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嘉宾】林杰
文字整理】麦妈
【语音整理】
嘟嘟妈

【文字校对】清风霁月
【公众号编辑】风继续吹

【讲座嘉宾介绍】
林杰经历过中国义务制教育,当过小留学生,毕业于两所藤校。在中美两国当过一线教师,并且为中国家庭和双语国际学校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因此对育人和升学有着独到见解和深度情怀。
康乃尔大学工程学士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
曾为康乃尔大学在中、美两地面试招生4年
《我在美国当老师》作者,《优秀的绵羊》译者
过去8年指导过近80个家庭100%入读前50顶尖美高和美本。
拥有美国百年寄宿高中和中国国际双语学校双边一线工作经验,并为5家国际双语学校提供咨询服务,对中美教育的育人过程和名校录取有着独到的见解。
【讲座内容】

谢谢主持人。
今天很高兴来到波士顿高中教育的微信群,跟大家做一次分享,我是林杰。
在这里,向在美国的以及中国的家长朋友们,还有一些同行们问个好!
接下来呢是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今天的话题:课内的课跟课外的课如何进行合力提升美本的升学的竞争力。
今天分享的形式,我将以图片、文字,再加上语音的形式跟大家做分享。图片是作为话题的切割,或者是话题的一些提醒,这样的话能够帮助到大家在刷语音的时候,或者说往上看的时候,大概知道这个讲座的节奏。
这里,我先发了一个个人介绍,因为大家在这里听了很多的讲座,至少出于一个礼貌,要知道今天的主讲人大概的背景是什么。这里我就再不多讲了。其中有一点,我先跟大家做一点分享。
很有幸在中国跟美国两边都当了老师,自己也经历过小留学生一直到美研这条路的过程。当了老师后也见证了很多的小留学生,一直到美高、美本、美研的过程,所以,今天会借助这样的一个角度跟大家做一个主题的分享。
来做这个讲座之前,我大概也向主持人了解了一下,其实我们区群里面很多的听众都是非常非常有能量的,非常熟悉美高美本的资讯的一些家长,或者是专业人士,所以,为了这次的准备,我重点讲我们今天主题所带来的话题。
所以今天的重点,不在于扫盲,而是在于今天讲的深入的话题,就是说:课内跟课外的课如何的合力
在过程当中我会稍微带一些扫盲性的东西,这样方便万一群里面有一些个别的家长,能够希望听过前后的逻辑。我觉得先浅后深可以帮助到大家,能够更容易地消化跟理解我呈现的这个讲座的逻辑。
我们先来看这棵树,我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对于美本的申请来讲,无非分为硬实力跟软实力。
硬实力作为分数来讲,包括学术成绩、校内排名、标化考试。
软实力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的方式来呈现,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
我也听了很多的讲座,往往我们大家都会去听一些关于如何被藤校录取的案例的讲座,或者所谓的一些技巧,或者是说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等等。
我个人认为先往后退一步,我会建议大家,很多时候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是很难复制的。故事听起来都是非常好听的,因为的确是很特别,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将来申请美本的时候参考性到底有多大,更多的是要看它的本质的东西。
哪些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哪些东西是根本无法复制的,这倒是一个挑战,也是我们需要去完全弄明白的一件事情。
今天我倒不是以藤校录取作为一个结果,来讲一个特殊的案例。
更多的是在讲,我们往往忽略掉,但是我们公认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学术方面的成
我用这张图来呈现出来,红色的跟蓝色的。
蓝色的是作为软实力方面的,红色的作为硬实力方面的学术成绩,再加上标化成绩,作为硬实力展现的最重要的两大因素。
与其说是去讲一些特殊的案例,如何进入到哈耶普,我在这里今天选了这个话题,更重要是说如何能够做好最最扎实的基础。
因为不管是申请前50、前30还是说前10的大学,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盯着前十的,或者说很大牌的一些学校。容易忽略掉,其实更多的人的目标是在前50这个水平左右的。所以我觉得更普遍性的、更重要的,即使你的目标是前十,最重要的也是从最底层的能力开始做起,那就是学术成绩。
学术成绩往往很多人可能把它理解成为就是成绩,GPA越高越好就可以了。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文章,学术成绩不仅仅是GPA的成绩,还有他整个课程的安排,跟一个孩子的整体的profile,就是他的整个人的人设,以及他的整个申请的主题。
