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2019年3月27日拍摄于古巴哈瓦那的视频,视频里开车的老司机,就是熬了60年都没当上国王的英国查尔斯王子,他开的那辆黑色复古老爷车,叫“名爵”。
英国查尔斯王子驾驶名爵汽车
名爵在1924年在英国创立,2005年被卖给南京汽车集团,而南京汽车又在2007年被上汽集团整体收购,至此,这个品牌归为上汽所有。此后十几年,名爵汽车的生产全部都实现了国有化。
如今,这个品牌从内销转出口,又卖回了欧洲。其中,名爵的纯电车型ZS EV表现最为亮眼,去年在欧洲卖出12696辆,成为欧洲销量最高的中国纯电动车。
除了名爵,爱驰、小鹏、蔚来等一系列中国造车新势力也陆续登陆欧洲,形成了一片“中国电动车出海欧洲”的潮流。
2020年中国电动乘用车制造商品牌在欧洲18个主要汽车市场总销量达到23836辆,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13倍,市场份额达到3.3%,显示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那么,名爵究竟是如何成为欧洲销量最大的中国电动车?电动车会否成为中国汽车进入欧洲的突破口?本期视频,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些问题。
01
出海快谈,只谈出海。大家好,我是远川国际组的吴翠婷。
名爵ZS EV成为中国出海欧洲电动车销量第一,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它披的那层英国马甲。中国汽车闯荡欧洲,最难跨越的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而汽车的品牌形象需要时间积累。名爵的优势,首先在于“脸熟”。
除了脸熟,名爵做营销时的运气也不错。2016年,名爵成为利物浦球队的官方合作伙伴。2020年,利物浦首次获得英超联赛冠军,名爵马上跟着推出了两款以此为主题的限量SUV,借着利物浦的流量涨粉不少。
名爵成为利物浦官方合作伙伴
除了品牌的先天优势,产品认证上的领先也是名爵领跑的原因。欧洲市场向来以严苛的认证“高门槛”著称。
爱驰、小鹏大力宣传的其产品通过WVTA欧盟整车型式认证,不过是进入欧洲市场的基本法律门槛。除了WVTA,还有欧标E-MARK认证、欧洲REACH车内环保标准和欧洲Euro NCAP安全评级等一系列难关。通过这层层认证并不容易。
就拿Euro NCAP来说,这个评级是欧盟强制所有新车上市都必须参与的安全测试,依据碰撞测试结果给予汽车以一星到五星的安全等级评级。
在中国出海欧洲的电动车中,爱驰U5的Euro NCAP只拿到了3颗星,小鹏连评级结果都还没出来。而名爵ZS EV在2019年就已获得了Euro NCAP最高的五星评级。这是欧洲B级细分市场中第一个纯电动SUV的五星。
此外,背靠上汽这棵大树,也有不少好处。就拿供货环节来说,上汽集团旗下有自己自营的欧洲航线,可以把汽车的运输时间从原来的40天缩短到30多天,大幅缩短了欧洲用户的提车时间。
02
对比中国同行们,名爵ZS EV的优势在品牌、认证和销售体系。而名爵能够在欧洲市场实现一定突破,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上汽在出口欧洲这个目标上打的埋伏够早。
名爵在英国和欧盟多国都有经销商覆盖
在产品设计研发阶段,这款车型就是以海外汽车产品标准来做的。欧洲充电公司众多,充电标准不一,在研发阶段,名爵ZS EV就设计了可以适应繁多充电标准的通讯模块,并在欧洲做了城市路试,以实现能够在95%以上的充电桩上进行充电。
产品适配以后,价格也要适配。
当前的欧洲市场,电动车买家客群已经从早期偏好高端性能者转变为性价比追求者,市场需求开始偏向成本较低的适用型电动车。
名爵ZS EV税后价格3万欧元,无论是和欧洲最畅销的电动车雷诺ZOE的3.2万比,还是和紧凑型SUV标致 e-2008的3.7万比,都更便宜。这一价格定位迎合了欧洲市场电动车消费群体的变化趋势。
而2020年又恰逢欧洲电动车补贴高峰,欧洲全年共登记136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达到142%,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汹涌的大潮之下,早有布局的车企总能分到一杯羹。
可是,名爵汽车真的在欧洲站稳脚跟了吗?事实上,还远没有。
名爵ZS EV在欧洲一年销量1.2万台,在市场占比不到1%,而且大部分集中在英国市场。挪威荷兰等市场容量有限,若要进入德国等更核心的汽车市场,会遭遇更强的关税要求,境况和它在挪威这样的零关税市场截然不同。
