市场对于这家资产规模逾万亿的“坏账银行”财务健康的担忧,华融旗下境内外债券普遍下跌。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称,目前华融尚待官方批准的相关方案意在处置资产,而非债务重组或政府注资
知情人士称,公司向监管部门提交了一份包括剥离非核心及非盈利子公司在内的方案,以提振盈利能力;虽然尚未取得最终批准,华融的瘦身计划已获监管部门初步的积极反馈
知情人士并称,融正在确定一些子公司的股权价值,并敲定哪些将被最终出售,这也是业绩延迟发布的部分原因。知情人士还表示,华融的财务状况在过去一年实际上已经改善
由于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长周期特性及前任董事长赖小民广受关注的腐败案件,市场对华融的财务状况已有顾虑,迟发业绩及重组传闻加剧了这种担忧,并引发债券市场抛盘。华融上述方案若能获批付诸实施,并早日公布经审计师认可的财务报表,将有助于缓和市场的紧张神经。
中国华融4月1日在港交所公告,由于相关交易尚待确定,公司审计师需要更多资料和时间以完成有关2020年度业绩的审核程序,延迟刊发年度业绩。此后财新报道称,华融延迟公布业绩是因为公司上报了财务重组、重新资本化等重大改革方案。
作为中国专业处置不良资产的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中国华融体量庞大,最近一期财报显示其总负债规模超过1.5万亿人民币。彭博汇总数据显示,中国华融及子公司在境内外市场债券存续规模折合约420亿美元
早些时候华融2026年到期、票息4.625%的美元债利差已连多日走扩至约640个基点水平,每1美元面值买价在88.7美分,债券价格连续刷新上市以来新低。在彭博报道华融相关方案不涉及债务重组的消息后,该美元债买价显著上涨至93.6美分,利差则收窄了约120个基点。
境内子公司华融证券的一只债券价格下午稍早收盘在85元附近的低位。中国华融股票在香港已停牌
中国华融目前由中国财政部直接控股。作为上世纪末中国为处置金融风险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其最初主要负责收购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贷款,此后业务激进扩张,已成为集各类金融牌照于一体的金控平台。
* 凡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或标注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 任何单位及个人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请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相关阅读
外媒|华融旗下债券续跌,市场博弈重组前景
聚焦!中国华融旗下两只美元债再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
重磅!中国华融8分钟投资者会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