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管教挫折时常来自对孩子拥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了解零到六岁宝宝的分龄管教重点,才能在对的时间点达到管教效果。 
网路上的妈妈社群出现这样的管教焦虑:如何让一岁半的孩子听从指令?两岁儿不愿意分享玩具怎么办?怎么教三岁的小孩控制脾气?

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轨迹可循,管教要在对的时机做对的事,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可以减少父母的管教挫折。在适龄管教上,父母可以掌握以下几个重点:
0~1 岁的婴儿期
管教的准备期,给予宝宝丰富的感官探索
在健儿门诊中,罗东圣母医院小儿科医师吴淑娟观察到,常见父母不断制止宝宝抓脸,或是阻止宝宝把小手放进嘴巴,制止的方式,多半用口头告诫:“叫你手不要放嘴巴,怎么都讲不听。”
道理讲完了,宝宝还是用手抓脸,家长通常有两种反应:一是直接拍打宝宝的手,借以“管教”不能用手抓脸。二是下次带来健儿门诊时,小手就用手套包覆着。从婴儿的发展历程角度看,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最适当的管教。
这个时期的宝宝正处于脑部发育的关键期,刚出生的宝宝,大脑就具备一千亿个神经细胞。脑细胞的使命是在脑内形成连结,传递思想与记忆,这个连结的过程称为“脑部特化”。孩子成长至三岁左右,就完成了约八成的脑部特化,而神经连结的紧密度和有效性,慢慢决定了孩子将来的认知功能。
到四、五岁的幼儿期,必须听得懂成人的口语指令,才能达成有效管教,“听得懂”即与孩子的认知功能相关。因此,婴儿期的管教准备,并不是“讲道理”或用打的,而是先提供宝宝使用感官的机会,以刺激大脑的发展。
把小手包覆起来,不如提供多种安全、干净的材料让宝宝抓、握、咬,满足宝宝触觉及口腔的感官探索需要。
1~3 岁的学步期
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固定作息+坚持该有的常规
东、西方分别有两句谚语形容这个时期的孩子:“三岁小孩,猫狗都嫌”、“恐怖的两岁”。一到三岁的孩子,自主意识开始萌芽,堪称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在智能的发展上跑得比行为还快,语言、精细动作的发展未成熟,想做却做不好,想讲又说不清楚,导致学步儿时常感到挫折,又容易发脾气。
但是,学会了走路,也会讲一点话,扩大了学步儿的探索能力,让他们凡事都想自己来。
心理学家艾瑞克森认为,一到三岁是人格发展成“活泼自动”或“羞愧怀疑”的关键。这个阶段的儿童必须学会“自主”,吃饭、穿衣、大小便等,若无法独立自主,孩子可能会转而感觉羞愧、怀疑自我的能力。
而幼儿强烈独立欲望的初兆之一,《听,宝宝在说话》作者安娜特.卡蜜洛芙(Annette Karmiloff-Smith)认为,就是恪守规则。何时该做什么?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可预期的生活节奏,可以带给孩子安全感。
小小孩没有时间概念,幼教专家李坤珊指出,幼儿唯一能掌握的是生活作息,透过外在规律的作息有助幼儿建立内在的秩序需求,进而获得情绪上的安定。
另一方面,学步儿因为渐渐“转成小大人”,他们开始勇于挑战成人,常说“不要”来宣示其“成长”的主权。不论你觉得他是如何霸道、难缠,都必须维持他应该遵守的常规。任何让步都会使他觉得越界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已经讲清楚规定,孩子还不为所动,不妨使用安妮特.卡斯特尚(Annette.Kast-Zahn)在《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书中的建议,使用“坏掉的唱片”这一招:重复几遍孩子应该做的事,不要理会他的反对。让他知道,你体谅他、接受他,但只有你才是掌控局势的人。
3~6 岁的学前期
给孩子选择权,并订定明确规矩
这时期是建立孩子“自我负责”观念的最佳时机。幼儿在五岁前仍是无律阶段,没有是非观念的存在,以满足自我的需求为主,显现在外的行为不受约束。但是五岁之后,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除了自己,孩子已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开始有是非善恶的观念。如果父母于此时给予明确的教养原则,孩子会发展出对规矩的强烈尊重,而且视之为神圣不容更改,道德发展进入“他律期”。
