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下午,河南省召开防汛应急新闻发布会,介绍防汛救援最新情况。据不完全统计,16日以来,此轮强降雨造成全省89个县(市、区)560个乡镇1240737人受灾,因极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联。我相信,在完全统计后,伤亡人数还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洪灾最严重的20日晚,郑州多个地区被洪水淹没,微信朋友圈被各种民众遇险视频所淹没,其中500多人被洪水困在临时停驶的地铁车厢内,事后发现当场造成12人死亡,多人受伤。
洪灾造成郑州及周边多个城市严重人员伤亡,首先当然归咎于天灾,的确这次河南地区的大暴雨强度历史罕见,即使政府事先再周密的防灾部署,民众再强的防灾意识,也无法避免人员伤亡,但从媒体公开披露的情况来看,河南这次洪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除了天灾,也存在两个严重的人为因素,放大了洪灾带来的损害:
第一,地方政府和宣传部门习惯于传统上的“外松内紧”,没有采取有力的防洪、抗洪措施,充分告之民众即将面临的灾害风险,没有唤起民众的防洪和抗洪意识。
第二,民众防洪、抗洪意识普遍薄弱,并缺乏必要的常识,导致许多不必要的伤害。
我简单说说上面两个方面的人为疏失,绝不是想要追究哪个官员的责任,更不是像环球时报那样总是把地球上发生的任何灾难与不幸,上升到比较社会制度方面的优劣,而旨在唤起社会大众的防灾意识,在灾难来临时尽可能将损害降到最低。
先说体制内面对自然灾害,不是发起民众共同应对,而总是习惯于搞所谓“内紧外松”,在巨大灾难即将来临甚至已经来临时,仍然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而是照样歌舞升平。
最不能容忍的是,20日下午4时开始,郑州全市暴雨如注,多个地区发生了停电、人员伤亡事故。从傍晚6点开始,地铁遇险乘客被困发出的求救微博,以及多个人员被洪水冲走的令人触目惊心的视频,已经刷爆了各个自媒体平台,但郑州各级政府和当地媒体没有对民众发出任何风险警报,对当地灾害视而不见。
河南卫视当晚一直在播映抗日神剧,而没有提供任何政府公共安全信息。在全国各地大量民众包括一些知名人士持续强烈呼吁下,直至第二天(21日)凌晨零时10分,河南卫视才开始播放灾情救援新闻。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地救灾应急意识的落后和匮乏。
中国各级政府的动员能力非常强大,媒体也完全听命于政府,在灾害来临之前提高全民抗灾意识,在灾害来临时畅通灾情预警信息,对防灾救灾至关重要。但显然,这次郑州交出了一份极不合格的答卷。后面我会提到,这次灾害事先气象部门是做了充分预警的,并非完全没有预料到。
与发动民众防灾救灾反应极为迟钝相比,在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的消息传出后,当地媒体反应极为迅速,立即信口开河,下意识地将这次洪灾突出报道为“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罔顾事实公然说谎,令人作呕。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对国内权威媒体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气象数据,河南这次“21.7”(2021年7月)灾害天气,降雨量确实很大,但不能说是“千年一遇”、“百年一遇”。
甚至可以讲,这次河南特大暴雨,连50年一遇都算不上。河南近几十年来就再出现过“63.8”、“75.8”、“82.8”、“96.8”四次超过极值的强降水。其中,“75.8”灾害天气,引发国际上如雷贯耳、国内却保密到家的驻马店水库溃坝事件,至今死亡人数是一个谜——从河南地方政府几十年后内部文件披露的死亡约十几万人,到国内外研究机构推测的20-40万人,连死亡人数都没有搞准。
下面这张图,可能非常直观地说明,这次河南洪水远不是所谓“千年一遇”、“百年一遇”。
没人不承认这次河南特大洪灾是天灾所致,但灾情这么严重,是否存在人祸的因素?我们的灾难应对措施是否有值得检讨之处?天命难违,但亡羊补牢,就能减少今后的灾害损失。
这里不能不表扬一下同样受到暴雨袭击的洛阳和焦作两个地级市,差不多同样的特大降雨量,从上市公司“焦作万方”公告中披露的信息来看,焦作还进行了分洪,冲垮了这家上市公司的围墙,造成了这家大型电解铝企业的停产,但是由于洛阳和焦作两个地方政府防洪措施有力,就没有发生大量的人员伤亡事故;因为事先对民众做了防洪动员,将车辆停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被洪水冲走的汽车都很少。
作为占有较大经济资源的省会城市,郑州这次防洪救灾中的表现令人极为痛心,有关部门存在明显的重大工作失误。以导致最多人员伤亡的郑州地铁五号线出事为例。
当地气象台自16日开始预报持续大到暴雨;郑州气象台在20日下午4时01分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当地5时起还将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
可是,直到地铁五号线被洪水淹没,被困乘客求救的微博等消息大量出现在全国网民面前,地铁还在继续营运!郑州市防讯一级响应发出之后,各部门是如何响应的?!
