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衲读”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被凌迟处死
图为连环画封面
原载:《文史天地》2013年第9期
作者:叶华飞
他,是太平天国“文武足备”的翼王。他,是敌我双方都钦佩尊敬的人。他不恋富贵,不嗜杀戮,是太平天国唯一一位近乎完美的起义领袖。他20岁封王,32岁慷慨就义。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争议。他一生的行事,或成或败,或毁或誉,多与他奉行“义气”为先有关。可谓“成也由义,败也由义”。他,便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顶撞天兄原为“义”
1849年冬,石达开的家乡贵县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石达开所在的拜上帝会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天兄萧朝贵以粮草将尽为由,下令班师回去。石达开的一个部下表示反对,并说是石达开的意思。不久,石达开到场,也说不可班师。天兄大怒,斥责石达开等人“毫无胆识”。石达开仍坚持说自己能处理好粮草问题,反对撤军。事后,天兄也不敢如何,只是令人传话,叫石达开“不好信人挑唆”。
此事非同小可。要知天兄下凡时,他的话,不啻就是圣旨。洪秀全、杨秀清也要俯首听命,无人敢违抗。现存的《天父天兄圣旨》中,这是仅见的公然反对天兄命令的记载。
石达开不是一个张扬、锋芒毕露的人。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英国公使文翰访问天京。北王韦昌辉和石达开一起会见了文翰派出的海军上尉斯普拉特和翻译密乐迪。整个会谈过程中,石达开很少说话,只是在一旁专心地听着。只有当韦昌辉“看他或和他说话时才简短地插上一句”。可见石达开是一个言语谨慎、行事低调的人。顶撞天兄,表现了石达开温和的性格中还带着刚强的一面。然而,如果问题仅仅只是要不要撤军,石达开不一定要和天兄如此针锋相对。石达开这样做,更可能是为了“义气”,为了保护自己的部下。如果石达开不站出来,天兄要收拾一个小小的教徒,是轻而易举的事。石达开能得到部下的衷心爱戴,他的“义”,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谁负了君臣之义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带兵入京,杀死杨秀清,血洗东王府。又杀死东王部属男女老幼近两万人。天京处在一片血雨腥风之中。石达开在武昌得知消息,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只带了两名亲信部将,入京面见洪秀全,规劝韦昌辉。不料,杀红了眼的韦昌辉不但不听劝,反而动了杀机,想杀害石达开。幸亏石达开见机得早,连夜缒城而逃,方才幸免于难,留在京城的家人却惨遭毒手。
背负血海深仇的石达开,逃到安庆,起兵靖难。即便此时,石达开也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马上大打内战。当时,宁国正被清军围攻。石达开移兵先救宁国。在天京的韦昌辉恶贯满盈,被天京军民齐心杀死。
韦昌辉被诛后,洪秀全召石达开回京辅政。若把太平天国比作一个大家族的话,杨秀清便是这个大家族的管家。杨秀清死后,论才德,论资历,石达开是接替杨秀清的不二人选。石达开读书识字,更是杨秀清不具备的优势。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如果还想和清朝争夺天下,唯一的希望就是任用石达开,淡化宗教色彩,回归儒家思想。可惜的是,洪秀全葬送了这个机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