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似乎总也绕不过“扎实”二字。
无论是经常低分的学渣,还是偶尔翻车的学霸,孩子们所有的糟糕成绩都可以用“基础不扎实”来解释。
甚至连最常见的粗心马虎,最终也依然会被归结为“基础不扎实”。
所以,学一门知识就学透,看一本书就啃透,经常被我们奉为金科玉律
可是,在陪伴两个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很多时候,过于追求扎实,反而会适得其反
1
所谓扎实,往往是一厢情愿
最近一次有深切感受源自一个常见的英文形容词词对:-ing/-ed
比如,surprising/surprised、amazing/amazed、interesting/interested、exciting/excited、boring/bored。
这类词都属于基础词汇,在原版绘本中经常看到。
作为职业翻译,我在给妙妙解释的时候肯定不会满足于单纯说出意思。于是,我从一开始,就把这些词汇的“本质”灌输给她
构词上即可看出,-ing跟进行时相同,带有主动意思。
含义为“令人……”。也就是这个动作或效果是由句子主语实现的。比如,surprising指的是句子主语“令人意外/惊奇” ;boring指的是句子主语“令人无聊”。
-ed则跟被动语态构词相同,带有被动意思。
含义为“感到……”。也就是说,句子的主语感受到了相应的动作或效果。比如,surprised指的是句子主语“感到意外/惊奇”;bored指的是句子主语“感到无聊”。
我每次给妙妙解释完都会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能在孩子这么小就把这么深刻的道理潜移默化教给她,以后真正学习时候肯定可以深刻理解。
但事与愿违
无论我用类似的理论解释多少遍,妙妙每次依然会凭语感造句。但英语毕竟不是她的母语,语感很多时候并不可靠。
直到有一天,我陪着她上网课,听到老师的讲解后,才恍然大悟。
当时网课老师讲到ing/ed词对时,并没有多做解释,直接告诉孩子:-ing大都修饰物,-ed大都修饰人。
记住即可!
说实话,我刚听到这样的解释,内心其实充满不屑的。因为如此简单粗暴的讲解,完全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碰到例外怎么办?
但当我看到妙妙的做题效果明显进步后,突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求甚解”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我开始反思
我原先给妙妙讲解的方法的确很透彻,无论是用法还是原理,都说得很清楚。
然而,即使是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成年人看完后都会感觉昏昏欲睡,更别说是七八岁的孩子了。
她究竟能听懂多少?即便听懂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是否能快速套用?
如果单纯是纸面做题还好,尤其是碰到一些例外的偏题/怪题,我的这种分析方法的确有用。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只是想要表达“那件事真的很意外”,却还要按照我告知的逻辑去思考一边,口语表达中是完全来不及反应的
简单粗暴反而效果最好
能形成语感是最好的,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但对于身处非母语环境的我们来说,要达到这种效果确实比较困难,而且即便有语感,也难免会偶尔犯错。
反倒是老师给出的简单粗暴的划分方法,在实践中效果很好:想说“那件事情很意外”,脑子里只要知道是“物”,就可以立刻反应出来应该用“surprised”。
虽然也牵扯到一些语法的套用,但并没有太绕。
事实上,在理想的情况下,对这种词对的认知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年龄小的时候,生活中大量听说,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形成条件反射,培养所谓语感。此时只是“知其然”
在自己稍作总结或者有人告知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把ed与物对应起来,ing与人对应起来。
然后,等到真正学习深入了,再去用我提到理论加以分析和套用。便做到了“知其所以然”
但即便如此,孩子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实脑海中依然是凭借语感。
简单说,英语学应该先语感,后语法。
而我之前所采用的方法虽然没有过于强调语法灌输,但却依然在用过于枯燥的方式传授自以为是的深刻理论,反而会适得其反。
这其实也是许多高知家庭容易犯的错误因为自己对某个领域更加精通,就容易掺入一些过于深奥的内容,忘记了“不求甚解”在学习初期的妙用。
2
语言学习讲究从模糊到精确
不光英语,我们的母语学习同样如此。
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词汇:虽然多年前就已经会用,但却在长大成人的某个时刻,突然间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用了一辈子的词,也未必真的懂
我自己就有很多类似的经历。立刻能想到的就是“心不在焉
这个词普通小学生都会用。但我却是在成人后才真正明白,其实这个词真正的主体就是“心不在”,而“焉”只不过是一个文言虚词而已。改成白话文其实就是“心不在了”。
看似简单的一个词,我虽然差不多30年前就已经会用,而且从未用错,但其实却是在最近10年才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然而,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这个词的运用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大多数都只是在环境中了解一个词的用法,却并没有深刻理解词语或成语每个字的具体意思。
至于那些背后有深刻历史故事的成语,就更加知之甚少。
扎实二字,过犹不及
可是,这些背后的深刻知识究竟有没有用呢?
