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有好多没做完的事,生怕一停下来,就会被超越,或者被淘汰,时间渐渐成了一种最触手可及却也最稀缺的资源。
但是,即便时间如此珍贵,在纽约,有一位摄影师扛着一部摄影机,在街上游荡了两年,最终只形成了一部两个小时左右的记录片。
这部纪录片「奇奇怪怪」,情节跳脱,细节琐碎,旁白也没什么新意。然而,与画面相配,却不仅形成了对生活最大的嘲讽,还展现出了溢出屏幕的温情与关怀。
几乎每一个镜头中,都有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子,而几乎每一幕都富含讽刺或省思生活的隐喻,以至于被评价为「meme式纪录片」。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由HBO出品,豆瓣评分高达9.5,IMDb评分达到8.7。
全片一共六集,顾名思义,每集对应一个「怎么做」(How to)的主题,从城市里如何与陌生人搭话,外出聚餐没有人愿意掏钱,到疫情发生后人们的生活被怎样重塑,全部都是都市人日常会遇到的烦恼。
《纽约客》评价这部纪录片,「产生了一种令人惊讶的真诚」,人们对威尔逊敞开心扉,告诉他自己的离婚、朋友的离去,以及生活的美丽之处。
这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生活宝典,虽然片名强调「十万个怎么做」,但它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给出日常建议」,而是通过点滴的记录,告诉我们人类的奇妙与可爱,如果生活荒诞而无意义,那么仅仅活着,就可能会遇到最好的答案
1.

都市「社交指南」

约翰·威尔逊的旅程很简单,一部摄影机,一支有时用来撑场面的老式米色索尼麦克风,简易的记录空间便被搭建了起来,他带着这些停停走走,观察纽约与居住其中的人。
作家Dan Piepenbring曾在《纽约客》上评价道,这部纪录片捕捉到了在公共场合的快乐和痛苦。作为一名曾经的私家侦探,约翰·威尔逊的镜头充满着常人能看到,却会忽略的细节。而这些细节,被细密地埋在影片内。
第一集的主题是「攀谈指南」,看似老生常谈,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精准地把握了都市人的脉搏。
大多数时候,我们来去匆匆,人群熙熙攘攘,却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朋友住在城市的另一头,而我们的周围没有「熟人」。
在威尔逊的探索下,都市人的孤独被逐一呈现,攀谈也显得十分必要。
比如,对话要注意彼此的「位置」,画面对应的是一个人在树上,另一个站在树下对望。这一幕无疑显得有点戏谑,但又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对话场景的映射。
而同一种风景,换个角度也可能会不一样。一个背着镜子的人在街道上走,一边是车水马龙,镜中映出的另一边,却是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花店和蔬菜店。
细致的观察形成了精妙的隐喻,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将「隐喻」的本质定义为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
最好的隐喻是,「问题永远不会彻底地消失,也不能被一劳永逸地解决。你的所有问题一直存在,它们只可能已被溶解,处于溶液当中,或者它们可能以固态形式存在。
威尔逊的台词配上这些画面,便达到了这种效果:问题没有被解决,却变得可以接受了。
在城市中,那些无法互相理解,常常「鸡同鸭讲」的无奈情绪,小心翼翼跟别人打招呼,换来的尴尬收场,认为自己在浮华的大都市中无处藏身,毫无归属——这些统统没有关系,在转角处,依然能够偶然发现生机和惊喜。
生活的冷漠与热闹同时被展现出来,我们常常以为生活「没救了」,可偏偏繁华与忙碌的另一边,就是温暖、闲适与联结。
在威尔逊近乎白描的镜头下,日常生活的烦恼,连同那些微妙的小心思,都被一一记录下来。
一切就像是我们站在街头可以看到的,却在导演的捕捉和精心排布下,显得浑然天成、妙不可言。
(典型的结束聊天的方式,「碰一下,然后走人」)
而捕捉到这种人与人之间短暂而微妙的联系,也会让人感到慰藉。在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看来,「弱联系」(weak ties),即算不上朋友,但又不完全陌生的关系,对都市人来说至关重要。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Gillian M. Sandstrom等人曾做过一项实验,结果发现,拥有更多弱联系的人会更快乐,而当人们与弱联系有比平常更多的互动时,他们也会更快乐。
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于偶尔发生的大好运气,不如说来自于每天都有的小好处。(本杰明·富兰克林语)
威尔逊与商店的店员交谈,以此形成了本片第三集《记忆增强指南》的选题素材;与二手家具的卖家聊天,得知了他前妻与他离婚的原因;与偶遇的男生Kris闲聊,意外发现他看似轻松、放纵的背后,是最好的朋友不久前自杀的悲伤讯息……
攀谈像镜子中的蔬菜店一样,是我们日常惊喜的重要组成部分,敞开心扉后,孤独而无所事事的灵魂能够产生共鸣。而在人生中,正是这样无数个微小却动人的联结,提醒着我们活着的意义。
虽然这样的时刻可遇而不可求,但一旦找到,会觉得生活真美好。

