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爸的小纸条 
家长就像CEO,孩子就像员工。把胡里花哨的计划表丢给孩子自己去执行,就好比让员工天天捧着战略计划书去拧螺丝一样,完全是本末倒置。
一转眼,一个学期又过去了,眼瞅着又要放暑假了。老母亲、老父亲们又该忙着给孩子制定暑假计划了。
在“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这种新时代的“疯言疯语”的刺激下,有几个为人父母的敢毫无计划地混过暑假?退一万步讲,就算是玩,有计划地玩也比瞎玩更有效率。
所以,暑假计划早就成了学龄父母的刚需。
其实说起计划,大人自己都是一把把的辛酸泪。下面这样的年度计划虽是段子,但也的确反映了人间真实。
成年人都这样,孩子的世界更是惨不忍睹。制定计划的时候信心满满,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下面一张图道尽了家长的一把辛酸泪。
面对总也完不成的计划,我们常常会反思孩子不配合,家长不用心,计划不周全。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因为做计划的方法出了问题。
1
自己感动了自己,计划却沦为废纸
说起小学生的日常学习计划,许多人应该都在网上“围观”过各路牛娃的计划表。努力效仿的也大有人在
这些计划表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 科目繁多
  • 时间详细
  • 安排紧凑
  • 版面好看
说真的,牛娃的计划表看起来确实很震撼。如果真能落实完成,我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父母和孩子。我也忍不住想要模仿。
事实上,我也确实模仿过。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也根据网上的经验,结合妙妙的情况也制作了一份简单的表格。
可惜,妙妙这种普娃没有那么多项目,而且我当时也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尽可能少加入任务。学科教育之外的其他课程在孩子看来基本都属于玩,也都没有统计在内。
因此在壮观程度上跟牛娃完全没有可比性。既然项目简单,是不是落实起来也很简单呢?
错!大错特错!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碰到了几个突出问题:
1
家长容易变成局外人
列好了计划之后,我往往会直接丢给妙妙,让她每天按照计划表自行推进。内心怀着“做好表格,万事大吉”的心态,导致我的参与度无形中减少。
2
不容易坚持
很多项目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暂缓,以至于在不知不觉废弃了。比如古诗,到了周末总会被各种计划打乱,忘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等到想起来的时候,不知道过去几个星期了,只能被迫补齐。
3
不利于考核
每天到底做好了几项?没做好的项目后面怎么补救?这些都不太容易在纸质表格上落实。因为纸质表格一旦打印出来,就不方便随时修改。加上最开始就有了“做好表格,万事大吉”的心态,很容易从心态上因为一张表格感动自己,后期跟进不足。
4
计划赶不上变化
孩子的学习状态、学校作业的多少、日常活动娱乐活动都经常会变动,需要根据这些客观情况进行调整。可是每次都要打开电脑,用Excel重新修改表格,太费时间,想想就觉得麻烦。一次不改,后面更懒得改。久而久之,计划表就沦为废纸一张。
从这几项不难看出,其中的毛病绝大多数都出在“懒”这个字上。父母做好了计划,就懒得调整,打印好了表格又懒得考核,考核完了又懒得调整。
于是,牛娃的助推器,到了普娃和普通家长这里,非但没效果,反而会徒增焦虑。
怎么办?懒癌是病,得治!但治疗方法很有讲究。
2
学习如减肥:

饿一顿容易,难的是顿顿饿
如果你有过减肥的经历,一定知道光靠挨饿很难成功,即便成功也不健康。
挨饿确实能减肥,但是需要毅力,而且是很强的毅力。饿一顿容易,难的是顿顿饿。 
如果想单纯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肥,最容易坚持而且足够科学的办法是调整饮食结构。
比如,加大蛋白质(如鸡胸肉)的摄入量,减少一切油脂摄入,多吃蔬菜、粗粮等可以增加饱腹感的食物,减少碳水和糖分摄入。
这样简单的调整,依然可以每顿吃饱,但体重却很容易减轻。
如果再能稍微配合一点锻炼,效果就会好很多。
事实上,即便是加强锻炼这个问题上,也一定要尽可能少消耗一点毅力。比如,健身房一定要离家近,尽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等等。
总之,基本原则就是找对方法,减少障碍!
