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对于留学er们来说无疑是异常艰难的一年,先是疫情席卷全球,后有留学申请人数的激增,种种难以预料的突然状况不仅对申请者的心态是个极大的考验,更是对他们实力的全面检测。
但狭路相逢勇者胜!在2021年的申请大军中,有方的L同学杀出重围同时收获了包括MIT/哥大/康大/纽大等在内的11所美国名校的offer!最终她选择了MIT的计算机专业。
日前我们请到了L同学的妈妈来分享作为家长一路以来她给孩子做科研规划的历程。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这场对广大家长们都十分具有参考价值的讲座吧~
MIT妈妈:从体制内到MIT的规划路
家长如何发挥角色作用? 
讲座嘉宾/ L同学妈妈 Aurora
L同学成长历程:
初中:南方排名第一公立中学
高中:美高
Offer: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范德堡大学、密歇根安娜堡、北卡教堂山、纽约大学、波士顿学院、UC系列共三所。
最终选择:麻省理工学院 CS专业
*文末可领取讲座回放
Part
1
如何引导孩子找到兴趣和方向?
众所周知,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兴趣和方向,这里我有几点经验可以分享。
首先我女儿的成绩在学校只属于中上水平,在选择兴趣时也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她是后来才慢慢发现对计算机感兴趣,我引导她培养兴趣时有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先从生活中入手,发现她喜欢的事物,然后往这个方向发展。
当然,引导孩子自己寻找兴趣也不代表没有框架,还是要考虑对孩子未来发展最有利的情况。
总之,孩子的兴趣是第一;其次要清楚孩子的能力水平,不求全面发展,只专注在一个方向;最后则是时机的把握,也就是我们下面会谈到的如何做好规划。
Part
2
如何做规划以及选择规划老师?
1
“一击即中”的规划原则
在确定了计算机方向之后,我首先做的就是去了解计算机和理工类大学的招生条件,事实上我们只需要在它们的标准之上扩宽一点就够了。
我给孩子做背提规划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找最专业的机构和老师,因为我们开始做规划时已经是10年级下学期,尽管我女儿有一定竞赛的基础,但毕竟距离申请只剩一年,这时就需要“一击即中”,有系统的规划,从而达到最大化的效率和收益。
2
翰林-有方是智囊团
在此期间我比较过很多机构,最后遇到了
翰林-有方的Sabrina老师,
她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水平
做了时长一年多的整体规划,
这点让我感觉非常契合我的理念。

她建议我们以一个项目为主线,再逐层深入,在此期间以每两个月为一个节点,一步步去拿到所有能拿的奖,竞赛和科研的难度由浅入深,因此过程中也可以多线准备。
这样规划的结果就是能看到我女儿在11年级不断的有获奖,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翰林-有方是个非常好的智囊团,能够符合大多数家长的需求。
Part
3
琳琅满目的竞赛,我选择从科研入手
1
比起竞赛,我们更喜欢科研
其实科研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思维培养,并且相比竞赛来说,我女儿在做科研时能够感到更舒服。
虽说我们短期内准备申请学校是一个比较功利的目标,但科研活动本身就很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科研的本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理解某个领域的同时去解决一些可能还没有被解决的问题。
科研能够培养孩子一种思辨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单纯去接受被灌输的知识,因此我和我女儿都很喜欢这种方式。
2
有方的导师是最重要的助力
其次就是有方在科研项目上安排了非常专业的导师,导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激发孩子的思维,因为对高中生而言很难做到对一个领域有很深入的了解,孩子也没有时间去阅读所有文献。
这时
就需要导师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知识,
并判断你的创新点是否有价值,
既是激发也是评估。
翰林-有方在这一点上也十分契合我的原则,也就是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因为家长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件事都全程跟进,这时就需要导师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这里
Sabrina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合理的规划,
全程
让孩子专注在能发挥她才能的地方,
比如我女儿在做研究时就专注于算法优化和写论文。

