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比时钟更冷漠无情的了。如果我们想生活,就必须为自己创造出另一种时钟。
——高尔基《时钟》
和朱铭骏的交谈,不算是一次平静的经历。
电话那头,呼吸机有规律地响起“滴滴滴”的声音,这不可避免地会呈现一幅画像:
电话那头的人,气管切开,脖子上有一个黑洞,洞口连着一个白色的管子,另一端连着呼吸机。他的语速由呼吸机控制,进气量跟不上,他的声音就会被迫停顿,或者嘶哑起来,仿佛出现了短暂的窒息。
护工帮朱铭骏清洗呼吸管道,管子拔出后不能呼吸
朱铭骏今年29岁,却有着大多数人未曾有过的经历。
他曾经是一名消防员,8年前意外受伤,成为高位截瘫患者,全身只有头部可以转动。他尝试过自杀,后来心理学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如今,他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执照,成为了一名心理咨询师。
他的房间里放着一块数字时钟,摆在显眼的位置。
他时时注意着时间的流逝,这与他的计划有关——他每天要列一张计划表,把时间切割分区,精确到每个小时。2019年,他甚至想把英语系统地学一遍。
他的大部分时间预留给心理咨询,时间挨得紧凑,一天就能完成3场。下午3点前是午睡时间,晚上7点在B站直播,10点准时下播,到11点睡觉前,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回复社交平台的消息和留言。
躺在床上,朱铭骏越发感到,四季交替的速度加快了。他发觉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他盯着时钟,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
受伤之前的朱铭骏
2013年,医生下了一个预判:如果医学没有突破,他最多还有15年的生命。那之后,他反复做着同一个梦。
他在不同的情景里飞翔,穿越山川河流湖泊,世界在他的脚下一览无遗。很多人在路上行走,车水马龙,他想要俯冲下去,靠近人群,却无法下坠。一道屏障将他隔在了空中。
梦境结束,大脑发出“醒来”的指示,他的身体却像灌满水泥的模具,凝固在床板上。
朱铭骏在书里读到弗洛伊德的解释,梦是对欲望曲折的达成。他据此分析自己的梦境因为现实里失去自由,所以在梦境中作出补偿。
如今,8年过去了。朱铭骏告诉「最人物」,他已不再执着于飞翔和下坠,他要换一种方式活着。
“我总觉得时间还长,所以想尽可能地完成我想做的事情,完成我想要燃烧的理念。”朱铭骏说。
21岁的朱铭骏觉得,自己身体里有个阀门被关上了。
2013年7月9日,朱铭骏从两米高的单杠上坠落。
三天后,他从病房里醒来。记忆停留在他被抬上消防车的那瞬,周围人都在呼喊他的名字。身体动弹不得,像灌了铅,只能感觉到疼痛。他试着发出声音,却说不了话。痛感从身体各处袭来。
那时,他正在带学生军训。还有几天,军训就结束了,他和战友将回到队里。
时间接近收操。接下来是由朱铭骏来示范“单杠卷腹”。这是一个基础的体能项目,在队里每天都要训练。体能一直是他的强项,不久前,在200人的比武大赛中,他拿到三人团体亚军的好成绩。
这是一个好兆头。朱铭骏想着,未来要去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比武,拿下好的名次。
学生让出一条道。朱铭骏走上前,双手握住单杠,腰腹肌肉发力,手臂为轴,身体翻转360度,双脚落地。
事情在这里出了岔子。
翻转到半空中,他意外摔下,后颈最先接触地面。后来被证实,这一块在脊髓的最高处,上颈髓的第一节,距离小脑下方只有一节拇指的位置。
他被告知是高位脊髓损伤,面临高位截瘫。
这意味着,他无法控制四肢,无法行走、洗澡、大小便,甚至无法自主呼吸。他能控制的只有头部,能眨眼睛,前三年不能说话,生命的延续依靠一台呼吸机。
这一年,朱铭骏只有21岁。他19岁成为一名消防员,在消防工作中,他经历了多次惊险时刻,最后都是有惊无险。
就在同一年,因为暴雨,泥石流突发,他所属辖区一处村庄遭受重大损失。大队里接到命令,必须马上出发。