就像拍一部电影一样,如果把一个孩子的申请材料比喻成一部电影,那么这个电影肯定是有个主题的,对吧?是英雄片?还是爱情片?是警匪片?还是励志片?它是有个主题的。
同样的道理,这个主题是由这么多的元素构成的,在就上张图里面,红色的跟蓝色的都是元素。学术成绩跟标化作为一个基础的元素,跟这个主题形成一体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所以学术成绩不仅仅是说成绩越高越好,而且是说它他给主题带来了什么样的贡献,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讨论的。所以今天就以这个主题或者话题展开来做一次深度的分享。
那么,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比较普遍性的美高的成绩单。
这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或者是说比较常见的一种成绩单,我把学生的名字跟学校省略去了,你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是大家都能够理解的。科目、第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期、各科的分数是多少等等,这个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成绩单。
看完这个成绩单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学生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大部分都是A-或者是A,说明这个学生的整体的在校的状态是比较正向的,或者说令人鼓舞的。
那么从招生的角度来讲,又是怎么来看的呢?
我换一个角度把这一张成绩单做一个解读,看一下招生官的角度,又是如何去解读一个学生提交上去成绩单的?如何进行对比的,或者是说是分析的。
把上面的这个成绩单用一个表格的形式把它拆解掉了,你会发现解读成绩单的方法,跟成绩单原来的面貌还是不一样的。
你会发现这个解读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他把科目,一个是纵向的,一个是横向的,现在是把科目从9年级到12年级放在一起,以科目作为一个单位,来看他9年级、10年级、11年级、12年级这四年成绩的整体的状态或者水平,以及他的变化。
一般来讲招生官会先看主科,有五大主科,然后再回去看他的选修类的一些科目。
在这里我也提醒一点,或者说请大家再看一下这个解读方法的这张图,里面它不仅仅是采用了纵向的解读方式,也会去看每个科目每一年的,不仅仅是他的成绩,同样重要的,他会去看这个科目某一年的难度系数是多少?比如说AP的难度系数肯定会大于常规性的科目。同样是化学课, AP化学课跟Honor,regular常态化的化学课,它的难度系数是不一样的。
所以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他课内的课要拿到全A,不仅仅是分数上要达到全A,而且是说它的难度系数,最好是能够高于他的同龄人。
因为他申请大学的时候,他的对比的池子,最直接的池子就是同一个学校的同一届的学生,那么你的成绩不仅要优秀于你的同龄人或者同届的毕业生,而且你的课程的难度系数最好是大于或者高于你的同学们,这样你才会有一个出彩的地方,不然的话成绩单上面的没有任何的加分或者优势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我会非常在意他四年的美高课程的整体的安排,或者说他个人的地图。
在美国读寄宿美高中,跟国内的国际学校还不一样,尤其是头部的,比如说前50、前30的寄宿美高,他的课程选择特别多,尤其是到了十一、十二年级的时候,课程选择特别多,灵活度就大,它的个性化的机会也就大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去读美高的时候,尤其是资源非常丰富的美高的时候,我会建议从九年级开始,至少要把个人的四年的课程稍微有一个规划,他虽然是一个动态的规划,但是规划需要开始,在过程当中可以进行调整。
至少你要往前走的时候,就像我们行军打仗一样的,你需要有一个行军图,地貌、方向你需要有,而不是说走一步算一步,课程的地图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要在美本当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有一个关键词叫做“个性化”。我们都知道课外活动要个性化,要有独特性,这个有可能大家都比较的熟悉,或者说早就知道了,但是我们很少去强调课程本身,就是说一个孩子高中四年下来,他的课程的整体的选择也要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这个往往是被人忽略的。
那么这个个性化如何做到?
