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C
阿里与腾讯的握手,一方面是由于监管压力,另一方面,两家公司目前都遇到了不小挑战,麻烦缠身。阿里和腾讯与其继续缠斗下去,不如暂时停战,各自努力解决各自的问题。

1、
7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阿里巴巴的初步举措可能包括将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而腾讯可能将允许阿里巴巴的电商信息在微信分享,或者允许微信用户通过小程序使用阿里巴巴的一些服务。”这个报道,在科技媒体上,迅速刷屏。
阿里和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上争斗多年的超级巨头。这两个巨头,真的准备相逢一笑泯恩仇了吗?
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把两家公司的竞争比做美苏争霸。一方面,这两家公司在核心领域具有难以撼动的优势,另一方面,两家公司通过“代理人战争”的方式,指挥小弟们在非核心领域大打出手。当时我记得那篇文章里面写腾讯更接近美国,对小弟的控制比较松散,但小弟自身实力比较强。阿里更接近苏联,控制欲更强,比较喜欢全资收购,而非少数股东投资。
当时,朋友之间,为阿里和腾讯潜力谁更大,还有很多争执。
看好阿里的一方认为:阿里的是在一个巨大的市场(40万亿中国零售市场)拥有一个相对较小的份额(现在阿里GMV应该在8万亿)。零售市场本身在成长,电商的占比在稳定增加,阿里自己跟着市场成长,就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而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游戏的天花板不够高,腾讯在游戏领域已经占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成长空间受限。
看好腾讯的一方认为:腾讯的护城河比阿里更深。微信的网络效应,导致微信基本上是完全不可取代的。而腾讯系产品占用用户使用时长,远远大于阿里系产品。腾讯的投资更多的是给投资企业流量赋能,投资于流量变现渠道(电商、游戏等)。而阿里投资是为获取流量,比如投资微博。腾讯更容易通过投资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
多年过去了,目前看,虽然两方还是维持一个势均力敌的状态,但我认为,腾讯还是多少占了一些上风。
腾讯更开放的投资战略,明显比阿里更成功,给阿里制造了很多麻烦。今天,阿里最核心的市场,线上零售(淘宝天猫),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高端面对老对手京东,低端市场面对新兴势力拼多多。而这两家公司,腾讯都下重注投资,都有微信的一级入口。
今天,拼多多和京东市值都超过1000亿美元,已经成为阿里无法忽视的竞争对手。而在团购外卖本地生活领域,美团明显在竞争中占据上风。阿里在腾讯系群狼围攻之下,明显有些疲于应付。而支付这个双方直接交手的核心战场,支付宝在微信支付的步步进逼下,颓势尽显。
当然,腾讯也有腾讯的麻烦。但腾讯的麻烦,并非来自阿里。
2、
这次双方的和解,应该并非谣言。双方都有和解的需求。
推动和解的,一方面是监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启动了对多个大型平台企业的反垄断调查,而双方均因违规行为遭到处罚。腾讯大力推动的斗鱼和虎牙的合并,近期刚刚被市场监管总局否决。腾讯和阿里和解,相互开放生态,一定是监管当局乐于看到的。
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战略和利益。目前和解,对双方都有好处,是共赢。双方现在都有比较大的麻烦:
阿里的麻烦来自于美团、京东、拼多多,特别是拼多多。虽然阿里的GMV还是远远大于拼多多,但从活跃用户的角度,拼多多已经赶上了阿里。后面,拼多多只要努力让已有用户在平台上买更多的东西,就能逐步拉进与阿里的距离。让已有用户更多消费比拉新用户,容易太多了。
拼多多这个对手已经威胁到了阿里最核心的业务。
拼多多是阿里眼前的麻烦。直播电商是阿里未来潜在的麻烦。
上一段讲过,阿里投资是为获取流量,腾讯投资是为变现流量。阿里是一个始终存在巨大流量焦虑的公司。和腾讯和解,如果能从微信上获取到额外流量,对阿里来说价值巨大。
但同时,支付宝目前在真实交易场景下,已经明显打不过微信支付。如果说,以前支付宝是阿里电商业务的助推器,今天,支付宝从某种意义上在拖电商业务的后腿。
支付宝在小额支付场景打不过微信,只能靠金融服务,余额宝花呗借吧,这些手段去维持用户交易和活跃,同时赚取巨额利息。但在今天的监管环境下,这条路也越走越窄。如果阿里生态对微信支付完全开放,对支付宝来说,将是灭顶之灾。腾讯阿里和解,对阿里是好事,对蚂蚁金服,就是噩耗了。不过,现在反正已经是两家独立公司,蚂蚁后面怎么办,阿里也顾不得了。
3、
