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这个成长阶段,孩子就觉得运动是自己的“弱项”,长大后很可能依然不擅运动。成长过程中,一定是附带着许多“卡关障碍物”。因此,大人一定要能察觉孩子的“卡关障碍物”,透过言语和态度鼓励孩子。

讨厌运动的孩子该怎么办?
在许多大人眼中,小孩都是“好奇宝宝”,满脑子充满想挑战新事物的欲望。但是,就算是小孩,他们也需要鼓起勇气,才敢去挑战,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也不想尝到失败的滋味。虽然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看似能自由的跳高跳远,但孩子其实还无法随心所欲的操控身体,做不到的事还很多。
如果在这个成长阶段,孩子就觉得运动是自己的“弱项”,长大后很可能依然不擅运动。成长过程中,一定是附带着许多“卡关障碍物”。因此,大人一定要能察觉孩子的“卡关障碍物”,透过言语和态度鼓励孩子。
先假设这里有个讨厌运动的孩子。
学龄前孩童心里怀抱“我不想做我不会的事情”的意识强烈。所以,我们就多让他重复做他会的事情。试着先一次次重复“我做到了”、“我成功了”的经验,进而挑战“我要做得更好”!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技巧有所进步,便能产生更大的兴趣。面对这样的孩子,应先激发他对运动的动力,不要只着眼于他会了什么项目。
接下来,对象换成一个运动能力很好的孩子。
乍看之下,这孩子一点问题也没有,但仔细观察便发现,只要是自己不擅长的项目,他也将之视为“弱项”避免去碰,难免也会运动偏食,明显只偏袒某几种活动,或是自信心不足。没有仔细观察,就随便把“擅长运动的孩子”、“有运动天分的孩子”标签贴在他身上的话,很容易漏看他所面临的“卡关障碍物”。
克服“卡关障碍物”的特效药就是乐趣。解方不在胜败与否,新纪录如何,会或不会,而是在孩子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多少乐趣。因为对孩子来说,只要好玩有趣,就会想让身体动起来,一直玩下去。
另外一帖良方,则是大人的鼓励。
对孩子说“没关系的!”、“你一定做得到”绝对有帮助。除了这些之外,父母要尽量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陪孩子多练习,或是好好称赞他努力挑战的毅力。在尝试的过程中,认为自己做不好的“弱项意识”,或是觉得自己很差的“劣等感”,可能在孩子内心里逐渐膨胀,但父母在旁适度引导,可以降低这些负面情绪。另一方面,父母的鼓励则会带来自我肯定感,成为孩子克服挫折的力量。
“别人会,我却不会。”这真是个让人不太开心的感觉。而且,特别是难堪丢脸的事,更是想忘也忘不掉。但是一旦克服了“卡关障碍物”,自信心大为增加后,也能更坚强的正面迎战各种“卡关障碍物”。
希望父母们能细心注意孩子的卡关,以获得乐趣为优先考量,同时也请相信孩子的力量,给他满满的鼓励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