其实第一步就是,首先,我们都是从同一个起点开始,从九年级开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开始有一个规划,去画出根据自己所在的学校,画出他的课程的路径。有人说,那我们如果是同学,在一个学校话,那路径是不是差不多的呢?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都知道课外活动/背景提升需要个性化,具有独特性,那么4年高中的课程也需要个性化,独特性。那如何做到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就要结合几个点。
首先要结合的就是学生本人的学习的方向跟特点。虽然我们都有可能会说,九年级的时候我们都是上一些代数、英文、世界历史,也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说西班牙语第一等级等等,也谈不上什么个性化。
有可能刚开始起跑线上的个性化是比较弱的,但是四年你如果把它当做一个,比如说是5000米的长跑,或者是说1000米的快跑,那么你越到后面,这个差距或者说差异化会越明显。
所以首先要了解自己喜欢的方向,因为有些人喜欢,比如说除了主科之外,我会对心理学、会对经济,或者是对数学,或者是商科或者对AI有兴趣,其实这兴趣本身就是一种指导的方向。
第二点就是要结合学校自身的一些独特的资源,不论你是在中国读国际学校,还是在美国读高中,尤其是在美国读寄宿高中,其实是有很多的学校本身的特色的资源或者独特的资源,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不论是背景提升,做课外活动,还是课程学术课程,我们先不要着急去找额外的资源,我们先要弄清楚眼前的资源有什么特殊性。
特别是你在读美高的时候,你在的这个学校里面肯定有自己的特殊的特色的资源,你是不是知道他们是什么。
尤其是你刚刚去读的时候,九年级的时候,包括十年级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懵懵懂懂的在上学,只关注于学校的成绩,因为已经压力挺大的,所以很少再会去挖掘学校的一些特殊的资源或者独特的资源,我会在这里建议大家,要提前去了解自己读的那所学校里面有什么特色的东西没有。
在这里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DFUE的academy,他有digger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classics,也就是古典学的学习,它在DFEUacademy是非常特有特色的,而且每年应该是11年级、12年级有一个大奖,它需要经过很多的课程的学习,达到一个高度才会能够获得这个奖,这个奖项是比较有大的 recognition的,认可度比较高的,所以这个是DFU才有的。
我在这里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在TaborAcadamytable CAD mi,也挺有意思的,他有ceramics陶艺方面的,他有自己的特色的东西,在Tafttest Sschool,他有global studies;在Peddieparty school,他有subjects bearsSignature Experience;更多的是STEM方面的,the Milton Aacademy,他有mathematics,这些东西他都有特殊的一些资源在支持着。如果刚好跟你的兴趣方向是一致的,那么我会先建议你,鼓励你,充分的利用好学校的资源。
所以学术课程个性化/特色化先从了解自己开始,并结合自己所在高中的特色资源。这些都属于校内的部分。
在这里我先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就是说要打造一个个性化的课程学习路径,有几个变量,我们要去做一个考虑的,就是说,每一所学校的课程的地图是不一样的。
有些学校数学的资源很多,有些学校的经济方面的资源很多,也有学校是实习方面的资源很多。
我今天讲的是重点是讲学术课程,所以每一所学校的学术课程的地图是不一样的,每一位学生自己的能力长短跟兴趣方向也会不一样。就是因为这些不一样,才会形成一个独特的个体。
在他的学习的路径上面,从一年从九年级到12年级,他最终拿出来的成绩单是跟其他同学是不一样的,不仅仅是说GPA高,或者说难度系数高,而且他上的有些课,能够非常明显地呈现出来,或者打造出来他个人的品味或者是主题,就像刚才我开头讲的拍电影一样的,这个电影的主题是比较鲜明的。
尤其是我是对于寄宿美高的人群是最最熟悉的,过去这么多年也积累了各个美高的课程的地图,有些学校地图是现成的,有些学校的地图他们自己都没有,都是文字的描述,我们自己做了一些地图出来,所以是慢慢积累出来各个美高的课程的地图来指导。
具体到这个学生所在学校的资源是什么,才能够发挥最大化发挥,一个学生在读美高的个性化或者独特性。
打造个性化课程路径,讲完了课内课程的解读和利用,接下来是来分享第二部分:校外课程的利用。
要进一步与同学区分开来,打造出来自己的特色,其实课外这部分才是最精彩的地方。
因为除了这些头部的寄宿美高,或者说走读非常厉害的走读学校有丰富的资源之外,很多学校更多的是相似,他们最多就是AP的课作为最高级别,从一般的课程上到AP,四年下来,他的区分度不会那么的大。
如果要打造自己的个性化。跟别人不一样的课外、校外的课程的利用,那就成为一个关键。
这里的课外课程,不是某个学生在课外补课,将他的C变为A的,如果你的成绩本身就是比较弱的话,就谈不上一个个性化路径的打造了,就把学校里的课都上好了能拿到全A就不错了。
里讲的校外课程是要打造出自己个人特色的这么一个行为,要利用校外的资源来做。
如果大家熟悉这个common application的话,我在这里截了一张图,那么有可能很多人都看见过这张图。这个这张图是common application上面的哈佛大学的supplementsuperman的部分,也就是补充信息的部分。
它会问你,你上过其他的课没有?
