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点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劳埃德·亚历山大曾经说过,幻想和现实密不可分,幻想其实是一种理解方式。假装游戏正好就是这样一个玩中学的,将想象力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趣方式。今天的这篇文章,将会为大家分享假装游戏之“小熊医院”的故事,希望能够让你对假装游戏有新的了解和认识~
 周一
视野 🌏
全文共5647字,阅读时间16分钟
🌿🎨🌏
前阵子看到有小熊医院 The Teddy Bear Hospital的活动,我立马报了名。原因如下:作为一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我对于医院相关的活动本来就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同时,我想通过参加这个活动, 孩子能有机会了解我所热爱的工作,更加了解自己的妈妈。
其次,我想参加这个活动后,孩子可能会对看病打针吃药更熟悉,在需要面对这样情景的时候,减轻抗拒感。随着我对这个活动的深入认知,参与和研究,我越来越庆幸我们带着孩子经历了这样的活动,因为我们不仅实现了最初的设想,发现和感受到了很多活动的亮点,同时我们也更了解假装游戏,以及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这对于我们未来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做出了有意义的指导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先来认识一下墨尔本的小熊医院吧。它建立于2009年,是由墨尔本大学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们志愿参与和支持的。从最初的每年复活节周五的慈善活动,慢慢的演变到了现在的每年2次慈善活动,而且它也成为了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的一个固定科室。所有活动的收入都会捐给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的病人们。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假装是小熊或别的毛绒玩具的照顾人,带着他们心爱的毛绒玩具经历全部的医疗诊断活动。
在活动开始的几周前,我们在家就开始了预热。比如在书架显眼的位置,摆放了很多与医院和看病看牙有关的绘本,每天亲子共读这些书籍。在玩具区,摆放了医生工具玩具箱。时不时打开一起假装测测体温,听听心跳。再加上每次去上班,我们都会跟孩子说,妈妈去医院上班,去照顾生病的人,帮助他们恢复健康。这些多管齐下的方法,孩子对医院不抗拒,更熟悉,更好奇。
激动人心的一天终于来临了。一大早,我们就到达了市中心的展馆。远远的看到小熊医院,有颗童心的妈妈已经迫不及待了。远远的放眼望去,感觉整体的设计占地面积很大,走近一了解,发现科室的选择很全面,各方面的准备很用心。一圈参与下来,用足了近2个小时的时间。大人小孩都玩的很开心,放电很充足,我们也都收获满满。
收获1-全方位了解医院的机会
作为一名医疗人员,我由衷的感叹这个活动办的很成功。它高度和真实的还原了很多医院的科室。不论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对于没有医疗背景的家长们来说,这都是个超赞的了解医院的机会,也是个很好的角色扮演的演练场地。
小熊看病基本的流程是,先去医生站Doctors 报道,医生会带着小朋友给小熊做基础检查,建立病历,然后依次去以下的科室做更深入的检查和治疗:身高体重站Height & Weight,护士站Nursing,放射科Radiology,病理科Pathology,眼科Optometry,社工站Social work,言语吞咽中心Speech Pathology,口腔科Dentistry ,耳科Audiology,康复理疗科Physiotherapy,音乐理疗科Music therapy 。
医生站的看病流程,是平时去看医生会经历到的。这些科室,也是平时在医院很常见的科室。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带着小熊去不同科室看病,他们会有很强烈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收获2- 设计用料简单,真实实用
各个科室所用的仪器设备,都是用简易的材料搭建而成或者用简单的玩具进行操作,他们都很简单很逼真,同时也很注重细节。
在医生站,朵朵跟着医生给小熊测体温,量血压,听心跳和呼吸,用针管喂药等。
在眼科,朵朵用医用手电筒检查小熊的“瞳孔”,滴眼药水,测“视力”。
护士站的心电图仪器 ,是用纸箱搭建起来的。纸箱周围被染成蓝色,上方的图片还原了心电图机器的屏幕,显示了几组心电图波形。纸箱侧方画了几个按钮,用绳子做导线,连接到小熊身上。
放射科的X光仪器,就是用个简单的箱子做成的。小朋友会被鼓励着,自己把小熊放进去躺着,前方连了一个手机,模拟发出光亮的效果。
病理科,朵朵在医生的帮助下,获取了小熊手上的“细菌样本”,放进了“细菌培养器”,并且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细菌”的模样。接下来我们给小熊洗了手,做了相同的“实验”。这个“细菌培养器“,就是平时厨房最常用的洗菜甩干神器,而这个“显微镜”也是用简单的塑料桶做的。
