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App近日有信息显示,美妆巨头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因超标或超总量排污、违反限期治理制度”,被罚19万元,处罚单位为上海浦东新区城管局。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该公司还曾因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行政处罚,成为2019年重庆市十大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法律人士指出,除了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处罚力度,还需要经营者和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 ━ ━ ━ ━
排污超标被罚


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此次处罚的决定日期是三个多月前的3月16日,但是执行情况却显示空缺。
与上述被处罚共同列为企业风险信息的还有,宜兴市二水水处理设备厂与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合同纠纷的民事案件,已于2021年5月17日获得立案,案号为(2021)鄂0502民初1970号,6月2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目前尚未宣判。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因为超标排污被处罚,是否与宜兴市二水水处理设备厂的合同纠纷有关?7月1日,大白财经观察致电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一名行政人员表示,对于环保处罚和合同纠纷的详情并不掌握,也无法联系相关部门和领导做进一步了解。
公开资料显示,欧莱雅作为法国美妆巨头,旗下产品包括彩妆、美发、护肤等。欧莱雅在中国的表现也很亮眼,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销售额有机增长37.9%。集团将增长归功于中国新年和国际妇女节期间的店内活动,以及巴黎欧莱雅和兰蔻品牌的电子商务业务势头。欧莱雅集团认为中国已成长为该集团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欧莱雅在中国不但发生了超标排污的违规事件,仅在汕头一地,就多次出现汕头市欧莱雅公司产品质量不达标而遭到处罚的事情。

2020年8月,广东省药监局对该公司行政处罚2万元,原因是其生产的医用口罩细菌过滤效果(BFE)不合格;同年3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34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指出,该公司生产的SHARCART牌玉皙·黑豆净透水润逆龄面膜不合格。早在2018年,河北省食药监局抽检化妆品指出,该公司生产的莎卡特弹润美肌面膜产品不合格。
━ ━ ━ ━ ━
效果靠吹?

“化妆是对自己应有的尊重”“保养要从娃娃抓起”“颜值社会,脸是王道”,近年来,“学会投资自己”这一思想被年轻人所倡导,与之相关的产业也被带动起来,在化妆品行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处于发展红利阶段的化妆品企业当然不愿错失大好时机,直播带货、KOL(关键意见领袖)文字及短视频种草等营销手段层出不穷。

“这是化妆品行业好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表示,“化妆品企业在红利的驱使下从各方面不断对自身产品及服务进行优化,从而增加其竞争力。”但在这种快节奏的竞争下,部分企业为了快速推广产品、获取流量,似乎出现了跑偏现象。

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欧莱雅在中国快速进行市场占领同时,不时因为发布虚假广告等违规违法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

2019年11月25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十大虚假违法广告典型,内容涉及化妆品、医疗、食品、房地产等多个重点领域,其中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违法广告案被点名。
通告称,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在重庆某百货有限公司“欧莱雅”专柜发布印刷品广告,其内容含有:“法国碧欧泉8天、肌肤犹如新生愈颜、弹润、透亮源自活源精粹的愈颜力、奇迹水肌底精华露、无论年龄,无论肌肤状态、8天肌肤犹如新生、明星达人挚爱之选、众人见证8天奇迹、肌肤问题一并解决、68800人已经见证奇迹水带来的肌肤新生......”等用语,广告内容虚构使用商品的效果,其行为违反了广告法之规定。

2019年6月,重庆市江北区市场监管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20万元。
对此,不少网友留言表示:“美白、护肤效果不能靠吹对待虚假广告,理应重即使是按《广告法》最高处罚金额来看,200万元的处罚数额对于美妆大牌欧莱雅来说,也无关痛痒。”
欧莱雅方面对此表示:我们第一时间采取了相关措施包括撤回了所有的相关宣传资料,对内外部进行了全面排查,以保证今后对宣传措辞的严谨性做到更精细的把控和对审核制度做进一步优化。

大白财经观察智库成员、北京市京鼎律师事务所律师杜兆勇表示,类似欧莱雅之类的名牌,在很多人心里就是品质的代名词,实至名归也是这些品牌之所以能成为名牌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就导致一旦欧莱雅这样的名牌进行虚假宣传,更容易造成消费者的误解,给消费者造成损失。
━ ━ ━ ━ ━
屡罚屡犯?
大白财经观察检索发现,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并非只有一起由于虚假广告被罚的案例。2020年1月10日,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因在其官网发布的广告中对商品的成分表示不准确,构成违法,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罚款4万元,责令停止发布。

2019年8月和10月,欧莱雅公司也曾因发布虚假广告而被有关机构施以行政处罚。法国《快报》2013年3月13日报道,欧莱雅六种面霜因为过分夸大了抗皱霜的功效,可能被判处12万欧元的罚金。而早在2012年2月,英国广告标准局(ASA)认定欧莱雅一款抗衰老润肤霜图片,后期电脑修饰过度,夸大了产品的去皱效果,因此禁止其在杂志上刊登。同年9月,欧莱雅集团旗下的兰蔻抗皱产品遭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发出警告,称此产品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

据有关媒体报道,欧莱雅(中国)公司分别在2019年8月、2017年6月和2016年9月,被上海静安区、徐汇区和浦东新区的市场监管部门处罚10到20万元不等。

杜兆勇律师表示,很多跨国企业在产地变迁后,会因环境、空间、文化等外在综合因素的改变,其经营行为也入乡随俗而发生变化,类似于淮橘为枳。我国的现代经济模式和法治运行环境正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现实中存在着违规冒进、投机取巧、以罚代管等简单粗暴的经营模式和与之对应的监管方法。随着我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市场环境、广告环境、监管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5年,我国出台并实施了新《广告法》,其中对于企业宣传、消费者权益、化妆品宣传禁用语等都有较为详尽的规定。目前,我国对于虚假宣传的打击,主要以《广告法》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作为依据,其中《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就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杜兆勇认为,欧莱雅虚假宣传屡禁不止,一方面是因为监管层面不够完善、惩罚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更多是因为利益的原始驱动,违法成本或是诱因。
杜兆勇说,有些企业甚至抱着“低成本的违法行为换来高额营收”的心态来看待虚假宣传,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处罚力度,继续加强对此类事件的管控。同时还应注意到,经营者和管理者亟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尚需进一步深入人心。
撰文丨孙涛
程序编辑丨朱向锋
稿件统筹丨赵三军
消费维权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文章请在公号留言,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和ID,同时请勿删除文中“大白财经观察”等字样,否则本公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往期回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喜欢点个
点亮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