比如说online的认证的一些课没有?
他会让你一项一项的列出来,包括在哪里上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课的名字叫什么?
不是所有的学校在common application里面都有这一项的要求,但是个别的学校会有这样的要求,你可以看得出来他有这样的要求,或者是说明了他有这样的一个预期。
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吧,因为之前指导过的学生当中,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超越自己学校的课程的内容。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有可能会更加的生动一点,或者是具象一点,大家理解起来比较轻松一点。
里分享一个案例,你看一下截图,是来自于一个前十的寄宿美高的官方网站。上面的classical studies古典语言下面的一张截图,你会看见它里面有希腊语跟拉丁语,如何让一个学生在高中四年能够完成最高级别的拉丁语呢?
首先我先澄清一点,不是说上来就要求学生去完成拉丁语,因为有些人对拉丁根本就不熟悉,甚至说对语言学习本来就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他。一定要从学生自身的兴趣方向、能力潜力的角度出发。
我指导的这个学生目前是十年级,他本来就对拉丁有兴趣的,初中的时候上过一年多两年的拉丁课,所以他对拉丁本来就有兴趣,他希望能够更进一步的学习,这是他的一个起点或者基础。
但往往在初中学的拉丁,更多的是给他激发了兴趣,并不是说他已经跳过很多级别了,所以,他即使是学了两年的初中的拉丁,到了高中的时候,他不会从三开始,会从二开始,而且还要去先去做个placement test,确保他有真正的能力,直接可以上拉丁二的Honors(英文),因为他初中上了两年的拉丁。
即使是两年的拉丁,他要拿到Diplo prizce,就是他们学校的古典文学的奖项,他即使高中四年的话,也只能上到第五级。他上不了希腊语,但是那个奖项是要求他还要再去学习一年的希腊语的,所以这么一算,他其实根本不够时间去完成这么多的学习内容。
所以基于他本人的兴趣,再加上这个学校本身也有这些资源,为了能够达到最高级别,能够让他跟其他同届学生有一个较大的区分度,他就朝着最高级别去。不仅要上拉丁舞,还要去上希腊语,这个时候他一算时间不够,那怎么办?他只能利用暑假的时间。
所以去年的暑假,他利用九年级到十年级之间的这个暑假上了第三方的一个平台的拉丁语的课。这个拉丁语的科目课是比较特殊的,已经做了30年的一个项目,非常的成熟,认可度比较高,所以,这个学生在上这个课之前,还特意跟自己的拉丁语做了沟通,看一看能不能利用暑假的时间能够完成其中一个级别的拉丁,秋季回来的时候就可以上更高级别。
事实证明,他的确做到了,而且老师也允许他跳到了下一个级别的拉丁,而且今年上下来的时候,他也没有因为暑假是短期的,而显现出来他跳过一级的时候有些吃力。所以他今年十年级就上拉丁四了。
一般来讲你从九年级开始第一的话,到12年级才会上到拉丁四。他现在是十年级,已经上了拉丁四。按照这个 节奏来讲,他到了12年级是可以完成那个奖项所要求的所有的课。
这是我的另外一个学生,这位同学对神学跟脑科学特别有兴趣,但是他所在的学校根本就没有神学,也没有脑科学,那他怎么办呢?