所以名爵乃至中国电动车在欧洲虽然销量增速很快,但要说行成气候,恐怕还为时尚早。
03
电动车的技术壁垒虽然没有燃油车那么高,但要形成竞争力上的差异,需要进一步创新和积累。
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续航里程、自动驾驶和用户体验。但是,这些优势未必是欧洲消费者最关心的。
在动力电池已基本自主化的今天,中国电动车续航里程的上限不断突破,但欧洲国家普遍国土较小,消费者实际用车需求的里程不长,300公里的续航里程足够从阿姆斯特丹跨国开到布鲁塞尔,而且充电桩的建设也非常迅速,续航能力构不成绝对吸引力。
从阿姆斯特丹到布鲁塞尔驾驶距离仅203公里
而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数据收集和分析很关键。然而,欧洲在数据收集方面的管控之严,隐私保护法律之密,连谷歌脸书这样的巨头都屡遭罚款,中国车企要适应欧洲法律,进而在欧洲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步,非常不容易。
相较而言,用户体验大概是中国电动车企业最擅长的了。
以蔚来为例,购买了蔚来汽车后,用户可以通过不断更新的蔚来app持续享受到类似终身免费换电、代驾、机场代泊等等服务。这与传统燃油车仅仅依靠产品为核心打造用户体验是很不一样的。
可是,当面临“出海”时,比把货物卖出去更难的,是把服务卖出去。因为围绕“人”进行的服务,要突破的不是技术,而是文化。
中国电动车的优势输出有难度,而欧洲市场的竞争者同样也很强大。2020年10月,品牌力超强的大众推出的首款纯电车型ID.3在发售两个月后,便力压特斯拉,迅速拿下了欧洲纯电销量冠军的位置。
大象转身虽然不易,但等欧洲巨头们回过味来,想要在电动车市场发力,实力也不是盖的。
而之前令中国汽车望而生畏的“门槛”在电动车领域依然存在。
前面提到名爵获得Euro NCAP的五星评分,已经是中国汽车企业中的上佳表现,但对于欧洲车企而言,不过是门槛而已。更不用说要进入德国这样的核心市场,还需要经过德国ADAC等更严格的安全测试。
更重要的是,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整体的“调性”不同。
需求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任何新的细分产品都能找到它的用户,从而获得生存空间,也就允许尚还生涩的国产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和营销手段上探索和试错。
但欧洲市场的“容错率”就低多了。这就使得中国汽车们在欧洲的布局需要慎而又慎,否则,砸下的资源很容易就付诸东流。
04
多年来,中国汽车的出口量对产量占比一直在5%以下,与德国、日本50%以上的比例相去甚远。中国汽车的出口目的国也一直主要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燃油车技术上追赶困难,多年来,中国汽车一直难以突破欧美成熟市场。
电动车这条赛道,中国看似是提前起步,也有希望弯道超车,但要出海欧洲,依然困难重重。
那么,国产电动车应该停止出海步伐吗?也未必。
毕竟,目前欧洲电动车市场正是上升期。按照当前欧洲的碳排放规定,2021年,欧洲至少要售出187万辆电动车才能使车企免于罚款。出海到这样一个迅速扩大的市场里,能分一杯羹是一杯。
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韩国现代汽车早年进入欧洲,也同样经历过汽车质量差、价格提不起来等一系列问题。伴随着企业对产品的不断研发改进,现代汽车用了10年时间才在欧洲站稳了脚跟。
此外,我们更要看到,过去在国内市场,30万以上的汽车市场几乎没有国产车的身影。而电动车发展起来以后,中国市场销售的85%的电动车都来自国产品牌,而在销售区间上,如今50万价位的电动车也有了强势的中国品牌,这在燃油车时代是很难想象的。
多年来,中国汽车一直难以突破欧美市场。然而,在电动车产业发展起来后,由于绕开了燃油车赛道里对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配件的比拼,使中国汽车更有希望在技术上弯道超车。这既是能源革命给中国车企的机遇,也是能源革命给我国国运的机遇。
好了,本期的视频就到这里,如果大家对有关新能源汽车和欧美新能源政策有兴趣,欢迎加入我们的社群,和我进一步交流。我是远川国际组的吴翠婷,我们下期再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