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关注着河南的暴雨,自己感觉都有点创伤应激反应了。
哭了一回又一回。
大家都在劝,说不如先少看一点资讯,也给点时间让自己放松下来。于是,再次拿起了这本书。
虽然这是一本讲心理咨询的书,也涉及到了很多专业性比较强的心理学知识,但是因为整本书都是套用了《柳林风声》的故事情节,以蛤蟆先生和咨询师苍鹭的大量对话为主线,所以读起来就像在读童话,轻轻松松就入了心理咨询的大门。
刚好之前也在看《柳林风声》,于是在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时,看到河鼠、鼹鼠、老獾这些角色的出现,感觉格外亲切。角色的性格通过他们的对话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对于理解角色的内心感受又有了特别的作用。
书中记录了郁郁寡欢的蛤蟆去找苍鹭做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前后一共咨询了十次,描写了蛤蟆从“感觉很遭”到“感觉很好”的内心变化。
因为很好读,且能在可爱的童话故事里看到心理咨询的冰山一角,所以还挺值得在这方面感兴趣或对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有困惑的人读一读的。
但分享这篇阅读笔记之前,小暖也要提醒一下大家,真遇到了什么情绪和心理上的问题,想靠着这本小书自疗自愈,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书中的蛤蟆先生,一共咨询了十次,就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抑郁症患者长年咨询,也未必能收获想要的改变。
但如果,你读完这本书,也能和我一样,开启和自我的对话,有意识地对自我进行深挖,以及思考自己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又或者能明白这本书一直在向读者传达的主旨:
“咨询师不能给你答案,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虽然,这本书也许并不能解答你所有的疑问和困惑,但我认为这本书,依然拥有阅读的意义。
能改变你的,只有自己
蛤蟆先生的不快乐来得有些突然。
原本那个喜欢什么就咋咋呼呼地扑上去的蛤蟆,在河鼠眼里成了“神色黯淡”、“毛衣上沾满了食物的油渍”、“裤子从腰上松松垮垮地垂落”的悲伤蛤蟆。
这些细节都在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蛤蟆的情绪很糟糕,它陷入了抑郁。
当朋友发现蛤蟆的变化后,做了许多努力,包括照料、规劝、鼓励,甚至“命令”他振作起来。但我们也会发现,对一个情绪已经生病的人来说,这些朋友们的“帮助”都起不到什么太大作用。
眼下,蛤蟆最需要的,就是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作为治疗。
蛤蟆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第一次会面,非常耐人寻味。
本来,蛤蟆以为,苍鹭也会像他的那些朋友一样“教育”他,等着他告诉自己“怎么做才能觉得好受一些”,但没想到,苍鹭把主场交给了蛤蟆。
他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让蛤蟆变被动为主动。
所以,当他听到是朋友们要求蛤蟆来接受咨询的时候,提了这样的问题:
“谁才是真正的来访者”?
苍鹭要让蛤蟆明白,必须是自己想要主动改变,才能真的有所变化。
“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
如果我们约定要合作,就需要拟一个合同,咨询结束时,我会把收据寄给你。你看,这并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这段话,有几个关于心理咨询很重要的点。
首先,来访者应该是自愿的,而不是为了取悦其他人而来。
其次,来咨询的人和咨询师是一种合作关系,是平等的,而并非是一个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寻求帮助的人,其实应该是个主动参与者,而非坐等受教的人。
仔细思考苍鹭的这句话,你就会明白,不仅仅是心理上的疗愈,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我们带着困惑去询问他人“我该怎么办”时,我们只不过是为了把肩头的责任抛给他人。
但很多事情,别人给不了你方法论,想要解惑还需要挖掘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
就像蛤蟆通过与苍鹭的第一次面谈,悟到的那样:“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认识自己,从诚实面对内心感受开始
咨询师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让受访者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很多人都羞于向别人承认,“我的情绪很糟糕”。
就像苍鹭在第二次咨询时,问蛤蟆“你感觉怎么样”的时候,蛤蟆下意识地说“我很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意识呢?谈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许多画面。
比如小时候听到周围的长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要哭”;自己当了妈之后,这些曾经说着“不要哭”的长辈,又开始对我的孩子说“不要哭“。
原来,我们从小就被迫接受这样的教育,表露悲伤、愤怒这样不可控的情绪,是很不体面、很惹人烦的一件事。
而且,即便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也很少有人真正在乎对方的感受是怎样的。
大家更多的在乎“对”与“错”、“应该”与“不应该”,至于“感受”,并不那么重要。
所以,我们便活成了善于隐藏自己内心的人。以至于,当咨询师真的想让你描述自己的当下感受时,你一时也弄不清楚自己有有什么感觉。
不过我想,情况到我们孩子这一代,也许会有所改进。毕竟,那么多的情绪绘本,都是在教孩子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
引导孩子从小开始学习与自己对话,其实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里,为了让蛤蟆“认识自己的内心”,苍鹭咨询师用了一个心理学上比较常用的方法,那就是情绪温度计。