那又是一个有意思的,或者是比较鲜明的案例,他只能是通过第三方的平台,在他的十,十一、十二年级上半年,就两年半的时间,他通过网络,尤其是哈佛跟MIT创建的Adexlex上面,上了大概八九门课。
而且我这里要提醒一点的是,上这些课的话,一定要选择有certificate的选项,而不是说没有certificate。
当然这个只是他的选择,因为时间上比较灵活,他既上了神学,也上了脑神经学,这个就超越了他们自己学校的学习教学大纲了。也是他个人喜欢的东西。
当然,他在这个基础之上又开始做一些研究之类的,研究是属于课外活动的部分了,我这里就不展开来讨论了,今天只限于课程,学术课程这一部分。
这里需要提醒一点的是:这个课程跟课外活动不是切割的,很多时候尤其是具有特色的这一些课程,应该是跟课外活动是相结合的,就是说我们既是即使为了升学去做这些事情,但同时,我们要考虑超越升学这个目的去做学习、去做研究、去做成长。
所以,我经常跟学生沟通的一点就是:你喜欢神学跟脑科学,不是为了独特而独特去,为了升学而独特,而是你真的喜欢这个东西,我们就好好的发挥出来,挖掘出来你的特点。即使你进不了藤校,你也能够在这个方面有所收获,有所建树。
来总结一下,前30分钟我讲的是课内课的一些安排,如何去理解解读他的竞争力,以及如何帮助自己做得更独特的求学或者课程的路径
第二部分我再讲课外课的作用,跟可采用的资源,举了两个案例。
课外课或者校外课有几个目的,一个是跳级,比如说拉丁语,怎么样能够四年上完五个级别的拉丁,又去上希腊语,他必须要跳级,不然是学不完的。
另外一种当然是说是可以用来探索新的领域的,比如说你对某个领域有兴趣,学校里面没有脑科学,你对脑科学有兴趣,那么你去探索。如果仅仅是属于探索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在课余的时间,暑假或者是平时稍微做一些尝试,但并不一定要长花很多大的时间。
第三,他的重要是超越校内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说你知道自己非常想要投入到某个方向去做学习研究的,甚至说将来的大学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学习的。
比如说我在这里讲的第二个案例,这位同学就是希望在大学的时候去学神学以及脑科学,以及这两个学科的结合,他上了那么多的课,这些课都是他们自己美高里面没有的,上了两年的课,大概八九门课。他的目的就是既拓展了内容,也加深了深度,因为在学校里本身就没有的,所以校外的课会起到三个大的作用。
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的资源,这里列了一些比较系统性的,或者说是可以触及到的一些资源,并没有讲到一些非常非常特殊的,那些我就不讲了,有可能有些人会有些非常特殊的资源,无法具有普及性,可操作,或者说是可复制性的。
这里可以有操作性,美高的夏校、大学的夏校都可以,线下的课程。比如说你的高中旁边刚好有大学,因为我之前在美高当老师的时候,我的学生当中就有课后去耶鲁大学上大一的数学课这么一个安排,所以他就线下去上。当然,线上的资源就更多了,常年可以上,你要做一个合理的安排。
今天的主题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就是课程校内的课跟校外的课如何合力能够产生更强大的竞争力,帮助到你申请最理想的,或者说你的梦想的学校。
以上讲的都是一些技巧性的信息,希望给大家有一些帮助。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个观点,不管我们学到了多少的技巧,不管我们上了多么独特的课,做了多么独特的课外活动,没有人保证你能够进到藤校,或者说你的某一所梦想学校。不一定是藤校,或者说很有大名的学校,这个结果是无人可以保证的。
作为升学顾问,我当然会希你能够朝着最想要去的学校去努力,但作为老师或者做为mentor来讲,我更加注重,即使你去不了你的目标学校,梦想的学校,但是有一件事情,你可以保证的,就是你能够有收获。你在过程当中是可以成长的,成长是可以百分百可以保障的。只要你付出,只要你真心的去做一件事情,你就会有成长,就会有收获。
所以,我觉得是说如果比喻成投资,我们更应该投资到成长上面去,至于最后能不能进入到藤校,有一部分真的是靠运气,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这是我翻译的一本书,叫《优秀的绵羊》,可以供大家做一个参考。
多讲一点点,这本书可能有些人已经读过,但可能对有些人来是比较陌生的。
这本书是由耶鲁的一位教授写的,叫《Excellent Sheep》,我把它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大陆发布了。
