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芳说
前几天看了电影《大学》点映,那一瞬间,仿佛又回到学校里。
很少写回忆录,但看完这个片子,想起了无数从前的事情,心里有很多话翻涌而出。
如果你是被标题吸引进来,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我会有解答。如果你有五分钟,可以先听我回忆一小会儿。
这部电影我非常喜欢,所以将会请童行的读者们去影院免费观看,请大家一定要留意文末的赠票信息
 周五
视野 🌏
全文共5697字,阅读时间15分钟
🌿🎨🌏
(一)宇宙
在电影里,看到我从前的办公室,就在清华天文台五层,望远镜球体下面。
天文台在一座小山包上,是清华里的制高点,能看见整个学校。以前下暴风雨的时候,我总站在办公室的小阳台上,看雷霆万钧的闪电划过一览无余的天际。
在我办公室楼上,有一架望远镜,清华天文协会每周组织各个院系的爱好者来观星,大家排队很久看一眼月亮,有浪漫的男孩女孩来这里看星星作为约会。
很多人以为我的工作就是每天看望远镜,其实那是误会。在我们真正的工作中,是一次都用不到这台望远镜的。它的口径太小了,只能看看地球身边的事情。
我当时主要的数据来源都是网络下载。美国哈佛发射的Chandra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还有欧空局的一些望远镜,做银河系内黑洞的信号分析。天文学界的数据都可以全球免费公开,但是会有一年以上的时滞,也就是说,是欧洲和美国这些望远镜的发射者先把重要数据分析了,研究出一定结果之后才会公开数据,因此我们只能选择研究相对不那么关键的小问题。
《大学》电影是一个纪录电影,讲了四个真实人物的故事。
其中一位,就是由美国回到中国,入职清华大学天文系的蔡峥老师。蔡老师希望能在中国建立技术先进的光谱巡天望远镜,观测宇宙最遥远的信号。他说不希望中国总是在技术上落后于其他国家,做不出自己最独特的成果。他提出光谱巡天望远镜,如果能建成,就能给整个宇宙做一个三维立体巡天扫描,直接看到宇宙最遥远的角落。在宇宙边缘,蔡峥老师观察到“长城状结构”,为什么能在宇宙极早期形成这样的大尺度结构?未来的观测,有可能会改写我们人类认知的宇宙史。
在片子里,蔡峥老师和清华天文系主任毛淑德老师一起去美国的工厂订购镜面。光学望远镜精度要求非常高,尽管国内目前也逐步有加工能力,但是出于成本考虑,还是需要国外采购。两个人和团队奔走于美国工厂和青海的选址基地之间,为了未来工程不眠不休。
在国内天文人的队伍中,有很多科学家都为了这些工程项目倾多年,甚至毕生之力。天眼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南仁东老师已经为大家所熟悉,他为天眼鞠躬尽瘁,也感动了全中国的人。像南仁东老师这样优秀的学者,国内也还有一批。我先生从前的导师,国家天文台的陈学雷老师,在新疆策划一个很大的宇宙学观测项目,已经奔走数年。而我原来在清华天体物理中心的师长,李惕培院士,也是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硬X射线HXMT太空望远镜项目耗尽心力。
在影片里,我看到李惕培院士熟悉的面容,眼泪刷一下就掉下来。
还是当时的小办公室,还是熟悉的项目论证会的氛围,如此朴素,又如此严谨。我曾经作为学生参与过一段时间HXMT望远镜的论证和测试,在庞大的离心测试机工作间做二期验证,深知其中每一个数据环节的不容易。
前沿物理学,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观测数据难以获得。
理论和粒子物理学、弦论和量子场论、宇宙学研究都苦于没有数据。还记得当年我们圈子里一个小段子说:研究宇宙加速膨胀的论文数量都比数据点多,随便解释。说的就是靠超新星的几个数据点推出宇宙加速膨胀,结果全世界发了60几篇文章推测宇宙膨胀模型。
前沿研究就是这样困难。最深的奥秘都需要最强大的观测设备,但是一个观测项目工程,可能就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建造完成,一个学者需要倾毕生之力跟随推进,再研究输出。这个过程是艰苦的、琐碎的、寂寞的,要和各方势力周旋、要应对资金匮乏和工程进度迟滞、要应对所在的工作机构施加的考核压力,很多学者在这个过程中都过得不容易。
那到底是什么支持了一个学者的动力呢?