这个方法,小暖也曾经作为帮助小朋友了解自己情绪的小工具,分享给大家。
“假设我们有一个温度计,用来测量你现在的感受。温度计有10个刻度,最低为1,代表你感觉非常糟糕,可能还有自杀的想法。中间是5,代表你感觉还不算太糟。最高为10,表示你非常愉悦。”
蛤蟆在第二次咨询时,给自己打了1-2分,随着咨询次数的增多,他给自己的打分也在提高。
当然,情绪是流动的,这个分数也不是像“考试”一样必须要追求高分。它只是一个对内心感受的具象化,当你给自己打分的时候,让你有机会去面对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三种状态
在蛤蟆的自述中,我们慢慢明白,它的“抑郁”,实际上是来自人际关系,来自于它身边的朋友与他相处的方式和对待它的态度。
在蛤蟆讲述和别人的故事时,咨询师一直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大部分时间苍鹭都在安静地听蛤蟆讲。它只是用一些特别简单的问题,比如“你的感受如何”、“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感受”、“对方是怎样回应你的”、“你又是怎么做的”来引发蛤蟆阐述更多的细节。
蛤蟆在讲述这些细节的时候,内心产生许多痛苦的回忆,这其实也是一次面对内心的机会。
而苍鹭显然还想让蛤蟆在这些不愉快的回忆中,挖掘得更深一些。所以,它向蛤蟆引入了心理学的另一个概念,每个人都存在着三种状态:
  • 儿童自我状态
  • 父母自我状态
  • 成人自我状态
一个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就是指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个孩子。并非是指像孩子一样幼稚,而是指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包括出生时最基本的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当我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中,就会激发我们这些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比如,蛤蟆身边的朋友老獾,总是以一副居高临下、绝对正确的姿态在教育蛤蟆。
他说蛤蟆“生性轻浮善变”,这让蛤蟆感觉非常糟糕,和小时候父亲批评他时他心里的自责、伤心和痛苦的感受非常相似。有着这样感受的蛤蟆,其实就是属于儿童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是指一个人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表现得非常挑剔、严厉,喜欢向对方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希望把自己对生活的评判标准强加在对方身上。
就像蛤蟆在回忆自己的亲人时,想到爸爸和祖父总是对自己各种批评、不满那样,苍鹭把这样的父母自我状态归结为“挑剔型父母状态”。
那既然,人人都会有这三种状态,那像蛤蟆这样,并没有对别人表现出挑剔,而是习惯顺从的人,他们的“父母自我状态”又会有哪些表现呢?
苍鹭的回答,带给了我一定的冲击。
原来,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是通过对自己的挑剔和批评表现出来的。每当蛤蟆受到了像父母那样的人的批评教育时,他都会在内心谴责自己,判定自己有罪。
正如苍鹭所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像蛤蟆这样的人,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中时,会选择严厉地惩罚自己,甚至折磨自己,有时候这种自我审判和惩罚甚至会伴随自己一生,就像“判了无期徒刑”一样。
是不是听完苍鹭的描述,大家已经开始对号入座,在心里呐喊一万次“我到底该怎么办”了?
书中的蛤蟆也和你一样,有这样的疑惑。他向苍鹭求助,苍鹭并没有直接回答它,而是对它说:
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问题依然回到了咨询第一天所聊到的,即便是专业的咨询人员,也只能是通过倾听和发问,帮助你打开了解自己、深挖自己的那扇门。
要如何对自己好一些,如何让自己更爱自己,也许是只能属于你的个人课题。
经过了几次咨询,蛤蟆的状态慢慢得到了一些改观,他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了”。“有时那种熟悉的情绪还是会来,我会悲伤,会觉得自己没价值。但这种感觉不会占据整个心房。我似乎能把它赶到角落里,不再被它牵着鼻子走。”
很显然,尽管蛤蟆还会时而呆在儿童自我状态里,也会因为自我批判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呆在父母状态里,但那些状态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更多地时间蛤蟆学会了和自己的情绪相处。
这种状态,就是苍鹭所说的第三种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可以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可以让人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淹没,能够计划、考虑、决定、行动,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合理行事。
“我们不会再被大脑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我们可以思考当下的状况,并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这个成人自我状态听上去很不错,那既然这样,我们是不是只要丢掉前两种状态,让自己一直呆在成人自我状态里不就好了?
事实并非如此。苍鹭这样解释道:
“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它们已经演化了千百年,每一种状态肯定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不过,我们可以说的是,‘成人状态’有它的特殊重要性。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当你处在‘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不管是哪种,你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
人们的痛苦都是自找的?
