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米筐老A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文章已获授权
房东倒贴钱卖房这事,虽然发生在邻国日本,但对我们有极强的借鉴参考价值…大到国家的财税/土地/人口政策、小到个人的买房/资产/投资选择。
1
有一位日本老人,在房产泡沫期的1991年购入某度假胜地的一套别墅,价格是1300万日元(约76万人民币)。2017年,他以10万日元(约6000人民币)把房子卖掉,持有近30年后、房子不仅没增值反而暴跌99%。
若扣除21万元的中介费和广告费支出后,实际亏损11万日元(约6400元人民币),但老人却为此“松了一口气”。
这不是最惨的,因为有人居然愿意倒贴钱卖房!
在一个叫汤泽町的滑雪胜地,那里的度假公寓售卖价只要1万日元(约600元人民币)、近乎白送,可仍找不到“接盘侠”。
不得已,有业主居然同意倒贴120万日元、把公寓卖给一家房屋中介。这样做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该中介公司前后陆续以倒拿钱的方式居然“购买”了1000余套房屋。
这并不是小说杜撰,而是真实的发生在日本,更多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就记录在一本叫做《负动产时代》的书里。
为什么大家宁肯倒贴钱、也要把房子卖掉呢?
因为房屋/土地有持有成本,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税、物业费、维护费等,当这些资产的收益不足以覆盖固定费用支出时、倒贴钱买房也就能理解了。
中国人对永久产权的资产有一种痴迷,但这种痴迷有可能是有害的、最起码日本的某些地方就是如此。
土地永久是你的、房子永久是你的,但你得永久性缴纳税费。
有人说当土地和房子没收益时我扔掉不要、捐赠给国家不行吗?不行。
有位日本人想放弃掉名下2.3万平米的山林、送给政府,但政府不愿意。官司打到高院还是败诉,原因是“原告想把继续持有山林带来的负担转嫁给政府,属于滥用权利”。因为持有山林除了缴纳资产税外,还得进行维护(如确定地界、设置栅栏,每年还要除草、巡逻、警备等)。
当中国人还在痴迷资产永久产权、相信房价永远涨时,世界上某些地区的百姓却正把手里的资产当成“烫手的山芋”。
2
负资产(房子的售价低于欠银行的贷款)、负动产(资产的持有成本高于其收益)这些现象不仅存在于日本,还广泛的存在于世界其他地区…美国五大湖地区以底特律为代表的铁锈地带、孤悬法国大陆的科西嘉岛及北非/中东移民聚集的巴黎郊区、以及两德统一后因向西德迁徙而人口减少的东德部分地区。
造成负动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老龄化少子化、以及人口向大城市的持续聚集…这让一些偏远地区在缺乏就业机会的情况下,人口不断减少、房屋需求不断减少、相应的房屋供给就显多余,以至于房子没有收益、反而还要缴纳税和费,并形成了资产负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经历“泡沫经济”,大量房屋被建造出来。
1989年底,日本土地资产价值2000万亿日元,是美国500万亿日元的四倍,所以当时有人说“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可自1991年始,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土地/房产/股票全部暴跌,伴随而来的还有生育率的巨降。
2019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7%、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更大的问题是,自2010年开始,日本总人口已连续十多年负增长,2020年就比2019年减少了50万。
总人口在变少、而人却在向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聚集,但房子并没有随之消灭,所以房屋空置率逐年走高。
2013年日本房屋空置率已达14%,而之后还在不断提高。有机构预测,到2033年、日本的房屋空置率将高达30%。
在人少房多的情况下,房产自然会贬值。若当这些没人使用的房产还要缴纳税费(在日本,房产作为遗产继承给子女时,还要缴一笔不菲的遗产税)的情况下,就会有更多的人抛售、而抛售会又会进一步压低房价,直至白送房、甚至倒贴钱白送房。
世界各地出现的负动产现象,对身处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的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能让我们深入思考“什么是资产、什么是有价值的资产”。
3
什么样的房子才有价值呢?
不是小区景观、不是户型设计、不是豪宅品质、不是能否对冲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只需回归常识即可…能居住的房子、有人居住的房子才有价值,否则就是一堆烂砖水泥。
所以买房子,不管是现在/将来自住、还是用来投资,第一看重的就是能否使用,其次再延伸至能否出租、能否出售、能否贷款融资。
对于房子能否居住,既有静态的观察、也有动态的观察。
城区、配套成熟片区的房子买入立马能住,这是静态观察。但这样的房子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贵,可能很多人买不起。
当下略显偏远的房子,道路、公园、学校、医院、商业等可能都不成熟,目前似乎也无法居住,但这样的房子有个优势、就是便宜,很多人承受得起。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配套会慢慢成熟起来,当下不能居住的房子、今后就居住了。
过去二十余年,这样的奇迹就曾在中国真切的发生着…农村变城市、农田变市区、乌鸦变凤凰。
但是过去的奇迹不一定还会发生,因为环境变了,若还坚持之前的想法套路、就会陷入路径依赖。
人口七普显示,我们城镇化率为63%、已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一定程度上说能进城的都进城了,留在农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和能力有限而无法城镇化的人,过去二十年那种大规模、成批量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运动近乎结束了。
以后人口的流动将以城市间人口的流动为主,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从中西部城市流向东南沿海城市、从全国各地城市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少数几个城市群聚集,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城市其人口将日趋减少,甚至形成空城废屋(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这样了)、就像当下的日本。
此外,随着年轻人晚婚、晚育、甚至不育,少子化已成人口增长趋势。当没有人、没有那么多人时,房屋闲置将成为必然。
请别再理所当然以为所有土地都是资产、所有房子都是财富了。
4
如何避免日本等国的“负动产陷阱”?其实无非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目前我国也正在积极的做:
人口上鼓励生育,现在政府放开三胎生育、就是要保证人口维持一定数量;税收上稳妥推进房产税立法,大概率会给予一定的免征额(可能面积/可能套数)、减清房屋持有成本;土地上坚持人地房联动,就是保持房屋供给平衡,人多的地方多供地多建房、人少的地方少供地少建房;金融上坚定的去杠杆,是为了防止资产泡沫、杠杆断裂。
现在中国的部分地区、主要是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出现人少房多、空城废屋、房价贱如白菜的现象…像辽宁的阜新、黑龙江的鹤岗/双鸭山、云南的个旧、甘肃的玉门等城市,其一套房子的价格只要5万、甚至2万/1万,还不如大城市的一平米房子贵。
这些城市的房子之所以还没有出现倒贴钱卖房,是因为持有成本近乎为零…房子没有收益、那就扔在那呗,不像日本、房子扔不掉还得必须缴税和费。
现在政府较少再提城市新区建设,反而在提城市老城区更新、紧凑型城市建设及收缩型城市治理,就是根据新国情采取的应对之策。
新国情是什么?
人口少子化/老龄化趋势确定、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大规模迁徙终结、城镇化高潮建设期已过、城市的规模边界不再外拓……
所以,中小城市的房子不要买了、城市新区的房子不要买了、远郊偏远的房子不要买了、江湖山海的旅游地产不要买了……或许在将来,它们就是没有任何价值、只是成本负担的“负动产”。
环境已变、形势已变: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资产,还有可能是负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