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大家都很关注“双减”教改新政。我就不详述内容了,反正大家用小脑也基本能想出来减负的那些花样。
但这次,把它说成是“教改”,其实是我们格局小了。
这哪是教改?看看是谁最关注这个新政就明白了:最激动和最先跳脚的不是家长,不是老师,不是教育行业,而是投资类、房地产类、互联网类、金融财经类媒体,他们都在第一时间奔走相告:不得了啦!教改啦!减负啦!
很多人笑了:减负这事儿少说干了有10年了吧,哪次真减了?再说了,一切不以中高考为目的的减负都是耍流氓。
您别笑得太早,这次不太一样,人家目标都说了:“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这一看就是动真格的。
看一场改革是不是真心,先看它敢不敢绿了芭蕉。
当港股和美股的教育股都绿了,那您就可以相信它的真心了。
以往每次减负,无非就是“减少作业”啊,“消灭竞赛”啊那些,也都足以让家长们上蹿下跳,抓狂凌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抱怨着自己的无力。在那些时候,资本们还坐在柔软的高背椅上,目光如炬,心思沉稳,看着我们挣扎的样子,笑而不语。
而这次,“双减”内容除了以往这些,重点是拿和资本有密切关系的“学科类培训”开刀,比如:
1. 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不得上市融资,不能资本化运作。
2. 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不得组织学科类培训。
有意思吧?就是学科类培训不能了赚,而是要了教
以后周末和寒暑假只能有非学科类培训,而学科类只能工作日放学后开展......再加上其它措施的干扰比如加强学校托管、规定下课时间、规定睡眠时长等等,工作日放学后的校外补习形同鸡肋,还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鸡肋。
尽管如此,某些大培训机构转型意识很强,反应迅速,已经马上从学科培训转型为“课后服务”了......
啧啧啧,看了这张表我的斯德歌尔摩综合症都要复发了......
“能力加油站”,“安静专注写功课”,“每日查漏补缺”......往日辉煌大机构,如今西风吹瘦马。
资本和家长一起被按倒在了滚烫的锅盖上,双方都要开始想出路了。
以往每一次减负都是“以学生为本”——这是为孩子好,是为广大群众考虑;而这一次的减负,是“从政治出发”——你们要为国家考虑,别那么自私嘛。
所以前者掀不起什么惊涛骇浪,后者才带来真正的劈波斩浪。这一次,我们才是见证了正儿八经的有一刀算一刀,刀刀见血。
这么说可能各位有点懵,接下来我一点点地来分析作为一个家长我眼中的这次“双减”。篇幅有点长,其实要不是怕你们累着,就这事我能写20万字,但我尽量控制。
1. 家长必须学会:先看懂大格局,再制定小路线
教育的话题,回归教育本身的时候,总是轻飘飘的。能激起千层浪的不是所谓的“一线民意”,而是更大层面的东西。教育早就是个产业,是产业就影响资本和政治,至于卷在教育之中的我们......韭菜本就不应该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
我身边某些爸爸的反应就很真实了——
前阵子网传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时,某些爸爸:“太好了,孩子妈终于死了这条报班的心了。”
这两天真发了红头文件致使大批中概股腰斩时,某些爸爸:“干嘛啊,何必这样一刀切啊,这不有病吗?”
但这特别有效地给我们家长上了一课——教育的走势、风向、变革、未来,并不和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期许和习惯相关,只和政治需要相关。
那么问题来了,政治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家长如何判断风向啊?
我认为这个风向就是均衡。
比如生活在北上广深的中产老母今天很不爽地抱怨:“你取消了周末和寒暑假的校外机构课,我孩子怎么办?我娃怎么弯道超车?怎么获取更多实力来决战中考和高考?”你慷慨激昂,周围同类家长们也应声附和着你。

