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熊叔没工夫关心地球,我只想说说郑州。
就如逼哥所说的,关于郑州,我知道的不多,我也没有为了爱情去过那里,只是因为工作去过几次。
因为许多人告诉我,那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降水,有多少呢,五千年一遇。这样说好吗?
怎么都好,既然他们说,姑且听着,反正就是下了很多雨,然后这座城市被洪水淹没,许多普通人消逝在了那些平日喧嚣热闹的街道中。
我是南方人,在北方上大学,所以就会坐着火车不停经过这座城市,它给我的印象总是灰灰暗暗的。
铁路边的房子落满了灰尘,都是八十年代盖的那种六层宿舍楼,上了年纪的人应该对这种楼印象深刻。
有时候是夜晚经过,黑暗的城市,昏暗的灯光,一辆末班公交在铁道涵洞下穿越而过,而在洪水时,想来这些涵洞都被淹没了吧。
就这样在来来去去间,无数次经过郑州,也许是因为没有爱情的缘故,我都没有下车。
后来等到工作了,去过几次,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这座中州名城并没有太深的印象,无论是风景还是美食,也许就这样,熊叔只是生命中的过客。
但现在,它却让熊叔印象非常深刻,当那些在水中挣扎的身影,当那些在地铁中瑟瑟发抖的乘客,当那些奋不顾身抢救落水人员的英雄出现在熊叔眼里,郑州这座城市注定了不会再被遗忘。
郑州京广隧道抽水救险现场。
当7月20日下午6时许,当郑州市民小宗接到了妻子的信息时,突然有了不祥的预感,因为妻子说她乘坐的郑州五号线地铁停在了海滩寺与沙口站之间。
小宗的不祥预感是有理由的,在财新的报道中,提前下班的王小姐说,地铁在人民医院、海滩寺和海滩寺到沙口路之间三次临停,甚至还有往回倒。
就在18点10分,郑州地铁宣布停运。
人们不知道的是,就在1个小时前大约5点,郑州地铁的郑主任正在地铁站口围堰,地表水突然铺天盖地涌来,防线瞬间被冲垮了,洪水倒灌进地铁站。

在另一趟列车上的陈幸感到车厢里的水不断在增长,司机打开车门让乘客们下车,包括王小姐在内的一些乘客下了车,朝着沙口路站方向走,但没走几步前面的人又让掉头,乘客们重新回到了车内。
此时的小宗分外着急,因为他的妻子本来也被安排下车,但走到第二个车厢就遇到了人们往回走,无奈只能跟着人退回了第三节车厢。
水慢慢涌入车厢,这时已经一些视频传出,人们看到在地铁里,已经到了齐腰的水。个子高的人站在车厢中间,个子矮的人在座椅上。
人们逐渐开始不安,通过自媒体向外求救,一个小姐姐发了一个视频,她带着忧虑的声音说道:“我手里快没电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后一条微信。”
只见门外的洪水汹涌而过,水深到胸,而车厢内也是及腰的水。而水位不断上升,约莫晚上七八点的样子,水已经到了胸口,最大的问题是,车厢内随着空间压缩,已经开始缺氧。
有的乘客让大家不要说话,感到太热了,这就是缺氧的状态。
另一名女孩,困在地铁里,她朋友在外面,外面的女孩不断通过微信安慰她,地铁里的女孩说,我把钱转给你吧,我可能再也用不到了。
然后地铁里的女孩转钱过来,838元。
许多人都觉得自己可能不会走出这节车厢了,有人听到一位大姐在电话里给家人交代后事,包括银行卡的密码。
更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外界,有的打119,有的打市长热线,还有的在打地铁运营电话,但都徒劳无功,几乎所有电话都忙音。
小宗从6点多从家里出来,路面的水也有1米深了,他只能趟着水向月季公园站走去,站点已经封闭,然后又走过了西站和嵩山路,等7点半到沙口站的时候,小宗妻子说车厢里的水快到脖子了。
小宗被拦在了过街隧道,他哭着向工作人员反应,地铁里被困了几百人,水已经到胸口了。但工作人员仍然没让他通过。
小宗只能继续向前走,遇到一辆城管车,他拦住车喊救命,车上的人让他上车载他一段。等到了沙口站时,有两个工作人员不让他进站。
工作人员跟他说,车厢里没有人了,走已经在车道上往回走。小宗连忙给老婆打了视频,让工作人员亲眼看到了里面的情况。
“这时候车厢里没有点,只有一点微弱的蓝光,小宗老婆非常虚弱。”小宗着急了,他冲过了工作人员的阻拦,进入了地铁。
见到站里的工作人员,讲了情况,地铁工作人员让他给老婆打视频电话,连上之后工作人员让车内乘客砸窗户玻璃。
