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无锡,随北大老鹤一起游了趟钱鍾书先生的故居,路上聊起了一些关于钱先生趣事,据老鹤回忆,1985年上海古籍版的钱鍾书先生《七缀集》中,有一篇曾提到,“汉译的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的文章甚是有趣。
这篇文章里说,晚清时期中国有一个英文名字叫Jung Tagen的大臣,在当时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回国休假的时候给郎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赠送了一把中式扇子,上面写的正是郎费罗的诗作“A Psalm of Life”的汉译文。
而这位Jung Tagen到底是谁,扇子又到底是啥样的,其实钱鍾书也并不十分清楚。
钱先生曾经在与老鹤的通信中鼓励他“有机会访问美国而又有兴趣去察看郎费罗的遗物的人”去“找到答案”。

1996年,老鹤访学哈佛,“心中忽然想起那桩‘诗扇疑案’”。
于是他就来到了郎费罗的故居,与馆员交流,颇费周折,终于在地下室的大量藏品里亲眼发现了那把扇子。

这也就解决了之前一些钱文的疑问,并确定了Jung Tagen就是晚清总理衙门大臣董恂。
聊到钱鍾书先生的作品,最让人喜爱的就是他对“比喻”的使用,简直是太妙了。

就像他自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的意义在听者的心里,常像一只陌生的猫到屋里来,声息全无,直到"妙"的一叫,你才发觉它的存在。”
关于吃,钱鍾书也有过很多非常好玩的说法,对我这个吃货来说,就尤其有兴趣了。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
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
钱鍾书故居
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有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
奶是孩子吃的饭,所以也该在饭堂吃,证明这旅馆是科学管理的。
钱鍾书故居
参观完钱鍾书的故居,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我们现在这些人之所以再也写不出像他那样的锦绣文章了,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住过他那么好的房子啊!
(全文完)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