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国产影视剧里,猪八戒的形象一直是一头肥头大耳的大白猪,包括《大话西游》、《齐天大圣孙悟空》、《春光灿烂猪八戒》,以及最经典的86版《西游记》中的形象亦是如此。
可挖掘到古早时期的西游题材作品时发现,里面的猪八戒其实是一头黑色的猪,如1927年上映的电影《盘丝洞》和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其中的猪八戒皆为黑色脸谱。
而且《西游记》的原著是用“黑脸短毛,长喙大耳”来描述猪八戒的。
古书中也有记载“黑面郎”、“乌将军”等对猪的另类别称,《朝野佥载》有写到,“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其中“乌金”即把猪称为黑色的金子,甚至还能在一些汉代的文物中找到黑猪的蛛丝马迹。
可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都默认猪都是白色的呢?这要从上世界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引进“洋猪”说起。
从1950年开始,我国先后引进了小批量的苏联大白猪、英国克夏猪、丹麦长白猪等等,这些洋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通体白色。
当时洋猪引进的规模不大,仍在摸索合适的养殖技术,有的品种刚入境的时候因为环境和交配的问题没能在中国存活下去。
在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中国人富裕了起来,吃得起猪肉的百姓增加了,可猪肉的却供不应求,以至于那时候养猪的人都在调侃,“养的不如杀的多”。
每个家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猪肉供应跟不上,而本地产的土猪生长期又长,怎么办?
实在等不及就引进外地肉源。
一头猪生长到两百斤左右算成年,能出栏送进屠宰场加工售卖。
土猪如果要饲养到这个体重标准,按照品种的不同,少则8个月,多则一年或者更久。
而外来的洋猪要长到两三百斤只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生长期比土猪更短,就能更快地卖去菜市场。
越来越多中国人不愁温饱,餐桌上的肉食越来越只有如此快速的养殖速度才能满足每个中国人在餐桌上的需求。
中国虽然多年占据了全世界猪肉年产量的榜首,哪怕把洋猪和土猪全部凑起来,还是不够填满中国人的肚子。
如此一来,生长期更短、出栏率更高、通体白花花的洋猪就成了主流,而土猪逐渐被遗忘,甚至潜移默化的有人认为土猪也是白色的。
曾有人说过,如果都只吃洋猪,不杀土猪,那么土猪的血脉就能很好地保存下来。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家都追求高效、快速回本,圈养洋猪的养殖户越来越多,洋猪逐渐占据了主市场,土猪养殖户的生存空间只会被挤压,也没多少人愿意去养了。
猪肉的需求量在上涨,反而土猪数量的在下降。
如今的中国人不仅能吃,还特别会吃。
脂肪含量太高,太胖的猪不要,就要吃脂肪和瘦肉比例恰到好处的。
通常,一头土猪全身的脂肪含量高达60%,且生长缓慢,按照肉猪的经济类型来划分属于脂肪型。
而像丹麦长白猪这类的洋猪,最短6个月就能成形,瘦肉比例更高,属于瘦肉型肉猪。
当下中国人大多已经不愁吃不愁穿,能否饱腹不再是难题,吃得好、吃得精、吃得健康,是多数人挑选食材的第一标准。
以前是只要有吃的,肥瘦不挑。现在是有吃的了,就要均衡营养。
可以说,随着中国人挑瘦肉的标准越发严苛,被划分到脂肪型那一栏的土猪就更不受欢迎了。一身黑毛、四肢短小、肚子垂到地面的成华猪就是一个例子。
大众的口味都变了,黑毛的土猪被白花花的洋猪代替,被市场淘汰下来也是理所当然。
中国的土猪品种,正处于消亡的河流中央。只有通过和洋猪杂交稀释血统,才能把土猪的血脉保留下来,经历过两次血统稀释的内三元猪便是最后的成果。
像是浙江的两头乌,头尾黑色,身上花白,肉质好,常用于腌制金华火腿,也是烹制其他菜品的不二之选。
然而由于其饲养复杂起来较为复杂,整体的肉价较为高昂,数量更是稀少。
湖南衡阳有一种土猪的品种叫寺门前猪,如同两头乌在金华等地的地位,这种猪肉在当地也是做菜的首选。
还有山东的里岔黑猪,也是因为它的毛色和优良的猪种而出名。
很多地方的土猪品种,或多或少都险些绝迹。
幸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土猪来,让土猪脱离了灭绝的险境。
他们研究出一套合适的养殖体系,增加土猪的数量和出栏率,发展土猪美食产业,将土猪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餐桌上。
当其他地方还在用残差剩菜当猪饲料,海南人已经开始用小鱼来喂养,把它捧在手心里,像是在用心呵护一颗珠圆玉润的宝珠。
除了全国闻名的海南鸡饭,临高烤乳猪也成了当地的一道特色菜。
一般家庭祭祖焚香时才会用上的烤乳猪,人家海南人直接摆在桌上当早餐,配上自酿的糯米酒或者伴着酸菜同吃,美好的一天从神清气爽的早晨就开始了。
无论是乌黑透亮的土猪还是肥瘦均衡的洋猪,抑或是二者杂交繁衍诞生的内三元猪,在吃货中国人眼里,都是能做成美味佳肴的好食材。
管他黑的白的,只要好吃,就是好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