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一块巨石从山上一路滚下,朱铭骏正站在背对巨石的位置。班长发现了这一危急情况,立即推开朱铭骏,巨石与他擦肩而过。“如果不是班长推我那下,我可能直接就被砸死了。”
朱铭骏参与消防救援
而今,朱铭骏的生命全系在这台呼吸机上。
朱铭骏想过,一死百了。但连放弃生命,他也没法自主完成。虽然这听起来很简单——只要把呼吸机的电源关了,他很快就会陷入窒息状态,死亡就会来临。
他央求父母,让他安乐死。母子对望,母亲一边劝,一边哭成个泪人。无奈之下,他模仿电视剧里的桥段,想要咬舌自尽。
他用牙齿咬住舌根,咬破嘴唇,开始太疼,血水浸满口腔。咬不下去就磨,慢慢地,疼痛也习惯了。在舌根被咬断三分之一的时候,计划被医生发现,护士给他加了一个口栓。
“没死成,”后来他在B站上录制视频说起这段经历,“电视剧里那些都是骗人的,根本咬不下来。”
朱铭骏找不到词来形容那段日子。“生生熬过来的,天天绝望,天天痛苦也是熬。”他停顿了一会,“熬、痛苦、绝望,这些词都太浅了。”
心理学上说,21天以上的重复行为就能形成习惯。朱铭骏算了算,自己花了4年的时间,才习惯了残疾的身躯
这4年,他都躺在医院里。他经历了几次转院,从“17床病人”变成“36床病人”。母亲周衡煜多了一句口头禅:“人什么都能习惯”。
病房里,一张字母表挂在墙上,他通过字母表传达需求。

家人的手指依次划过每一个字母——是,就眨眼,把眼睛闭上,表示结束。他想吃苹果,手指划到“P”的时候,眨一下眼睛,再重新从“A"开始,如此循环,直到指出“I”“N”“G”,才能拼出一个“苹”字。
一天中午,母亲周衡煜正在给朱铭骏喂饭。她突然问道,是不是没觉得已经在医院里待4年了。潜意识里,母亲希望儿子的痛苦时间过得快些。
他点了点头,这令周衡煜感到有些惊喜。
周衡煜也在医院里住了4年,病房里支着一张她睡的小床。她24小时陪护,每天帮儿子按摩、翻身、吸痰、处理大小便。因为母亲的细心照料,4年的时间里,朱铭骏从未得过下肢血栓等并发症。
母亲正在帮朱铭骏洗头
但是多数时间,朱铭骏还是处于独处的状态。他和母亲时常没有话说,也没有同龄人能够交流。身边的人大多对他说的就是“等一等,会好起来的”。
“我其实不喜欢孤独。”网络成为他寻找共鸣的渠道。他加入了“截瘫吧”和“绝症吧”,贴吧里不少人都在分享自己的绝望和痛苦。他咬着一根筷子粗细的电容笔,在平板电脑上敲出一个个字,发泄自己的情绪。
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直到有一天,王凡(化名)在“截瘫吧”里发现了他。
王凡是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教师。和别人不同的是,王凡很少说“你会好起来的”,或者“大难不死,你很幸运”。朱铭骏觉得,他能切实体会自己的痛苦。鼓励当时丧气的朱铭骏,尝试去学习心理学,或许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我一开始不相信。结果,我现在的职业和收入,都是心理学带给我的。”朱铭骏说。
朱铭骏一边学习心理学,一边开始自省。他发觉,自己接受了截瘫的现实,却也沉浸在无意义的生活
无意义的活着,无意义的玩游戏,无意义的死去,无意义被家人铭记,便是自己的这一生。
觉得自己正面临一个选择:继续躺在医院重复这4年的生活,或离开医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他和家人提起想离开病房的事情,家人都表示反对。姥爷让他继续等,一定能站起来,大不了再等个十年。哥哥劝他都已经这样了,还出去折腾什么,在医院里躺着,好好养伤才最重要。
家人的担心不无缘由。一个依赖呼吸机的人,外出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因为呼吸的问题,朱铭骏曾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第一次是在病房里,呼吸机的管道被痰堵住,他陷入窒息,出现假死状态。
第二次,母亲周衡煜推他在医院楼下走走,没有带呼吸机备用电源和应急气囊。呼吸机出了问题,朱铭骏的身体不住地痉挛。那一次,他觉得自己真的快不行了。周衡煜迅速将他推进医护人员专用的紧急通道,电梯一层层地往上走,朱铭骏失去了意识。
