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去看《中国医生》是有私心和滤镜的,老读者们都知道,我家里就有人是一线抗疫医务工作者,按照“军属”的说法我是个标准的“医属”。而关于抗疫题材的文艺作品,去年一部《最美逆行者》看得我想自戳双目,《在一起》挺不错的,就是关注度还是太低了,毕竟电视剧跟电影有差别;再加上今年献礼片普遍拉胯,我是真期待这部《中国医生》,像我这样又拖延又宅的人,也买了9号首映当天的票。
去年全国疫情的时候,石家庄的病人主要在市传染病医院,我爸所在的河北省胸科医院就隔离了一个病区先后收治了三十几个病人,我爸也快退休了,就没让他上一线。今年年初,石家庄疫情复发,国外输入的病毒来势汹汹,短短几内就突破了五百,这次所有病人都在我爸的单位了,整个医院清空所有人上一线。这是我爸在一线工作期间写的记录:《抗疫日记——来自石家庄一线医务人员的独家抗疫记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就是正经人写的日记,方方老妖婆写的那种不配叫疫情日记。
疫情爆发后我爸去了一线,我妈也是医疗口的,虽然没在一线的医院,按理说疫情期间也得是最忙的。但是我在北京工作,家里面三个老人,我奶奶今年91了;我姥爷姥姥住在另一小区,也都八十多了。我妈单位也挺人性化的,说你们已经有一个人去一线了,就给我妈放假了。这样我妈在家照顾我奶奶,但是我姥爷姥姥在别的小区,当时封城是根本照顾不到的。
按理说,这个时候就应该靠我了,毕竟也是个壮劳力,不然养我何用?但是那个时候的情况非常严峻:火车能到石家庄,不过必须得相关单位开证明,你来石家庄是干啥的,否则不能出站。这个我想我爸单位能给我开,毕竟爹去一线了,儿子回来照顾家里老人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他们医院现在忙得跟打仗一样,我也不好意思因为我这小事去托人打听。然而就算到了火车站也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公共交通都停了,打车什么的更别想;路面上完全没有私家车,开车上街得开证明证明你是干啥的,路上全是卡,看你证明信的目的地,绕远了都有人把你拦回来。所以我现在要回家就得抱着从火车站徒步回家的决心。这还没完,到了家里必须得有社会接受的证明和介绍信,不然进不去小区。理论上来讲社区介绍信这个权力是放给社区的,但是谁签字谁负责,对于基层官僚来说这么严峻的当口宁可一刀切也不肯冒一丢丢风险……
扯了这么多还没有说电影,因为有太多的感想了,这就是疫情题材作品的特殊之处——这不是少数人才有的特殊经历,而是属于十四亿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回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话可以说,都会有很多的回忆涌上心头。看《中国医生》的时候我就感慨,这种题材的作品还是太少了,希望以后能越来越多,这种14亿群体共鸣的题材,可挖掘的内容、好的故事实在是不胜枚举。
说了这么多废话赶紧进入正题,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从头到尾讲抗疫:开头就是疫情来了,结尾就是武汉重启,中间一件事紧接着一件事,就是拍大家怎么跟病毒战斗的,尤其里面没有谈恋爱的情节。早就想吐槽了,现在职场剧就是谈恋爱,刑侦剧也是谈恋爱,弄个主旋律剧也还是谈恋爱——红色的恋爱!我现在对一切情感戏都有PTSD了,每次看宏大叙事的时候心理都特别紧张:求求了可特么别在这种题材里再插恋爱戏了。
整部《中国医生》除了极个别节奏降下来之外,情绪和紧张度一直都是不断加码加码再加码,完全符合疫情之处大家所感受到的那种压迫与窒息的气息。这种氛围电影就处理的很好。希望大家不要忘记那时候的心境与困境,不要忘记我们是怎样从两眼一抹黑的迷茫中一步步走向抗疫胜利的。
石家庄疫情来的时候,我们全家都很淡定的:我爸上一线去了他一直很淡定,看看他写的日记就看得出来——通篇都是“干干干,我们马上就要赢了”这种感觉;我姥爷姥姥都很淡定,他们说就是在家待一两个月么,问题不大,顶多吐槽两句社区卖的菜有点贵(老人家节俭一辈子了,比较在乎这些);我是有点不淡定,但我的不淡定是源自于无法回家,并不是来自于疫情本身的紧张。为什么?因为石家庄疫情来的时候大家都有信心了,都知道也就两个月的事早晚疫情能控制得住,我们早晚能赢。
那时候之所以有这种淡定,那是因为英雄的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在之前已经战胜了疫情,他们已经做给我们看了,我们一点也不怕,我们有以百分之百的信心。所以我们要感谢英雄的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感谢所有抗疫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他们是所有信心的来源。
而且这也是《中国医生》等抗疫作品的意义:我们要记录下来疫情来临之初的恐慌、压迫、紧张与迷茫,任何胜利不是从天而降的、不是神或上帝的眷顾,都是大家在黑暗中摸索、奋斗与拼搏得来的。疫情来临之处谁知道这个病毒是怎么样的?就像电影里展示的,那个时候传染性极强,不知道怎么治,医务人员都有感染,传统治疗就是没有用……就好像我们看见了三体人的水滴一样,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没法搞,赶紧“前进四”溜之大吉的好。但是武汉人民不能跑,医务工作者不能跑,还有援助武汉和湖北的“最美逆行者”们,他们留下了,打赢了。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的淡定,就慢慢淡忘了当初的艰难——我在讲抗美援朝历史意义的时候也是这样说,别开上帝视角,那时候跟美国打谁知道能打赢?所以希望类似抗疫题材的作品越多越好,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历史,胜利来之不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还原度。首先张涵予演得太好了,好演员真的是这样,演谁像谁。这个角色的原型大家都知道,是金银潭医院的张定宇院长——拖着渐冻症的病躯,带领大家打赢了抗疫战争。张定宇院长别看照片上儒雅随和,但真实生活中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会着急、会拍桌子、会骂人。
