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逐大山里的蜂蜜,“80后”养蜂人麻功佐差点送命。
因为失手掉落了蜂箱,他被狂躁的蜜蜂蛰了近百下,送到医院抢救时“肿得像个癞蛤蟆”。
医生拿出镊子,小心翼翼地从他身上夹出五六十根毒刺。
他却满不在乎,“我们养蜂人一般都让刺留在肉里,这样慢慢就会有抗性。
麻功佐自小生长在浙江省松阳县橫樟村,这里有一千多年的养蜂传统,村里的老树下经常放置着村民自制的蜂桶。
到了麻功佐这一代,原生态、慢节奏的古法养蜂已经式微,年轻人纷纷到大城市闯荡,谁还愿意窝在老家养蜂卖蜜?
但倔强的麻功佐偏要反其道而行,放弃了杭州的网店生意重回乡村。在抖音上,他用短视频让外界看到了家乡的美景,用直播为天然古法蜂蜜打开了销路。
他还把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喊了回来,带着大家一起追逐家乡的甜蜜。
麻功佐和老人一起查看蜂蜜
2015年夏天,初出茅庐的麻功佐经历了最惨烈的失败。
彼时为了提高蜂蜜产量,他和父亲下了血本,一口气买来200多桶蜜蜂,挂到家后山的树上。他至今记得当时的场面,“特别壮观”。
但蜜蜂太多了,附近山上的花蜜不够采。饿极了的蜜蜂跑到其他蜂桶里抢蜜,一时间,漫天蜜蜂乱了套。
突然,“啪”的一声,树枝断了,挂在树上的蜂桶一个个砸落下来。父子二人转而抢救蜂蜜,费尽力气好不容易抢救出400斤。
所有的蜂蜜装在一个半人高的陶瓷大缸里,父亲想要挪一下蜜缸,两个人一抬,缸竟碎了,蜂蜜流了一地。
原本应该是回乡创业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一瞬间变成了人生的失意。
麻功佐对自己的选择有些怀疑:难道我的第一次养蜂就这么失败了?难道养蜂这条路真的走不通?
橫樟村里的传统蜂桶
麻功佐生活的橫樟村坐落于松阳县留明尖山下,山脚是一层层梯田,山上是茂密的树林。这里的村民有着延续千年的养蜂传统。
与多数蜂农用蜂箱养蜂不同,这里的蜂农会从山上砍下木头围成蜂桶。从远处看,蜂桶就像一截截深色的空心树桩。
桶里是国内特有的中华蜜蜂,一年只取一次蜜,四季的花蜜精华都会留在蜂房里,蜂蜜也更加浓稠芬芳。这是古法养蜂与现代养蜂的重要区别,一桶蜜蜂一年只产十来斤蜜。
在村里的老辈人看来,养蜂是一件颇不上台面的事,被迫选择这个行当糊口的,要么没文化要么是行动不便的老人。
麻功佐的爷爷和蜜蜂打了几十年交道,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少壮不努力,长大卖蜂蜜”。
对于自己的孙子,老人寄予厚望:好好读书,走出村子,到城里找个坐办公室的工作。
但麻功佐不愿意。他看到了古法养蜂的价值,想把这些藏在深山里的好东西卖出去。
这个1988年出生的年轻人留着寸头,眉毛又黑又粗,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充满阳光。
他的眼睛里有一股韧劲儿,一旦看准一件事,就想有始有终地做下去。
蜂桶砸落、蜜缸碎裂的那天,麻功佐的父亲犹豫了,“怎么办,我们还要继续养蜜蜂吗?”