据财新的报道,一位叫陈幸的乘客说,水一直升高到离头顶10公分才平稳,但氧气非常不足,有人晕倒,有人组织大家少说话。
这时候有人开始砸窗,因为找不到破窗器,并不顺利。有人只能用雨伞和钥匙砸,突然有人提醒“拿灭火器”,窗户这才砸开。
砸破玻璃后,水位下降到胸口,空气也一下子冲进车厢。乘客们把缺氧的人先送到窗边,让他们能呼吸上空气。然后陆续把老人、小孩托到车顶上。
乘客开始脱困。
这时,小宗从月台跳下轨道,看到有约30个人,包括警察、地铁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在施救,他也加入了救人的行列。
跑了一段,看到四五个完全没有知觉的女乘客,小宗虽然一心想去救老婆,但他还是先救了一个女的,背着他向站台走。
但小宗感到,背上的女性头不断向一边歪斜,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脉搏,已经没有跳动了。
当小宗把人背上站台后,看到提上躺了几个人,好像已经没有栖息,另一个和他一起下来救人的医生嚎啕大哭,催促工作人员打120。
小宗返回轨道和十几个消防员一起手拉手形成人链,让脱险的乘客拉着他们爬上站台。
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了自己的老婆,小宗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开始放心地救别人了。(以上小宗的事迹主要来自《河南商报》)
乘客在救险人员帮助下脱离险境。
另一边的陈幸,等到9点多,车厢里的水推到脚踝位置,他终于看到了穿着制服的救援人员进入车厢,他才确认自己百分百能活下去了。
等到所有老人小孩全部除去后,他和其他乘客才从驾驶室的门出去,一路走向站台。
到了晚上10点多,大量的医护、担架进入地铁站,大部分乘客获救。但据官方宣布,有12条生命永远留在了地铁里,他们的家人再也不会等到他们回家了。
在整个公共服务几近瘫痪,抢险人员没法及时到位的情况下,是每一个普通人努力地积极自救,熊叔看到一位大哥在水坑里把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母亲,一家三人拉出险境。
在被淹的京广隧道里,一位司机把在水中遇险的其他人救到车上。
正在救人的网约车司机(右白衣者)
当一位大姐在激流中把持不住被冲跑的千钧一发之时,一位大哥奋不顾身跳入激流中,将大姐拉住,脱离险境。
这样的救助实在太多了,熊叔不想说大水无情人有情的罗圈话,但这世间总有舍己救人的崇高,在水灾大部分危急现场,首先出现的还是每一个普通人。
至于那些什么千年一遇、五千年一遇、100个西湖倒下的说法,除了进一步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并不能让悲剧减轻色彩。
中央气象台首席发布员陈涛说:“从大气科学角度讲,我们形成严谨的降水量记录是在1951年之后。我们根据气象站点在历史上出现的极大值降水量,依次进行排名,不断更新调整,这是大气科学界比较常见的做法。”
陈涛说,在目前我们没有得到可靠的长时间有效气象记录之前,我们很难去谈所谓的“千年一遇”“百年一遇”。
目前郑州市内的大水已经渐渐退去,抢险救灾也进入了下一阶段。
只希望对于水灾的问题,有关方面能够给出实在的解答;只希望这些逝去的生命给还在生的人以足够的警示;只希望那500多亿水利建设的资金用到实处。
只希望郑州还是那个郑州,下一次当我再度路过时,铁道涵洞里的灯光依然光明。
关于郑州我想的全是你
想来生活无非是痛苦和美丽
关于郑州我爱的全是你
爱到最后我们都无路可去
似是而非或是世事可畏
有情有义又是有米无炊
时间改变了很多又什么都没有
让我再次拥抱你 郑州
(除注明外,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END
主要参考资料:
“郑州地铁5号线:为什么乘客被困两站之间?”三联生活周刊
“郑州暴雨亲历者讲述:四个小时,我终于在地铁5号线里找到了妻子” 河南商报
“特写|生存还是死亡?郑州地铁5号线被困者的艰难时刻”财新
““大水如浪涌来”,郑州五号线的生死三小时”南方周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