还有一回,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他得了急性呼吸性酸中毒,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到12%(10%即死亡)。他从清醒的状态渐渐陷入昏迷,还和母亲交代了后事。家人们都手足无措,父亲甚至拿来许多热水瓶,想捂热他的身体。
朱铭骏说,生活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井底蛙,自己周遭的环境就是一口井。实际上,困住我的不是受伤的身体,更不是这六年朝夕相处的病房,而是念头。
朱铭骏将贴吧的昵称改为或腐烂或燃烧”。
这句话出自高尔基的《时钟》。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和燃烧。胆小鬼和贪婪之徒选择前者,勇敢和慷慨无私的人选择后者
“如果我们想生活,就必须为自己创造出另一种时钟,思想感情丰富的、勇于行动的时钟,来代替这种乏味、单调、以其阴郁伤人心神、含有责备意味冷冷作响的时钟。”
这句话击中了他的内心。“是要堕落到底一蹶不振,还是燃烧起来,给大家带来光明呢?我想要燃烧,这可能就是我想要当心理咨询师的原因,想要救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影响一些人。
“每一个来访者我都能记得起来。”朱铭骏笑着说。
面对线下的心理咨询对象,他会让母亲周衡煜帮他把身子侧过来,
腰上放着两个枕头用作支撑,
尽量面对面交谈。现在到了夏天,朱铭骏会在身体情况好的时候,坐起来和来访者交流。他觉得这是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专业表现。

最近的一个来访者,是一个女孩。她有着一份优秀的履历,在国内顶尖的大学完成学业,人也漂亮。但是近年来,痛苦如连锁反应一般在她身上发生。她有一段不如意的婚姻,身体又意外受伤,无法行走。

朱铭骏的身体情况为他提供了一份“便利”,在心理咨询的时候,他更能与对方共情。他不避讳自己的痛苦和故事,他认为这是一个相互疗愈的过程。
“我会去共情他们的故事,但这不会增加我的痛苦。我回忆起自己的经历的时候,也觉得风轻云淡。
朱铭骏在做心理咨询
2018年的时候,他的心理咨询收费是119元/时,那是消防火警电话。现在他的心理咨询费用是300元/时。很多人看到视频后,主动联系他,心理咨询的预约已经排到了下周。
但他保持一贯的准则:学生免费。他觉得青少年的可塑性更强,而成年人有时候显得比较偏执。
“现在的心理咨询对象,我也主要面向的是青少年。网络上有很多学生自杀的新闻,我觉得青少年的心理是很脆弱的。我自己也有在青春期的时候走错路,我不想让他们走上歪路。
他聊起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故事。
那会他十分叛逆,学习成绩不好,染着一头红发,总是流连网吧,但骨子里十分热血。这种能量在后来从事消防救援的时候被激发,从危险情境里把人救出来,这对于朱铭骏而言是一件自豪的事情,他说这是一线的魅力。
“无论是救火,还是参加抢险救援,我觉得能救人,就特别兴奋,特别自豪,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拿到心理咨询师的执照后,朱铭骏曾经一度想去学校做一名心理教师。但是因为身体上的残疾,他无法在考场上答题,考教师资格证。

于是,他做了一个笨拙的决定。三年来,他带着一个小音响,在广场上进行公益演讲,反反复复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他怎么受伤,受伤后如何走出阴霾,为什么会出现在广场上
朱铭骏在广场上演讲
2018年,他第一次站在广场上。接触心理学之后,他发现自己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他告诉小姨,自己现在特别怕见人,想要想出去走走,和别人交流,锻炼锻炼。
一路上,朱铭骏感到紧张,惴惴不安。那时,他已经有5年没有出门。他在中途打了退堂鼓,被小姨劝住。
到了广场,朱铭骏不敢开口。路人以为他是来乞讨的,把手里的零钱递了过去。他的眼睛只敢盯着自己的腿,低着头,不敢迎接别人的目光。有人对朱铭骏感到好奇,前来询问朱铭骏的情况,他只能向小姨求助。
