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ikTok上搜#Chinese snacks,能看到一堆愣逼老外试吃中国美食。
这当然包括,BBC近期推出即爆火的陕西特产Biangbiang面,仅TikTok上就聚集超三百万次观看。
坐在Biangbiang面店的餐桌上,老外的目光通常虔诚而专注,他们用刀叉的方式支棱起木筷,像是丛林探险家搭起篝火后的祈祷。
他们爱到连Biangbiang面的贴纸都能打开周边市场,硅谷码农看了都想给自己的保温杯整点花头。
在很多老外眼中,这些小方块字犹如天书,但旁人猜不透方能体现格调不俗。
当你完全看不懂食用说明时,独立探索会开发出够呛的吃法,也纯属意料之中。
面对果冻条,@cringecarter如同拔剑般将它完全抽出,还拿出湖南人初次嗦粉的架势。
@cringecarter没想到的是,试吃视频一直被看作ASMR界的中流砥柱。
网友们在这方面人均无师自通,这也属于口口相传的隐藏玩法。
我感觉这属于那些“闭上你的眼睛去听”的TikTok之一

独自尝试新事物时,大家难免参照固有经验,摸着石头过河。
就像你当初也不知道气球布丁得用针戳,拿起剪刀就在那光滑细腻的球体上,豁开一道裂谷般的创口。
当@cringecarter拧着还是液态的棒棒冰开始旋转,你能预想到旁侧的墙面固有一难。
看到因压强而肿胀鼓包的软PVC外壳,阿祖都该明白“是时候收手了”,但零食开拓家绝不止步于此,还能喜滋滋地对镜头献宝。
其实,这属于吃播行业的基操。
他们仿佛脑中自带运行程序,比起妥善完好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探索过程中的各种可能。
好似手中捧的不是初始形态的棒棒冰,而是正使用水柱喷射的杰尼龟。
@cringecarter的表情流露出宗教油画上的虔诚高洁,如饮圣水。
吃根棒棒冰显然不值得糟蹋墙面,就像生产口红开模犯不着收缴泰迪的日常工具。
更何况这类印记实在不够体面,传统人家甚至可能为此闭门谢客好几天。
为此总有热心网友在线教学,用通篇大写强调基础知识点。
你应该先冷冻它们

在TikTok上多划几圈,你还能看波浪卷如何吃大波浪薯片,五官变幻出微表情研究者的入门教材。
只见@shannonbradley98眼眶睁大、眉头紧缩、频频点头,像是检测新药副作用的志愿者一时难下结论,有待味蕾继续观察。
探索美食时,如果完全不凭借外力指导,买椟还珠的情况并不罕见。
没人事前告知她,用吸管喝卡士会破坏奶块本身的浓稠口感。同时,她完全错过舔舐酸奶盖的精髓。
尽管这类试吃评测不乏开放式结局,被种草的观众仍大有人在。
你在哪买到它们

那些勇闯唐人街或在中华物产店刨食的外籍客,他们的选品往往落后将近20年,能一秒让你回到童年。
人类的共性是探求未知。
老外们会对着沙琪玛、凤梨酥啧啧称奇,你也能在他们身上看见自己第一次逛进口超市的欣喜。
看起来我像在唐人街

老餮客通常会找一个local引路兼扫雷,以便收获最地道的珍味。
@oneteamedia表示,“我吃了根康师傅蛋酥卷,回过神发现整盒都吃空了。酥脆到容易掉渣,建议在损友床上吃这个。”
还有女粉丝出面答谢,称自己正打算在身上纹几个汉字,要不是看到这个视频,她的腰间可能多出一排蛋卷。
在伦敦唐人街尝试什么零食呢?

不是每个人身边都标配行走的美食地图。
但TikTok上总能刷到贴心的民间美食家,毫不吝啬地分享当季心头好。
@nicolajiang作为深耕本土饮食文化的中国人,就是意大利吃货心中的指路明灯。
毕竟探店赏味无国界,语言壁垒也可轻易消解。
好比老北京人念念不忘的稻香村炸肉串回归,就值得一段中意双字幕来掰扯透彻。
与意大利相比对半折的价格、吃完惊喜到立开眼角的反应,让意大利网友表示今夏度假地点有了新归宿。
“除了入境隔离政策,没什么能阻止我来中国撸串。”一名网友立下豪言。
你说今年夏天能去中国度假吗?

我认为这还不可能
无论是找现实朋友还是网络向导,TikTok上的美食猎人们学会紧跟潮流,一再刷新零食清单。
@erinwithmatt手撕肉松小贝感受当中的软糯时,还不忘轻压体会Q弹表面。
就连国内吃播们好吃到双眼发光,也被Matt逐一复刻,反应神似中华小当家里的美食评审员。
以至于对粉丝而言,判断是否身处美食荒漠的标准是,能不能买到中国零食。
幸运儿身边就有合适渠道,能拿到备受TikToker推崇的中国零食尖货,但也有部分人百思不得解,在网上的提问终究石沉大海。
你在哪买到这个的?它在中文里叫什么?

事实上,只要在TikTok多刷几次,就有现成的白案师傅,压根不必买机票闪现中国巷弄街头去偷师学艺。
然而看完@pupufood做粢饭团的复杂流程,无数老外哭着想学。
擅长DIY中国零食的TikToker发出来的教程堪称视觉艺术。
构图简单、打光明亮、节奏把控精妙,踩点甚至够跳一小节弗朗明戈舞。
但也有人跑偏重点,看完手把手教做茶叶蛋,最后只想买个煮蛋的透明锅。
好比大老远去百老汇看《芝加哥》,却只听了个响。
虽然没什么关联,想要透明锅

在家自制中国零食的TikToker多以CP形式入场。
对@msshiandmrhe来说,这是分享生活方式及乐趣的重要窗口。
比如冰箱里的牛奶太多,就动手炸个鲜奶,顺带收割超89万赞。
美国人认为万物皆可炸。
有点想尝试油炸水
他们够胆将油炸水作为烹饪潮流,谈到炸牛奶却大惊失色,无措得像是迷途的羔羊。
啥炸牛奶
留言大致分为两派,一派只关心食物,另一派传达不少突如其来的告白。
色泽诱人的炸物、柔和的女声配上空灵的BGM,听起来像是冥想课程结束回归现实,正适合作几句直抒胸臆的现代诗。
有人昏昏欲睡,安定平和地像是重返羊水的婴儿;有人为此落泪,胸怀激荡仿佛爬至云顶看到日出。
这个视频令我哭泣
在TikToker眼中,中国零食堪比美食界的罗马,通往道路有千百种,但每条都体现着巧思急智。
哈里斯表示,刷这类TikTok不止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只有在了解更多国家的饮食文化时,我们才具备分辨网络谣言与扩展认知的能力。”
而中国零食犹如一个值得众人深挖的宝藏,正以席卷之势向世界展现其独特魅力。
对,如果你能给我带些中国零食,那将会很棒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