既然三种状态是共生的,当我们需要调整状态,让自己进入成人状态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
每个读者都像蛤蟆一样,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但苍鹭依然没法给出我们想要的确切答案:
“没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成人状态’。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让你能自己找到答案。我会在这个过程中协助你,但只有你自己能做决定。”
果然,如荣格所说,“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的确,当我们处于父母或者儿童状态的时候,我们几乎不用思考,而是下意识地用惯性思维做着什么,或者说着什么,就像我们自己在扮演某个不真实的自己一样。
而进入成人状态的确是一件难事。因为这个过程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
书中,苍鹭的这句话点醒了我: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
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是你自己,在选择拥有什么样的感受。
说白了,你的痛苦和悲伤其实应该算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成年人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我们都赞同说童年的经历、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会深刻影响我们日后的成长,包括我们怎么看待自己和别人。但我们依然不能任性地把一切都怪罪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上。
是你自己选择呆在儿童状态或者父母状态中,而不是用成人状态来理性行事。
换用心理学上的另一个概念,就是你和别人“共谋”了这场“自我伤害”,你们在一起玩一场人际沟通的“游戏”,最终你赢了游戏,却输了自己。
在书中,苍鹭也解释了这个有关“游戏”的概念。
当蛤蟆在和苍鹭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不愉快的交往时,当他提到认为朋友们都对他太不友好的时候,苍鹭一阵见血地打破了蛤蟆的抱怨:
“我认为你在玩一个叫做PLOM的游戏,意思就是‘可怜弱小的我’,你偷偷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
这场心理游戏的必然结果是让人产生负面情绪。
其实这个关于“游戏”的概念,是由沟通分析技术创始人艾瑞克·伯恩提出的。他写过一本书名叫《人间游戏》,专门阐释这个概念。
他认为,发起游戏的人,就像抛出鱼饵的人一样,等着鱼儿自己上钩。举个小例子,《人间游戏》中提到了一种游戏叫做“我可逮到你了”。好比你家娃在自己房间调皮捣蛋,把墙画得一团乱。你进屋之后,其实心里是知道是娃干的好事,但你偏要明知故问:“这是谁干的!”如果孩子撒谎了说“不知道”或者“弟弟干的”,你也许会带着一副洞察天机或者压抑愤怒的表情,继续追问孩子“妈妈不喜欢撒谎的孩子,要诚实”。
孩子如果继续撒谎嘴硬,就会引发妈妈更加激烈的质问和愤怒,场面就会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
那如果孩子要是承认了自己撒谎,妈妈就刚好可以名正言顺的斥责孩子,带着一种“我可逮到你”了的心态,从本来可以理智询问的成人状态,转化成了挑剔的父母状态,然后用一种自带正义地愤怒感来“惩罚”孩子。
这其实,就是在玩心理游戏,妈妈抛出的鱼饵,是在引导孩子犯更大的错。如果孩子没有“上钩”,坦然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恳的道歉,这个游戏就玩不起来了。
关于心理游戏这个概念,在《人间游戏》这本书中有更加详尽的阐释,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去找来读一读。
人生坐标四象限,你在哪里?
在与蛤蟆的咨询过程中,苍鹭还提到了人生坐标这个概念。书中解释,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其实涉及到两个基础问题:
  • 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 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由这两个问题以及答案,会引发出如下的人生坐标:
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心理游戏”,其实也和这四个象限有关。
比如,“我不好,你好”,代表了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
处在这个象限的人拥有着低自尊。他们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会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他们无法掌控人生,觉得焦虑、抑郁。
再比如,处在“我好,你不好”象限的人,通常都是“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总是喜欢教育、批评别人,高高在上,自认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喜欢对别人说“你真是让我失望”。
他们特别喜欢玩刚才我们提到的“可算逮到你”了那样的心理游戏。
那么理想境界,当然就是“我好,你也好”了。它更像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
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书中,苍鹭解释道:“‘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并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这不是像珠峰登顶那样,当你有一天发现自己处在这个象限的时候,大呼一声我到了,然后就松了一口气。
这更像是一个关乎一生的承诺,你觉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那就得靠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
也就是说,它需要你持续地付出努力,更为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关键时刻让自己进入成人自我状态,理性地计划并实施行动。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谓的“理智”,其实是要借助于“感性”才能开启的。
要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为,就要充分理解自我,而要做到这一点,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
“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其实,通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之后,你就会发现,整本书都在围绕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
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这样的需求,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感受。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重视孩子在整个童年期的情绪管理问题。在面对孩子的情绪风暴时,要先引导孩子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通过共情接纳自己的情绪。
与自己的情绪联结,是毕生的修行。
因为难,更因为值得。
在阅读这本小书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在蛤蟆身上看到了自己,我也相信每个人都能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河鼠、老獾、鼹鼠,我们在他们身上看见自己的怯懦、恐惧,也跟着他们一起成长和改变。
当然,仅凭着这本小书,换不来脱胎换骨。挖掘自己、直面自己,一定要痛苦得多,艰难得多。
但我依然对书中,苍鹭在第一次见到蛤蟆时所说的那句话念念不忘: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我觉得它很温暖,充满了力量。
也把这句话,送给每一个读这篇文章的你们。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