据郑州地铁发布在微博上的信息统计,从当日(20日)下午4时30分起,雨水就已经倒灌进车站和相关区间,一号线河南工业大学至市民中心段各站和二号线贾河路至东风路段各站均停止对外服务。在之后的5时至6时这一小时内,郑州地铁多条线路至少有六个站点因雨水倒灌停止对外服务,列车不停站通过。
也就是说,郑州地铁此次全线网多条线路、多个车站遭遇雨水倒灌,在五号线发生事故前至少一个半小时就已经发生,换言之,五号线地铁被灌水并非突如其来。
水倒灌进了隧道,甚至造成了多个地方电力中断的危急情况,地铁还不停止运营?这算不算人为疏失?
 此外,地铁500多名乘客被困车厢,乘客进行了大量的视频直播。从一位丈夫克服各种障碍,只身前往现场抢救妻子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从6点乘客被困到8点中才有大量人员出现在救援现场,一直到大约10点左右才将乘客全部救出。
我们要真心感谢当时每位救援人员和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理解当时在场没有救援经验的几名车站工作人员束手无策,但无法理解在现场救援人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一开始为何要阻挡前往现场救助妻子的丈夫,而且郑州作为特大型省会城市,这样的应急救援效率,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再说民众防灾救灾意识普遍薄弱,且缺乏必要常识的问题。
地铁被困乘客死亡那么多人,基本上是因为呼吸困难,体力不支被溺亡的。
当晚6时,乘客发出的微博图片显示,隔着玻璃,车厢外隧道里的水位慢慢上升,水开始从门缝往里冒。大约50分钟后,水已经淹没到了地势较低的车尾几节车厢车顶,而在车头位置的车厢,水位也已经到了座位位置。
晚上约9时,被困地铁车厢几乎被水淹没。窗外的水位已经到了头顶,车厢内严重缺氧,有人身体开始发抖、干呕。从网上流传的信息看,车厢内有孩子、孕妇和老人。
为什么当时不砸开车窗透气呢?据前往现场救助妻子脱险的丈夫描述,当他妻子告诉这位丈夫她无法呼吸时,丈夫问:“你们为何不砸开车窗?”(每个车窗边上都备有砸窗应急锤)他妻子回答:“车内人不让砸,因为害怕窗外的水漫进来。”
其实,从当晚7时左右车厢外水位达到最高值后,一直保持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在自发前往现场救援的这位丈夫将电话转交给车站工作人员,由车站人员下令砸窗后,车内严重缺氧状况才得以改善。
正常人都明白,地铁车厢并不是密封的,而且地铁车厢内的水位几乎与外界平衡,砸开窗户并不会增加被洪水淹没的风险,但人们宁可让许多人因为缺氧倒下,也不同意砸开车窗。可见,平时没有防灾常识,在紧急情况下下群体智商就会下降到非常可怕的程度。
再比如,我看到多个视频,在暴雨如注,路面已经被洪水淹没的情况下,街上还有汽车排队缓慢行使,甚至还有车辆冒险穿越低洼路面。这导致了一些人员最后无法从车辆脱身,造成了除地铁乘客死亡之外的最大伤亡。
在极端天气导致路面积水的情况下,如果仍在暴雨不断,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将车辆就近缓慢驶离低洼的路面,停靠到地势较高的路面上。如果洪水不断上涨,最迟在淹没三分之一的车轮高度时,或者目测周边道路即将被水淹没,而大暴雨还在下个不停,车上人员就应该弃车逃离。
又比如,有一个路面塌陷的救人视频,特别令人痛心。视频显示,因洪水导致路面塌陷,有人掉了进去。视频上清楚地看到,地面已经形成空洞,洪水不断涌入地下。两名路人出手相救,应该是拉住了失足掉进地洞的人。这时候走上来两个看热闹的,由于地面不堪重负,路面一下子突然更大范围垮塌。两位救人者也一同落入了地洞中,迅速被洪水淹没。
无法知道掉进地洞的几个人是否获救,因为地陷处似乎是一个高大建筑物的外墙,不知道这处塌陷的地底下是否存在一个很大的空间——从建筑结构上不太可能,推测几名被洪水冲进垮塌路面下的人员凶多吉少。
显然,救人者是善良和勇敢的,人性的善良让他们来不及考虑周全,但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站在被洪水淘空的塌陷路面边缘徒手拉起掉进地洞里的人,极其危险,极不专业,不但无法救人,而且可能带来视频显示的更大悲剧。正确的做法,是拿来一个梯子或者类似的工具,有一个安全的落脚之地或“抓手”,然后才能救人。
最令人愤怒的是那两个上前看热闹的人。本来塌陷的地面在洪水不断冲涮下已经极其危险,再突然增加两个人的重量就更加不堪重负。如果掉进垮塌路面下的3个人不幸遇难,这两个看热闹的人都应当被依法追究过失致人死亡罪。
自然灾难总是无法避免。如果各地政府部门和所有民众都增强防灾救灾意识,并掌握一些必要的常识,减少人为失误,就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是我写作此文的惟一心愿。
痛定思痛,亡羊补牢犹未晚;最怕不敢面对灾难中出现的人为差错,文过饰非,甚至歌功颂德,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
在结束这篇短文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有必要跟小孩讲讲增加防灾意识的必要知识,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小宝聊聊,让他从小有这个风险意识并掌握必要的避险常识。我希望读者诸君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也能花一两个小时跟自己小孩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