我认为很有用。但如果初学者过于深究,只会起到反作用。
比如我家熙熙,现在刚刚4岁。在生活中,我要教给他如何使用“心不在焉”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我迂腐到非要给她讲解清楚里面每个字的含义,那完全是自讨没趣。
非但无助于吸收知识,反而只会加大理解的门槛。
最近几年大火的《声律启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套书我家里也有,内容的确很好,里面也涉及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
可是如此繁杂的文化历史内容,如果我想让妙妙或者熙熙在诵读的过程中顺便了解,甚至记住,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低龄孩子尤其如此!
所以,我在简单尝试过这种方法后,果断放弃,转而购买了专门的配图版,只要让孩子大致了解意思即可
别忘了,这本书的名字叫《声律启蒙》。声律为主,纵然其中的知识包罗万象,也都只是配角,额外的知识能学到一点固然很好,切勿本末倒置
学习本事好事,但请不要让太小的孩子承载太多的“深刻”。
3
没有学神的命,别干学神的事儿
其实学任何知识都是一样,都有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难以真正落实
当孩子刚刚学习某个数学公式,我们就会急于让他们理解背后的本质。
这种期望固然很好,但对于小学生当前的认知而言,想要真正理解本质其实并非易事。
他们往往都是从简单的背诵公式、套用公式开始,然后通过大量做题,过渡到熟能生巧的阶段
此时,如果学有余力,便可思考背后的本质。
学神的话别乱听
我前一阵子看了某位中科院计算机博士,曾获初中高中奥数一等奖的学霸爸爸写的文章。
文中通过大量实例讲解了如何从基本概念入手,推导、归纳各种复杂的题型,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看完之后,真心觉得数学确实很有趣,也跃跃欲试想要让自己的娃试试看。
可是转念一想,这位爸爸自己就是顶尖学霸,甚至算是学神。他所说的纵然再有道理,真的适合我们这些普娃、渣蛙吗?
谁都知道学知识掌握本质的重要性。可是当自家孩子连最简单乘除算法都会搞混时,你真的还会奢望他们融会贯通吗?
能通过自己学习总结出规律,本身就已经是异于常人的天赋。但对普通人来说,纵然十分努力,甚至掌握了不错的学习方法,想要达到这种境界也依然很难。
事实上,大部分的学霸都不会强调自身的“天赋”和“智商”。但你却不得不承认,这其实才是成就他们的第一大利器。
“普通人并不普通
“不提智商,只讲努力”,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去年有一位很火的天才少年张钺。他从北大数学系毕业,在2019年、2020年的阿里数学竞赛上都获得金奖,只用了两年就从拿下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博士学位(一般的学霸都需要5年)
这种水平,没有人会否认智商的作用吧?但即便如此,张钺依然声称自己是“普通人”!
只能说,这些天才对“普通人”的定义大概有些误解!
所以,学霸们说的话,很多时候只能怀着猎奇的心理看看。真要落实到自己家孩子身上,还得先看看祖坟上有没有冒青烟。
普娃们总免不了背诵、套用、机械模仿这种低层次的过程。最终确实也要向深入过渡,但一定要注意时机。
如果过早介入,只会得不偿失。
4
如何跳出不求甚解的初级阶段
可是,“不求甚解”难道就一直继续下去吗?这样一个贬义词,就被我三言两语说成了褒义词?
当然不是!
01
不求甚解只适用于学习初期。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只应在掌握一门知识的初级阶段追求不求甚解。
02
主要是为了迅速进入一个知识圈层,不要因为太细节的难点而把自己挡在门外,导致永远无法进入。
03
可一旦入门,就应该想方设法掌握更扎实的内容。
但应该如何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把原先不求甚解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起来?