这里面我不讲具体的内容,就是希望对于美国精英教育大学层面的精英教育有深入的理解的,我会建议你去读一下这本书。
有可能对于整个教育、育人以及藤校会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算是一个不同的声音,也算是一个参考。
最后我把我们的团队信息以及过往成绩在这里做个分享。欢迎扫码联系我们。谢谢各位收听。
【讲座问答】
1、13群群友问题:请问如果校内和校外有一项同样的课外活动,是否要优先校内还是以哪边成绩好为选择标准?我女儿现在参加一个校外的机器人团队,校外的团队非常强,州排名第一。但校内的机器人团队也很好(高中本身stem是特色),但没有校外的成绩那么好,并且还要看孩子有没有名额能参加,这种情况选校外机器人团队是否更好?
答:这个就涉及到课外活动了,跟今天的主题稍微要超越一些,今天主题是讲课程方面的,课外活动算是另外一种延伸。
不管怎么样,校内跟校外,一般来讲会先从校内开始,因为毕竟校内的时间会远远多于校外的时间,所以做起来会比较方便。
另外,如果你在校外的成绩非常好的话,因为他是个团队,所以还要看您的孩子在这个团队里面起到的是什么样的作用。你在这个团队里面,你是有多少的时间?你是最后加入的,比如说你是校内可以做三四年,在校外能够只能做一年,那这个也会不一样。所以它不仅仅是看这个团队的整体的成绩有多好,而且还要去看你参与的时间长度、你的position的leadership、你的贡献,以及你的收获等等,都需要综合性考虑。
2、13群群友问题:请问如果有挑战性的课程不能保证拿到好成绩的话,是否还是应该选这门课呢?如果不能两全其美的话,课程的难度和成绩之间应该偏重哪一方面呢?谢谢!
答:这个问题经常会被问到,就是你的挑战性的课程跟分数如何平衡。最理想的当然是难度是最高级别的,分数也是满分的、完美的,这样的学生就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学霸是文理兼修、分数跟难度都是最高级别的,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面不是这样的。
首先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如果是难度跟分数之间,如果二选一的话,我会这么来想:如果你拿不到高分,比如说我不知道你高分是什么,如果你难的能拿到A-,甚至有时候是个B+的话,我觉得还是要去争取下有难度的课。但如果低于B+的成绩的话,其实的确是有风险的,说明你在这个级别上面,你的能力是有些差距的。
再来补充一点,如果你的目标是数学方面的,将来你想去读应用数学,或者说你在申请大学的时候,你的人设,你的profile,你这个人的特点想展现出来,是一个理工方面的学生,但是你在上AP的微积分BC的时候你觉得很难,上不了,这个时候的话其实你就会很吃亏了。
你既要去说展现自己是理工男,但是你在这个方面的课程难度一旦提高了,你就分数降低了,那说明你在这个方面其实是不具有竞争力的,所以如果是在这个情况下面的话,我会重新考虑或者说调整你的整体的升学的方向了。或者说竞争力上面来讲,我会做一个是术上面的调整,一个是道上面。
一个是战术上面的,一个是战略上面的。所以如果你如果这个课的难度比较高,但是不是你的主攻要的方向,那么你也就算了,没有关系,你可以就是难度低一点,拿高一点分数。但如果这个课是你的主攻的方向,那你必须要拿下难度高的课。
比如说你要去学习天体物理,那你肯定要物理要非常好。或者说学计算机,那你肯定是微积分或者数学方法要非常好,不然的话你选择起来,即使你分数很高,但是难度很低的话,其实你的竞争力已经说明了这个道理了,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这里补充一下,还有一个预防性措施,就是你必须要上难度高的,因为这是你的主攻方向,你不能再说二选一,必须两者都选,难度也要选,分数也要高。
还有一种做法方式,就是他的预防措施,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知道你下半年要上AP的BC的微积分,你觉得有难度,那你暑假就开始要预热起来,先把一些难度先熟悉起来。这样你拿到高分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一点。
这个是一种预防性的或者弥补性的措施,可以提前做些事情,尽量做到两全其美。
3、13群群友问题:谢谢林老师的分享,有启发。我想请教一个方向设定的问题:我儿子非常喜欢足球也踢到一定的水平了目前在半专业队,同时他的音乐级别也相当不错可以参加州青年乐团,数学也很好,拉丁语也很好,像这样的综合应该发展哪个方向呢?