看着父亲神情沮丧,麻功佐觉得不能放弃。“爸,我还要继续养蜜蜂。”
在麻功佐的老家,树桩一样的蜂桶、朴拙的古法蜂蜜,是与这个生长在山水间的古村相融相依的。
从小,麻功佐就在青山绿水、田园牧歌中生活,和小伙伴们吃着蜂蜜、吹着山风长大。
儿时的麻功佐,最钟爱的事情是到河里抓鱼。
村里有一条叫不上名字的小河,河水清澈,穿村而过。
他可以在清凉的河水里泡上一整个下午,运气好时能抓到十几斤鱼。每到此时,家里晚餐的饭菜也就有了着落。
因为家里穷,买不起零食的麻功佐隔三差五就去爷爷的蜂桶里捞蜜吃。他会赤手空拳地把手伸进桶内,掏到蜂蜜后吃完就跑。
“现在采集蜂蜜是要戴护具的,可以用刀割。小时候什么防护措施都没有,没少被蜜蜂蛰。”
除了这些简单的娱乐,他还会和小兄弟们去山里放羊,这是他们上学之外的一项重要工作。
几个男孩子躺在草坡上睡觉,阳光打在脸上,风带着潮湿的气息从山中吹过。羊群也会围过来凑热闹,尤其是小羊,会用舌头舔他们的脸。
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让麻功佐养成了无拘无束的性格。他不喜欢被人束缚、看人眼色,只想做那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
有一段时间,父亲意外受伤住院,14岁的麻功佐要独自照看家中的两三百只羊。
那时正值母羊产仔的高峰期,为了确保母羊、小羊安全,他每隔几小时就要到羊圈转一圈,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有时候羊会在半夜生产,小羊的脚如果卡住,生不出来,大羊和小羊都有生命危险。”麻功佐说,从那时起,他就明白了,“万事要靠自己。” 
四面环山的橫樟村
2010年大学毕业后,性格独立的麻功佐离开家乡,在杭州开起了女装网店。那几年,杭城电商氛围浓重、利润丰厚,但赚钱不似想象中那么容易。
因为缺乏启动资金,电脑他只能买最便宜的,房租也差点交不起。他还要参加各种饭局、各种应酬, “就感觉不自由”。
每到这种时刻,麻功佐就会想起童年时的大山,山里那么大,没有他不敢去的地方。城市远没有山里空旷,压抑感、束缚感扑面而来。
他想起了某次回家时,给同事们捎回来的自家产的土蜂蜜,意料之外的受欢迎,还有人争着抢着找他订购。
一边是不算景气的服装生意,一边是土蜂蜜的商机,2014年,他决定重回大山做个养蜂人。
经历过200多桶蜜蜂的惨败后,睡眠一直很好的麻功佐开始失眠。因为要想靠养蜂赚钱,扩大产量是唯一选择。
他整夜睡不着觉,不停地琢磨这件事:既然密集摆放蜂桶行不通,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
父子俩最先想到的是扩大蜜源地。说白了,就是带着蜂桶去“放牧”,让蜜蜂采集深山里的花蜜。
“好的蜜源地讲究植物搭配要均衡,最好各个季节都有蜜采。”麻功佐说,为了找到这样的地方,他们经常漫山遍野地走,遇到了便就地搭个帐篷准备布置蜂桶。
由于蜜蜂白天比较活跃,养蜂人日间不怎么工作;等到晚上,蜜蜂归巢,他们会趁蜜蜂睡觉时开工。“我们的办法是在手电筒前罩一层红布,这样蜜蜂看不见,人却能看见,然后趁着夜色,把蜂桶摆好。”
但这样的蜜源地往往藏在深山,要走几十公里才能碰到。
“我跟我爸,有时候还有几个年轻人,带点米带点榨菜,一进山就待三四天。
山里面没信号,就过那种纯粹的野外生存式的生活。”
有一次,麻功佐父子的干粮带少了,进山三天,喝了三天稀饭。出山后,两人搞了一个牛肉锅,像饿狼一样,每人吃了三斤牛肉。
麻功佐在山中布置蜂桶
除了扩大蜜源地,麻功佐还尝试了另一种方法——把蜂桶从悬崖上搬回山脚下。
原来,蜜蜂采集的花蜜重量几乎和它们的体重相当;蜂桶挪到低处后,蜜蜂到高处采蜜回来时可以滑行,减少了自身消耗。
这样一来,蜜蜂的日均采蜜次数得以增加,产量也跟着提高了。
实验成功后,麻功佐特意发了一条朋友圈:“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创业的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日复一日,只为一滴好蜜。”
蜂蜜产量上去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销售。
松阳地处浙西南,是传统的农耕大县,但受限于交通、信息等因素,并不发达。
2018年,松阳全县GDP为106亿元,还不到同样是浙江县级市义乌的1/10。电商兴起后,松阳决定大力发展电商。对开过网店的麻功佐来说,这恰好是他的长项。
一直以来,松阳的蜂农都把自家产的土蜂蜜拿到附近市场售卖,或卖给亲戚朋友。麻功佐转变思路,说服家人,把蜂蜜生意做到了网上。