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在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群文阅读和“主题阅读
如果你有心,可以找来现在的语文课本看一看。下面是妙妙这个学期的语文课本
这些课本都是按照每个单元一个主题,然后再在单元末尾的习作中对同一主题加以练习。
这其实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群文阅读和主题阅读。
群文阅读和主题阅读的好处在于,过大量阅读相同题材或主题的内容,对某类内容加深理解。
这不仅适用于语文教学,也适用于所有知识的吸取。
我前些年读书时经常出现下面这些问题:
读的时候很认真,可经常“过目就忘”。
重点划了一堆,过两年依然像没看过一样。
生活或工作中用不到,纯粹为了兴趣而读,遗忘速度很快。
到头来,书读了一堆,知识却没掌握多少。
这就是“不求甚解”的恶果。
但“不求甚解”的确可以降低知识的汲取门槛,让人尽快学习。可是,该如何将不求甚解转化成融会贯通呢?
这就可以利用主题阅读。
比如
我最近先后看了《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耶路撒冷三千年》、《丝绸之路》、《世界秩序》、《西方建筑小史》
这几本书表面看起来似乎关系不是很大,但这些内容都涉及到欧洲文明的发展,所以让我对整个欧洲文明的脉络有了反复的刺激。
脑科学原理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我原先的单本书阅读,都只能在脑海中留下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对应到一个个孤立的神经元。
但当我阅读相似主题的不同书籍时,就对同样的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强化,反复刺激不同的知识点/神经元彼此之间建立联系,最终形成网络
一旦知识形成网络,就摆脱了原先孤立的状态。当大脑再要调动这些知识时,就可以有更多的通路。而不是向原先那样需要精准定位才能抓取对应的知识。
  • 最早的单本书阅读就是左图;
  • 多读几本相关书籍之后,就变成了中间的图;
  • 当大量进行主题阅读后,就会变成第三张图,形成真正的知识网络。
而我在读最初几本书的时候,其实都是“不求甚解”的状态,脑子里对这些知识都只有模糊的印象。
如果就此停止,刚刚看过的知识就很容易就此消失在我的脑海中。

但如果很快就同一主题阅读更多相关书籍,进行不断强化,就能对既有知识进行相应的思考和串联。
这时,就可以逐渐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起来,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所以,不求甚解其实是大部分孩子学习初期的必经阶段,只要在后期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每个不求甚解的孩子都有变成学霸的潜质。
5
我的实操体会
说回到子女教育。我在给妙妙做英语启蒙时,分级绘本是最常用的一种工具
但我们读绘本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会抱着“不求甚解”的方法去阅读。
分级读物最讲究“不求甚解”
一本绘本,不需要吃透,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并读熟后,即可继续进入下一本。
否则,就只能长时间停留在低级别而难以晋级。
这其实跟分级绘本的编排有很大关系。无论是牛津树还是RAZ,这些原版分级绘本都会在同一级别大量出现相似的词汇和句法。
所以,只需要模糊地理解即可。不需要每一本都去吃透,更不需要所有单词都背过,仍然可以继续阅读后面的内容。
因为孩子现在掌握得不够扎实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后期的反复强化,在不专门记忆的情况下记住。
这也是我自始至终力荐各位家长使用分级绘本的原因。
至于语法和拼写层面的一些硬性要求,可以等到孩子稍大一些再说。或者在学校里面有了相应的要求,跟着学校的节奏一起走即可。
我们用分级绘本解决的是英语能力问题(尤其是阅读能力)应试能力则需要专门通过其他渠道来提高
水平不到,别急于扎实
所以,无论语文、数学、英语,还是其他各种知识的学习,掌握了“不求甚解”的方法,认清了这个阶段的必要性后,反而更有助于后期的稳扎稳打。
不要在应该“不求甚解”的阶段去追求“基础扎实”。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关键是在合适的时候使用合适的方法。
作为一名老翻译,我其实比大多数人更理解“扎实”和细节的重要性。因为我们这个职业往往会为了扣一个字眼而费上老半天力气,但普通读者却未必看得出来。
然而,这种对细节苛刻要求是要到一定水平再去追求的,确实是一字一句见功力。可问题是,咱们的孩子是“高手”吗?
如果刚一入门就过分强压,多半只会浇灭学习的热情。
你自己碰到难啃的书都想放弃,凭什么觉得心智未开的孩子能坚持下去?
所以,对家长来说,“难得糊涂”不仅是智慧,更是方法。
END
欢迎点赞
分享
给更多朋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