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不眠夜》有个温馨的开场。
电影中的西雅图有个深夜电台“西雅图不眠夜”,有天夜里突然接到一位小男孩电话,说希望给爸爸找个女朋友,因为母亲去世一年多,父亲一直郁郁寡欢,主播让孩子他爸听了电话,询问妻子去世后他是怎么过来的,他沉郁的讲,一开始自己每天早上都要很努力才能起床与呼吸,后来生活逐渐回到正轨,他又陷入对妻子的无尽思念,为了不触景伤情,他干脆带着儿子从芝加哥搬到西雅图。
《西雅图不眠夜》有个温馨的结局。
梅格·瑞恩饰演的女主角开车时听到了这段广播,她是记者,碰巧负责跟进这段新闻,他和男主一样相信命运与缘分,几经周折,他俩最后在儿子努力撮合下走到一起,在帝国大厦楼顶完成了那次“世纪会面”。
男主开头对电台的那段深情告白感动了全国,收到了几千位女士的来信,其实莫说女孩,作为一个大男人,当时看到这段我都想隔着屏幕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正如几年前“杭州纵火案”爆出,林生斌作为深情而悲伤的受害者也受到全国人民的同情,圈粉无数。
即便如此,作为同情者之一,那时我也觉得他表达悲伤的方式有点“不得劲”。
《西雅图》里,男主丧偶后一直是悲凉的,他虽然悲伤到极致,却哀莫大于心死,孩子说他郁郁寡欢,每天只对着湖面发呆,直到连线了电台,他才第一次被动的敞开心扉。
反观林先生的悲伤,似乎从一开始都是他主动示人的,包括一直不断的发微博,把微博更名为“老婆孩子在天堂”,悼念会上号召大家置顶自己微博等等。
人的性格天差地别,我并不因此就揣测他的悲伤是假,而不停向公众展示伤口所引起的反感,在当时也被海量同情所淹没。
但随着这几天越来越多的爆料,林先生的人设正一步步崩塌,甚至有人猜测他与当年那场火灾有关。
我简单看了下,网上关于火灾的种种猜测都缺乏证据,另外这是警察的工作,本自媒体就不展开讨论了。
作为一名旁观者,目前我能确定的是:
一、17年案发后林先生收获了海量同情
二、随后几年林先生靠着这些同情与流量赚到了大笔钱
三、他前几天宣布再婚生女引爆网友一片谩骂
为什么同样开始了新生活,《西雅图》中汤姆·汉克斯与梅格·瑞恩在帝国大厦的见面被观众奉为“世纪末的一见钟情”,现实中林生斌却遭来了一片谩骂呢?
我想,关键就在于上面的第二点事实。
《西雅图》里的男主不是没有表达过悲伤与思念,他能结识女主,也正因为电台的那段深情告白,但他仅仅向公众表露过一次悲恸,而且还是被动的机缘。而林生斌却一而再再而三,主动将自己伤口示人,唯恐别人忘了他的苦难。
大学有次考试,班里有个德国男生考第一后喜形于色,四处炫耀,课间我和另一学院的女生喝咖啡,德国人路过时特意向那女生通报了自己考第一的喜讯,她敷衍了几句“好厉害”,待德国人走后却跟我讲:
“如果从别人口中听到他考第一,我会觉得他很厉害,这么自己跑过来炫耀,只会让我觉得又傻又幼稚。”
对于伤痛,可能也是这个道理,更何况林生斌还靠不断强调的人设赚了很多钱后,转头便再婚生女。
杭州纵火案的17年,正是“油腻”一词兴起的年份,这几年我一直思考什么是油腻。我想,油腻的反面应该是自然,很多不自然都可被归为油腻,例如,沉静是一种自然,炫耀便是油腻,至于反复炫耀,更是油上加油。
安迪·沃霍在1987年曾说,未来每个人都有成名的15分钟。如今各路自媒体短视频平台兴起,这句预言成了现实,我们早已记不清有多少普通人曾被社交网络推上风口浪尖,我身边有很多人都想当网红,因为这事儿成本小收益大,我给他们的建议往往是,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诸如林生斌这般的人设坍塌,我已记不清见了多少回。每次造神运动开始,网民都争先恐后为神像增砖添瓦,神没做过的好事都要强行垒上去,而一旦风吹草动,神像破碎,网民又会怒不可遏的上房揭瓦,神不曾沾染的污水也要泼上去。
网红或自媒体,其实就是流量生意,但流量却宛如一头猛兽,它上一秒能捧你上九天揽月,下一秒就能踩你下五洋吃鳖,若没有能力驾驭这头猛兽,我奉劝还是打消当网红的念头。
往期回顾:
扫码加我微信!
更多走心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