挣钱?在学校里挣的钱远不如去大厂做个产品经理。成名?发出几篇顶级学术文章都不如一个网红有名气。升官?在大学里苦熬多年也就是个普通教授,还要长期被考核,稍不如意就被淘汰。轻闲?现在的学术生涯,是没有加班费的007,寒暑假反而是最集中科研加班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能坚持很多年一门心思做科研的学者,为的还是学术追求。希望能做出自己的发现,希望能做出自己的发明,希望能提升人类的科技水平,希望能把人类的认知边界继续拓展。希望能在人类文明贡献者的列表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更重要的是,希望解答心中未知的答案。
《大学》电影里,蔡峥去了夏威夷的凯克天文台,这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光学和红外望远镜,可以观测宇宙深处发生的事情。和绝大多数天文台一样,凯克天文台建在人烟稀少的高山上,在那里能够最为孤独地面对宇宙和内心。
在我上学期间,也去过一次澳大利亚无人荒漠里的射电观测站,方圆数百公里都无人烟,身边只有长草和袋鼠。数百个射电天线震撼壮阔,沿着轨道走,感觉庄严。夜晚能看到从未见过的震撼银河和南天大十字。那个时候,人会清晰知道自己是谁。
学天文就是这样,在全世界各地漫游观测,用太空里的数据,和各国学者交流。如果说浪漫,这种生活方式很浪漫。但如果说清苦,这种生活方式也很清苦。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寂寞而清苦的。陪伴自己的只有无尽的好奇心和对宇宙的爱。
就在我写本篇文章的时候,发信息向李惕培院士请教问题,82岁的李老师告诉我,他仍然每天去办公室,刚刚写了《物理宇宙学》一书,今年年内出版。
(二)大师
《大学》电影里的第二位人物是钱易老师,钱穆先生的女儿。她在清华做了一辈子老师。
钱易老师身上,具备了清华大师各种极有代表性的品质。有很多细节:当别人敬称她“钱老”,她说“叫我钱老师,少了一个字”;她说父亲是历史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是:从小就觉得做老师是很好的事情,一家兄弟姐妹全是老师(钱先生家是“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她在讲台上站着讲课一辈子,即使有话筒,也更愿意用自己的嗓音说大声一些;她退休之后也依然讲课;她一生谦逊朴素。
在清华里上课,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听大师讲课。我上学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中文系徐葆耕先生,低沉的声音、真诚的态度、充满思考而独特的角度,每每让我上课之后回味无穷。后来听说徐先生过世,着实难过了很久。
其他的很多老师上的课,我到今天也依然记忆犹新。量子力学庄鹏飞老师的课程结束之后,我和同宿舍的女生坐在教室里很久,她说“这就结束了?感觉空落落的”。社会学系郭于华老师激情四射,将自己日常生活的遭遇和社会学理论风趣地融合在一起。中文系格非老师上课总有很多人旁听,讲古典文学有一种说书人的精彩纷呈。
86岁的钱易老师依然活跃在讲台上。因为教学就是她的人生挚爱。她讲述环境学,更讲述自己对人与自然的思考。
在电影中有一幕,让我非常有感触。钱易老师在清华内部的一次院士荣休会上交流。另外一位老院士说:我对学校也没什么要求,就是希望能再给我保留一段时间办公室。
我想起我的博士生导师,经管学院经济系前系主任李子奈老师。李老师退休之后自己去全国各地调研,查找县档案馆资料,编写了几大本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研究。他依然每天去办公室读书、写书。我走的时候李老师说:经管学院接下来要搬到新楼了,但是像他们这些退休教师的办公室可能就不保留了。我听出他话里一丝丝抱歉,抱歉接下来没办法让我们到办公室跟他聊天了。跟电影里的老专家一模一样。对于他们来说,能有一间书房,就是人生极致的幸福了。
