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行业一直是中国的心头之痛,然而比这更让人痛心的则是,美半导体成就一半归功于华人!
据悉,在全球排名前10的半导体芯片人才里,有6人是华人,是美国主力。
国内芯片产业举步维艰,国外芯片顶尖人才却是华人,心酸吗?
中国人才多吗?多!中国是全球输出AI人才最多的国家,但我们似乎留不住人才。
前有颜宁出走,后有许晨阳等人。而这些人中,多数来自清北。
颜宁—落选中科院院士,获选美国外籍院士
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颜宁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她用仅仅6个月的时间解开膜蛋白领域困扰世界50年的难题。
一时声名鹊起,颜宁在国际核心期刊发文发得手软,获奖无数,公认的“中国科学之星”。
然而2017年,颜宁突然从清华辞职,回到普林斯顿,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
颜宁到达美国两年,就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她的学术研究就像她求学时一样,又仿佛开了外挂,一路高歌猛进。
2020年5月,颜宁在《自然》杂志发表了2篇论文;
2020年6月8日,颜宁在《PANS》发表一篇论文;
2020年6月15日,颜宁团队与杨洪武团队合作在Cell《细胞》上发表论文;
2020年8月,颜宁还获得了美国女科学家组织的2020年度的最佳会员奖。
优秀的颜宁到哪都会发光发热,但她的出走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关于她离开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因为受不了三次落选中科院院士,有人道德谴责大骂崇洋媚外。
颜宁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的职业最吸引她的就是两个字“自由”,时间自由,思维自由,学术自由。
不由让人反思国内的学术圈,有多限制?
许晨阳—直言国内学术环境不行
无独有偶,2018年,曾在北大执教6年的顶级教授许晨阳出走,就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2012年,学业有成的他拒绝美国所有的邀请,心怀热血地回到北大任教。他的到来给也给中国数学界注入了一剂新鲜的血液。
有人说:仅他一个人就把我国代数几何的水平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2013年和2014年间他就先后拿到了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6年获得ICTP、DST、IMU联合颁发的拉马努金奖;
2017年获得100万美元奖金;
2018年获得“科学突破奖”。
然而他也出走中国,去了美国。
2020年他被问及为何不回到中国时,说了三个原因,句句戳中如今国内学术界的普遍痛处。
造假严重
学风浮躁
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对年轻人支持不够
是什么在腐蚀中国的学术界?
造假严重
国内学术造假的重灾区不乏是著名院校、名家名师以及硕博研究生。
2019年,饶毅向基金委实名举报武汉大学李红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国产阿尔兹海默症药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轰动了整个社会。
被举报的这三人可都是学术界天花板的存在,他们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有极少数的学子愿意去做真正的研究,只是把它当成了毕业任务。
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也在作出调整,比如清华大学就这样规定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真正的学者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为了一纸论文而发愁。
学风浮躁
学术界,名利场。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及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被国内多人联合举报要求撤名。
宁可不要这个诺奖,也不要屠呦呦一个人独享!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的很气愤。怪不得颜宁许晨阳不愿意留在国内,我国的学术界都堕落至此了吗?
个人利益远高于国家荣耀,不好好搞科研,却干起勾心斗角,嫉贤妒能的勾当来,大大刷新了小编对“学术界”的认知。
而他们反对的理由更是滑稽至极,因为屠呦呦没声望、没称号、没审批,这样的“三无科学家”凭什么拿奖?
无从得知举报的人做了哪些贡献,他们甚至都不敢实名。
但世人皆知屠呦呦为什么获奖,并且她值得!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如此评价屠呦呦的贡献:“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内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BBC新闻网发起的“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的评选活动中,屠呦呦宇宙探秘人斯蒂芬·霍金量子力学的创始人马克斯·普朗克,与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这三位科学界神级人物并列入选成为候选人。
她是亚洲唯一入选的科学家,是华人之光!
BBC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短片来介绍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传奇人生, "若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寒心吗?寒心!国外如此尊崇,而国内,功利熏心,整个学术届的氛围浮躁肮脏,难以培养出优质的人才来。
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对年轻人支持不够
钱学森先生之前曾感叹过:在中国想要真正的让论资排辈这一现象有所改变,真的是相当的困难。
颜宁也曾对国内科学界一些奇怪做法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身为女科学家,性别并没有成为她科研的障碍,反而是年龄一再把她挡在门外。
“他们总是说,你还小,等下次吧。有的人今年再不评上,到明年就超过项目规定的年龄限制了,先把机会让给他们。”
厦门大学的王诺教授,在公开的演讲中也声称,非常讨厌目前的学术体制,根本就不以学术为主要的前提,先考量的是资历。
论资排辈,只会一代不如一代。中国学术界,是时候要改革了。
一个国家走向崛起,除了经济的发达之外,更重要的是看他们如何对待人才。
得人才者得天下。别让那些优秀的人才打败了最顶尖的国际同行,却败在了国内腐败的学术体制下!
------End------

文:易夫人
英伦大叔(ID:UK07788915668)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英伦大叔”,获取最新最快的英国资讯。
英伦大叔,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致力于传递最新最快的英国新闻与政策解读,
为海外华人提供签证、教育、创业类相关信息
欢迎关注英伦大叔,及旗下各平台帐户
管理员,一个争取中年不油腻的大叔,长居伦敦
英国金融监管局FCA注册金融专家
英国内政部移民事务署注册专家

英国彼得森律师行合伙人
英国移民,英国签证,英国投资,
欢迎添加管理员大叔的微信:
敬请 ·关注 · 订阅
英伦大叔Youtube频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