起初,网售蜂蜜不太顺利,因为早期电商模式展示的是图片,吸引力不够。
2018年左右,他注意到了短视频平台抖音,很快注册了“麻功佐·橫樟土蜂蜜 ”。他发现这里的带货效率是其他电商的两倍以上,于是一边拍摄短视频,一边直播卖蜜。
麻功佐直播卖蜜
视频里的麻功佐健康而富有活力,浅棕色的皮肤配上六块腹肌,颇为上相。
他经常穿着黑T恤或迷彩服展示树皮蜂桶,以及刚从桶里割出来的蜂蜜,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天然蜂蜜和它的制作过程。
这样的蜂蜜定价不低,每斤118元,却依然获得了粉丝们的青睐,销量越来越好。
经过两三年的积累,现在的“麻功佐·橫樟土蜂蜜”已经拥有76万粉丝。过去不为人知的橫樟土蜂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跃升为“浙江省蜂蜜十大名品”。
最近几年,麻功佐的蜂蜜年销售额均在千万元以上。
有了这些成功经验,村里在外打工的小伙伴们也被喊了回来。麻功佐邀请他们加入自己的团队,一起养蜂。
张俊杰是最早加入团队的人。2018年,他从浙江绍兴的消防队退伍回乡,跟着麻功佐玩抖音。他为自己的账号取了一个贴切的名字“大山里的秘蜜”。
张俊杰和麻功佐
和麻功佐一样,除了蜂蜜,张俊杰也会和粉丝分享乡村生活的日常:有上山找蜜源的辛苦,有下河抓鱼吃的畅快,有山间喝泉水的甘甜,还有饿了采野果的自在。
“大山里的秘蜜”曾经这样描述松阳的乡村生活:元月贴福、二月挖笋、三月踏青,四月忙春,五月兴花,六月下河,七月蝉鸣,八月消夏,九月收获,十月采一把秋天……
“我是看到抖音上有很多四川、贵州的农村创业者,在发布一些农村生活相关的短视频,也用抖音去出售一些他们家乡的农产品。我觉得这样挺好,就想尝试去拍一拍,但也没想过能卖出去多少。”张俊杰说。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乡村生活视频很快走红,笋干、红薯干、高山绿茶等松阳特色农副产品也和橫樟土蜂蜜一样,相继走出大山,销量暴涨。
这两年,麻功佐、张俊杰等人的团队几乎收购了全村的笋干,再通过抖音售卖;某次5小时的直播过后,上万斤红薯干销售一空。
现在,加入养蜂行列的松阳本地年轻人已有20人左右,大多是“90后”。
比如32岁的叶火龙,此前就曾在电商行业打拼,之后返乡创业;22岁的陈建豪大学刚一毕业就加入了这支团队;22岁的退伍军人包文俊是张俊杰表弟,还在服役时就被表哥"预订"下来;20岁的杨春平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原本辍学赋闲在家,后来跟着麻功佐做起了电商……
这些小伙子分工合作,开设了8个抖音账号,有人负责后勤和发货,有人负责整合货源,有人负责出镜宣传。
“大山里的秘蜜”发展得相当好,粉丝数量已经超过了“麻功佐·橫樟土蜂蜜”,达到256万。俊杰说,他的线上、线下年销售额在1500万元左右。
看着兄弟们的成绩,麻功佐也很开心,他把这叫做“有蜜同享”。足以证明他回乡养蜂的选择是正确的,老辈人的成见已经不复存在。
麻功佐和他的养蜂团队
随着橫樟村里的蜂蜜事业不断扩大,“带头人”麻功佐又有了新想法。
从五年前开始,他决定向家乡留守老人等特殊人群免费提供蜂具,还签订了蜂蜜收购合同。
70多岁的留守老人王秀芳是松阳县大东坝镇百步村人,也是受益者之一。
在麻功佐的带动下,老人开始养殖中华蜂,现在年收益6万余元。还有的老蜂农跟着麻功佐养蜂,收入比在外打工的儿子还要高。
除了带火农特产品,麻功佐、张俊杰等人的乡村短视频吸引了无数城里人。
恬静自然的风光、简单快乐的生活,让许多困在都市喧嚣中的白领心向往之。
橫樟村隶属的松阳县本就是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样板,还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麻功佐说,最近两年,陆续有粉丝跑到松阳体验生活,小小的橫樟村逐渐成为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
如今,村里的蜂蜜产业已经走上正轨,追蜜人麻功佐,也终于找到了渴望已久的自由。
7月10日这一天,他又来到童年时经常去的深涧边,一个猛子扎进去,像过去一样在水里泡了一下午。不远处,是飞舞的蜂群。
在这个盛夏,36岁的麻功佐与儿时爱抓鱼、捞蜂蜜的他重叠到一起。一切都与小时候不一样了,但一切又好像从来没有变过。

人生
不只有一种活法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