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出局”,苏宁易购股权变更终于尘埃落定!
7月5日晚苏宁易购连发多条公告披露了股权转让的最新方案:引入江苏国资和产业资本,深圳国资退出
江苏国资和产业资本战投的引入,让苏宁易购获88.3亿元“输血”资金,以及一颗“速效救心丸”——金融机构紧急授信。
这意味为,不论是张近东,还是老股东都能套现一大笔资金出来。但是,代价是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出让16.96%股权,苏宁易购也将从张近东时代进入“无实际控制人”时代。
二级市场也迅速作出回应,7月6日复牌后,苏宁易购全天一字涨停。
88亿的“救急钱”虽然缓了燃眉之急,但对比苏宁的千亿债务,恐怕只是填坑的第一步。
01
难接的盘
苏宁资金链紧张早已不是秘密。
据悉,苏宁半年内到期债权约200亿,直接造成短期流动性危机。
从去年年底开始,苏宁易购负面缠身,经历了股权质押、张近东股权被司法冻结苏宁电器被动减持、股价大跌、紧急停牌等一系列负面消息。
苏宁易购近一年股价走势图(周线) 
屋漏偏逢连夜雨。苏宁的股改方案,一直迟迟未敲定。
从最初猜测的江苏国资参与,到深圳国际有意参与,再到阿里收购的传言,最终由江苏国资和产业资本进入,前后经历了好几轮。
辗转、周折,是苏宁重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
很显然,这不是一个容易接的盘。
今年2月,深国际及鲲鹏资本答应为苏宁易购战略投资148.17亿元资金。
但4个多月过去了,深圳国资与苏宁易购的交易并未达成,众说纷纭。
苏宁易购曾传出多项不利于股权收购的负面消息,其中张近东5.4亿股的股票却被司法冻结,导致苏宁易购最终停牌。
7月5日晚,深圳国际公告称,与苏宁易购股东方未能就商务合作条件达成最终协议,决定终止潜在收购事项。
深圳国资退出,
如果消息落地,可能会直接引爆苏宁债务危机
,这才有了后续江苏国资的入局。

但是,江苏国资和产业资本战投的引入,从资金规模来看,起不到接盘的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苏宁系”实际债务规模超过2000亿元。
对于深陷“生死劫”的苏宁而言,苦难远远没有结束。
02
连续六年亏损,千亿负债压顶
其实苏宁日子不好过,从去年就已经渐露端倪。
翻看苏宁易购去年发布的财报,会得到一串与巨头形象不甚符合的财务数字。
1月29日,苏宁易购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股净利亏损39.53亿元-34.53亿元,比上一年下降140.16%-135.08%(2019年盈利98.4亿元)。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65.8亿元至60.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34%-6.59%(2019年亏损57.1亿元)。
事实上,苏宁易购已经连续6年经营性亏损。2014-2019年,其营业收入虽然连年上涨,但扣非净利润却一直为负,2019年一度下降至惊人的-57.10亿元。
面对资金窘境,苏宁开始频繁质押股权。
2020年12月10日,张近东父子将苏宁控股集团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
2月19日,苏宁集团补充质押苏宁易购3300万股股份;同月23日,苏宁集团又质押苏宁易购5757万股股份,累计质押8.97亿股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48.47%。
曾经的龙头企业,这次是真的要变天了。
03
苏宁为何走到了这一步?
为什么曾经叱咤风云的苏宁,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和其转型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电商崛起之前,苏宁靠开门店卖电器掌控了大小家电销售渠道 ,一时风光无两。
2011年,苏宁营收、净利润分别达到938.9亿和48.2亿。同期阿里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和16.1亿;京东营收看起来高些,达211亿,但却亏损了12.8亿。可以说,在线下商业零售领域,当时的苏宁再无敌手。
但2012年,却是苏宁由盛转衰的开始。
2012年8月,刘强东向张近东挑起了价格战。
那时刘强东还在社交媒体上颇为活跃,他不断向张近东隔空喊话,宣布京东大家电永远比苏宁便宜10%,称要在全国招募5000名“美苏(国美苏宁)价格情报员”,如果京东价格没有比两家便宜10%,京东立马降价或现场发券,确保便宜10%。
刘强东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张京东内部会议室的照片,上面的横幅赫然写着“打苏宁指挥部”。
在8月15日双方大促前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刘强东一共发布了24条微博,几乎句句针对苏宁。
这场价格战最终以国家发改委介入调查而陡然结束,政府部门后来认定京东、国美及苏宁三家均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但与拥有大量线下门店的苏宁不同,这场价格战让“上网买电器”的概念,深入人心,京东从此进入大众视野。
后悔的苏宁,在1年后全面转型电商,但用户的心,却早被淘宝、京东捕获。
随后,苏宁开始了持续扣非净利润亏损的6年。
面对自身造血力不足,苏宁开始积极开拓多元化发展,企图分散风险,于是开启了“买买买”之路。
粗略估计,苏宁电器、苏宁易购通过收购大举扩张,涉及电商、物流、金融、地产、体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其对外投资规模数百亿。
然而,投资战线过长,且每个项目都不是自己创新,而是以市场跟随者角色入局,苏宁在驾驭整合这些项目时,缺乏明确思路和落地能力,导致无序烧钱,引发财务紧张。
数据显示,苏宁投资的PPTV亏损超10亿;天天快递持续亏损,2020年上半年亏损5.52亿元;2019年,亏损的苏宁小店、LAOX也被剥离上市体系。
再加上之前和恒大的对赌,付出了200亿元,这便成了压死苏宁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债务危机外,苏宁还面临着更为激烈的行业竞争。
作为传统家电零售巨头,苏宁易购虽然从2013年起就全面向电商转型,但苏宁易购并未在电商领域真正打开市场。同时,面对阿里、京东等平台冲击以及3C、家电行业的变局,苏宁正在逐渐掉队。
群雄环伺之下,苏宁易购的“卖身”,或许能暂缓资金危机。但想因此逆风翻盘,摆脱亏损魔咒,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资金只能解一时之困,只有改革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写在最后:
最近资本市场相当热闹,不少行业巨头相继IPO上市,既有一签最高赚22万元的东鹏饮料,也有首日一度暴涨13倍的纳微科技……新股赚钱效应可谓十足。
但破发的也不在少数,每日优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实市面上还有一种打新基金,风险小,中签率高,历史收益最高能达到20%以上,即稳又赚。
如果你对这款产品有兴趣,可以添加下面微信,一起交流。
看更多精彩内容 ▼
1、赴美上市的滴滴,为何上升到了国家安全?
2、不努力的父母,是怎样一点点拖累孩子的?
3农夫山泉: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核污水的搬运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