2.

接触脆弱,
最终,接触生活

生活在城市中,除了如影随形的内部孤独,很多时候,还需要应对来自外部的危险。
约翰·威尔逊从纽约市中随处可见的脚手架入手,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城市的景观在怎样不断影响着日常,又在以怎样的方式入侵我们的生活。
1979年,一个女孩被大楼外墙脱落的砖块砸到,失去了生命,为此,纽约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纽约的每一栋建筑每五年都要进行一次外墙维护。
此后,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脚手架出现在纽约的所有角落——不论是摩天大厦还是二层小楼——始终作为一种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架构而存在着。
但是,当脚手架成为「永久性」的设施,便失去了一开始的保护意义,甚至可能成为某种麻烦和危险。
居民再也无法欣赏阳台外的景色,打开窗帘看到的不是植被和人流,而是一根根铁架子和建筑工人;盲人无法自如地在街上行走,下方可能没有障碍物,不意味着上方也没有;甚至行人会被突然掉落的架子砸到。
严丝合缝的防护没能带来安全,相反,在层层叠叠的防御之下,生活变得越来越不便利,或者说,我们与正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以「安全」的名义,自愿将自己与生活、与他人隔离开了。
比如,在商店的招牌和路灯上放置尖刺,只是为了不让飞鸟在上面停留。
在椅子上做格挡,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想要在上面横躺变得更难。
甚至对待朋友,我们也在思考怎样可以让自己「不吃亏」。一起聚餐,有的人永远也掏不出钱包,有人则故意晚到,吃大家已经点好的菜,还有人假意打电话不理会服务员带来的账单。
威尔逊过生日,朋友们为他在一家餐馆庆祝,然而到了结账的环节,朋友掏出了一张可以用来抵消税收的借记卡。
威尔逊有些崩溃,为什么自己的生日也成了他人获利的工具?
看理想主讲人严飞在分析齐美尔的货币理论时说,「在如今货币经济生活中,人们逐渐开始不再依赖确定的人,而是只依赖自己和自己的财产。
在金钱经济的现代分工中,个性化开始慢慢消失在职位背后,似乎连每个人之间都因此变得可以互相交换、利益输送。
人变得失去人性的部分,而是专业化、功能化、无差异化。」
我们会精确计算各自应该享有的空间,绝不让他人侵占,哪怕是动物也不行;会在钱财上分毫不让,甚至争取钻税收的空子;也会在头顶设置脚手架,哪怕根本没有东西来「砸你」。
然而,这种谨小慎微的生活方式既没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好一点,也没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
我们只是在隔离与互不接触的状态下,变得越来越不信任人际互动,孤独、冷漠、矜持、审慎,甚至陷入持续的精神紧张当中。
可是,人才是城市生活的核心,过度抵挡危险或许会将自己放置于更大的危险中,想要过上更安全、稳妥的生活,却更可能越来越无法理解「生活」到底是什么
对此,约翰·威尔逊的建议是,「如果你架起了太多的脚手架来保护自己,那很可能,你最终就埋葬于此。」想要有所改观,我们需要接触「危险」,接触脆弱,最终,接触生活。

3.