然而抱歉,您谁啊?从更高层面,国家还要听比你更佛系的妈妈们的声音、更小城市的迷茫的妈妈们的声音、更更小地方资源缺乏的家长们的声音、贫困地区不知校外培训为何物的家长们的声音、条件更差的且有更多上升需求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家长们的声音......
你以为在这些声音的交响中,你一个热衷鸡血补习的城市家长,能占多大比重?
中考与高考的排位淘汰赛,是每一个城市家长心头的朱砂痣,也是更多小地方和农村家长眼里的白月光。
你为了争取那50%的高中就读机会,认为失去了校外补习的权利是不公平的;
而更多的小地方和农村的家长觉得不这样做更不公平——大城市孩子有不少是靠着家长的托举(花钱补习)才获得了升入高中、大学的机会,目前大学里的大城市学生比重越来越高,而小地方孩子由于前期缺少家长托举致使一些有天赋的学生中途就被挤压出去了。
高中和大学才是开始拼孩子天赋和实力的阶段,
如果所有学生都凭借自己天赋和实力,而非家长的托举去竞争,也许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数量会更多,所以他们就会认为城里家长的早期托举也是不公平的。

那什么是公平?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你视野范围内和认知程度上有限的、相对的公平。尤其“教育公平”这件事,它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政治。
这就是家长需要认清的现实,只有知道了这个大背景,大前提,才能知道当下、未来三年、五年、十年内,可能会面临的种种举措。如果你准备有二孩、三孩,那么你要清楚地意识到未来培养孩子的模式可能和之前很不一样,别到时候一惊一乍的。
从城市里的“公办学校政策倾斜(如中考名额分配政策)”,到如今“严打靠资本支撑的校外培训”,都是在向均衡化的方向走。
如果你至今还抱有幻想,指望国家以后还能公开支持给部分地区部分人开教育的小灶,那你就趁早灭了这个念想吧。
2. 教育里,谁是最伤不起的人
答案是:城市里“中不溜”的人群(你可以理解为中产及次中产)。
条件好的高阶层5%,根本也不需要校外培训,他们本来就有私人订制形式的鸡血方案,走的大多是体制外路线。
条件不太好也没太高追求的30%,也不会热衷于报班,他们既不太关注培养,也不想付高昂的成本。
中间的65%,是受影响最大的,也是最伤不起的。
也许他们一夜之间就面临做出三选一的抉择:
抉择1:继续鸡娃,那就意味着可能要走高端定制路线了,要么一对一,要么小班制。
抉择2:放弃校外培训或私人订制,鸡娃靠娃自己,意味着消耗大量个人精力和时间以及体力,碰运气成分增多。如果孩子是块学习的料还行,否则太费劲,毕竟家长又不是专业老师。
抉择3:坚信所有人都能回归统一起跑线,谁都不在校外补习,对孩子顺其自然,静待花开,就想看看这样下去会发展成怎样。
这三种抉择,看似是教育理念或教育方式上的区别,实际上是阶层的选择。
你要往上冲一冲,带领孩子奔赴更高阶,还是安于现状,留在自己的这阶,甚至默默地掉落到下一阶。
还有一种,无论自己家庭处在什么档位,孩子还是不错的,努力一把也许就进阶,放松一下可能就跌落,这样的家庭,面临更大的改变,比如这两天看到了这个:

普通公立初中,年级前五,这样的家庭,你让他离开校外的“加餐”,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让他回归学校教育,他可能会得妄想症,总觉得其他同学都偷偷地在外面学这学那,而自己啥也不学了,这如同砸了他的功德箱,失去了仅有的inner peace......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均衡”也是相对的,因为没人能保证别人都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都不吃野食了。以前还大鸣大放地吃,以后变成偷偷吃,心里更没底了!
毕竟不加餐的代价是中考可能硬生生地输给加餐的孩子,有个朋友说今年中考物理有道超纲题正好就是课外补习机构里学过的,没学过的同学都没做出来。
好家伙!补习班要不得,而补习班学的东西却进了考卷,这......?