学习计划也跟减肥异曲同工!
你大概听过一些家长跟你说过,可以应用管理学上的PDCA项目管理法来推进学习计划。
我本科和研究生都读的商科出身,现在也经常翻译各类管理学文献,但我并不想太多地套用这些看似高深的理论。
在介绍实操方法的时候,更会尽可能避免提及这些东西。因为高深的专业名词除了显示自己高大上之外,对传播方法并无用处:
如果你本身了解这些理论还好,可以一点就通。可如果你并不了解,那还要再额外学习管理学的理论,相关事例也无法引发共鸣,凭空增加了学习成本,完全是在浪费精力。
所以,虽然我认同这种方法,但我只简单总结两个词:总结,调整。
用一句话来概括:列好计划后,要在实施过程中总结,然后做相应的调整。
了解了这一点,再回过头来看刚才说的牛娃计划表的缺点,不难看出,整个过程就是缺少了总结和调整这两个环节:只注重计划和实施,并没有形成迭代循环。
除了“懒”之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这样密密麻麻的计划表很容易让家长形成“自我感动”的心理。觉得自己费了老大力气做好了这么精美的计划表,似乎就成功了一半。
这就像读书时划重点一样:一本书有没有读进去,吸收了多少知识,并不在于你划了多少重点,而在于主动思考的程度和关联阅读的数量。
大多数人在书上的重点,其实只是为了感动自己而已。
但实际上,制作完了计划表,可能连起跑姿势都没做好呢。
于是,经过一番思考后,我选择向我家最原始计划工具寻求帮助,那就是液晶小黑板。
3
思维导图+小黑板

战略方向和具体落实相互补充
我以前给妙妙布置课外作业其实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每次都会把作业项目直接列在这样的小黑板上,做完一条划掉一条。就像下面这样(请无视我的这笔臭字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够系统化,似乎是想一出是一出。今天觉得字不好看,就布置练字,明天觉得算数粗心,就练两张算数。
看起来什么都做了,实际上什么都没坚持住。
可是,如果把计划表跟小黑板结合起来,就能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首先做一个类似下面这样的假期计划思维导图:
这张思维导图的作用是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假期的安排。
制作时可以考虑体育锻炼、阅读兴趣等宏观能力培养,还应该思考上学期不足、下学期难点等微观问题。
然后把希望开展的所有项目一一列出,再本着“高频短时”的原则倒推到每一天的时间。
计算每个项目每天需要花费的大致时间后,留出孩子足够的自主时间,再根据优先级进行一些取舍。比如,如果时间实在太满,那就把某些不太必要的项目缩减,或者干脆删除。
有了基本框架,再去跟孩子沟通,全面考虑她的兴趣、不足,然后把假期每天的大致状态跟孩子交代一下。
这样一来,整体的框架就算有了,可以指导整个假期的学习方向。
请注意,这样的整体计划主要是给家长看的,为的是指导每一天的工作。这也是我这种模式跟传统计划表最大的不同。
家长就好比CEO,负责把握战略(整体计划),可以向员工传达(跟孩子沟通),但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清楚方向。但孩子最需要的是每天的明确指令(每天写在小黑板上的详细任务),而不是天天捧着CEO的战略计划表来具体落实。
原先那种繁琐的计划表恰恰就像是给孩子发了一张CEO的计划表。
可是问题又来了:每天的情况都不一样,具体怎样落实呢?