从另一个角度想,也只有这样的“首长”,才能带出有战斗力的兵。张院长自己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表示:“戏里表现出来的坏脾气都是我,那些英明神武的样子属于全国一线的院长”。这话说得就好有水平,也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典型形象了。
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大年三十,一线医务人员年夜饭吃的泡面+橘子,这是当初在微博热议了好几天的事,大家回忆一下绝对有印象,都在感慨他们太不容易了。疫情之处我们的后勤确实跟不上,电影里面也有很多展示,比如说防护服质量不行、氧气供应跟不上等等。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电影细节,从19日当晚他们住在医院,每天晚上都吃泡面,大年三十也是,一直到26日晚上电影中才展示了其他饭菜,真的太不容易了。我还专门找了一下我爸在一线时吃的年夜饭,我还嫌碳水太多了:
最初探路的人,真的不容易啊。
电影中还真实还原了医务工作者们被防护服深深压出痕迹的脸,以及被消毒水泡脱皮的手:
金银潭医院ICU停电也是确有其事,这是当年的新闻报道:
电影里那个小卖部老板的原型就是林君,当年一篇文章《林君走了》牵动了千千万万国人的心,让大家对一位小人物的逝去无限感慨
张定宇院长夫人程琳,新冠治愈之后献血,也是完美还原:
电影里医院会议里激烈的争论也是还原,大家可以看一看纪录片《金银潭实拍80天》里激烈的会议现场,真的能感受到那种紧张与压抑,为了诊疗方案、为了降低死亡率所有人都很焦虑,这也是医生们责任心的体现。抗疫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抗疫是战争,是与病毒真刀真枪你死我活的战争。
还有一处细节让我记忆犹新,张院长问有没有人自愿报名(新增加的ICU病区),第一个举手的是一位女同志。让我想起了《娘道2之最美逆行者》里,“报名的都是男同志,女同志也出一个”的情节。而事实上,有大量的女性司机主动、自愿地冲在抗疫第一线,她们的奉献就这样被抹杀了。你说你这个桥段是不是画蛇添足?一部反映客观现实的剧,不以客观现实为基础,难道是以你导演脑海中的偏见为基础吗?
《娘道2之最美逆行者》里还有这种情节:“你一女同志,旁边配合就好了”。我仔细咂摸了半天,你说这句话是黑女性抗疫人员业务能力不熟呢,还是黑男性抗疫人员是傲慢的大男子主义者呢?导演一句话把所有人都恶心到了,其恶臭功底可见一斑。
不提让人生气的事情了,拿《最美逆行者》比《中国医生》就是侮辱人。不过《中国医生》也略有瑕疵,欧豪的戏份节奏没把控好,到后面的情感酝酿有点“过犹不及”了。不过我仔细想了下,里面表现普通市民的角色,也就是欧豪两口子了,其实他的戏份还是挺重要的——这是普通人的视角,就是感觉处理没有太妥当。我还是忍不住提一句《最美逆行者》,那里面的人民群众一个个都跟吃枪药了似的。疫情初期我们也确实着急,也确实紧张,但是有些文艺工作者就是想把群众拍成刁民。
看完了《中国医生》我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首先,我们应该拍越来越多抗疫题材的作品,拍中国医生的伟大,也要拍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抗疫胜利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群众的配合、服从大局也是胜利的关键。这种群体记忆不能忘,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让大家不断重温大命运共同体下的休戚与共。
其次,也希望能够有更深层次反思疫情的题材,我们抗疫战争的胜利可以打99分,但是我们不跟国外比跟自己比,还是有那1分可以提升嘛,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深挖、反思官僚主义拖后腿的作品,也不需要有多激烈,国家牵头把关,达到《人民的名义》那种水准就够了,总结反思,还是为了将来的进步。
第三,希望我们能把抗疫题材的作品多多出口海外,让外国人看看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是怎样战胜疫情的;让他们看看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都控制不了的疫情中国人民就可以;让他们看看让全球疫情失控的真正责任人应该是谁;让他们想想武汉人民湖北人民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上亿人口停摆控制住了疫情,是哪些人不戴口罩频繁聚会拒绝隔离任由疫情扩散。
当然这个我有点理想化了,但是抗疫战争的胜利,就是“中国自信”最好的体现,而这些文艺作品又是我们外宣的最佳出口,我们把这些作品选送到奥斯卡,选送到戛纳,选送到东京电影节,也可以拿去金马奖给湾湾看一看。共勉,这一段群体记忆绝对值得深深挖掘。



第二本新书正在付费连载中:《资本囚笼》:结语——革命尽头(上);革命尽头(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