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4026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6k+·
· 赵向阳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当代人关于创造性的种种迷思
在当代文化中,没有任何想法比创造性Creativity)更加诱人,没有任何文字比创造性一词所使用得更加频繁和多样。
“具有创造性”是最好的成就表现。在这个时代,难以想象谁会去反对创造性。
但是,关于创造性,我们的脑子里有太多的神话和迷思。它潜移默化地误导着我们的行动。
有学者说,每当我们想起创造性的时候,总是和如下刻板印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个远远高于平均IQ的天才;一个古怪的人,不仅体现在思维上,还体现在他的外表、穿着和行为上;一个波西米亚人,一个书呆子,一个研究古典音乐的人……一个真正的神经病患者,回避社会,无法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MacKinnon, 1962/1978, p.178)”。
事实上,典型的西方文化中,关于创造性至少有如下九种似是而非的神话和迷思。每一种“信念”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听起来好像都很正确的,但是,过去七十年里的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其中的绝大多数“信念”都是错误的。
信念1:创造性的本质是瞬间的顿悟。
信念2:创造性的想法是从无意识中神秘出现的。
信念3:创造性更可能产生于你拒绝惯例时。
信念4:相比专家,门外汉更可能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信念5:独自一人的时候更有创造性。
信念6:创造性的想法超前于时代。
信念7:创造性是一种人格特质。
信念8:创造性以右脑为基础。
信念9:创造性和精神病是有联系的。
因为篇幅限制,我无法对这些迷思逐一进行讨论。我只是概括性地先介绍一下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历史、学术界关于创造性概念的定义,然后,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为例,剖析其中可能蕴藏的道理,破解人们关于创造性的诸多误解。
关于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最早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最著名的标志性事件是1950年吉尔福特任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的演讲,他号召心理学家研究创造性,搜寻或者培养科学天才,以此来对抗处于冷战中的苏联。
第一波创造性研究浪潮(20世纪50~70年代)更多是集中于特殊创造者的人格特点,继承了当时流行的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第二波研究浪潮(20世纪70~90年代)更多地聚焦在个体创造性行为的内部心理过程,与当时方兴未艾的认知心理学同流;
第三波研究浪潮(1990~2010年)则采取社会文化取向,关注社会与文化环境当中的人群和组织,可以称之为“组织创造力”研究。
目前,跨学科领域的创造性研究视角正在浮现。例如,整合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定量历史研究、社会学和组织学等知识,采取一种个体-过程-社会文化的多层次整合性视角。
关于创造性,学术界一直有小c(creativity)和大C(Creativity)之间的区别。所谓小c,就是采取一种个体主义的视角,而所谓大C,就是更多的采取一种社会文化和整合性的视角。
前者认为,创造性是一种见诸于世界的、新颖的心理组合。因此,创造性必须是新颖的;更多时候是一种全新的组合;见诸于真实世界,而不是某个人脑子里的白日梦。
而后者则认为,创造性是一种真实产品的生成。这种产品可以是纯艺术品、影视、科学论文、工业产品等。这些产品必须被某一适宜的、知识渊博的社会团体判定为是新颖的,同时也是适当的、有用的,或者有价值的。
换言之,后者更强调创造性中的价值性和社会认可,而非“自以为是”的新颖性。其中所谓的新颖性、适当性,必须由社会团体来评判。经过关键人物的裁决才能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和领域(请参考图1)。从仲裁者(专业领域的看门人)和内行扩散到业余爱好者和大众(请参考图2)。
| 图1:关于创造性的社会文化模型(来源:《创造性:人类创新的科学》,Keith Sawyer,师保国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 图2:创新传播过程中的嵌套式受众。来源,同上图。
为了对上述关于创造性的理论和概念有一个更具体生动的说明,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解剖麻雀,探讨一个经典案例:微信公众号文章如何能做到“10+”、甚至百万+”的现象级传播。
因为所有基于个人亲身经历和自我反思的案例,比基于访谈的其他人的案例,更接近事实真相。特别是,如果主人公本身足够真诚、诚实的话。
粗略估计,全国有公众号上千万个,每年推送文章不下5亿篇,其中6%左右标记为原创。总共的阅读量应该在5000亿左右,也就是每篇文章的平均阅读量大概是1000左右。
那么,每年有多少篇10万+的文章呢?又有多少篇百万+呢?特别是严肃的、管理类的文章,又有多少文章的阅读量可以达到百万+呢?
答案是:微乎其微(建议腾讯公司可以提供精确数据)。
按照常理推测,如果一篇严肃的、管理类的文章的阅读量达到百万+,它一定是新颖的、原创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被专家和内行认可的,也是被大众广泛接受的,产生了强烈共鸣的。它不仅仅符合创造性中的小c标准,也满足大C标准。
案例故事:如何写出一篇百万+的文章?