从他律到自律,孩子需要学会为自己的需求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卡斯特尚建议父母:“关于自己需要什么,孩子应该逐渐做更多决定,并自己承担后果。”
不论吃饭或是玩玩具,父母都该将自主权还给孩子。吃饭时,父母可以决定供应哪些菜肴,但除了孩子自己,没有人能够决定孩子的食量。只要孩子不想继续吃,就该结束用餐,父母只要坚持在规律的时间提供三餐,并拒绝在餐间提供零食,孩子很快就学习找出正确的食量。
这个阶段的幼儿也需要规矩、限制、界限,才能学习自我控制,了解不能总是率性而为。《我家幼儿教养好:3~6岁》作者萨尔.赛维尔(Sal Severe)指出,孩子其实很需要成人为他们订定规矩,规矩可以做为支柱与指引,让孩子了解什么才是良好的态度与正确的行为。
但给予幼儿的规矩和要求必须非常具体。赛维尔在书中举例,如果父母说“去把房间整理干净”,就是模糊的要求。对孩子而言,“把房间整理干净”的意思并不清楚,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让房间变干净。所以明确的要求应该是:“先把玩具收起来,再将地板上的衣服挂起来,把房间收干净。”
父母也必须让孩子了解违反规矩的后果,这能让孩子知道如何做决定:正确的决定会得到正面的结果,错误的决定则会是负面的后果。例如,给孩子蜡笔前,可以先提出明确的要求:“要画在纸上,如果画在其他东西上,就要没收蜡笔。”
6个好工具 教出自律小孩
要帮助小孩从无律走向他律,最后转化为自律,光有爱与典范是不够的。父母需要更多的工具,让教养的过程更为轻松。
●工具1 坏掉的唱片
当孩子违反规矩,开始讨价还价甚至转移话题,父母可使用“坏掉的唱片”这一招,避开一场冗长失焦的争辩。方法是,重复几遍孩子应该做的事,例如“现在把玩具收好”,暂时不要理会他的抗议,让孩子知道你是认真的。对于明确而清楚的决定,通常孩子会照办。但记得事后主动提供孩子讨论的机会,让他充分表达想说的话。
●工具2 集点奖励计划
习惯的养成来自于练习。“集点数换奖赏”是强化孩子正面行为的游戏。先设计一张点数表,贴在家中显眼处,将奖励目标放在孩子比较容易集到点数的项目,每日持续追踪、每周定期将累积的点数兑换成奖赏。奖赏不一定要用物质的东西,有时心理的满足反而更容易成为激励孩子的动力。此外,奖励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可以依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度稍做调整。
●工具3 积极的暂停
积极的暂停强调每个人都需要冷静时间,包括父母自己。先和善的告诉孩子,需要冷静下来时,可以坐在特定的安静角落或“安静椅”上,直到能做出尊重他人的行为。
这是一种逻辑后果,可中断孩子攻击或破坏行为,但无法鼓励孩子做不喜欢的事。重点是,每次只能锁定一、两种屡次发生的问题行为。孩子一违反规矩,就要立刻使用。暂停时间长短和年龄相关,以1岁1分钟为原则,执行时,需要闹钟或厨房计时器。
●工具4 小布偶的建议
解决小小孩的行为问题时,小道具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相较于无聊的“冲突对话”,孩子比较愿意跟布偶透露自己的心事(即使布偶配上父母的声音)。让小布偶问问孩子:“到底怎么了?”“为了什么事生气?”“下次怎么做比较好?”小布偶当然也要乐意回答孩子的问题。
●工具5 故事中的熟悉身影
与其反复说教,不如提供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可自行改编童话,将现实情形反映在故事里。孩子会从似曾相识的情节中辨认出自己的身影,再借由讨论,帮故事中的主角找到解决之道。
●工具6 老祖母的激励法
运用“老祖母”的原则,可帮助孩子完成不喜欢的事。问问孩子想做什么:“你想不想马上出去玩?”“想不想看卡通?”如果你猜对了,就只需补上一句:“你知道规矩是什么。做完功课后,就可以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若有一件期待的事等着孩子,他通常会很快完成另一件不喜欢的事。完成工作后的奖赏,可提升孩子的行为动机,但前后顺序不可颠倒。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