找到「缺失的」生活

那么,回到核心问题上来——什么,才算是「好的生活」?可以说,这是约翰·威尔逊在六集纪录片中一直在探索,并试图提出建议的部分。
最后一集《完美烩饭指南》中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如果说,威尔逊在前五集当中一直将焦点放在来来往往的陌生人或城市设施上,那么在这一集当中,他将焦点对准了自己。
威尔逊的房东是个独居奶奶,住在楼下,她会在威尔逊下楼后,为他准备一双拖鞋,防止着凉。威尔逊称她为「妈妈」,她坚持帮威尔逊洗衣服,因为坚信公用洗衣机有虱子。
威尔逊会在每天晚上下楼,与她一起观看电视剧。而平日里,「妈妈」不会打扰威尔逊的生活。可以说,房东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也是关于家的记忆与体验。
正因如此,威尔逊决定为「妈妈」做一顿她最爱的意大利烩饭。他特意看了视频网站上大厨颇具「禅意」的做饭教程,只是走向并不乐观,最终做出来了一坨「浆糊」。
他重复做了三次,一次比一次令人绝望,这个时候,烦恼开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出现,不顺的事情纷至沓来,坐地铁发现交通卡失效,喝啤酒却拿不稳瓶子,最终脱手,满地白沫。
为了做出完美的烩饭,他决定外出散心,转变状态。但是,当他终于完成了这一切,从「治愈之旅」返回家中,却发现疫情来临了,超市中排队结账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这像极了我们平常的生活,越想做好一件事,对这件事的期待越高,却越可能把一切搞得一团糟。
我们陷入纷繁复杂的思绪当中,走不出因为心急和焦虑造就的「毛线团」,而当我们终于做好准备,却发现生活的规则甚至已经被改变了。
当生活变得混乱、无序,来不及与他人接触、联结,便已经重新进入一种更加如有实质的隔离状态,又要如何进行下去?
威尔逊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由于疫情的肆虐,他与房东阿姨在楼上楼下各自隔离,但同时,他也终于做出了「完美烩饭」。
请教护士朋友后,他最终决定把烩饭放到楼梯口——而此前,「妈妈」早他一步,偷偷将自己做好的食物放在了那里。
在隔离之外,联结就这样发生了,此处又是对生活的莫大隐喻,更大的系统对我们有所控制,有时为了生存不得不保持彼此远离,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微妙而又最牵绊,能够在冰冷、无奈、对立当中滋生出温暖来。
在《纽约客》的文章中,Dan Piepenbring继续说道,「这部影片是对这座城市自发的、真实的、无边界的记录。这场秀从街头吸引了如此多的观众,它几乎就像是一场偶然的音乐;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有一种幸福的意外,一种几乎看不见的东西。」
在观察和体验当中,威尔逊一点点解构了生活,也让生活重新焕发生机。
我们往往在对生活的想象中,抛弃了现实,但只有生活在现实中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拯救——哭、笑、闹、孤独、温暖、共情,全部都在生活的碎片中。我们没有时间给予自己的生活多一点的目光,但其实,只要给予目光,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内容。
社会学家罗萨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中总结,对抗加速、异化、冷漠的社会的方式是「共鸣」,共鸣是主体和世界用各自的方式来与对方进行呼应,并且在过程中两者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音,不被对方占据、支配。
如果说异化是「缺乏关系的关系」,那么共鸣则是「有关系的关系」。
而给予自己生活以目光的过程,也是与世界、与他人实现「共鸣」的时候。
从这个意义上讲,《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像是一本人类生存观察指南,关乎个体、群体,孤独、联结,分离、接触,在夹杂着讽刺的反思中,我们开始珍惜生活的日常,看到生活的可能性——它可能就在身边,就在实践中。

尾声.

人类会完蛋吗?

当被问及「人类还能回归如初吗」的时候,哲学家的回答是:
另外一个路人小哥则说到:
或许,关于这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答案共同组成了这部纪录片的主旨——世界可能糟透了,但生活,还是可以过得「挺得意」。
参考资料 
1.Piepenbring, D. (2020, November 25). HBO's "How To with John Wilson" Captures the Weird, Wondrous New York City That's Never on TV. The New Yorker. 
2.Sandstrom, G. M., & Dunn, E. W. (2014).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well-being: The surprising power of weak ti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0(7), 910-922.
3.《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看理想App,严飞 主讲
4.《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
5.《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哈特穆特·罗萨

头图&配图:《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撰文:汁儿
编辑:猫爷、苏小七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