在这种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学校的饭吃不饱,外面的饭不让大大方方吃,慢慢地只能去偷偷吃。能偷偷吃的还算好的,还有很多人,根本偷吃不起......
教育要均衡没错,但比这更重要的是社会对于劳动分工的价值认定要均衡。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这美好的画卷什么时候能实现我们还不知道,但至少现在全社会都在邀请考上985的学生家长开经验传授大会,不会找考上高职当上了优秀营业员的家长开经验传授大会。
社会归根到底还是分层的,家长心里这个结始终难以解开,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教育公平化,所谓的减负,实际带来的效果可能就如临盆前的阵痛——你知道会有美好的未来,但这一刻还是真的痛。
我一北京的朋友说,孩子刚满一岁,以前想的是也不知道能教育上孩子贡献到哪一步,唯一能保证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准备一套学区房。但现在看来,这一条路也快失去了。中产无论是买房还是报班,都受阻,而这一切还是打着“减负”的口号的。他们就挺迷茫的:感觉房不能买了,班不能报了,但负也并没有感觉减轻了......
3. 到底减负应该减谁的负
减负是为了减“内卷”。但内卷这个东西能怎么减,除非改变选拔机制。
高考是目前最公平合理的选拔手段,中考不怎么合理,但至少它担当了为高考进行初级筛选的任务,所以暂且把中考和高考看作一体吧。
选拔就是择优,就是淘汰。这个东西存在一天,内卷就不能消失,内卷不消失的情况下,减负是伪命题。
也许很少有人关注到,比起所谓的“学生减负”,“家长减负”和“教师减负”才是最迫在眉睫的。

现在大力推广数字化教育你们听过吗?什么5G校园,智慧校园,教育云平台......各种互联网数字化的教育,把老师和家长紧密团结在了以增加无效工作和消耗大量精力为目的的看起来很美的数字化周围,连带着家长跟着忙活,一会打个卡,一会i谈个表,一会戳个链接,大量繁琐耗时又对教学没有用的东西在干扰教学,霸占一线教师大量时间,消耗精力,浪费物力。
现在确实是数字化了,网络化了,更便捷了,更高效了,更紧密了,更可视化了,更容易管理了,而我却更怀念八九十年代的校园了。

那时老师就是教书,学校是教育唯一阵地。但那时候老师并不觉得气喘吁吁、疲惫不堪,因为学校纯净。

现在的老师,一会这样,一会那样,把多少精力用到了一堆不知道干了有什么用的事情上去,要评比,要记分,甚至要和收入挂钩。各种和教学无关的检查评优做台账。
就这样,还要搞什么课后托管。老师凭什么?老师不是服务员,不是保姆,不是育儿师。
现在就存在一种诡异的状态,一小部分不负责任的渎职的老师正常教学的时候不好好教,又有一群认真负责的老师被绑架式加班托管付出更多、回报却不多。
如今评判一个老师的好坏,不是看育人育德的能力,看的首先是分数,你这个班,中考录取率、高考录取率高,老师就好,是不是?至于分数怎么来的,没人在乎是学生参加校外补习提高的分数,还是老师教得好。在追求分数的前提下,一会要求减少作业,一会要求保证睡眠......想啥呢?
都说教育不要资本化,没错,校外补习就是一个很好的负面例子,被资本入侵之后,虚假宣传,唯利是图,不以教学为目的而是以招揽生意提高续费率为目标。可现在学校的教育倒是没有资本化,但它繁琐化、凌乱化、主次不分、平添负担,各种不合逻辑规定,比如不让留作业,不让考试,不让排名,但又要用成绩考核教师,搞得正常教师一脸懵,焦头烂额,无所适从,还容易挨骂。
教育主阵地是这个样子的话,家长能放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好老师会受资本的诱惑,去校外培训机构任职。因为那里活少,钱多。现在资本的退出、监管的严格,势必会导致校外机构出不起那么多钱请好老师了,好老师会回到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去吗?

