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衲曰”
1938年6月11日,日军向安徽安庆发动进攻,武汉会战爆发
图为武汉会战期间,1938年7月4日,蒋介石与军事委员会成员商讨对日作战计划
原载:《同舟共进》2018年第10期
作者:冯杰
“八一三”淞沪会战之后,国民政府虽然宣布迁都重庆,但重要的军政部门并未直接进入四川,而是选择暂留武汉继续领导抗战。1938年6月11日,日军向皖西南重镇安庆发动进攻,武汉会战就此拉开帷幕。摊开中国地图,马当很不起眼,或者说压根找不到;摊开江西省地图,马当依然不起眼,但若用心去找,它“躲在”赣北方向的一个角落。马当镇距离九江市40公里,现归彭泽县管辖,隔江北岸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地界。长江马当段流沙极多,久而久之形成沙洲,航道一分为二,左航道淤塞不通,右水道江面狭窄,离岸不足500米,地势十分险要。如果说江阴是长江下游屏障南京的咽喉,那么马当就是长江中游通往武汉的第一道要冲。
封江阻塞,海军扛枪齐上阵
众所周知,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核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政令、军令最能贯彻的地方扳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无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等几个省市。因此,江防要塞的建设工作颇受南京高层普遍重视,按照要塞五年整备计划,江宁、镇江、江阴、镇海、虎门要塞得到了优先加强,其他的还没来得及实施,全面抗战即已开始。
继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新的政治、军事中心,蒋介石强调指出:“马当、湖口、九江、田家镇防务特别重要,其工事與炮位以及部队防务,应由军令部特别督促布置勿误。”为了阻止日本海军溯江而上,统帅部下令封锁马当要塞长江江面,“死守武汉,巩固武汉!”
刘嘉时任江西省江防委员会财务组总干事,他说马当阻塞线原先分为两层,底层用铅丝构成大网,内铺柳枝和乱石,拌水泥逐段投沉江底;第二层用大型铁锚和大块乱石,放置在帆船或者铁驳船里,先以水泥凝固,然后沉入底层之上,形成众多人工暗礁。后来由于春汛原因,长江水位不断上升,又在之前的基础上加高了一层乱石,具体方法如出一辙。与此同时,海军开始敷设水雷,不过起初数量少得可怜,电雷学校制成触发水雷仅为区区50枚。海军官方承认,大规模布雷行动始于1938年夏季之后,马当、东流江面总共加布700余枚,其中布放羊山矶的还是新研制的轻坠漂雷。
江上施工作业紧张繁忙,岸上要塞部队当然没有理由闲着。马当要塞司令王锡焘,下辖三个炮台,装备120毫米舰炮8门,考虑到均为老旧军舰上拆下来的二手货,又调来炮兵第8团150毫米榴弹炮2门,炮兵第42团20毫米机关炮3门。
1938年5月,江防要塞守备司令部第二总队、第三总队第一大队及陆战支队第二大队先后到达马当,同时带来75毫米野炮8门、47毫米舰炮数门,有效增强了要塞火力。所谓江防要塞守备部队原系海军第三舰队,前身可以追溯到张作霖时期的“东北舰队”。抗战军兴,第三舰队所属舰艇吨位不大,基本上自沉青岛港内用于堵塞航道,海军官兵则携带枪炮上岸,一部分留在山东打游击,一部分改编为江防要塞守备部队,归舰队副司令谢刚哲指挥。
说起1960年代的台湾海军总司令刘广凯,或许很多人并不陌生,刘广凯那时就在第二总队第二大队第八中队担任上尉中队长,他说:“马当要塞位于保卫大武汉战役中最东边防线的第一线,守军除我们要塞守备部队外,还有陆军一个军,扼守香山秋浦之线。第二总队布防于马湖公路(马当至湖口)正面最前方的阵地长山巄一带,我们在此地整训了两个月之久。”根据武汉卫戍区颁布的战斗序列,马当、湖口、九江、田家镇诸要塞统归江防总司令刘兴指挥,第16军军长李韫珩兼任马当守备区指挥官,指挥第53师、第167师和马当要塞司令部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