卢梭曾经在他的《忏悔录》中讲述了自己因为一篇论文而成名的故事。年少的时候,我对此羡慕不已,心向往之。时隔30多年,相似的剧情竟然也发生在我身上,让人感慨万千。
卢梭的故事大概如下:年轻时他浑浑噩噩,吊儿郎当,智力平平,不见有任何过人之处。有一天,偶然看到法兰西学院就“自由平等”的主题悬赏征文。在经历了一个如同雷击般的大彻大悟之后,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竟然摘得桂冠,从此扬名天下。
而2019年9月发生在我身上的传奇故事,更多的不是因为我的个人才华,而是要感谢生命中的许多贵人相助。没有他们,就没有《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简称《转向》)一文的爆红。
以下是我的故事梗概:
2019年7月中旬,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前任院长王方华教授在微信里问我,愿意不愿意在即将召开的“管理50人”论坛上做一个报告?大会当年的主题是“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
对于所有演讲、讲课或者写作的邀请,我的第一反应一般都是:“对不起,我没啥想讲的,也没啥可讲的!但是,我愿意去听听,参与讨论”。那年2月中旬,我在滑雪(猫跳)时发生事故,两根韧带断裂。5月中旬刚做完韧带重建手术,每天躺在床上,心灰意冷。
但是,三五分钟后,我转念一想,“与其拖着残腿,奔波千里,去听别人讲,为什么我自己不能讲呢!”于是,我又回复王方华老师,“我重新考虑了一下,还是打算讲一讲,题目是《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
也就是说,这个题目是我在三五分钟内敲定的,后来根本没有修改过其中的任何一个字。但是,读者千万不要以为我是一个天才,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灵机一动的结果。事实上,这是我长期以来所秉持的关于中国社会和企业未来走向的基本价值观和态度,也是基于酝酿已久的知识储备。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交替性地在做两件事情:为准备这篇演讲而进行系统性的阅读,同时为北师大心理学部MAP(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开发一门新课《创新思维》(Creativity)。
在那一个多月里,我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单就关于“德日模式”的研究而言,我首先把书架上30多本与德日有关的书收集在一起,重新快速梳理了一遍,然后深入阅读了其中的五六本。边阅读边思考,尤其是结合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反思。我第一次在阅读的时候,拿起铅笔划线,做批注,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批注。
9月初,会议日期临近,我打算动手做演讲的PPT。但是,因为我所选择的主题过于宏大,资料庞杂,所以,几经尝试之后,仍然感觉如鲠在喉,于是,我放弃了通常的作法,花了一天半时间,写了一篇大概15000字左右的WORD格式的文章,以廓清自己的思路。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不求上进”。虽然热爱读书,但是,不爱写文章,尤其是管理学主流的八股论文。总觉得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好书我都没有读过,干嘛要浪费时间去写书呢?纯粹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
但问题是,我一旦动笔,就洋洋洒洒停也停不下来,非得要一吐为快才行,所以,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很长。我甚至有过10天之内写过一本书的极端经历。在写作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我总是充满激情,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我写的文章一般框架结构清晰,逻辑表达一气呵成。
写完《转向》这篇文章之后,我随手发给了十几位相识已久的老师和朋友(包括华为高级顾问田涛老师),请他们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然后我休息了一天,干了点别的闲事。最后,在大家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花了半天时间进行了修改。
为了提高开会效率,我希望参会者事先了解我的观点,现场直接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所以,我就把这篇文章发表在了我所创办的“本土管理研究”公众号上(2019年9月17日),随后转发到了朋友圈和几个微信群里,尤其是“管理50人”教授居多的“茶余饭后”微信群(王方华教授是群主)。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田涛先生对这篇文章非常认可,在转发到朋友圈的时候,他评论道,“这是一篇近年少见的极有见地的管理学研究文章,对当下的中国企业管理、国家经济管理有重要启示意义”。
更有意思的是,恰逢中国最大的企业家群体平台“正和岛”(他们当时有230万订阅者)推出了一个“每日前三”的打榜活动。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田涛先生把这篇文章推荐到了正和岛社区APP里,并且在2019年9月18日荣登榜首。
事后,根据中国领先的舆情大数据分析公司“智慧星光”所提供的数据(见图1),这篇文章在短短的一周内,有超过360多家媒体(含自媒体)转载,全网阅读量估计在150万左右。用一个企业家朋友的话来说,“你火了!这篇文章彻底被刷屏了”。
| 图3:智慧星光公司所提供的舆情传播过程。(其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这篇文章被转载的媒体数量)
关于这篇文章,在传播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衍生出各种标题党。而在所有传播量最大的版本中,资深媒体人秦朔先生亲自操刀的精简版本(从15000字压缩到8000字左右)在阅读量上贡献卓越。仅秦朔朋友圈就有超过50万的阅读量。
在2019年9月24日的正式的会议上,我没有重复这篇文章中讲过的话,而是讲了七个与德日和管理研究范式有关的小故事,进一步佐证自己在《转向》一文中的立场和观点。
早上的发言每人30分钟,下午的发言每人10分钟,而我的发言安排在早上的最后一个。不仅给足了30分钟的发言时间,而且还留下了讨论时间,纯属特殊优待。
这次演讲的内容后来在“秦朔朋友圈”里首发(2019年9月27日),又再次被吉林大学的于天罡教授推荐到了正和岛社区APP上,参加“每日前三”的打榜活动,并且再次荣登榜首。这篇关于《转向》的七个小故事的文章在全网的阅读量大概有50万左右。所以,《转向》“正文”加上“七个小故事”全网阅读量超过200万。
然后呢?