清华的学养传统,不是靠口号教育,是浸润其中,耳濡目染。
你去任何一个老师的办公室,无论是院士还是老专家,都会发现整个办公室里全是书和文件。办公桌上的书摞满,快到天花板,文件和讲稿溢出来。办公室里没有锦旗、奖杯、工艺装饰品的排场,有的只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书,而无论提到什么书,老师们都能从浩如烟海的几千本书里准确抽出一本来。
在这种氛围中,我只想多上课。我在清华,选修了人生中最多的课程。每个学期初,我把本专业必修和选修课选好之后,会进入其他院系的选课列表,选中课程,记下时间和地点,然后再退掉。这样我可以去上课,但是不需要参加最终的考试。每个学期我都会把课表填满,生物系、中文系、社会学系、历史系,能听懂的都选上。最终的结果是,学习越多,越见识到大师的渊博与谦逊,也越懂得谦逊
清华的学习是艰苦的、压力大的。我从小到大没有花这么多时间自习。上大学之前有太多时间玩、晃荡、恋爱、打扑克,上大学之后我才开始人生真正的学习。很多门学不懂的功课,教授们太深奥的表达,无涯的学海和学术追求,周围比你优秀还比你能吃苦的同学。有几年的时间,我从早上7:50去图书馆占座,一直到闭馆才从图书馆出来。
每每在图书馆自习一天之后,顶着夜晚星光在操场跑步,那种感觉是无比清朗而幸福。即使压力巨大,但能持续不断学习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
这种笃定和踏实,是无数像钱易老师这样的师长带给人的精神财富。
(三)家国
《大学》里的第三位主角,是一个即将毕业,面临人生工作选择的男生宋云天
当时他有机会留校做老师,但他的志愿就是去乡村做农村干部。他来自河南,就参加了河南省选调生考核。这个选择并不能得到父母和女朋友的理解,面试的考核官问他:你有女朋友吗?女朋友支持吗?他说:还需要沟通。
最终的选择关口越来越近了。周一之前要确定,他周日晚上睡不着。给父母打电话,父母让他自己做决定。给女朋友打电话,女朋友哭了,说自己只想简单快乐,也希望另一半简单快乐。去找职业发展中心的老师,老师说你可能对你的理想有点太执拗了,其实留校做几年再下基层也好。
但是他犹豫到夜里三点半,还是决定回到河南做村官。
他是为什么呢?有的人说是为了将来当官爬仕途,来镀镀金。宋云天的一句话很打动人。他说本来是有点儿理想的人,你要去诋毁他甚至嘲笑他,那他本身就什么都没得到,本来就想得到你的一点儿认可,结果还被你们这样怼,他就会比较伤心嘛。
其实很多时候,有理想的人可以忍受清苦、孤独、贫寒,但想要的就是一句被理解
我是相信他的理想。因为我在清华里见过太多有情怀的人。表面上嬉笑打闹,实际上对土地爱得深沉。在最终的选择上,选择去艰苦的地方、去做扶贫和乡村工作、去一线前线工作、去困难的攻坚项目工作。若非艰苦卓绝,岂有吾辈之价值。
上个月去拜访清华校友会会长史宗恺老师,史老师说,在前几天的乡村发展交流会上,有几位年轻的校友村官讲述自己的经验,成绩斐然,掷地有声,比现场专家看问题都深入全面。
这是学校里一直的家国情怀。
博士毕业的时候,我选择了公益组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工作。当时也是希望能把后半生放在贫困儿童公益方面,也很希望自己的政策研究能辅助中国发展。后来做了几年,又出来自己做公益教育。说到底,还是清华的底色,怎么都戒不掉的家国情怀。
上中学的时候也喜欢点评时事,写文章嬉笑怒骂,也有点指点江山、愤世嫉俗。刚到清华的时候对于“行胜于言”的校训不以为然,觉得怎么能成为一只闷葫芦呢,只做事不会说话。但后来到毕业的时候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能做得到的事情不用说,做不到的事情趁早别说。
