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游客德雷克来到印度喀拉拉邦度过自己的间隔年,本想随便找家副食店买包烟,一到门口差点被这出花式调奶砸到头。
帅哥你慢点
原本只在酒趴里见过的技术却变得如此随意,小哥调奶的手法成功吸引了德雷克,他后退了几步认真观赏起这制作流程:
巧力砸铁盖,抛甩三周半,一计掌上飞,一杯名叫KULUKI SARBATH的奶茶就这样调制完成。
小哥不苟言笑,丝毫不在意牛奶的耗损。效率意味着收益,四杯一轮是基本操作,溅到脸上的奶香让本来打算来买坨肥皂的顾客都忍不住叫上了一杯。
德雷克把这个视频发到了网上收获上万播放,网友惊讶于印度饮品的牛逼,更多相关视频的推荐让我对印度街头手冲饮品有了全新的认识。
印度阿萨姆红茶赫赫有名,其保有英国殖民时期的文化底蕴,也极具南亚皇室的典雅神韵。
当它以奶茶形式流传之后,配以肉桂、丁香、黑椒、小豆蔻等香料熬制成闻名于世的马萨拉茶,入口绵柔,香味浓郁,是不少海外游客前往印度朝圣的目的之一。
直到亲眼见到这一幕,扑面而来的视觉嗅觉双重刺激能够瞬间让你午夜梦醒。
大锅熬煮猛加狠料,比王刚师傅的宽油手法还利索。这是印度的奶茶人民的饮料,小布尔乔亚的虚妄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流程化管理的调制茶饮也有别样风情。
大火煮奶,小杯加糖,分工协作,犹如搅钢水一般,流露出工业时代的硬汉精神。
尤其是拉茶这一段,小哥专注而沉稳的神情透着一股致命诱惑,排队的少妇又多了十几个。
醉翁之意不在茶,喝不喝不要紧,光是看着就解馋了。
当然,印度街头也不乏专注单品制作的集约型手工小铺。每颗大料都由手艺人用大石碾碎,再拈至小碗慢炖。
怡情、修心,馥郁中夹杂点泥土芬芳,透着股浓浓的人情味儿。
马萨拉茶的闻名不仅在于阿萨姆红茶的得天独厚,其牛奶也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
甘地曾言:“牛是印度千百万人的母亲,古代的圣贤不论是谁,都来自牛”,当地人也深信伟大的湿婆神总会乘坐在牛背上巡视着印度大地。
于是人们饮用牛奶延续生命。每人喝、每天喝、当水喝,1L牛奶仅23卢比(约2元RMB),新鲜又便宜。
甚至不用供应商,养头奶牛遛个弯就能挨家挨户赚取不菲的收益,温情而走心。
基于人们对牛奶的喜爱,手艺人也早早的开发了各种奶制品。其中以拉西(酸奶的印度语)为代表的饮品早已与潮流接轨,制作成特色缤纷的果仁奶昔。
拉西这名字一听就非同凡响,其背后的制作工艺也是名副其实的豪放。
脚盆那么大的两盆原味拉西需要徒手放进加满白糖和果酱的桶里,塞就完事了。
之后用大棒直捣黄龙用力搅拌。网友们为这AMSR般的野生美食视频沉迷,油管700多万的播放量足以证明它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过程看似粗鄙,结果令人满意。
大杯淡黄色拉西配上一勺淡奶油,撒上满满一包坚果再加一颗鲜艳的莓果点睛,特别是最后那张草纸,包裹的是风情,是不沾手的贴心。
再高冷的婆罗门千金都难抵这样的美味袭击。
除了拉西,有着“过山车滚筒冰淇淋”之称的特色甜品更是吸引了千万网友的注意。
其工艺就是往滚动的奶油冰淇淋桶上浇上手工鲜榨果汁。
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水果,全天然无色素,幸运者还能吃到颗粒物,商家从不在乎浪费这点成本。
制作完后用刨子刮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在乎外形,吃的是真材实料。
如此大胆地使用水果,只因身处热带的印度有着世界第二大水果生产国的美誉。
比如这街头皇家果茶,真实不做作。七八种水果二十八度高温腌制,色泽惊艳,片片入味。
不敢靠近细看,生怕浓郁的果香穿透屏幕扑鼻而来。
都会女性都好这口,实为美容养颜之秘方。
又或是冰镇西瓜汁,如此地道的做法你很难在其他的地方看到。
机器比原料贵,原料比手工成本高。全手工再加强技术操作,顾客吃到饱。
印度街头各个都是水果忍者,刀工出神入化,既造福了本地食客也迷倒了油管五千万网友。
“光看着都是享受!”
油管上关于印度街头饮品的视频还有很多,超高播放量伴随着不小的争议。
习惯了精细化美食的网友看事物带着居高临下的猎奇,吐槽与攻击的言论下面更多的是网友的力挺。
说的也是,毕竟网友只是看看又不吃,吐槽总比尊重来得容易。
何况当地人民就好这口,看这小孩细品的神情,我都跟着醉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