我觉得这太乐观了,
补习机构消失并不等于补习这件事消失。
最近看到深圳曝出一对一家教有人收9000元一小时,虽然不知真假,也不能代表平均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需求就有市场,只要家长还没有放弃鸡娃,就有有好老师宁愿去做家教。现实的趋利时代,也无权道德绑架任何人,不是吗。

还有些减负的具体方案,看起来就挺难落地的,比如“平均作业时长”这个问题,有的小孩动作慢,别人半小时搞定的东西,他要磨蹭2小时;有的地方作业本来就少,有的学校作业整体较多。来个“平均”,那差不多是能回归到60分钟左右,但这样还是不能拉平每个学校、每个区域的教学强度和作业量,因为数据根本就是不客观的,唯一助长的就是举报风......
所以这些个减负“小妙招”我看实际上都挺损的。
4. 家长将会面临什么实际问题
“双减”是有“家长配套大礼包”的,包括但不仅限于:
1. 学校要规范设立家长学校,搞家长课程,父母大讲堂......

2. 密切家校联系......
3. 更新育儿观念......

4. 融洽家庭氛围......
5. 指导学生合理用好在家时间......
一如既往:用无法量化的努力去配合必须量化的考核。
这份礼包值得细品,尽管有人觉得这说得很虚,但我想说,再虚也没这届家长的肾虚啊,所以还是要虚心学习,家长的工作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啊奥力给!这也或将引领下一个时代的新风向——最有能力的妈妈一定是全职妈妈。
另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双休日、寒暑假不让开班,那么家长面临几个选择:
第一,送孩子参加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意味着要花比学科类课程更多钱,还不一定能取得学科类学习的成就感,毕竟好多艺术类的东西是靠天赋的;
第二,不参加培训机构,在家呆着,要么愉快玩耍,要么自鸡。
平常看到自己孩子落后了,别人家孩子进步了,就很容易疑神疑鬼——别人肯定都请家教了一对一了,我是不是也要这么做?
除学科外其他方面更是有可能藏着这届家长不敢大意的隐形炸弹——艺术类体育类的压力,也逐渐浮出水面。中考体育带来了体育补习班的花开遍地,如果接下来要发展什么全面素养,艺术再成为中考甚至高考的科目,那家长不仅要从长计议,别管有没有天赋都得硬生生整出点天赋;而且还有个更关键的任务——多赚点钱。毕竟有些东西比学科类培训更对钱包不友好。

经常会有人说“焦虑就是中国家长自找的,自己非要鸡娃,也不管孩子是不是那块料”,每次看到这类言论我都不会去搭理,不当一回家长,绝不会理解到这么高深的程度——很多人的鸡娃不是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只是希望孩子不变成尾巴。
过去,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课外补习班,也并没指望孩子在那上个数学就能成为华罗庚,学个英语就能马上出国生活,
有些是跟风,有些是孩子自己要上,有些则只是为了给娃找个填补时间的方式,顺便给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腾出点空间。
现在可好了,周末和寒暑假,家长的灵魂腾不出地方来了。
可笑的是,平时放学后学科类培训机构倒是可以上课。

逻辑上很难推导啊——
1. 如果不鼓励校外培训,那就应该平常也不允许校外培训啊;
2. 如果平常放学后那点捉襟见肘的时间都能允许校外补习,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更宽裕为何却不能;
3. 如果双休日和寒暑假补课是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难道放学后补习就不增加负担了?

4. 如果平时补习不算增加负担,那为什么双休日和寒暑假补习就是增加负担?
十万个为什么上线,也许还是这届家长不行,参不透这其中的大爱吧。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
补习班时代终结之后,拼妈的时代正式到来了。
以前的拼妈大多拼的是硬实力——掏钱报班就完了;
以后的拼妈拼的基本就是软实力——要具备统筹能力、策划能力、应对能力、更多的财务实力、说不定还要具备学科辅导能力......
这个从硬变软的实力变化,背后是这届家长从软变硬的倔强成长。
无论有多少风起云涌,沧海桑田,再多的改革,再复杂的变化,对家长来说,所有的变化只不过还是停留在了物质层面,而从本质上精神上内核上,家长的路其实仍然只有一条——那就是选择眼前你能够得到的最优的一条路。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