答:从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考虑的应该是先从学术方面入手。比如说数学跟拉丁方面,像体育、足球跟音乐方面,特别是足球方面,他达到半专业级别的话,除非你是希望再怎么发展,他其实已经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课外的一个表现,算是人的另外一个方面,或者另外一个dimension。
但从升学的角度来讲,他的人设来讲的话,你要看到的是,他肯定是先从学术入手,拉丁只是他擅长的东西。我会留一个问题给这个提问者,就是这个孩子擅长的跟他热爱的东西是不是一样的?
数学很好,拉丁很好,我觉得这个孩子很综合。体育也好,音乐也好,感觉就是:哎哟,怎么能生出这么好的儿子出来啊!这个真的令人很羡慕。
如果从升学的角度来讲,就是从学术要入手。我在这里建议,虽然我不很深入了解这个孩子,我看到的是,如果有方向的话,数学跟拉丁这两个方向,如果我是他的指导老师,我会约他时间跟他聊。
他最自然的状态下面会是什么样?他会去研究什么样的内容?这个内容是不是数学?是不是拉丁?有时候是一样的,有时候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设计也好,或者说是挖掘也好,他的这个将来的方向,他一定要结合他的capable of,根据他的passion about,这两者最好能够结合在一起是最好的。
【讲座结束】

公司简介

【西学东渐】
创始人于晓璐和王东伉俪进入教育行业缘起11年前DIY帮女儿申请美高,女儿从北京101到寄宿高中圣马克、到Pomona College(放弃康奈尔和杜克的offer),2019年开始杜克大学认知科学博士项目。

【西学东渐】两位创始人亲历亲为,特长在普娃逆袭成功,关注学生有机成长,迄今为止已经帮助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新加披、美国等多地华裔学生进入精英寄宿中学以及著名大学
创始人于晓璐M.Sc.是退役中校,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IECA Professional Member,美国私校录取管理委员会EMA成员顾问,11余年寄宿美初美高低龄留学经验积累,专注美国精英寄宿中学申请与学业规划。作为妈妈型顾问,擅长选校并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引导学生突破自我,进入成长快车道,全程指导学生100%进入美国前30美本。创立西学东渐前,作为通讯技术公司SGT联合创始人,将中国制造设备带入15个国家的通讯网络。二十五年跨文化交流经验,中国第一批取得美国PMP认证项目管理专家,《项目管理核心教程与PMP实战》(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书作者。
创始人王东MBA,是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IECA Professional Member,美国高等教育顾问协会HECA会员,美国大学招生录取协会NACAC会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学升学顾问证书持有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校友,清华大学MBA校友。创办西学东渐前,曾在中科院、中石油、明天系等从事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王老师将自己多年不同专业领域经验带进学生高中学业与生活辅导之中,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长于课外活动设计,思路新奇独特,在申请环节与美方顾问无缝配合文书与面试环节,全程指导学生100%进入美国前三十大学。 
自2010年起王老师于老师每年自驾访校,循环访问140所美国寄宿学校,100余所美国大学及文理学院,访校故事曾被新华社纽约总分社报道(标题Beijing couple visit 140 U.S. schools to draw tips for applicants in China )。
相关信息,请扫王东老师二维码详细了解
王东老师视频号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