到了第六次演讲,小姨给他下了通牒:以后我不帮你了,如果有人来问,我就让他直接和你说话。
朱铭骏渐渐发觉,在他演讲的时候,有些人的目光一直关注着他。不同于好奇和怜悯,那是一种共情的目光。他暗暗感到,对方也一定有着痛苦的经历。
一次演讲结束后,有观众拍了拍朱铭骏的肩膀,跟他说自己的孩子得了白血病,自己觉得很痛苦。后来,更多人走到他面前,主动和他分享起自己的经历。
朱铭骏的第一个心理咨询的客户,就是在广场上认识的。他是一名有死亡焦虑的成年人。他整天被死亡的恐惧围绕,只想着如何避免死亡这件事,一直待在家里不敢出门。
后来,朱铭骏发觉他可能患有重度抑郁,建议他去医院做检测,进行药物治疗。

“渡人亦渡己。”朱铭骏常常说起这句话。
一开始,他也想要把心理学的知识介绍给“截瘫吧”里的人。他也在B站上讲述自己的经历,视频获得数百万观看量。
朱铭骏在B站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像是同类去拯救同类,把他们从黑暗拉到光明的世界。”
后来他不这么做了,如果有吧友主动联系他,他才倾力相助。“因为我发现,人只有在自己想活的时候,别人的帮助才是有用的。”
如今回忆起来,朱铭骏觉得自己好像在叙述另一个人的故事。“现在想起来,还是挺佩服我自己的,竟然还能熬过来,我去,还挺厉害的。”
受伤那段时间,战友陪在床边,把纪慈恩的《遗愿清单》读给他听。
这本书讲述了15个关于死亡和离别的故事。书中,每个人都即将面临死亡,他们写下了自己在最后的生命里想要完成的事情,有些心愿还在进行,但生命就戛然而止。
朱铭骏在这本书里,获得了对生命和死亡的领悟,“人应该好好的死。”
2019年,一名女性来找朱铭骏做咨询。她的女儿患有严重的白血病,治愈希望渺茫,饱受病痛折磨,女儿恳请母亲放弃治疗。朱铭骏把《遗愿清单》推荐给她,这一次,他劝这位母亲放手。
“这本书不是阻止她死亡,而是为了让她更好地离去。”
朱铭骏也有自己的心愿清单。
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他开了一家实体清吧,里面有间心理咨询室,他尽量前去坐诊,事业慢慢走上正轨。
第二个愿望,他想出趟远门。受伤这8年,朱铭骏没有离开过县城。出门并非易事,他至少需要三个人辅助,把他和轮椅抬下来。
第三个愿望,他想在有限的生命里为父母留下一笔养老的钱,所以他把心理咨询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朱铭骏父亲的工厂去年因为疫情倒闭,母亲没有工作。“这个可能功利些,但我毕竟是个男孩子,父母养我这么多年。
截瘫后,朱铭骏也有女朋友,是一位来自齐齐哈尔的姑娘,这份恋爱没有得到一个结果。女孩短发,很漂亮,是一个美好的女孩。2015年,朱铭骏和女孩在网上认识,后来朱铭骏给她讲起自己的故事。“一边讲,一边觉得冷水浇在头上,瞬间清醒的感觉。”女孩说:“你的分数是9分,没有瑕疵。”
“我当时没想过自己还会有这种感情,觉得很意外。”
2016年,女孩来到病房里照顾朱铭骏,24小时陪护,持续了将近2年的时间,从喂饭到处理大小便,女孩都做得无比细心。直到女孩的父母发现了实情——女孩一直说男朋友在部队,不方便见面。后来父母来了,执意要带走她,朱铭骏便提了分手。
如今,朱铭骏床头架子上还放着一个孙悟空玩偶,一抬头便能看到。那是女孩送的,她希望朱铭骏有一天能好起来,逃离这座“五指山”。
母亲周衡煜也相信,朱铭骏总有一天能够站起来,可以恢复自主呼吸,脖子上的洞能够缝合。
29岁生日那天,父母在给朱铭骏按摩手臂
几年前,一名患骨癌的女孩关注到朱铭骏,她加上了朱铭骏的微信。一开始的自我介绍就让朱铭骏说不出话来——「我是骨癌晚期,生命只剩一个多月,你说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朱铭骏回答不上来,他没有面对过这个问题。
后来,他总是去想,自己在生命中还有没有未完成的事情。
他把微信名,从“此生已完成”改成“心理咨询师朱铭骏”。在2020年12月31日,跨年的这天晚上,“2020年最后一天”这一词条登上热搜。
人们都在写着新年的期望和心愿。朱铭骏截下了这张图,写下四个字——“没有遗憾”。
好好活着
祝福!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