清华给人的影响就是这种行动主义:如果你觉得一些事情不够好,那你就去做。如果你都做不到,又怎能批评不够好。这种务实看上去是闷葫芦,但久而久之是最强的声音。
(四)清华
清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毫无疑问是苦的。任何院系都在极端强烈的竞争中摸爬滚打,无数课业和课外活动的要求,让每一个人都学得困难、学得辛苦、学得跌跌撞撞,无论曾经什么样的学霸,都先给你个下马威,用难到瞠目结舌的考试让人找不着北,不由得发出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的灵魂拷问。
清华的学生迷茫的多、抑郁的多、焦虑的多,据说一开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预约就被抢满,心理咨询中心像门诊一样应接不暇。
清华的图书馆需要早起去占座才有自习的位置,晚上10点之后,校园主干道车流拥堵,全都是刚下自习的骑自行车的学生。比中学累是肯定的。
但清华的生活也是乐趣十足的。
电影中也展示了饶有乐趣的很多点:清华“体校”传统,各种运动联赛如火如荼;艺术团给军训拉练的学生夜半奏乐;新生舞会,男生穿上唯一一套西装,因为女生不够多,男生无聊最终还是结伴去打游戏。
那些流传的“凭实力单身”的段子,全都是真的。记得我自己上本科的时候,去请教班上的男生物理题,一个男生语重心长地说“同学,我觉得你还是自己思考一下比较好”,另一个男生说“这题太简单了,我就没做,你自己看看书就会了”。但是这些男生又都是无比可爱的,大二时有一次要搬宿舍楼,等我到达的时候,我宿舍的所有东西都已经被班上男生一股脑搬到了新楼。前几天大学同学聚会,看到好几个大学教授,依然是严谨朴实,认真讨论问题,丝毫没有油腻,让人觉得世界美好。
讲了这么多,回忆了这么多,那么回到刚开始的问题:该如何考上清华呢?
看过《大学》电影,基本上也就清晰了,清华最适合这样的人:
-对知识有纯粹的爱,对未知有无尽热情
-对学习有超强内驱力,将学习看作最幸福的事
-为人朴素真实,坦诚而追求脚踏实地
-对世界有广阔思考,对家国有强烈的情怀
-有超强的行动力,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
-有坚韧的心理素质,能接受打击,擦干眼泪前行
如果不是这样的个性,在清华会非常水土不服。如果从小到大学习靠逼迫、没有自主性、没有发自内心对知识的好奇、没有对世界与社会的大爱、没有忍受寂寞和艰苦的精神、没有接受挫败感但还能不忘初心的韧性、没有朴素的人生观,在清华很难发展得好,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
那该怎样让孩子考上清华呢?
很简单:好奇求知、朴素攻坚、不走捷径、不图享乐。
从小这样长大的孩子,骨子里都会有清华的基因。
最后,再次向大家推荐《大学》这部电影。这部片子的名字取自古之经典《大学》,并不仅指清华,更多的是指大学的精神。
邀请童书学院的读者朋友们一起包场看电影《大学》!
观影日期:7月11日
入场名额:
共110张票,每位获得入场资格的读者可免费获得2张票。(儿童也算一张票)
参与方式:
请将这篇文章转发分享朋友圈,需公开@好友+评论,截图到公众号后台,我们将会从后台截图中挑选前55位符合入场要求的用户,为您发送观影信息;
活动截止日期:本周六晚20:00
观影时间地址:
7月11日北京海淀区金逸影城(新中关店)下午14:50杜比厅
12
郝景芳
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童行学院创始人,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互动话题
你对你的大学有什么回忆?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