纸箱做的“救护车”,被放在一个推车上,小朋友把小熊放进去“救护车”,推着小熊去别的科室做更多的检查。
在牙科,小熊看牙齿的口腔站,是用纸箱简单的搭建而成。小熊需要戴保护眼睛的眼镜,小朋友用一些简单的牙科仪器给小熊做检查和治疗,这些都高度还原了大家平时看牙齿的流程。
朵朵学着使用牙线,取掉牙齿模型上的“细菌和剩菜”等。
康复师们带着小朋友做各种运动,跑,跳等。还和小朋友一起给小熊做“按摩“。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音乐理疗科。只需要带着一把吉他,就可以一起唱唱歌,放松放松。话说当年,我研究过这个专业,他们欢迎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报名,不限专业。入学要求需要熟练掌握两门乐器。毕业后可以获得音乐理疗的研究生学历。想想这些音乐理疗师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到不同的地方,和病人聊天唱歌,想想真的很治愈。
收获3 – 总有一款适合你
据我观察,这个活动参与的人数很多,大家都很积极和热情。因为新冠的原因,大家不得不分为各个时段入场(每半个小时),就算同一时期,也有一两百人。我看到孩子们的年龄跨度很大。小的差不多2岁左右,大的差不多10来岁。每个人都有适合的内容和活动。小孩子主要由家长带着,和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互动,而大一点的孩子就很独立,主动和医疗人员沟通,独自操作,问相关的问题等等。
比如在社工站,医疗人员会给低龄的孩子提供一些涂色游戏纸。对于学龄儿童,会提供小熊情绪的拼图。对于更大一点的孩子,会一起讨论一下小熊的心理,照顾等等方面的话题。
所以我觉得,以后的每一年,我们都会带着朵朵来参加这个活动,因为每个年龄段都会有适龄的体验和收获。
收获4- 尊重孩子,关注细节
在第一站医生站,医生会问小朋友,“你为什么带小熊来看病啊?”有的小朋友会说,“我的小熊感冒了。”可能会说“我的小熊不小心摔断了手”,也有的小朋友会像朵朵一样,说“我的小熊很健康,没生病“。医生会尊重小朋友的想法,并且在做出基础的检查之后,把内容记录在病历里。
请看朵朵小熊的病历:名字叫baby, 我们看的医生是Dr Rose, 医生在病历里写道:“小熊很健康,建议多吃蔬菜和水果,运动,以及勤洗手“,并且鼓励我们带着小熊去各个科室做个全方位的检查。
在护士站,护士和朵朵帮小熊连接上了“心电图仪器”,按下按钮,心电图显示,朵朵的小熊有颗健康的,跳动出了爱心节奏的心脏。
在放射科,“X光片”显示,小熊有个健康的骨骼。值得一提的是,我看到医生提前准备的X光片,不只有小熊,还有小狗小猫布娃娃等的图画。因为有的小朋友,他们心爱的是除小熊以外的毛绒玩具。这种尊重多样化的小举动,真的挺让人感动的。
在口腔科,小熊做了牙齿的“X光”,哎呀糟糕,“X光片”显示小熊的牙齿不是很健康,需要做彻底的牙齿清洁。
医生站最不可少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贴纸了,它们简直是哄娃神器,而且不分大孩子还是小朋友,都很喜欢贴纸。我们每换一个新的站点,朵朵会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新的检查内容和新的工作人员。当医疗人员拿出这些贴纸的时候,一下子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小朋友们会更加积极的参与。
收获5- 孩子和家长的成长
在活动当日,我就已经明显的看到了朵朵的改变。她从一开始的不熟悉,有点抗拒,持观望态度,到慢慢熟悉,再到后来变的主动积极,更加自信的参与到新的活动中。这一系列快速的改变,让我更加了解她,也很欣慰。
活动结束后,可能是因为在“病理科”的经历,朵朵对洗手有了很浓的兴趣。在公共场所看到消手液,都会主动跑过去,踮起脚说“打泡泡”。回家都会主动要求洗手。这样积极保持手部的卫生,让我们很惊喜,尤其在新冠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洗手热情真的是求之不得啊。
所以我想,这些我们平时里带她参加的活动,就算当时看不出巨大的效果,但是这就像默默的种下了一颗种子,说不定哪一天就生根发芽开花了呢。我深感付出都是值得的,更何况我们要做的只是带着她参加,享受这段奇妙的亲子时光。
同时,大人们也会收获更多医疗相关的知识。对于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活动和对相关内容的研究,我重新认识了假装游戏(角色扮演游戏), 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这个游戏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些都对孩子目前和未来人生的发展很有价值。
假装游戏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劳埃德·亚历山大 Lloyd Alexander 曾经说过,幻想和现实密不可分,幻想其实是一种理解方式。"Fantasy is hardly an escape from reality. It’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逻辑会带着你从A走到Z,但是想象力可以带你去到任何地方。这句话意思是说,很多新的发明都是受到了想象力的启发。“Logic will get you from A to Z, imagination will get you everywhere.”