然后,正和岛直接奖励了我6万元的现金(税前的!),以兑现他们“今日前三”打榜活动中的承诺!正和岛主编陈为先生后来告诉我,“你是我们这个打榜活动最大的受益者”。从此以后,我和正和岛开始了亲密的合作,正和岛也成了我发表管理类文章的首选平台。
2020年疫情期间,舆论场严重撕裂,我秉持中道立场,以多年的知识储备为基础,连续发表了十多篇流传甚广的文章。这些文章绝大部分收入我新近出版的《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
| 图4:《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7)
更有创意的是,我把我所经历的传奇故事写成了一个教学型案例,用于接下来10月中旬的北师大心理学部的《创新思维》课程。案例的名字就叫如何写出一篇百万+的文章?我借用这个案例讨论了创造力中的很多问题,尤其是关于创造力的社会文化模型,试图改变人们对创造力理解方面的很多误区和神话。

案例背后的“规律”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结合关于创造性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创造性不仅仅与个体的性格特点、价值观、能力、领域知识等有关,也与创造性过程本身有关。创造性产品能否被最终接纳,更与社会文化有关,尤其是依赖于社会网络中心关键人物的态度。我们应该对创造力采取一种“个体-过程-文化”多层次整合模型。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产品能否被接受,媒体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每一篇爆红的文章(或者创意产品)的传播曲线一定是指数变化的。最重要是要有一个引爆点。此外,一篇文章(或者电影,或者任何创意产品)的成功传播也严重地依赖于时机,以及当时的舆论氛围等。
总之,一句话:传奇故事不可复制,但是,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最后,我复制粘贴我给学生讲课时的PPT上的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 挑战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对于某些人来说,压力越大,能力(或者创造性)发挥越快。
  • 集中阅读相关主题,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
  • 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的任务)之间的切换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从事两三种不同工作,而非长期专注于一个单一任务,有助于发挥创造力。尤其是当任务之间有比较大的差异时,更容易在创造性业绩上产生相互促进。
  • 创造性高低与作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创意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呈正比。作品数量越大,质量可能越高。这一点颠覆了关于创造性是孤独天才十年磨一剑的神话。
  • 创造性过程由一系列迷你顿悟组成,而非“AHA”或者我发现了”之类的大的顿悟。在把一个作品创作出来的过程中,一系列迷你顿悟会逐渐涌现。不能被动期待灵感降临之后再去做,一定要在做中创意。
  • 创造性研究需要从心理主义转向行动导向。
  • 酝酿的重要性:写作之前,进行高密度的阅读;写完初稿(或者任何创意产品的原型)以后,放置一段时间,放空自己。
  • 外部反馈的重要性:创造性过程中的筛选和评价是必须的,而且发生在整个过程之中,而筛选与评价是人工智能最缺乏的,所以,当下的人工智能没有多少创造性可言。
  • 创造性过程中的选择和评价:好编辑的价值——删除细枝末节,简化归核;删除过于自我中心的表达和吹嘘。
  • 创造性研究的社会文化取向:百万+的文章不是出来的,而是传播出来的深刻理解社会关系网络中关键人物的推荐(田涛、秦朔、于天罡、正和岛)的作用,了解受嵌套的受众(领域专家、掌门人和仲裁者)和社会关系网络(中心性)等。
  • 时机的敏感性:迷茫的中国企业家阶层,此文搔到了许多人的痛点和痒点。
  • 好标题的重要性:大变局、中国管理、英美、德日、转向、为师、同行没有一个字是废话!
  • 传播中标题党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诠释学循环(作者-读者之间互为主体性)。一旦文章出来了,作者就无法控制了,它就不是你的了。
  • 爆炸性的传播过程:可遇而不可求,根本无法预测。但是,好作品是起点。
  • 关于创造性的整合模型:个体-过程-文化”,从小ccreativity)到大CCreativity)。
  • 机遇的连锁反应(一个机遇会引发另外一个机遇),导致你走上一条意想不到的道路。机会空间的锚定和穿越
  • 入世的禁欲主义(马克斯·韦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主航道和大方向,不要变成一个网红学者以一念排除万念”“一心不乱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发起“煮茶问道·本土管理研究论坛”,也是“管理50人论坛”成员之一。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创新创业、全球商务、跨文化管理、管理案例分析、管理哲学、管理研究批判等。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