这就又该用到小黑板了!也就是沿用我之前那种每天都把当天的任务一条一条列出来的方法。
我是这样做的
可以像思维导图那样分成不同的科目,然后在科目基础上细分具体项目,再列出具体数量:比如RAZ3篇+quiz。
尽可能细分条目,比如“RAZ 3 篇+quiz”,可以分成三条“RAZ+quiz”。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可以多几次删除条目的动作,把一个较长的任务分解开来,每划掉一条都能有一点成就感,更有利完成较长的任务。
开始的时候不要太多,预留足够的回旋余地。后期根据情况进行增减。
把玩的时间也列上去,让孩子更有盼头。
4
家长是孩子的亲密队友
你可能注意到了,这样似乎有点麻烦,因为家长每天都要在小黑板上写上当天的任务。
但这恰恰是关键所在:通过这样一个并不费劲的过程,强迫家长在每天列任务的时候思考孩子的学习状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复盘、迭代、微调这样一个过程。
而且,绝大多数任务其实都是重复的,只是需要进行每天的微调。思考加书写的过程,每天最多只需要5分钟而已。
我之所以采取这种方法,原因如下:
便于掌控进度
因为每做一项都会划掉一项,所以当天的任务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而由于家长需要每天都列一遍任务,所以可以及时对照前面的思维导图掌握整体进度。
加强家长跟孩子的沟通
因为每天都要写任务,所以可以及时跟孩子沟通碰到的困难,做出调整。
也有助家长真正参与学习,每天评估进度,在第二天进行微调。或者根据当天可能出现的变化(如出门、生病、旅行等)做出快速调整。
让孩子感觉你每天也在参与他的学习过程,关心她,理解她。这样就会把你当成队友,而不是扔给他一张计划表之后,就变成了冷冰冰的旁观者。
我在做得最细的时候,甚至每天都会提前阅读妙妙第二天要读的绘本。评估一下难度。如果太难,再碰上第二天作业较多,就会直接减量。也方便在她读不懂的时候随时提供帮助。
便于调整和迭代
计划赶不上变化,只需要坚持通过思维导图把握好整体方向,剩下的每天调整过程都可以通过小黑板来落实。如果非要假装高大上的套用管理学的名词,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作敏捷管理。
因为小黑板都只列出当天的计划,然后擦掉,所以不会被已经打印好的固定计划牵绊脚步。也可以避免焦虑,因为看着原先表格上那密密麻麻没有完成的任务,心里难免失落。
这还可以强迫家长思考,在每天列出新任务的过程中及时总结,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最重要的是,不用在调整计划的过程中打开电脑,启动excel,然后一个表格一个表格改好,最后再用打印机打出来。无论你的操作有多么熟练,如此多步骤的过程都会无形之中构成障碍。
相比来说,液晶小黑板则便于随时拿起笔来立刻落实。
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所有条目都一一列出,做完一项划掉一项,可以提高成就感,让妙妙更愿意完成任务。
而我前面说的,把任务尽可能细致拆分,也是让她多一些划掉项目的机会,更有利于坚持下去。
我每天列完计划之后,她也会有一点点新鲜感。她发现有调整后,也会更愿意跟我沟通。
而如果单纯使用表格,无论制作多么精美,都会产生审美疲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懈怠感。
5
写在最后
自从采用了这种模式后,我的焦虑感消失了,落实更加顺畅了,孩子也更加配合了。
唯一比原先麻烦的一点就是:原先打印好了一张表格,就不愿意再调整;而现在却需要每天列一遍任务。
但是由于液晶小黑板具备天生的便捷性,随手拿起笔来就可以写字,只要每天抽出来不超过5分钟时间来罗列任务和思考进度,便可达到上述种种好处。
至少对我来说,比打开电脑修改excel,然后再打印出来要省事很多。
别小看了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这种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就是决定你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小黑板就像一个楼底下的健身房,消除了距离感,把有限的毅力用在真正有用的体育锻炼上。
而Excel则像是设施齐全、装修豪华,但却离家好几公里的一流健身房。想想每次都要开车才能过去,锻炼的欲望立刻打消了一半。
所以,当你给孩子制定暑假计划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我的这种方法。
最后总结一下全文要点:
计划是用来完成的,不是用来感动自己的。
美丑与否并不重要,能落实的计划才是好计划。
千万不要小看细枝末节的障碍,超强的执行力不是每个人都有,更不是每个娃都有。
孩子的脾气秉性各有不同,不要轻易照搬别人,一定要摸索、思考、观察、迭代,才能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方法。
END
下方查看精选文章
点击名片
关注我吧

欢迎点赞

分享
给更多朋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