假装游戏 (pretend/ role / imaginative play),正好就是这样一个玩中学(learning from play)的,将想象力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趣方式。通过搜索相关的信息,我认识到假装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执行能力,给予了孩子在玩中认识自己,认识周围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机会。怪不得有的儿童理疗师会用假装游戏,治疗和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孩子,有时还用它辅助治疗自闭症儿童。
假装游戏,分成以下几种, 孩子们可以自己玩,或者跟家长以及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真实生活场景
其实孩子在不到一岁,就已经开始假装游戏了。比如有的孩子会给洋娃娃喂饭喂水等。等再长大一些,他们会假装做饭,会假装买卖商品。这些都是他们从真实生活场景中学到的,然后输出到自己的假装游戏中。
职业
孩子们还会模仿医生,警察,老师,建筑工人等。我认为这是结合了职业和真实生活场景的再创造。孩子们通过自己在社会不同场景的经历和观察,想要扮演这些角色,在今后遇到类似的场景会更加自信,比如说去医院看病。
幻想角色
当然孩子们还会扮演武林高手,超人等有着超能力的幻想角色 。这样的游戏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勇敢生活很有趣,这样的经历还会帮助他们分辨善与恶等等
假装游戏的好处
锻炼了创造力和想象力(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好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孩子们享受阅读书籍的过程,为人生做出规划。
丰富了语言(Language),增强了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
孩子们通过模仿和假装,能够快速学习新的词汇,学会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个很好的锻炼口头交流表达的机会。通过参与对话,他们还能学会倾听别的参与者的故事。这些收获会帮助到未来的阅读和写作。
发展了社会和情感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自由安全的探索边界,实验自己的想法。发展自己的自我认知(self-awareness)和自尊心(self-esteem)。可以有机会经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正面和负面的),会逐渐对自己的情感情绪控制自如,进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冲动,礼仪,侵略性)
孩子们,还会对别人的情绪情感更加敏锐,具有同情心,能站在别人角度去看问题理解别人的想法。
促进了身体发育 (Physical Development)
假装游戏会提供很多锻炼孩子的大运动,精细运动, 手眼协调等的机会。
发展了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Thinking,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会学会轮流,当面临到矛盾和冲突,他们需要面对问题,自己去协商去想办法解决,分担责任,坚持完成任务,学会怎么样团队协作。
减轻孩子的压力(Stress reliever),使他们变得平静 (Soothing effects)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非常渺小,需要依附他人,在许多事情上无能为力。通过游戏,他们可以释放内心淤积的不良感受。至少,在他们的想象中,他们会成为强者。欢笑能够释放他们体内聚集的压力,与躺在妈妈怀抱中大哭效果一样。
同时,假装游戏对父母也很重要
  1. 这是种高质量的陪伴,更加拉近了孩子和父母的联结。与父母游戏可以刺激儿童的内啡肽和催生素,这些荷尔蒙让他们获得更加舒服的感觉。
  2. 孩子通过假装游戏,表达自己,这可以帮助父母发现孩子曾经经历的困惑,想办法帮助孩子。
假装游戏之“小熊医院”,让孩子们把“幻想”变成“现实”。我觉得平时,家长们可以在家,或者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组织个小型的“小熊检查”活动,给孩子创造类似于“小熊医院”这样寓教于乐的,医疗角色扮演的机会。说不定在收获假装游戏各种好处的同时,还会在孩子小小的心里种下一颗未来职业选择的种子。
参考资料 Reference
https://teddybearhospital.unimelb.edu.au/home
https://www.goodfridayappeal.com.au/teddy-bear-hospital/
https://www.facebook.com/tbh.melb/
https://www.pbcexpo.com.au/blog/reasons-why-role-playing-is-important-for-your-child
https://www.pentagonplay.co.uk/news-and-info/why-pretend-play-is-important-to-child-development#:~:text=When%20a%20child%20engages%20in,and%20emotional%20roles%20of%20life.
https://www.millwoodeducation.co.uk/blog/post/07/2016/benefits-of-role-play-in-early-years/
https://www.goodstart.org.au/news-and-advice/role-playing-essential-part-of-children-s-learn
https://www.scholastic.com/parents/kids-activities-and-printables/activities-for-kids/arts-and-craft-ideas/importance-pretend-play.html
作者 | 格格
格格一家人居住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墨尔本。家里有一个可爱的2岁女孩和一个刚刚出生的牛宝宝。格格经历过东方和西方的教育,目前在医院从事护理教育工作。格格喜欢看书写作和音乐,现阶段最关注的是育儿和心理学的书籍和文章。
互动话题
你和孩子玩过假装游戏吗?你对假装游戏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