腾讯也有与阿里握手言和的需求。腾讯现在最大的麻烦,不是阿里,而是字节。
腾讯这家公司,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即时通讯工具(社交网络),以前是QQ,现在是微信。以微信的用户规模,和我们日常对其的依赖程度,这几乎是完全不可替代的工具。
腾讯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流量焦虑。早期腾讯发愁的事情,是用户来的太多,服务器成本太高,怎么把流量变成钱。于是,靠移动梦网、QQ秀、最终找到了游戏做为核心变现手段。
为什么互联网创业企业愿意拿腾讯的投资,除了企业文化腾讯更宽松外,就是腾讯能给流量支持。
虽然腾讯和阿里势均力敌,但在用户使用时长占比上,腾讯自始至终都远远领先于阿里。互联网流量的本质就是用户使用时长。
腾讯在用户使用时长的绝对优势地位,建立在两个基础上:1. 即时通讯工具在互联网用户使用时长上的绝对优势地位;2. 腾讯在即时通讯工具领域中的绝对垄断地位。
上图是极光大数据在2018-19的一则统计数字。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在2018,30%的时间花在即时通讯工具上。而在短视频出现之前,即时通讯工具占了几乎50%的用户时长。腾讯,在即时通讯领域具有绝对的,不可撼动的支配地位。
然而,2020-21年,腾讯在即时通讯领域的支配地位仍然是绝对而不可撼动的。但用户使用时长的分布,却出现了巨大变化。
同样是极光大数据,在2020-2021年统计中,短视频的每日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即时通讯,并持续在扩大优势。
短视频的崛起,这个巨大的,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让腾讯在互联网用户使用时长上的绝对优势地位,第一次遇到了挑战。
腾讯系APP在2018-19年,用户使用时长占比差不多占到40%-50%,三倍于字节系APP。
而2021年,腾讯系APP的用户使用时长,以及和字节系差距不大了。
这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腾讯的挑战。
之前,虽然有些互联网产品的MAU也有大几亿人(比如淘宝)。从用户数上,和腾讯的产品差距没有这么大。但在用户使用时长上,腾讯自始至终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如果极光大数据的数字是准确的,腾讯,史无前例的在用户使用时长上,碰到了一个对手。就算这个数据不准确,至少,在用户使用时长上,字节已经大幅拉近了与腾讯的距离。目前,抖音的用户使用时长,仍然在增加。抖音的MAU已经达到6亿量级时,用户增长已经看到了天花板。提高用户平均时长,将是抖音最主要的增长目标。
拼多多的MAU超过阿里,字节系用户使用时长接近腾讯系,这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历史的大变局的开端。
都有大麻烦的阿里和腾讯,暂时休战解决麻烦,也是情理之中的。
4、
如果阿里和腾讯停战,相互开放生态,我更看好谁?
目前我更看好腾讯。因为,和淘宝天猫相比,微信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产品。中国互联网上一切人与人的连接,最终都沉淀到微信上。
在全球市场,社交网络的统治者是Facebook。但除了Facebook外,也有其他社交网络工具。Instagram和Whatsapp,被Facebook收购后,也基本可以保持独立APP运营。
在中国,微信的统治地位,远胜于Facebook在全球的地位。中国也有陌生人社交工具,比如,陌陌、探探、Soul。但这些工具都有一个天花板,最终陌生人社交工具上人与人关系的升级,都伴随着一句话“加个微信吗?”
网络直播也一样,主播把加主播微信,做为获取礼物的一个交换。直播间中,经常有“刷火箭加微信”的暗示。
私域电商,最终还是靠微信群和加微信来完成销售。
今天的互联网产生的关系,最终都会沉淀到微信关系链,这是微信无可撼动的地位。一个人时间有限,能时时查看新信息的只有微信。
在内容领域,也有类似情况。自媒体创作者普遍认为,微信公号粉丝价值最大,平台干预最少,公众号粉丝才是自己的真粉丝。如果有选择,自媒体最愿意导流到公众号粉丝。
目前,除了腾讯的微信和QQ之外,还没有哪个社交网络APP能大规模的建立、沉淀、并长时间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个难题,不知道谁能破局。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挑战腾讯。
挑战微信,并不仅仅是做出一个优质产品。而是要发现新的,微信不太适用的社交场景。钉钉通过工作场景切入,算是一个思路。如果没有办法找到新的社交场景和社交方式,硬碰硬的扛微信,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