在准备参赛期间有很多不需要孩子亲自完成的琐事,有方都处理得很好,因此她也有更多时间去提升她的标化成绩,标化和课外活动能够同时进行,我们很像一种team work。
扫码参加Sabrina老师分享
而且当孩子能专注在科研上时,对她的自信是一种很大的提升,
做科研的过程成为了她强大的信心后盾,
而这都是因为有很好的老师的引导,
最大化地发挥出了她的优势,因此我很感激翰林-有方的导师们。
Part
4
美国名校更青睐赛场上发光的孩子
最后就到了最关键的申请阶段,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招生官们是不是希望在申请材料中看到一个“满汉全席”呢?
我认为不是的,包括我现在也进了MIT的新生家长群,大家似乎都是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招生官们需要看到的是一个“证据”,能够清楚看到孩子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去参加所有的竞赛或科研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给招生官展示这些“证据”。
我一直觉得申请的过程是一个和大学合作的过程,不需要过多迁就和迎合,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证明,这样对双方来说都很高效。
这些认可度很高的科研赛事,就相当于已经帮助招生官筛选过一轮了,例如STS,它并不只是完成一篇科研论文,还需要提交一些文书和推荐信,甚至比申请大学需要的更多,而每年STS前300名的学生都会被很多藤校录取。
招生官们通过这些比赛去更清晰可靠地预测孩子的学术水平,这也就是“证据”的重要性。
Part
5
升学过程中家长是怎样的角色作用?
1
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
为了规划好孩子的升学路,
从体制内到拿到MIT的offer,这过程中我们并非是一路坦途,
几乎遇到了所有可以预测和不可预测的困难。

在做规划之前我已经研究了很多大学申请的筛选条件,然后我发现名校事实上并不要求孩子每个领域都做到完美,只需要一定的匹配度就够了。
这看上去像是一件投机的事情,但我认为一个家庭不应该将资源过多的投入到孩子培养上面,不要让孩子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如果各方面都要求她做得很好的话,家长和孩子都会感到很疲惫。
2
疯狂投入并不可取
提前规划,打好基础
很重要,但
没必要“满汉全席”,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展一些业余爱好,总之就是
尽可能减少孩子没有必要的压力,
尤其在接近11年级时,要保证每件事情都是对申请有意义的。

很多家长都会想,是不是每个赛事都要拿到金奖,我感觉现在有些机构是在贩卖焦虑,家长们看到那些成功的牛娃就会疯狂地投入,这样孩子也很累,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对孩子很负责的态度。
每个学校需要的人才并没有那么极致,它们更看重的是孩子整体的发展,从小比赛到大比赛,能看到孩子一路走来逐渐成熟的过程,最后体现在文书中,招生官会觉得这样的学生很可靠、很真诚,当然也足够优秀。
毕竟我们短期的目标是先入学,要用有限的精力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背景提升最重要的是完整性和一致性,用相对小的资源实现最大的需求。
3
科研规划要趁早
在规划时我们会遇到大量不利的条件比如说去年的疫情,因此
我的建议是要尽可能早做规划
具有含金量的奖项最好在10、11年级左右去拿到,
而在此之前就需要比较长的准备时间。

我与翰林-有方合作的近两年中,有方规划的节奏对孩子来说并不艰难,又很高效率,过程相对来说很舒服,这样的规划就是最有价值的规划
扫码参加Sabrina老师分享
总而言之就是要尽早做规划,心定下来之后家庭的资源安排、人员安排等等也都能很顺利地进行下去。

家长不仅仅是孩子人生的引路者,更是升学过程中的第一个规划者,做好规划,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事情。
Part
5
关于我们
从2016年-2021年,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有方在个性化定制科研的路上从未停止,我们拒绝模板化科研,因为我们相信每位孩子都是特殊的存在,都需要被认真对待,我们牢记初心,不忘培育未来科研人的使命!
无论是中学教育还是本科教育,都急需真正科学、真正有益于创新精神养成的培养机制、教学方法;当下,我们认为最为迫切的,也最有长期价值的,是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科技素养。
我们都知道,在攀登世界名校的路上,努力只是基础,有效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很多学生和家长会产生疑惑,竞赛活动琳琅满目,到底该怎么选择?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怎么帮助不同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这就是有方一直在努力的地方,帮助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成就不平凡。
看完MIT妈妈的分享,你是否对“科研规划”也充满了好奇,有方的老师到底是如何挖掘他们内在的闪光点,为他们定制个性化科研课题、规划参加高含金量赛事、助他们一步一步收获各类顶级赛事奖项,最终成功斩获MIT offer的呢?
So~我们特邀为多位录取MIT学生做全程规划的老师线上为大家揭晓更多“内幕”,即将在北京时间7月29日20:00开始的这场精彩讲座,你一定不能错过!
添加小师姐,咨询了解
本期福利
福利1:一对一定制科研规划(含报告)
福利2:ISEF获奖作品集
福利3:MIT妈妈分享音频
科研规划报告示例
ISEF作品集
MIT妈妈分享音频
我要领取福利
添加小师姐微信
后台回复关键词“729讲座福利”
即可获取领取福利方式
别忘记点赞和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